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细品100道CSS知识点(上)「干货满满」

细品100道CSS知识点(上)「干货满满」


者:hh_phoebe

转发链接:https://juejin.im/post/5ee0cf335188254ec9505381

时一遍又一遍的分析数据,还要一遍一遍的誊分析结果然后画表格。烦不烦人?

有没有想过让R自动生成所有的结果表格?可以直接发表的那种?今天就给大家写写如何做,提醒一下:关注我,你不会后悔的。

回归结果表格自动生成

先给大家做一个很简单回归分析,体验一下R自动输出结果的强大,首先载入相关包和数据


library(sjPlot)
library(sjmisc)
library(sjlabelled)

data("efc")
efc <- as_factor(efc, c161sex, c172code)

上面的代码应该不用解释吧,我用的是自带的欧洲家庭调查数据,你也可以试着用自己的数据,接下来拟合模型

m1 <- lm(barthtot ~ c160age + c12hour + c161sex + c172code, data=efc)

我用c160age + c12hour + c161sex + c172code这些变量来预测生活自理能力barthtot的回归模型。

自动结果输出只需要tab_model方法就可以

tab_model(m1)


可以看到,输出直接是基本上可以发表的结果表格,不用费心编辑拷贝啦,简直完美。输出是一个html的文件大家可以直接转为doc做相关编辑,很方便的。

多个回归结果自动展示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只拟合了一个模型,我们也可以拟合2个模型,模型结果同时在一个表格中展示,比如我们再拟合一个m2

m2 <- lm(neg_c_7 ~ c160age + c12hour + c161sex + e17age, data=efc)

同时展示2个模型结果:

tab_model(m1, m2)


可以看到在输出的结果表格中2个模型并排放置,对同一个变量,每个模型都输出了系数置信区间和p值

自定义输出

有时候我们根据杂志要求,有可能并不需要提供某个参数,此时可以用tab_model()自定义哪些参数输出,哪些隐藏。比如说我们要输出系数的标准差,就可以将show.std设置为True。其他的可以设置的参数见下图:


小结

今天给大家写了如何用R生成了一个可以发表的结果表格,这些表格都是可以存为word文档再手工编辑的,真的非常好用,同时像我今天介绍的tab_model方法还有很多功能,比如输出的合并,表格顺序的调整,自动标记p值等等,关注我,以后慢慢给大家写。感谢大家耐心看完。发表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就是督促自己,希望大家关注评论指出不足,一起进步。内容我都会写的很细,用到的数据集也会在原文中给出链接,你只要按照文章中的代码自己也可以做出一样的结果,一个目的就是零基础也能懂,因为自己就是什么基础没有从零学Python和R的,加油。

(站外链接发不了,请关注后私信回复“数据链接”获取本头条号所有使用数据)

往期精彩:

R数据分析:如何用R做多重插补,实例操练

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作者:王延

他们的故事

穿过战火硝烟

直抵人心

他们的风骨

经过岁月沉淀

历久弥新

他们是老一辈将帅和革命者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巍峨丰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反映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新气象新风貌新作为,中国军网联合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推出“初心与坐标”主题系列报道,陆续邀请老红军后代讲述父辈往事,期待您的关注!

初心与坐标主题系列报道之三

他是忠诚于党的“金身将军”,是毛主席“枣园的老朋友”。战争年代,他长期在领袖和老帅身边做参谋,是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优秀的后勤工作领导者。他就是王政柱将军。今天,王政柱将军的儿子王延为我们讲述父亲一生难忘的记忆……

父亲为何被称为“金身将军”?

