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什么是浏览器指纹?一文详解浏览器指纹追踪技术

什么是浏览器指纹?一文详解浏览器指纹追踪技术

们常说的指纹,都是指人们手指上的指纹,因具有唯一性,所以可以被用来标识一个人的唯一身份。而浏览器指纹是指仅通过浏览器的各种信息,如CPU核心数、显卡信息、系统字体、屏幕分辨率、浏览器插件等组合成的一个字符串,就能近乎绝对定位一个用户,就算使用浏览器的隐私窗口模式,也无法避免。

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浏览器指纹,我们的浏览器是如何被获取的呢?浏览器指纹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响,本文大白将带你了解浏览器指纹追踪技术和应对方法,从而保护你的账号安全。

浏览器指纹技术

我们已经知道浏览器指纹是一种使用多种技术定位用户的技术。那么,哪些技术正在给我们带来好处呢?事实上,这些技术种类繁多,为我们打下了广阔的网络。一般包括基本指纹、指纹硬件、指纹信息等。

指纹是任何浏览器、硬件类型(Apple)、操作系统(Mac OS)、用户代理、系统字体、语言、屏幕分辨率、浏览器插件(Flash、Silverlight、Java等)、浏览器扩展、浏览器设置(不跟踪等)、时区偏移量(浏览器GMT偏移量)和许多其他信息的特征。

硬件指纹通过检测硬件模块来获取信息,这些模块补充了基于软件的指纹。硬件模块包括GPU、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运动传感器、GPS、电池、CPU、网络适配器、蓝牙和BOIS。

指纹信息就像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可以通过性别、身高和体重来区分。人的身高、年龄等,有很大的可能发生冲突。但是,这些特征并不能唯一地识别一个人,仅仅使用基本指纹也不能唯一地确定客户,而只能作为辅助身份识别。

那么他们是如何区分的呢?许多基于HTML5的高级指纹技术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

1.画布指纹

许多网站和跟踪软件使用HTML画布指纹。因为每个浏览器都会生成不同的模式。

基本上,每种浏览器都会使用不同的图像处理引擎,不同的导出选项,不同的压缩级别,这样每台电脑绘制的图片都会略有不同,这些图案可以用来为用户设备分配特定数量的指纹,也可以用来识别不同的用户。

2.音频上下文指纹

如果画布指纹是模式指纹,音频上下文就是声音指纹。

音频API使开发人员能够直接在代码中操作原始音频流数据,生成、操作和以任何他们想要的方式重现这些数据,例如改善音调、改变音调和分割音频。

AudioContext生成音频流(三角波),对其执行FFT变换,计算SHA值作为指纹,并在音频输出到音频设备之前清除音频,而用户不会注意到。

主机或浏览器的硬件或软件的细微差异会导致音频信号处理的差异。同一设备上的同一浏览器产生相同的音频输出,而不同机器或浏览器生成的音频输出可能有所不同。这样就可以作为浏览器指纹的跟踪技术。

浏览器指纹保护您的权利

现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比如收付,现在你不需要开车去银行用手机或电脑访问你的账户。

然后小偷们改进了他们的方法,他们不是从购物街上的人群中偷银行卡,而是钻研计算机技术,试图在网上窃取你的存款。当他们访问你的账户和密码时,他们将被阻止登录,这就是浏览器指纹技术发挥作用的地方。

小偷使用的电脑和你登录网银所用的电脑不一样,甚至连网络也不一样。当他从那台电脑登录时,浏览器指纹识别技术会识别出设备的指纹。网络随后意识到这是一个不熟悉的指纹,并谨慎地向您发送提醒,邀请您验证您的账户,没有收到验证信息的窃贼是拿不到你的钱的。

浏览器指纹识别安全吗?

如上所述,浏览器指纹识别是安全的,只要没有人恶意使用它,但现实是,除了好处,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过去,你被窃取的隐私可能是一些具体的东西。说出你的名字,你的银行卡号。但是现在,你的浏览器指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犯罪分子可以用它来诈骗你,有些企业想从你的行为中赚钱。您可能会产生以下效果:

1) 受到浏览器指纹的监控

获取浏览器指纹对网站没有实际价值,但真正有价值的是浏览器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作为网站管理员,在没有用户身份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浏览器指纹并记录用户的行为是一项有价值的活动。

例如,如果你喜欢阅读动漫,浏览器指纹会记录下你的兴趣。下次访问此站点时,无需登录即可获取推送的动画信息。这是一种非常通用的分发内容的方法。此外,你的购物偏好也会受到浏览器指纹的监控。

其结果是浏览器指纹能准确地知道你喜欢什么。当别人用你的电脑访问互联网时,网络只识别机器,而不识别使用它的人,所以别人很容易就把你的一些偏好传递给你,并被推到你的一些偏好上。

