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热力学“电池”-相变储能材料

热力学“电池”-相变储能材料

引言

滴水成冰,描述了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化,物理学称之为相变。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强,可以改变物质的相,这里的相变通常指一级相变,在一级相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热量和体积的变化,与相变有关的材料也应运而生。

相变储能材料(PCM - Phase Change Material)是储能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新能源科学的快速发展,能量的高效储存及运输成为关键性问题,相变储能材料有望为其提供突破性进展。

2 理论基础与材料介绍

2.1热力学与能量转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能被凭空创造,也不能凭空消失,在总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因此,相变储能材料在不同相态之间转变时就会固定或释放一定的能量,第一定律是储能系统运作的理论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则阐明了在自然状态下,能量总是有向热量形式转化的趋势、热量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不可逆转。这便对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热量的最优转化。

2.2储能原理


由于相变储能材料建立在相变的基础之上,相变又依附于热效应,故相变储能以热量为基本储能形式。相变储热又称潜热储热,潜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这些热量不以温度的形式表征,因此称为潜热,材料中的潜热可以通过不同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图 1潜热:吸收-储存-释放(图源:http://www.dongchao168.com/news_content-991481.html)

2.3材料特点及相关参数

材料的特性及相关参数在研究和应用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变储能材料具有高效储能的特性。在储热方面,相比于显热储热,相变储热的储热密度高出5倍以上,并且具有更长的储热周期。得益于潜热储热的方式,其储热过程近似恒温,有优异的平衡性与稳定性;材料的储热过程可逆且寿命长、易于维护,单位能量储存成本介于显热储热和化学储热之间。其次,相变是物理变化,这就意味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其他有害物质,安全性高,相较于成本高、依赖化学反应的化学储热也有一定优势,环保层面上更加贴合新能源发展与“双碳”目标的背景。

从材料的参数上看,相变储能材料的相点决定材料的状态和载体;相变潜热、液相率等决定材料的储热量;导热率决定材料的储热效果,这些相关参数将直接影响材料的实际应用。

2.4材料分类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按相变温度、相变状态或相变物质进行分类:相变温度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相变状态分为固-固、固-液等;相变物质则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理化性质的划分可以更方便地研究材料并明确材料的使用环境。


图 2相变储能材料分类(图源:作者)

3 应用


3.1太阳能与风能

地球生命高度依赖太阳能,目前工业上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集热与光伏发电。相变储能材料可以直接进行潜热集热,还可以将光伏板上多余的热量吸收转化为相变潜热,作为备用能源成为光热利用的一环,提高利用率。相变储能材料在风能利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风力发电通常不稳定,有时产生多余的能量,有时需要能量补偿,利用相变储能等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能量的储存与释放,保障风电系统稳定运行。

图 3基于功能型相变储热复合材料的太阳能光/电-热转换与储存(图源:能源学人)

3.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工作时会持续发热,影响电池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相变材料可以优化电池热管理,将其集成到电池组中,辅以智能化调控系统,提高电池的寿命和性能,为相关产业赋能。

3.3建筑工程与冷链运输


建筑热环境的改善对于建筑节能意义重大,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热环境。目前,相变储能材料已经被应用于屋顶隔热、墙体保温和玻璃暖房等建筑领域,以提升其调温性能。

随着我国物流运输业的发展,相变储能材料在冷链运输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食品冷链方面,刘方方等研制了应用于果蔬类的相变储能材料,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相变温度为-6~-4℃,可用于0~4℃下果蔬的冷链运输。白冬研制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相变材料加入泡沫箱后的低温维持效果比冰块更佳,可以满足南美白对虾的冷链运输需求。在医用冷链运输中,王艳等分析了十四烷作为相变材料的新型恒温运血箱,发现其在无电力供应、无冰的条件时,在低温和高温下均对红细胞具有良好的保存效果,适宜医用血液运输。

3.4电力系统


当今世界能源的重心正在向清洁型能源倾斜,电力系统也朝着新能源方向探索和发展,但在实际运行时易受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影响,造成可靠性与成本问题,因此,研发面向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十分必要。相变储能材料可应用于调峰填谷技术,在强电负荷需求较高时,材料以低峰谷电价时段吸收电网过剩的电能,将其转化为潜热储存起来。当电力需求增加时,可以释放潜热储存的能量供应给电网,平衡电力供需差异。

3.5个体防护服

尽管目前全球变暖趋缓,但显著增温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恢复,人类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风险持续增加。降温服在高温矿井等热环境中能够有效保障人体安全,利用相变材料制作的降温服具有制冷效果好、穿戴便利、成本较低等优点,且可选择的相变材料种类丰富,相较于其他种类的降温服具有独特优势。梁国治等研发出一款矿用高分子蓄冷材料降温服,具备放冷时间长、穿戴方便舒适等特点,相变潜热高于240J/g,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矿井高温对人体的伤害。