视频:https://v.qq.com/x/page/t0802bezucp.html

王政柱之子王延讲述“金身将军”的故事。作者:鲁赫 来源:中国军网八一电视

“金身将军”的称谓源于共和国名将系列电影之一的《金身将军王政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父亲身上的一个故事。

1943年3月7日清晨7时,在当时的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副总司令命令时任作战科长的父亲,把八路军前线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积攒起来的190两黄金带到延安,交给党中央。

后勤部门曾多次提出用这些黄金购买前线急需的药品和子弹,均被彭德怀拒绝。他说延安比前线还困难,更需要这笔黄金。

彭德怀告诉父亲,八路军总部的译电员罗健(我的母亲)将与他同行,去延安修改密电码。

在吃饭践行的时候,后勤部长杨立三赶来,把装着190两黄金(旧制为16两制,相当于12斤)和8斤金银首饰,总共20斤的米袋子交给了父亲。里面没有清单,可见首长们对父亲是绝对信任的。

历经72天,2130里,三过敌占区和封锁线,父亲与母亲成功完成了任务。原本没有恋爱关系的他们通过送黄金结成了夫妻。我的父亲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他靠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和智慧打动了我的母亲。

1943年5月30日,王政柱夫妇在延安王家坪的结婚合影。

1943年3月7日上午9时,他们一行人化好装从麻田出发。由于途中随时可能与敌遭遇,母亲很紧张。父亲让母亲骑着骡子,自己还背着望远镜,拿着原属于左权将军的佩枪。

左权将军是父亲的恩师,也曾拉着母亲突围。父亲和母亲一起回忆左权将军,相互交流,有共同语言。

一路上,每50里一个交通站,接力式地护送他们前行。3月27日早晨,他们从桃村交通站到达了石灰湾。日本人突然临时增加了一个哨所,这让交通员始料未及。

父亲是搞作战出身,不打没有准备和没把握的仗。为防止敌人尾随,父亲决定从石灰湾转圈返回桃村。他们一行人在桃村住了半个多月,先后转了六圈,第七次才在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掩护下,通过了石灰湾哨卡。母亲感到父亲成熟老练,富有作战经验,跟着他有安全感。

1943年,王政柱一行人赴延安的路线图。

4月5日,他们到达任家庄。天气渐热,父亲跑得满头大汗。母亲给他脱棉袄擦汗,手一伸,发现父亲腰里硬邦邦的。这时,父亲才告诉她,里面装的是黄金。

棉袄脱下来,里面的白色衬衣血迹斑斑,是让金银首饰的顶针扎的。再脱下衬衣一看,父亲的腰被黄金硌得青一块紫一块。

母亲既心疼,又生气。她心想,我1939年6月就在抗大入了党,现在是四年的老党员,就这点秘密,你还信不过我,便不理父亲了。

父亲内向,不做解释。到了宿营地,母亲静下心来一想:王政柱没有错。入党誓词有一条,保守党的秘密。他的党性、原则性还真强,靠得住!

5月17日,他们平安到达延安,第二天,中央军委就把黄金接走了。5月30日,我的父母在王家坪结为了夫妻,相濡以沫了58个春秋。延安生活艰苦,直到9月份才发了单衣。我的父母当时身无分文、是穿着棉祆结婚的。

王政柱的题字。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父亲回忆送黄金的过程,题写了八个字:团结御侮,战胜侵略。他对我们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日本帝国主义想封锁、战胜我们根本不可能。”

电影剧本原来的名字是“千里送黄金”。2010年7月,著名导演安澜到家中采访了当时还健在的母亲。采访完,安澜导演激动地说:“王政柱身背黄金,心如明镜,心比金子还亮,对党赤胆忠诚。”

他把电影名字改成了“金身将军王政柱”。父亲生前并不知道自己是金身将军,如果他活着也肯定不让拍这个电影。父亲认为送黄金是党交给他的任务,是分内的工作。

毛主席称父亲为“枣园的老朋友”

王政柱。摄于陕北保安

“枣园的老朋友”是毛主席对父亲的称谓,也被父亲视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父亲这一生,曾多次接触毛主席。

第一次是在陕北的保安,1937年元旦过后,担任作战科长的父亲带着四五个参谋,给毛主席清文件。那是父亲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们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对话。

