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这 10 款超棒的国产 App 你可能还没用过,但绝

这 10 款超棒的国产 App 你可能还没用过,但绝对值得一用

pp Store 上线迄今 10 年,已经拥有了超过 200 万款 App。其间,活跃着一群独自奋斗的人,用热忱为我们带来一款款精品 App,他们的名字是独立开发者。

又至年终,除了 2018 年度应用 之外,少数派也从今年新发布或有重大更新的国产独立 iOS App 中挑选出 10 款佳作,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优秀的国产独立开发者。

JSBox

这是 JSBox 连续第二年进入我们的榜单。在去年惊艳亮相后,今年开发者钟颖仍持之以恒地为其添加新特性,希望将 JSBox 打造成为 iOS 平台最强大的效率工具之一。

今年,JSBox 的更新主要包括了触发系统通知、自定义小组件和键盘及图形界面编辑器等功能。你可以设置在特定时间、地点、场景等推送含特定脚本的通知,快速操作;也可以从通知中心运行全功能自定义脚本;或者将 JSBox 添加为输入法,快捷输入短语、编辑剪贴板;甚至创建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程序」。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 JSBox,售价 50 元。

Moon FM

首页时间线/播放界面/精选播客

尽管播客依旧保持着一种略小众的状态,但优秀的 App 却不断涌现,Moon FM 就是个中新秀。

Moon FM 整体设计简洁素雅,但多彩的图标为其加分不少。与 Pocket Casts 不同,Moon FM 的首页以时间线方式呈现,帮你快速找到近期更新内容。你也可以通过上方功能区域管理订阅、下载、收藏、历史等。

Moon FM 的播放界面同样简约,但并不简单。你可以利用播放列表、睡眠定时、速度调整和均衡器等个性化收听进程。最小化后,它会收起成屏幕边缘的小图标,可以拖动调整位置。

除了播客外,Moon FM 还支持上百个国家的网络电台,包括 CNR 各频道及国内的各地方广播等,可谓出租车司机必备。如果你正在学习小语种,也不失为练习听力的佳选。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获取 Moon FM,或从 官方网站 购买 Windows 和 macOS 版本。

无相

精选样式/显示效果/实现方式

「无相」听起来有点儿玄乎,实质上就是一个选择性渲染网页、定制并精简显示样式的浏览器,类似 PC 上的 油猴脚本。

初次打开无相时,只有一片空白的新标签页。但点击右上角进入相空间后,你就能找到大多数常见网站的样式,不用下载 App,就能享受近乎原生的浏览体验。剔除各种无用的 CSS / JS 等文件后,无相可以有效屏蔽大多数广告及追踪脚本,省流且极速。

如果你有一定的 HTML 和 CSS 基础,还可以试着创建专属于你的「相」,并分享给所有用户使用。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心仪的 RSS 阅读器,相信无相也不会让你失望。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12 元的价格获取无相。

Pico

标注工具/人脸遮盖/模式调整

Pico 是一款轻巧精致的图片标注处理 App。其设计极致简约,所有标注工具都被收纳在底部左侧的选框内,具体属性则由右侧按钮设置。

除了常见的画笔、线条、箭头、马赛克等之外,Pico 还有一个亮点功能,那就是人脸遮盖。选择该工具后,只需要在照片上拖动矩形选框,Pico 就会智能识别选择区域内的人物面孔,并添加马赛克或 emoji 遮盖,再也不用担心一觉醒来变成全国人民的表情包了。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1 元的价格获取 Pico。

Focos

拍照界面/调整焦距/景深滤镜

先对焦,再拍照,这是大多数人心中的常识。但借助 iPhone 的原深感摄像头,Focos 可以帮助你将两者的先后顺序倒过来,在后期处理时更改照片焦距。

相对于原生相机的人像模式,Focos 在背景虚化这件事上显得更加专业。只需要按下快门,Focos 就会自动记录当前的景深信息。之后,你可以直观地调整光圈尺寸和光斑形状,甚至通过三维信息图预览及更改前后景。

此外,Focos 还是一款强大的修图 App,提供亮度、对比度、曝光、HDR、锐化、噪点、抠图等功能,并提供了简明易懂的教程,帮助你快速上手。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获取 Focos,专业版定价 45 元/年,一次性买断 78 元,解锁更多滤镜及一部分高级功能。