2) 浏览器指纹识别追踪技术

浏览器指纹识别是商业平台上检查账户关联的重要工具。众所周知,一些电子商务平台非常重视市场秩序,你在打开产品页面时看到过很多产品都有相同的图片,这可能是恶意竞争,也许有人为了占领市场而开了很多商店购买同样的产品。

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电子商务平台使用浏览器指纹来确定哪些店铺属于同一商家。如果被发现,平台将进行处罚。

因此,最简单、可靠且安全的大批量打开浏览器的方法是运用虚拟浏览配置文件。通过AdsPower指纹浏览器,你只需要在一台电脑上创建多个相当于真实设备的浏览器配置文件。

它们互不干扰,确保指纹之间不会相互泄露。在网络平台看来,这些浏览器的指纹就是真实设备的浏览器指纹,所以不会怀疑你的身份。

AdsPower多开的浏览器设定了独立的指纹,包括时区、默认语言、User Agent、字体、分辨率等。您可以试用系统提供的指纹信息,也能自定义指纹信息。

AdsPower指纹浏览器+代理IP=同设备多账号隔离访问。让您可以在互联网上运营账号和店铺保持安全,而且你还能同时连接到多个社交媒体帐户,不被平台检测到关联,这也就不存在账号被封禁的危险。

AdsPower指纹浏览器 - AdsPower电商浏览器 -AdsPower超级浏览器

覆和超越并不是新词儿,几乎天天都被提及,一方面显示了市场活力给大家带来的创新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产业界不断自我突破的集中体现。这两个词谈论很多,但是真正落地且取得实质效果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口号和理想。理想照进现实除了口号外,更需要勇气和实力。

APICloud创始人兼CEO刘鑫

新年伊始,各种发布会便潮水般涌来,让记者们应接不暇,难免从中进行取舍。对笔者而言,1月12日下午召开的主题为“超越源自融合”的APICloud新产品发布会更具吸引力,让业界看到了HTML5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甚至包含了未来对云端一体化的重新思考。

从颠覆和超越自己说起

APICloud的正式上线是2014年9月15日,同年11月份笔者对APICloud进行了深入接触,尤其是和APICloud创始人兼CEO刘鑫认识了多年,对他们的公司产品和发展理念比较认同。以HTML5为切入点,APICloud构建了庞大的开发生态系统,让移动应用开发变得简单,整个生态中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获益良多。

平台不是空中楼阁,集中爆发需要不断的积累。据刘鑫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APICloud平台上聚集了几十万开发者,产生的应用超过30万个,生成的安装包超过70万个,每天产生的独立安装包接近5000个。尽管打一个安装包不过几分钟而已,但是在十几台打包编译服务器一起工作的情况下,提交打包需求依然需要排队。从数据看,APICloud的积累已经有了成效,而且积累还带来了更多颠覆式创新思维。刘鑫认为,颠覆别人相对比较容易,但是颠覆自己要想明白才行,是对自己重新认识的过程。看来这次新产品的发布确实是一个大招,对既有的产品形态和用户服务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让原生应用插上HTML5的翅膀

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超越源自融合”,目的是让HTML5和原生应用进一步融合。目前来看,基于APICloud开发App的开发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原来没有App,从0开始,用户APICloud可以快速开发。另一类是有App,但是体验差,也想通过APICloud从新开始做。对APICloud来讲,尽管提供的开发平台和工具可以支撑App快速完成开发,但是这项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如何另辟蹊径,充分发挥APICLoud平台的能力是这次新产品重点解决的问题。

据刘鑫透露,这次发布的新产品名字叫SuperWebView,重点放在了消化App的保有量方面。通过HTML5技术加速应用的迭代,把之前独立的开发引擎变成可以嵌入的SDK,开发者只需要嵌入SuperWebView 就可以开发一些新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SuperWebView替换App中一些旧功能,与传统开发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通常情况下,App加入新的功能之后必须要重新提交到App Store/应用商店,用户重新下载,而SuperWebView可以让应用实现动态更新,用户不需要重新下载。特别是在游戏中使用非常广泛,玩家不需要重新下载游戏包,只需要更新游戏场景包就可以了。

另外,嵌入SuperWebView 之后,可以加强HTML5应用的功能和体验,达到和原生应用一致的效果。以前,HTML5只能做内容的展示和简单列表,通过新扩展的功能操作智能硬件,用蓝牙连接设备,或者在HTML5界面扫二维码都很难做到。有了SuperWebView 原生应用可以做到的功能,HTML5应用同样可以动态实现。