父亲心很细,在准备要烧毁的毛主席书稿里,他发现了五张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两张是毛主席和周恩来在长征中拍摄的。1959年,父亲把他珍藏的这五张照片,还有左权的佩枪,捐给了军事博物馆。

1944年底,西北局共评出74名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父亲是其中之一。在颁奖大会上,毛主席把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自己织的毛毯奖励给了父亲,并对父亲说:“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父亲回答:“我一定继续努力!”这个毛毯后来被父母送到了麻城鄂豫皖根据地革命纪念馆。

1945年4月23日,父亲出席了七大,并在第二天聆听了毛主席作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最令父亲难忘的就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段日子。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兵东北,战局变化特别快。毛主席要求中央军委每天向他和书记处汇报军情战况。父亲白天在王家坪处理军务,把发生的情况记下来。晚饭后,他赶到枣园,向书记处汇报后,又被毛主席叫到窑洞里单独询问情况。

毛主席要到重庆跟蒋介石谈判,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在毛主席去重庆前的近二十天里,父亲经常在毛主席的窑洞里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

毛主席从重庆回到延安后,仍点名让父亲去汇报。1945年11月初,中央军委决定正式成立中央书记处枣园作战室,由时任中央军委作战局副局长的父亲兼任主任。

父亲带五六名参谋进驻枣园,我们一家人被安排在毛主席窑洞西侧二十多米的另一个窑洞住下。这样,习惯夜间工作的毛主席叫父亲时,他能随叫随到。

王政柱在枣园作战室使用的军事技术便览。

1946年8月2日,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延安。当天晚上,父亲在窑洞里向毛主席报告延安军民的损失情况。毛主席沉思了一会儿,对父亲说,看来我们是要放弃延安了。

父亲不解,拼命解释,我们能守得住,我们已从贺龙的晋绥军区司令部调兵遣将。毛主席对父亲讲了16个字,父亲记的原话是:“人存地失,人地皆存;人失地存,人地皆失。”

父亲听后茅塞顿开,正如俗话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亲连夜把毛主席的指示向朱德和彭德怀报告。

1956年6月11日,父亲最后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北京的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海军军官,看到穿着白色礼服的父亲,毛主席没有认出来。周恩来总理马上介绍,他就是枣园作战室的主任。毛主席立刻紧握着父亲的手,笑着说:“就是王政柱,枣园的老朋友,又见面了。”

父亲一提左权就流泪

左权将军。

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就在左权身边当参谋、作战科长,跟随他五年。左权将军是父亲的恩师,帮助他提高文化和参谋水平。

1942年5月23日,日军集中两万人,包围了麻田,八路军总部开始突围。5月25日清晨,他们被日军发现,情况万分危急。彭德怀、左权、罗瑞卿(政治部主任)、杨立三,还有父亲一块儿商量,决定分三路突围。

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突围示意图。

母亲当时是总部机要员,只有18岁,身体不好,跑不动,左权就拉着母亲突围。母亲脚一滑,跌到路边一人多深的沟里,左权已经没有力气去拉了,让警卫员跳下去把母亲推上来。

母亲对左权说:“我实在走不动了,你先带领大部队突围,千万不要因为我影响大家。”到了十字岭山下,左权让司令部一个老红军,原路返回,把母亲拖到了十字岭山上。

当时,母亲离左权只有30米远,正要跑过去报到,又一轮炮弹袭来。当时,山上都是非战斗人员,大家的动作缓慢。左权命令大家卧倒,等大家都卧倒后,左权才低下身,慢了半拍,后脑被削掉一半。

看到这么惨烈的景象,母亲哭了三天三夜。警卫员和3个北方局的学员掩埋了左权的遗体,拿着左权的遗物找到了已经突围的彭德怀和父亲。

左权的佩枪。

彭德怀听说左权牺牲的消息,面对着窗户,背对大家,悲痛不已、潸然泪下。父亲说彭德怀是个硬汉,从来不哭。那是他第一次看见彭德怀流泪。彭德怀把左权的佩枪推给了父亲。

1988年,父亲和母亲爬上山,到十字岭左权殉难地祭拜。1992年,左权牺牲50周年时,深圳电视台和特区报到北京采访父亲,报道的标题是:一提左权就流泪。

父亲对我们说,左权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献给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我们要永远学习左权将军,要永远怀念左权将军!

