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新浪微博视频转码平台技术负责人李成亚在LiveVideoStackCon 2017上的分享,由LiveVideoStack整理成文。李成亚分享了微博短视频如何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成本的思路与实践,包括提升短视频发布速度,降低长视频转码时间,通过新的Codec减少带宽成本等。
本文的短视频技术跟IM的单聊、群聊、朋友圈里的小视频是类似的东西,文中针对短视频的相关优化实践可以为您的IM小视频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希望对您有用,也感谢分享者李成亚。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1843-1-1.html)
几何时,Flash可是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宠儿,然而这种风光的日子在过去的10年中,逐渐走向消亡。起初有乔布斯发布公开信炮轰Flash,并决定不让iPad、iPhone和iPodTouch支持Flash;后又有亚马逊、Facebook、火狐浏览器等互联网巨头宣布不再支持Flash,并极力推崇HTML5技术。这些接连不断的动作无疑加速了Flash技术的消亡。
尽管Flash最初在创建网页游戏和动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它的缺点在近年来也越来越突出。例如Flash页面和Flash播放器加载很慢同时快速消耗笔记本电量。而且Flash一直以来的安全问题也使得网页浏览者面临极大风险。眼看着Flash正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噩梦,现在就连Adobe也表示无能为力,公开发文鼓励用户放弃Flash……
据外媒TheVerge报道,Adobe近日在博客上宣布,公司现在将“鼓励内容创作者采用新的网络标准进行创作”,比如HTML5,而不是Flash。同时,Adobe还将放弃使用Flash这一名称,将其动画应用更名为Animate CC(缩写为An),用来取代之前的Flash Professional CC。
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改名,而是一次全新的升级,Animate CC将拥有大量的新特性,特别是在继续支持Flash SWF、AIR格式的同时,还会支持HTML5 Canvas、WebG,并能通过可扩展架构去支持包括SVG在内的几乎任何动画格式。
微博网友@扣特先森眼里FLASH的一生……
尽管Adobe都“鼓励内容创作者采用新的网络标准进行创作”,不过,单靠Adobe自己还无法让Flash寿终正寝,最终还得取决于网页开发者。而且Adobe仍然会为Flash提供支持,只不过Adobe主要的支持工作将集中在安全方面。
Adobe称将会与微软和谷歌共同维护Flash浏览器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也会与Facebook合作保证Flash网页游戏的安全性。
Adobe还称,公司预计Flash将会继续在网络游戏和“优质”视频中使用,因为HTML 5和其它标准“尚未完全成熟”,无法满足这些领域的需求。
其实,在动画和交互工具领域,HTML5目前已经成为代替Flash的首选标准,而且已经替代了Flash三分之一的工作内容。放弃Flash之后,Adobe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开发新的动画工具。而将Flash Professional CC更名为Animate CC,将有望扩大Adobe的接受度并提高销量。
来源:网络整理
击分享本文:
2014-12-18 | 标签:HTML5| 来源:搜狐it
文/企鹅生态
尽管张小龙本人也承认对HTML5游戏在微信中的传播进行了限制,但这并不妨碍HTML5游戏的快速崛起。
在企鹅生态接触的开发者中,HTML5移动游戏开发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帮助企业做营销、赚代开发钱的轻度HTML5游戏;押宝未来,寄望道具收费的中、重度HTML5游戏。
支撑后种理念的最主要逻辑是:在PC上,网络游戏市场最终在端游外,形成了网页游戏,而手机端在App之外,随着HTML5技术和手机性能的发展,也将会在App游戏外,再出现一个量级差不多的HTML5移动游戏市场。
