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园区可视化大屏基于3D引擎开发,北京四度科技专注于3

园区可视化大屏基于3D引擎开发,北京四度科技专注于3D模型渲染

D可视化软件是基于自主研究3D引擎开发的四度科技采用HTML5和web GL技术的3D可视化软件,可支持多层次、大规模和复杂的3D可视化场景开发。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合各行业的软件产品,具有良好的3D模型展示能力,可以用各种图形组件完美地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随着5G和物联网浪潮的席卷,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也逐渐升温,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可视化将带来新的管理运营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将数据显示为可视图表,直观挖掘数据的深层价值,帮助企业智能管理和运营,提高业务运营效率的数据可视化。

三维可视化是基于数据可视化实现真实场景的三维虚拟仿真,以更丰富的格式显示更多的可视化数据,以更清晰、更灵活的方式显示数据的价值。

ttp之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内网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浏览器超大文件上传和断点续传的实现,超大文件上传解决方案:分片断点上传,

VUE+ELEMENT 上传文件及文件夹,VUE上传大文件的三种解决方案,DJANGO+VUE实现文件夹上传,前端实现文件夹的上传和下载,HTML+前端超大视频上传解决方案,网页 项目文件夹上传下载解决方案,

前端用了JS,JQuery,vue2,vue3,vue-cli,html5,html,前端框架也比较多,但是网上提供的都是代码片断。

在网上也花时间搜索过相关的资料,论坛里面也有网友交流过,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不能够满足公司项目上的需求,公司这边实际上是需要一个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文件的上传思路。但是网上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讲思路和想法,很少有提供成熟解决方案的。

找了一圈基本上都是讲上传的,下载的讲的很少,文章里面也是写的不详细

客户那边是一家国企,主要也是给政府和央企做项目。实际上客户对具体的技术并不关心。客户关注点不在这块,主要是对稳定性和兼容性比较在意。

网上搜了一下,基本上大部分的文章里面提到的前端JS或VUE或HTML5上传文件夹的方案都是使用JS的API来实现的,也就是html5提供的一个API,也就是chrome提供的API。用是能用,但是不够好用,有很多限制,也不够灵活。不太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

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问题,稳定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方面还是有点问题。chrome的每个域名只允许5个TCP连接的限制,这个基本上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目前为止网上还没有发现哪家公司或者个人能够突破的。

我们做项目的话个人用户比较少,一般都是行业用户,比如政府,公司,金融,这类企业,他们对用户体验要求较高。就实际项目开发和实施的情况来看,html5或者chrome提供的功能基本上都是不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都需要我们进行定制开发。

文件夹上传,html5提供了API,用户开始用的时候还行,然后就提了要求要求支持断点续传,

客户这边是一个政府单位,涉密了,就不透露单位名称了,每天主要就是上传和下载一些资料,数据都是加密的。

客户那边每天都会上传和下载资料,1.下载示例

https://gitee.com/xproer/up6-vue-cli



将up6组件复制到项目中

示例中已经包含此目录



1.引入up6组件



2.配置接口地址

接口地址分别对应:文件初始化,文件数据上传,文件进度,文件上传完毕,文件删除,文件夹初始化,文件夹删除,文件列表

参考:http://www.ncmem.com/doc/view.aspx?id=e1f49f3e1d4742e19135e00bd41fa3de



3.处理事件



启动测试



启动成功



效果



数据库



源码工程文档:https://drive.weixin.qq.com/s?k=ACoAYgezAAw1dWofra

源码报价单:https://drive.weixin.qq.com/s?k=ACoAYgezAAwoiul8gl

OEM版报价单:https://drive.weixin.qq.com/s?k=ACoAYgezAAwuzp4W0a

控件源码下载:https://drive.weixin.qq.com/s?k=ACoAYgezAAwbdKCskc

在2017年,Adobe就宣布计划,将在今年年内终止对Flash Player的支持。如今,Adobe官方终于正式公布具体执行日期,定于2020年12月31日。

停止支持,就预示着Adobe将不会更新发布与Flash Player内容相关的安全性或隐私性升级补丁。其官方还表示,会在Adobe的官方网站中删除所有Flash Player历史版本内容存档,彻底地阻断Flash的相关运行。

01.