OneBoard

快捷短语/扩展插件/执行动作

囿于 iOS 严格的权限控制,不少剪贴板效率工具都选择了通知中心小组件作为交互方式。而 OneBoard 则另辟蹊径,将键盘化为施展身手的舞台。

安装 OneBoard 后,你需要在「设置 - 通用 - 键盘」中启用并打开完全访问权限。随后,便可以随时通过输入法下方的小地球图标切换到操作面板。OneBoard 允许你添加任意数量的常用文本,并通过分组筛选,一步上屏。

除了快捷短语外,OneBoard 还能记录你的剪贴板历史,并执行更多操作。你可以提取其中的链接或数字,查看拼音,转换大小写格式,或者调用不同搜索引擎查询想要的内容。如果内置动作不能满足你,OneBoard 还支持添加自定义模板,适应你的各种需求。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3 元的价格获取 OneBoard。

极光阅读

文章列表/生词释义/阅读笔记

学习外语时,阅读理解可能是最令人头痛的板块之一。尽管可以凭上下文猜个大意,但精确到单个词语,就只能缴械投降了。而极光阅读专为解决此问题而生。

当你在其它 App 中发现一篇好的外语文章时,可以通过分享扩展将其添加至极光阅读,稍后深入学习。极光阅读会自动排版页面,使其更容易阅读。你也可以在多种主题和字体间选择,让阅读更舒适。

遇到不懂的单词,只需轻轻一点,你就能看到其详细释义,并聆听读音或添加笔记。极光阅读支持收藏、归档及多语种字典下载。如果你同时是 极光词典 的用户,还可以跨应用同步查词记录,在一处管理自己的学习进度。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获取极光阅读,会员定价 98 元/年,享受轻点查词、iCloud 同步等功能。

Time 时间卡

编辑计时/卡片列表/卡片详情

App Store 中的倒数日工具很多,但功能都严重同质化。想脱颖而出,就要靠颜值和用户体验了。而 Time 时间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Time 时间卡采用了极简的扁平化设计,使用多彩的颜色卡片区分不同的计时。流畅的交互动画贯穿 App 内的各项操作,不论是新建卡片、点击进入详情还是左滑删除,都显得灵动自如。

颜值之下,Time 时间卡的功能也毫不含糊。你可以依据类型创建倒计日或累计日,设置循环并添加备注,加上通知中心小组件、iCloud 同步及精美卡片分享,从此不再错过任何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获取 Time 时间卡,iOS 版定价 3 元。

Listify

添加待办/计划清单/导出为 PDF

Todo App 作为新晋开发者练手必备,在 App Store 中比比皆是。Listify 同样是即兴之作,但在仅仅三天的开发时间内,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Listify 的 UI 简洁到略显简陋,但交互却顺滑自然。下拉新建、拖动排序、左滑编辑、摇动清除,无需按钮,只用手势就能完成各种操作。当然,周期提醒、列表分类及任务归档等功能也没被落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获取 Listify,或点击下方链阅读更多 Listify 开发者的自诉(大吃一斤狗粮)。

Focus Today

添加待办/今日一览/小组件

如其名字那样,Focus Today 是一款帮助你专注于今天的 Todo App。其以时间为主导,将任务划分为今天、计划、逾期和已完成 4 种,均可以通过底部导航栏直达。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快速上手,Focus Today 摒弃了繁琐的子任务、标签、优先度等概念。只需要设置好提醒时间,你就能对今天要做的事一览无余。当一日辛劳结束,你可以回顾已完成或逾期任务,更好地规划明日行程。

此外,Focus Today 也支持 Siri 捷径、通知中心小组件和 iCloud 备份,让你不再错过任何安排。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6 元的价格获取 Focus Today。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与家人、朋友一起观看电影度过闲暇时光。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本想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看一个电影,却坐在沙发上坐了20分钟不知道看什么,选择困难症又犯了,结果好心情也变得沮丧。所以,我们很需要一个电脑代理,在做挑选电影的时候提供推荐。

现在,电影智能推荐系统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Data Science Central 曾表示:

“虽然硬数据很难获得,但知情人士估计,对亚马逊和Netflix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推荐系统为它们带来高达10%至25%的收入增长”。