4 材料种类

在相变材料的分类中有一部分材料为科研者所深入研究,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出色、独特的性质,这里介绍几种应用面广、储能特性佳的相变材料。

4.1膨胀石墨基与生物质碳基材料

膨胀石墨是一种具有高膨胀性和多孔结构的材料,遇高温体积可膨胀数百倍,将其作为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充分发挥性能优势,形成具有高导热率、多孔结构和较大表面积的膨胀石墨基相变储能材料,这些特性有助于提高储热和放热的效率。

图 4多孔碳的SEM图(图源:参考文献13)

生物质材料碳化后呈蜂窝状多孔结构,如图4所示。多孔碳微观表面粗糙,多孔结构中存在很多褶皱,这些褶皱增大了多孔材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强化传热。这种三维生物质碳基的导热孔道网络完整,保证了有机相变材料的高稳定负载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潜热值,并能有效防止相变材料的泄露。

4.2熔融盐材料

熔融盐是重要的无机材料,有使用温度范围广、较高的热容量和稳定性等特点。其中HITEC熔盐组成(质量%)为KNO∶NaNO∶NaNO=53∶40∶7,熔点为140.8℃,相变潜热为72.5 J/g,目前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


图 5定形相变储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强化、能量储存及热管理应用(图源:能源学人)

4.3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


金属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潜热储能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可作为金属相变材料的有效封装载体。最新的冷冻铸造法可以通过调节制备参数来获得不同结构的、多尺度、多孔的陶瓷坯体,并能用于不同金属相变材料的封装,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及各向异性。

5 结语

相变储能材料以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相变为理论依托,在储能技术与材料科学的架构下不断开拓潜热的边界,在顺应时代发展、对接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向升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变储能还存在导热性能低、成本较高和材料封装等问题,许多研究以计算材料学等交叉学科实现仿真模拟,在商业化与集成化方向对材料进行开发和优化。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相变的相关研究有纳米材料、有机-无机混合材料和低共熔物等,研究人员对不同材料的相互融合与改性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优越的储热性能使相变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各类储热项目中都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未来最具应用前景的储能材料。

参考文献:

[1]刘芮,王振兴,张文静,等.储热材料研究现状及相变储热研究进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24,51(02):44-60.

[2]鞠杰,陈瑞芳,魏钢.新型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12(12):3883-3885.

[3]田玮俊,刘何清,吴世先.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述评[J].广东化工,2023,50(04):108-109+101.

[4]刘方方,刘欣伟,张紫恒,等.果蔬保鲜用相变蓄冷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8,39(06):540-545.

[5]白冬,王阳光.蓄冷材料结合保鲜剂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研究[J].食品工业,2017,38(11):66-69.

[6]王艳,刘敏霞,王捷熙,等.新型相变材料运血箱对血液保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军事医学,2012,36(07):494-497.

[7]周文凯,王赛羽.相变储能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4,50(02):91-93.

[8]苏京志,温敏,丁一汇,等.全球变暖趋缓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16,40(06):1143-1153.

[9]邓军,何骞,刘长春,等.相变冷却服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17,35(21):107-114.

[10]梁国治,周孟颖,张奋奋.矿用高分子蓄冷材料降温服的研发[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6,41(03):102-103.

[11]王建众,李国栋,赵永明,等.高填充十八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23,43(04):137-142.

[12]陈丽梅,赵梦菲,陈琳,等.石蜡/碱改性硅藻土/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24,40(03):533-543.

[13]向德宁,库慧益,侯忠平,等.生物质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和热性能研究[J/OL].化工新型材料:1-6.

[14]夏军宝,李毅,孙冠宇,等.储热用相变材料特性研究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4,14(03):21-24.

[15]阿拉腾沙嘎,冯勇.金属基陶瓷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24,53(Z1):40-43+91.


来源:洞察化学

编辑:蓝多多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映维网Nweon 2022年08月31日)尽管现在人人都说元宇宙,但各家公司的“元宇宙”实际上相当孤立,无法与其他平台的虚拟空间、人或对象相连接。对于这一点,英伟达认为最初由皮克斯发明的通用场景描述(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USD)符合真正元宇宙的需要,可以作为元宇宙互操作内容和体验的基础。

在早前发布的一篇博文中,这家公司进行了解释说明:

在过去数十年中,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并启动了我们消费和共享信息方式的巨大变革。这一转变是如此彻底,以至于高质量的网络存在对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至关重要,同时与网络互动成为了现代世界有效运作的核心。

Web已经从静态文档演变为涉及丰富交互媒体的动态应用。然而,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3D世界中,网络依然只是二维。

现在,Web即将迎来下一个重大进步: 3D互联网/元宇宙。元宇宙不是将2D页面连接在一起,而是将虚拟世界连接在一起。网站将成为相互连接的3D空间,类似于我们每天生活和体验的世界。