2017年,Adobe就已经决定要终结Flash的生命周期,并且建议各大网页浏览器的开发者使用HTML5、Web GL作为Flash的替代品。

Adobe官方声称,他们将在2020年年底之前,依然会继续发布基于Windows、Mac OS、以及Linux系统下Flash相关内容的更新补丁,只为确保各大PC端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在发布声明后不久,各大浏览器平台供应商纷纷表示了对于逐步移除浏览器中Flash内容协议的支持,其中包括:Microsoft、Google、Apple、Mozilla等一众知名网页平台供应商。随后部分公司提出使用标准化网络技术进行多媒体内容替代工具的开发。

作为全球最大社交平台的Facebook,虽然自家本身没有浏览器,可Facebook在Chrome浏览器中运行着大量的Flash内容,并且已占据了市场总体份额的17.65%。该公司也宣布将会尽快支持开发者把Flash转至开放式格式HTML5。为此,Facebook还在随后安排了一些网络研讨会,提供免费且更详尽的支持。

在游戏领域方面则有Web Assembly和Open Web Games均愿意完成自身产品中的Flash内容转换到HTML5数据格式。

02.

1996年5月,Future Wave Software公司发布了Future Splash Animator产品,作为一款网页设计工具开始了正式销售。它就是Flash的前身。

随后同年12月,Future Splash正式卖给Macromedia公司。由于该产品的名称过于拗口,所以在之后被更名为 Flash1.0。相较于其他复杂的软件,Flash技术门槛不高,开发成本也很低。

之后边城浪子在1999年9月创办了闪客帝国网站,这便是当时最大的中文Flash爱好者社区,闪客一词也开始流传开来。

所谓闪客,就是用Flash来做动画的人。一则名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让许多的人看到了用Flash制作的MV寓含着强大的表现力。

2005年推出Flash8 后,Macromedia以34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dobe,Flash迎来了它此生的巅峰。直到2008年,Flash已经成为了各大视频资源的标配格式。

Flash的红极一时,也是当时网络环境下的特定现象,毕竟那时还没有如今的光纤网速,加载一个很简单的网页也可能会需要许久的时间,而Flash的格式文件在加载过程中没有太高的网速要求,采取边下载边播放的形式,会给予用户更好的观看体验。

可一切科技产品的发展进程,都不可能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

2010年,乔布斯发布了一篇关于Flash有可能导致不安全因素的文章,文中也谈及苹果不会采用支持Flash的设备方案,随后Google也在Android系统中同样拒绝了支持Flash。

渐渐,Flash Player的三大弊端也已暴露无遗:

1.安全性低:被发现存在诸多安全漏洞,极易成为黑客们攻破的入口;

2.耗电量大:对于需要充电的移动电脑端,简直是硬伤;

3.兼容性差:由于iOS与Android两款手机主流的操作系统均不支持Flash。

对于我国国内用户而言,Flash Player最让人们深恶痛绝的开端,起源于2017年后Adobe将Flash Player的运营权限交给了国内重庆重橙网络科技公司之后。从那时起,国内约2亿的Flash装机用户,可谓永无宁日。

这个国内“特供”版Flash Player插件,多了个《Helper Service 最终用户协议》。简单点讲,就是它可以随意搜集用户的上网信息与强行推送广告,简直就是毫无下限的商业流氓。

一时间,网民们陷入到了很尴尬的境地,不想再使用安装Flash Player插件,但又绕不过各大平台的视频网站还在用着Flash的播放格式。想要浏览这些内容,就不得不接受流氓软件的骚扰。因此这家名为“重橙网络”的国内代理公司,靠着强迫式广告效应赚得盆满钵满。

尽管Flash Player的“死刑”将至,但在中国市场上还不会灭亡。

Adobe表示,将在2020年后继续与重橙网络合作,并支持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对Flash Player的独家发行与维护。

市场更新迭代,或许有一天,Flash终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无论如何,Flash视频确实真切地丰富了许多网民的眼界和想法,也是陪伴过一代人异想天开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