超级App搭建公众账号体系不再是梦

如今,微信已经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闲暇时间。一方面是刷朋友圈,和朋友互动,另一方面自媒体人和企业可以利用微信公众账号达到营销的目的。

微信是一个原生应用,界面的切换采用了原生的交互方式,而之前HTML5应用滑动切换往往是跳跃式的,无法做到随手随动的体验。SuperWebView的推出,让HTML5应用可以实现和原生应用一样的效果。而且在白屏、闪屏、数据载入慢的情况下,采用SuperWebView都可以得到根本解决。

对于很多App而言,除了要动态更新之外,还有动态扩展的需求,特别是有流量的应用。SuperWebView除了支持App简单添加一些自己的功能之外,还支持基于HTML5技术做一个公众账号的体系,而且整个公众账号的体验要好于微信公众账号。

采访中,刘鑫向笔者做了一个Demo演示:在一个原生应用中嵌入SuperWebView,类似一个个公众账号,以大众点评效果为例,可以实现城市列表的原生体验,可以语音识别,可以扫二维码。刘鑫表示:“基于APICloud嵌入的SuperWebView,能够支持随意的扩展应用,帮助他们建立公众账号的体系,可以把一个个的应用串联起来,而且体验、功能更强大,和原生应用一样。通过SuperWebView扩大了用户群体,所有的应用都可以使用,让原生应用插上一双大翅膀。”

HTML5实现原生效果有诀窍

HTML5在技术上究竟如何实现原生的效果?刘鑫对笔者表示,APICLoud利用HTML5技术写了一个原生的效果,然后用HTML5技术调用这个原生效果。APICLoud提供了SuperWebView引擎,但是底层原理是原生的。

SuperWebView还有一个特点,与其他相对固定的、定期更新的SDK相比,SuperWebView是一个动态生成的SDK,在APICloud平台上进行动态升级和组合,很多功能由合作伙伴提供。比如,SuperWebView中嵌入了即时通讯的功能,由环信或者融云提供,与SuperWebView组成一个超级SDK,对外提供服务。整个产品的实现,是APICloud与合作伙伴配合的过程,而且是建立合作时就约定的翻译规则,开发者不需要关心底层是如何实现的。

之所以能够与合作伙伴达成合作的默契,源于APICLoud背后几十万的开发者对第三方技术的庞大需求。如今,合作伙伴的诉求不是HTML5技术本身,而是更关心业务的成长,大家一起合作,APICloud成为一个渠道,帮助合作伙伴推广业务,实现了APICLoud、开发者、合作伙伴的三赢。

技术演进,紧跟服务场景化趋势

今天大家谈论云端一体,重端轻云,App开发以端为主,云端比较轻。接下来,将变成重云轻端,可以接入任何端,各种功能将变成一个个的API,比如,享受打车服务可以不用下载打车App,在其他的应用中会嵌入打车的服务,这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换,从APICLoud发展的第一天就准备好了。

另外,以前的产品和服务更具象,但是未来更偏重场景化,各种服务互相协同。同时,人工智能将取代很多人工的工作,比如APICLoud的合作伙伴图普科技,专门做云鉴黄,节省90%以上的工作量。

刘鑫认为,未来将不限定端的技术,现在已经融入了最广泛的端,以后的云也一样,今天是为移动服务,未来有云需求的地方都会切入。但是,现阶段智能硬件后端的云服务支撑还不够,滴滴推出的Dibot是融合服务创新的端,当大家的创新意识足够之后,整个产业将会爆发。APICloud致力于让大家降低对技术本身的关注度,转而关注做业务,激发创造力。术业有专攻,分工越来越明确,目前APICLoud已经和业界最前沿的技术走到一起。

比如,APICLoud联合机智云做了Opler智能遥控器,用户可以使用App远程操控采暖。刘鑫特别提到,这个客户是传统企业转型的典型,之前是一家传统卖水暖设备的公司,在APICloud和机智云的支持下,从概念到产品上线再到销售体系的搭建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效率非常高。

总之,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产业需要不断的创新。此次发布的SuperWebView能够让原生应用轻松嵌入HTML5,并且功能体验得到加强。另外,支持有流量的应用基于SuperWebView技术动态扩展公众账号体系,增加流量变现渠道,并且公众账号的功能和体验高于微信。再有,SuperWebView 整合第三方SDK,动态生成超级SDK,可以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服务通过在线动态生成的方式嵌入到开发者的APP中。真正实现让原生应用插上HTML5的翅膀。