父亲的遗憾与希冀

王政柱任一野副参谋长。摄于兰州

父亲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尽孝,1950年10月2日,他在汉囗写下参军以后的第一首诗。

探母

十五离家当红军,辜负母亲养育恩。

含泪告别众乡友,盼望穷人早翻身。

三十五岁回麻城,一心只望见母亲。

三步当做两步走,只见新坟不见人。

儿走母亲受尽苦,东逃西逃求生存。

敌人恨娘赤匪婆,逼娘交出儿红军。

刘邓大军回老区,母亲带病把儿寻。

希望变成了绝望,未等儿子尽孝心。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王树声大将派人将麻城活着的老红军情况一一通知他们家乡的亲人。

奶奶知道了父亲还活着。王树声又打电话告诉父亲,奶奶挺好。父亲当时担任一野的副参谋长,一野要解放宁夏、青海,还要进军新疆。父亲顾了大家,舍了小家。

1950年9月,在西北剿灭匪特任务基本完成后,父亲才请假,带着母亲、弟弟和我回到了西张店银杏树湾村。一进家门,叔叔就告诉父亲,母亲一年前就去世了,父亲当时就愣住了。

原来,奶奶知道父亲还活着,第二天就到村口等待,左等右等等不来。村口有一条西张店河,六七十米宽,水深过膝。她蹚过河,到对面乡里,向土改队、解放军一一询问,结果一次次失望。

11月,河水冰凉刺骨。奶奶返回村里的时候,双腿麻木,瘫倒在地,一病不起。她认为父亲肯定不在世了,哪有离开了二十年的儿子知道自己母亲还活着,不赶快回家看望的。奶奶的希望变成了绝望,急出心脏病,于当年12月28日去世了。

叔叔告诉父亲,1932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回到西张店反攻倒算,吊打奶奶,逼她交出父亲。交不出来,他们就把家里唯一的一床棉被和棉袄都抢走了。

奶奶只好带着叔叔和姑姑,北上翻过大别山去找父亲。找不到父亲,他们在河南境内沿街乞讨了三年,受尽了苦难。

父亲听到这里痛哭起来,泪如泉涌。父亲和母亲把奶奶带回兰州、安度晚年的愿望成为了泡影。

王政柱一家人的合影。

父亲去世后,留给我们后人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才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们最大的保护就是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在优良的家风中成长,最终使我们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1962年7月,我考上哈军工。父亲送给我一份成人礼——他使用过的帆布文件箱。他对我说:“战争年代,我用这个箱子装着行军路线地图和作战计划去打仗。现在你要用这个箱子装满科技书籍,去哈军工攻克科技堡垒。”

到了哈军工以后,父亲给我写了九封信,他在信中说:“我不要求你当将军,我只希望你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你只要成为一个胜任的、合格的工程师,我就很满意了。”

王政柱在战争年代使用的帆布文件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父亲到原总后勤部任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我们三个子女叫到跟前,重申三条:一、不走官路;二、绝对不许走商路;三、走好自己的技术路。

我做了一辈子技术工作,“导了一辈子弹”,但我没有虚度年华。我参与研制的几型反舰和舰对空导弹,都装在不同型号的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上,在今年4月12日南海大阅兵中,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

“军魂”,这是父亲一生写下的最后两个字。他对我说:“我把这两个字留给你,是要你永远有灵魂,永远不要忘本,永远记住自己的根!”

感谢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

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感谢萧南溪同志大力协助!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