目前来看,轻度HTML5游戏已经在快速赚钱了,重度HTML5移动游戏虽总体仍存在于纸面上(也有H5游戏通过QQ空间获得百万月流水了),而互联网巨头们包括小米基于MIUI、腾讯基于QQ空间、QQ浏览器等,已经开始纷纷在这个领域加码。
轻度H5游戏开发者认为:HTML5游戏消费的是手机端富余流量,利用的是用户的碎片时间,这很难支撑做道具收费的中度、重度手机游戏。
比如在圈内很有名的H5游戏开发公司磊友,如今就已全面转向为企业服务、赚TO B钱的轻度H5游戏。
磊友CEO赵霏就认为,对H5游戏爆发已经等了很多年,但仍没有实现。PC平台的7k7k和4399等小游戏平台已经证明游戏的广告流量价值,利用微信做社交传播的轻度HTML5移动游戏更有前景。
据了解,在《围住神经猫》后,很多企业都希望在H5游戏中植入品牌进行营销,且付出的开发费用不低。有开发者透露,目前H5小游戏开发报价稳定在数万元,但对于开发者来说,其工作量其实很低,两三个人,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开发。
而另有开发者表示,HTML5移动游戏开发工具、素材已非常丰富,很多时候,甚至将游戏换个皮就交给客户了。实际上,目前来看,轻度H5游戏开发正逐渐向微信公众号、企业移动网站代开发靠拢,重合度越来越高。
重度H5游戏开发者则认为,HTML5对手机游戏产业带来的变革是根本性的,中度、重度H5游戏爆发的技术障碍已经愈发减少。而未来手游市场将出现App与H5分庭抗礼的状况,其中App以大型3D手游为主,而H5游戏则是常规形态。
有开发者甚至比较乐观的认为,首个依靠道具收费赚钱的H5游戏最早在今年春节就会出现,而一旦出现爆款游戏,所有的CP都将跟上,HTML5移动游戏真正的爆发也将开始。
作为这一观念的坚定支持者,HTML5移动游戏开发引擎“白鹭”的联合创始人张翔就表示:中度、重度H5游戏爆发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引擎目前已经可以实现类似《全民飞机大战》的弹幕射击、卡牌等类型的游戏开发,在明年就可以支撑《刀塔传奇》量级的游戏开发。
张翔认为,H5游戏给手游市场的变革是更深层次的,H5游戏将打破传统应用分发渠道的强势地位,形成任意App的富余流量有效变现,比如未来陌陌、微博、墨迹天气等App都可以增加一个模块,实现HTML5游戏的流量变现,这正是网页游戏的联运玩法。
巨头正从底层争夺HTML5移动游戏标准
相比于投资价值不高的轻度H5游戏开发者,互联网巨头显然对代表未来方向的重度H5游戏开发更感兴趣,而在市场在早期阶段时并没有什么优质CP给巨头投资,所以互联网巨头们更乐于进行圈地和标准制定。
对于巨头的早期关注,有从业者这样指出:巨头对用户的行为数据积累更丰富,很了解用户流量消费方向的转移。尤其是小米,其在硬件和通信领域有耕耘,对手机硬件的成熟、4G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着精准的判断,而这两项技术发展其实是H5游戏爆发的先决条件,所以小米也对HTML5中、重度游戏开发最看好。
而小米确实出招最早,今年拿出千万美金投资上文的白鹭引擎,将白鹭引擎的运行环境放入到所有小米的手机、平板和MIUI当中,而同为雷军系的猎豹移动旗下的浏览器、清理系列大师产品也将开始利用HTML5游戏做流量变现。
腾讯最近也推出了X5浏览器内核,HTML5游戏标准也是其关注的方向。而QQ空间实际已在利用其富余流量联合CP做HTML5游戏变现,曾李青投资的一家CP就通过“玩吧”获得了每月百万量级的流水。
对传统手游规则的最大受益者——应用分发市场来说,面对可能打破规则的H5游戏,则也动作频频,包括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也都在关注这一领域。
腾讯应用宝的负责人林松涛此前在接受企鹅生态采访时表示,基于H5技术的成熟,应用宝正在做游戏产品的内容外显,将手机游戏部分内容,比如第一关,直接呈现在应用市场中试玩。
360手游事业副总经理姜祖望也表示,我们也在跟进HTML5移动游戏,拥有目前流量最大的HTML5游戏页面(u.360.cn),但鉴于整个市场还不成熟,也是边走边看。
最后总结下:在《神经猫》这个爆款之后,H5游戏爆发已经不再是设想,而是事实,但爆发的只是轻度H5游戏。至于中度、重度H5游戏何时真正爆发还真没人知道,但互联网巨头们显然正在为此做着准备。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