周四·科普】还没吃上棒棒糖,棉花糖就来了

发表于2015年8月20日 / 来源:空一格 / 1379次浏览

本周二,谷歌正式宣布 Android M 代号为“Marshmallow(棉花糖)”,同时公布了 Android M 版本号为 Android 6.0。

不同于 iOS 以纯数字命名,谷歌的许多产品都有着相应的代号,比如 Nexus 系列有 Nexus4(Mako 鲭)、Nexus5(Hammerhead 锤头鲨)、Nexus6(Shamu 杀人鲸)、Nexus10(Manta 蝠鲼)等,主要以鱼类命名。而今天要讲的 Android,除去最初的两个版本 alpha 和 beta 以外,其他都是以一系列甜品为代号。不信?请擦干嘴巴往下看:

Android 1.5 Cupcake 纸杯蛋糕

Android 1.5 (代号 Cupcake 纸杯蛋糕)发布于2009年4月底,主要更新包括:支持虚拟键盘、加入了桌面 widget、增加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十几种语言包。

Android 1.6 Donut 甜甜圈

同年9月底,谷歌发布 Android 1.6 ,代号为 Donut(甜甜圈)。主要更新包括:支持 VPN、支持 CMDA 网络、手势操作支持、查看应用程序耗电量、快速搜索框等。

Android 2.0-2.1 Eclair 松饼

距离 Android 1.6 发布刚过去一个月谷歌便发布了 Android 2.0,代号为 Eclair(松饼)。新版的主要更新内容包括:全新的用户界面、支持动态桌面、新的浏览器界面并支持 HTML5、支持蓝牙2.1等。

Android 2.2 Froyo 冻酸奶

半年之后的2010年5月20号,代号为 Froyo(冻酸奶)的 Android 2.2 正式发布。首次支持将软件安装到内存卡上,除此之外的主要更新内容包括:支持 Adobe Flash、支持 WiFi 热点分享、支持浏览器上传文档等。

Android 2.3 Gingerbread 姜饼

该版本发布于2010年12月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了 Android 版本的绝大部分份额。其主要更新内容为:支持更大屏幕和分辨率、全新设计的多触点键盘、支持多镜头和陀螺仪、加入屏幕截图功能、支持近场通信技术(NFC)。

Android 3.0-3.2 Honeycomb 蜂巢蛋糕

该版本专为 Android 平板设计,为历史上最短命的 Android 版本之一。同时该版本作为 Android 2.3-4.0 的过渡版本,界面和操作上有着 Android 4.0 的影子。于2011年2月2日正式发布,代号为 Honeycomb(蜂巢蛋糕)。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冰淇淋三明治

作为 Android 发展历史上颇具分量的一个版本,于2011年10月19号正式发布。Android4.0 的发布使得 Android 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主要更新如下:内置于屏幕的虚拟按键、全新的 Android Design 和 Holo 主题、相机内置全景模式、通知消息可以直接在通知栏操作。

Android 4.1-4.3 Jelly Bean 果冻豆

该版本发布于2012年6月底,目前占据 Android 的第二大市场份额,相较于上一代 Android 4.0 在界面和操作上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功能的改进和增加。主要更新如下:加入「黄油」计划改善 Android 卡顿、加入 Google Now、锁屏界面支持 widget、支持蓝牙4.0、支持OpenGL ES 3.0,为 Android 游戏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体验。

Android 4.4 Kitkat 奇巧饼

发布于2013年10月31日的 Kitkat 作为 Android4.X 和 Android5.0 之间的过度版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该版本也是目前 Android 市场份额最大的一个版本。主要更新内容为:ART 运行模式选项、全新的 SMS 应用程序、隐藏虚拟按键的沉浸模式、全新的 Google luncher 启动器。

Android 5.0-5.1 Lollipop 棒棒糖

于2014年六月下旬在谷歌 I/O 2014上发布的 Android L 可谓 Android 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更新,该版本于年底确认为 Android 5.0,代号 Lollipop(棒棒糖)。目前市场份额大约为18%。其主要更新内容为:全新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风格、运行模式基于 ART 进一步提升速度和性能、预装省电模式、新增访客模式。

Android 6.0 Marshmallow 棉花糖

同 Android L 一样,最新的 Android M 也是在谷歌 I/O 大会上发布,于近期正式公布了其版本为 Android 6.0,代号为Marshmallow(棉花糖)。此版本主要是对 Android 5.0 的补充和优化,正式版预计两个月后的十月底发布。主要更新内容为:应用权限管理、Now On Tap、对 Type-C 的支持、进一步优化续航、支持指纹识别。

可以看出,Android 的版本代号命名遵循 A-Z 的顺序,下一代的 Android 可以称之为 Android N,至于这个 N 代表什么甜品,目前也只能胡乱揣测了。但毫无疑问的是,明年的 I/O 2016 开发者大会,谷歌又将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甜品,吃货们赶紧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最后,分享最新出炉的 Android 6.0 官方壁纸若干,需要的点击这里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