一些虚拟世界将是物理现实的数字孪生,反映着真实世界,并且实时地链接和同步。其他虚拟世界则设计用于娱乐、社交、游戏、学习、协作或商业。

无论一个网站的目的是什么,使得2D Web如此成功的因素同样会为整个元宇宙带来成功 :基于开放标准和协议的通用互操作性。

创建元宇宙所需的最基本标准是虚拟世界的描述。英伟达相信所述标准的第一个版本已经存在:最初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开发得通用场景描述( USD )。这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生态,可用于描述、合成、模拟3D世界并与之协作。

于2015年开源的USD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媒体和娱乐,以及建筑、工程、设计、制造、零售、科学计算和机器人等领域。

1. USD不仅仅只是一种文件格式

USD是一种场景描述,是用于创建、表示和修改虚拟世界的一组数据结构和API 。它不仅支持几何、camera、照明和材质等虚拟世界的基础知识,并且支持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属性继承和实例化等等。

它包括扩展到大型数据集所需的功能,如延迟加载和有效检索时间采样数据。它具有极大的可扩展性,允许用户自定义数据模式、输入和输出格式以及查找asset的方法。简而言之, USD 涵盖了皮克斯制作故事片所需的非常广泛的要求。

图 1:USD如何为行业特定用例启用分层工作流*

Layers层可能是USD最具创新性的功能。从概念上讲,它们与Adobe Photoshop中的层有相似之处:最终的合成是按顺序组合所有层的效果的结果。但是,USD的层不是修改图像的像素,而是修改合成场景的属性。最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协作机制。

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层上修改合成的场景,他们的编辑属于非破坏性。较强的层将在合成中获胜,但较弱层的数据依然可以访问。除了直接协作之外,层提供的非破坏性修改正是传统Web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图 2:用USD创建的褐石房间内部的层,你可以自由替代家具布局和颜色

英伟达认为USD应作为元宇宙的HTML,亦即网站内容的声明性规范。但正如HTML从HTML1的有限静态文档发展到HTML5的动态应用一样,USD需要继续优化发展以满足元宇宙的需求。为了加速这一发展, 英伟达已经在USD生态中添加了众多新功能:

  • Python 3支持
  • 将usd-core添加到 PyPI
  • MDL材质支持
  • 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式:标准化刚体动力学所需的质量分布、碰撞行为和其他数据的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已经为推动USD成为元宇宙基础制定了短期和长远的计划。

2. 短期计划

在短期内,英伟达正在开发:

  • glTF 互操作性: glTF文件格式插件将允许USD场景直接引用glTF assset。这意味着已经在使用 glTF的用户可以利用USD的合成和协作功能,无需更改其现有asset。
  • 地理空间模式( WGS84 ): 英伟达正在USD中开发地理空间模式和运行时行为,以支持地理空间坐标的WGS84标准。这将有助于需要结合地球表面曲率的全保真度数字孪生模型。
  • UTF-8支持:英伟达正在与皮克斯合作,为USD添加对UTF-8的支持,从而实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内容的完全交换。
  • USD兼容性测试和认证套件:为了进一步加快USD的开发和采用,英伟达正在为 USD 兼容性测试和认证构建一个开源套件。开发人员将能够测试其 USD 的构建,并证明其自定义 USD 组件产生预期结果。

3. 长远计划

从长远来看, 英伟达正与合作伙伴合作开发:

  • 高速增量更新: USD不是为高速动态场景更新而设计,但数字孪生模拟将需要这项功能。 英伟达正在USD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库,从而实现更高的更新率以支持实时模拟。
  • 实时程序主义: USD目前的状态几乎完全是声明性的。USD表示中的属性和值在很大程度上描述了有关虚拟世界的事实。 英伟达已经开始通过一个名为OmniGraph的基于程序图的执行引擎来强化这一点。
  • 与浏览器的兼容性:现在的USD基于C ++/ Python,但Web浏览器不是。为了支持所有人随时随地地进访问,虚拟世界需要能够在Web浏览器中运行。 英伟达将致力于确保使用JavaScript 绑定的正确WebAssembly build可用,以令USD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发选项。
  • 物联网数据的实时流传输:工业虚拟世界和实时数字孪生需要物联网数据的实时流。 英伟达正在构建与物联网数据流协议的USD连接。

英伟达指出,包括爱立信、Kroger和沃尔沃等工业领域的公司正在采用USD来实现3D虚拟世界和asset项目。

当然,英伟达并不是唯一相信USD将在未来元宇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司。这一构思在新成立的元宇宙标准论坛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英伟达是成员之一)。例如,元宇宙标准论坛曾表示USD是互操作虚拟空间和体验的一个富有前景的基础。

文下载链接: https://www.yuanzhuoclub.com/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