在这个项目中,我研究了一些针对电影推荐的基本算法,并尝试将深度学习融入到电影推荐系统中。

把娱乐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电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影海报可以直接、快速地把电影信息传达给观众。Design Mantic表示:“不论上映前后,电影海报都是创造噱头的主要因素。多半的人(目标观众)都根据海报来决定买不买票,看不看电影。”我们甚至可以仅仅根据海报字体,来推测这个电影的情绪。

这听起来有点像魔术——但看一眼海报就预测出电影的类型,的确是可能的。就拿我来说,瞟一眼海报就知道我想不想看这个电影了。举个例子,我不是卡通迷,一看到有卡通主题海报,就知道不是我的菜。这个决策的过程很直接,并不需要阅读电影评论(不确定谁真的有时间读那些评论)。因此,除了标准的电影推荐算法,我还用了深度学习来处理海报,并将相似的电影推荐给用户。最终目标是模仿人类视觉,并仅仅通过观察海报,就能用深度学习创建一个直观的电影推荐系统。该项目是受到Ethan Rosenthal博客启发。我对他博客里的代码进行了修改,以适应这个项目的算法。

我们用的是从 MovieLens 下载的电影数据集。他包含9066个电影和671名用户,分成了100000个打分和1300个标签。这个数据集最后更新于10/2016.

协同过滤

粗略地说,有三种类型的推荐系统(不包括简单的评级方法)

  • 基于内容的推荐

  • 协同过滤

  • 混合模型

“基于内容的推荐”是一个回归问题,我们把电影内容作为特征,对用户对电影的评分做预测。

而在“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中,一般无法提前获得内容特征。是通过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用户们给了用一个电影相同的评级)和电影之间的相似度(有相似用户评级的电影),来学习潜在特征,同时预测用户对电影的评分。此外,学习了电影的特征之后,我们便可以衡量电影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用户历史观影信息,向他/她推荐最相似的电影。

“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协同过滤”是10多年前最先进的技术。很显然,现在有很多模型和算法可以提高预测效果。比如,针对事先缺乏用户电影评分信息的情况,可以使用隐式矩阵分解,用偏好和置信度取代用户电影打分——比如用户对电影推荐有多少次点击,以此进行协同过滤。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内容推荐”与“协同过滤”的方法结合起来,将内容作为侧面信息来提高预测精度。这种混合方法,可以用“学习进行排序”("Learning to Rank" )算法来实现。

该项目中,我会聚焦于“协同过滤”方法。首先,我将讨论如何不使用回归,而是电影(用户)相似度来预测评分,并基于相似度做电影推荐。然后,我将讨论如何使用回归同时学习潜在特征、做电影推荐。最后会谈谈如何在推荐系统中使用深度学习

电影相似性

对于基于协作过滤的推荐系统,首先要建立评分矩阵。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用户,每一列对应其对某一电影的打分。建立的评分矩阵如下:

df=pd.read_csv('ratings.csv', sep=',')

df_id=pd.read_csv('links.csv', sep=',')

df=pd.merge(df, df_id, on=['movieId'])


rating_matrix=np.zeros((df.userId.unique.shape[0], max(df.movieId)))

for row in df.itertuples:

rating_matrix[row[1]-1, row[2]-1]=row[3]

rating_matrix=rating_matrix[:,:9000]

这里“ratings.csv”包含用户id,电影id, 评级,和时间信息;"link.csv"包括电影id, IMDB id,和TMDB id。每一个电影利用 API 从 Movie Databasewebsite 获得海报,都需要 IMDB id——因此,我们将两个表格结合到一起。我们检验了评分矩阵的稀疏性,如下:

sparsity=float(len(ratings.nonzero[0]))

sparsity /=(ratings.shape[0] * ratings.shape[1])

sparsity *=100

当非零项(entry)只有1.40%的时候评级矩阵是稀疏的。现在,为了训练和测试,我们将评分矩阵分解成两个较小的矩阵。我们从评分矩阵中删除了10个评分,把它们放入测试集。

train_matrix=rating_matrix.copy

test_matrix=np.zeros(ratings_matrix.shape)


for i in xrange(rating_matrix.shape[0]):

rating_idx=np.random.choice(

rating_matrix[i, :].nonzero[0],

size=10,

replace=True)

train_matrix[i, rating_idx]=0.0

test_matrix[i, rating_idx]=rating_matrix[i, rating_idx]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用户/电影中的(余弦Cosine) 相似性

