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辟谣!别轻信HTML5的这10个流行论断

辟谣!别轻信HTML5的这10个流行论断

5是玩互联网的一个热词,搞移动开发的嫌它效率不够高、做市场营销的却用得风生水起。

整天听人说H5,概念倒是火,应用跟得上吗?它到底行不行?所幸网上出了很多有关它的“论断”,反倒能帮助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

.

论断一:H5炒了n年了。

最近人工智能肯定火,根据百度指数,这个词近7天的搜索指数是8000多,最高有近2万,但李世石这5场比赛前只有2000几

H5和HTML5却长期稳定在9000多,它的概念不是炒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应用广、有人持续在关注,人工智能这种紧跟时事起起落落的才算炒出来的。

.

论断二:一直没火起来,没救了。

现在一般提起H5,就是在移动端传播的微信H5页面。国内H5页面制作平台iH5产出的H5,最高一天能达到5亿PV,最低也在一亿页面浏览上下。火不火?火。

如果要比应用HTML5的网站,还真别说,国内知名网站多了去了。百度?是。QQ?是。淘宝?是。新浪?门户和微博都是。优酷?还是。

.

论断三:流量什么的全部免费就有可能,否则这是一纸空谈。

这句话是说因为流量这个大难题,H5网页不能取代原生APP。所以你为了看视频下了个××视频的APP后,会烧你的移动商运营流量,去看短片消磨长电影吗?你的APP也是趁有WIFI的时候下的吧?

现在没有网络,手机上也没几个APP真的能用,顶多看看本地缓存的电子书和视频。流量费用降低是当前的趋势,而H5会随着入口的完善,一步步蚕食APP的份额。

.

论断四:你想让我每次打开一个应用要重新加载?你是不是移动卧底,我还是很支持APP,有固定的模块,离线都能用。

HTML5也支持本地存储服务,能提供存储于客户端、不随页面刷新而消失、不回传至服务器的离线存储。

.

论断五:没有实用价值的体现,行业场景应用少。

如果出现一个HTML5应用市场,能取代你大多数APP的功能,还都不用下载,你用不用?现在H5网页缺的是一个集大成者式的入口,像APP Store激发APP的开发一样,去催生H5网页的生产。

前阵子微信说要出一个微信应用号,作为企业号的升级版,就是想打造这样的轻应用市场。

.

论断六:HTML5很简单,但是要运用起来,做出来一个作品,难。

你当研发近10年做出来的可视化平台iH5.cn是摆设?在可视化编程的帮助下,H5页面的制作只会越来越容易。手指按住屏幕的时间长短、手势擦除面积的大小、数据的提交和判断,这些都能通过图形化界面的操作+简单配置实现。

就算做一个数据管理系统,iH5也能提供模板,感兴趣可参见文章:一个团队协作Web APP可能引发的互联网革命。(此处是理直气壮的广告)

.

论断七:手机上有几个人愿意开浏览器?那么点大的屏幕,花花绿绿的网页体验比APP差远了。

手机屏幕大小是一定的,浏览器网页不一定是花花绿绿的,UI渣你去喷设计师。假设你打开微信的频率比浏览器APP高,难不成你不知道微信有内置浏览器?

.

论断八:你拿出HTML的Web APP还好意思去谈融资?还好意思谈市值?

当智能手机还没流行、APP还没形成市场的时候,我们还在用软件去谈融资、搞市值。当然,现在都玩APP了,软件反而很少听到有什么新闻了,做软件的都去做APP了。

只要用户做高了,是不是基于Web不是问题。

.

论断九:H5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低,很多公司已经转向H5了,尤其创业公司用H5的越来越多。

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国内外都行,看看第一行文档声明是不是“<!DOCTYPE html>”,“是”就多少用了HTML5。

很多公司转H5,就是互联网服务平台,但更多用H5的公司目前还是用它去做市场营销,利用社交传播去打市场。创业公司多的是提供H5在线制作服务的平台,而且近两年融资成功的案例也不少。

.

论断十:现在任何一个用户量极高的APP都可以考虑增加H5应用接口,不是你就被等H5。

H5很好用,不用白不用。现在有一个概念是HTML5与原生APP结合,把网页封装在客户端里,形成混合模式移动应用(Hybrid APP)。典例是掌上百度和淘宝Android版客户端,你以为你下载了一个APP,其实暗地里一直在访问H5。

.

十个论断取自近日发的两篇文章的评论,HTML5取代原生APP:Google的智,腾讯的谋?(3.20),以及单日PV 5亿?他花10年创业养出了互联网的一个怪物(3.21),均由热心网友的留言整理得来。

从2010年正式推出以来,HTML5一直受到世界各大浏览器的热烈欢迎与支持。根据IT业界知名媒体评论,Web 2.0时代,将是属于HTML5的时代。

HTML5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带给人们惊喜,同时也会存在很多争议。虽然Web开发者普遍认为HTML5的出现是令人兴奋的,但还是有些担心,例如,新的HTML5在旧版本的浏览器上能否正常运行,会不会产生错误等各种问题。HTML5是基于各种各样的理念进行设计的,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新认识。

 兼容性。

 实用性。

 互通性。

兼容性

虽然到了HTML5时代,但并不代表现在用HTML4创建出来的网站必须全部要重建。HTML5并不是颠覆性的革新。相反,实际上HTML5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保持一切新特性平滑过渡。一旦浏览器不支持HTML5的某项功能,针对功能的备选行为就会悄悄进行。再有,互联网上有些HTML文档已经存在了20多年,因此,支持所有现存HTML文档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HTML5标准的一些特性非常具有革命性,但是HTML5旨在进化而非革命。这一点正是通过兼容性体现出来的。正是因为保障了兼容性才能让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HTML5开发网站。

B站最靠谱的WEB前端教程——整整140集,全程干货无废话,学完变大佬!看得懂,学的会_web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从2010年正式推出以来,HTML5一直受到世界各大浏览器的热烈欢迎与支持。根据IT业界知名媒体评论,Web 2.0时代,将是属于HTML5的时代。

实用性和用户优先

HTML5规范是基于用户优先原则编写的,其主要宗旨是“用户即上帝”,这意味着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冲突时,规范会把用户放到第一位,其次是页面的作者,再次是实现者(或浏览器),接着是规范制定者,最后才考虑理论的纯粹实现。因此,HTML5的绝大部分是实用的,只是有些情况下还不够完美。实用性是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HTML5内只封装了切实有用的功能,不封装复杂而没有实际意义的功能。

化繁为简

HTML5要的就是简单、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HTML5的口号是“简单至上,尽可能简化”。因此,HTML5做了以下改进:

 以浏览器原生能力替代复杂的JavaScript代码。

 新的简化的DOCTYPE。

 新的简化的字符集声明。

 简单而强大的HTML5API。

为了实现所有的这些简化操作,HTML5规范已经变得非常大,因为它需要更大程度的精确。

实际上要比以往任何版本的HTML规范都要精确。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浏览器互通的目标,HTML5规范制订了一系列定义明确的行为,

任何歧义和含糊都可能延缓这一目标的实现。

另外,HTML5规范比以往的任何版本都要详细,为的是避免造成误解。

HTML5规范的目标是完全、彻底地给出定义,特别是对Web应用。

基于多种改进过的、强大的错误处理方案,HTML5具备了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

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是,HTML5提倡重大错误的平缓恢复,再次把最终用户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例如,如果页面中有错误的话,在以前可能会影响整个页面的显示,而HTML5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取而代之的是以标准方式显示broken标记,这要归功于HTML5中精确定义的错误恢复机制。

最靠谱的WEB前端教程——整整140集,「链接」全程干货无废话,学完变大佬!看得懂,学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