这里s(u,v)是用户u和v之间的余弦相似度。

similarity_user=train_matrix.dot(train_matrix.T) + 1e-9

norms=np.array([np.sqrt(np.diagonal(similarity_user))])

similarity_user=( similarity_user / (norms * norms.T) )


similarity_movie=train_matrix.T.dot(train_matrix) + 1e-9

norms=np.array([np.sqrt(np.diagonal(similarity_movie))])

similarity_movie=( similarity_movie / (norms * norms.T) )

利用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我们能预测每个用户对电影的评级,并计算出相应的MSE。该预测基于相似用户的评分。特别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打分预测:

用户u对电影i的预测,是用户v对电影的评分的(标准化的)加权和。权重为用户u和v的相似度。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prediction=similarity_user.dot(train_matrix) / np.array([np.abs(similarity_user).sum(axis=1)]).T

prediction=prediction[test_matrix.nonzero()].flatten

test_vector=test_matrix[test_matrix.nonzero()].flatten

mse=mean_squared_error(prediction, test_vector)


print 'MSE=' + str(mse)

预测的MSE为9.8252。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个推荐系统是好是坏?仅仅看着MSE结果来评估预测效果不是很符合直觉。因此,我们直接检查电影推荐来评估。我们将搜索一个感兴趣的电影,并让电脑代理来推荐几部电影。首先要得到相应的电影海报,这样就能看到都有什么电影被推荐。我们使用IMDB id,使用它的API从Movie Database 网站获取海报。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Image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display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HTML


idx_to_movie={}

for row in df_id.itertuples:

idx_to_movie[row[1]-1]=row[2]

idx_to_movie


k=6

idx=0

movies=[ idx_to_movie[x] for x in np.argsort(similarity_movie[idx,:])[:-k-1:-1] ]

movies=filter(lambda imdb: len(str(imdb))==6, movies)


n_display=5

URL=[0]*n_display

IMDB=[0]*n_display

i=0

for movie in movies:

(URL[i], IMDB[i])=get_poster(movie, base_url)

i +=1


images=''

for i in range(n_display):

images +="

float: left; border: 1px solid black;' src='%s' />" \

% URL[i]


display(HTML(images))

好玩的来了!让我们来搜索一个电影并看看四个最相似的推荐。让我们试着搜索《盗火线》,在左手边第一个,后面是四部推荐的电影。

《盗火线》是1995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犯罪电影,由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主演。搜索结果看起来不错。但《离开拉斯维加斯》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建议,我猜原因是因为电影《勇闯夺命岛》里有尼古拉斯·凯奇,《The Rock》,以及对喜欢 《盗火线》的观众而言,它是一个不错的推荐。这可能是相似性矩阵和协同过滤的缺点之一。让我们试试更多的例子。

这个看起还好。《玩具总动员2》绝对是应该推荐给喜欢《玩具总动员》的观众。但是《阿甘正传》在我看来不合适。显然,因为汤姆·汉克斯的声音出现在《玩具总动员》里,所以《阿甘正传》也被推荐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只看一眼海报就分辨出《玩具总动员》与 《阿甘正传》的区别,比如电影类型、情绪等。假设每一个小孩都喜欢《玩具总动员》,他们可能会忽略《阿甘正传》。

交替随机梯度下降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简单地计算了用户和电影的余弦相似度,并以此来预测用户对电影的评分,还根据某电影推荐其它电影。现在,我们可以把问题做为一个回归问题;对所有的电影加入潜在特征y,对所有用户加入权重向量x。目标是将评分预测的(在 2-norm 的正则化条件下)MSE最小化。

雷锋网提醒:权重向量和特征向量都是决策变量。显然,这不是一个凸函数问题,现在也不需要过分担心这个非凸函数的收敛性。有很多方法能解决非凸函数的优化问题。方法之一就是以交替方式解决权重向量(对用户)和特征向量(对电影)。处理权重向量时,假设特征向量是常向量;处理特征向量时,假设权重向量是常向量。解决这个回归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权重向量与特征向量的更新结合起来,在同一个迭代中更新它们。另外,还可以借助随机梯度下降来加速计算。这里,我用随机梯度下降来解决这个回归问题,我们的MSE预测如下:

这个MSE比用相似性矩阵得到的,要小得多。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对模型、算法调参。再看看电影搜索的推荐:

看起来并不是很好。我觉得这四部电影不应该通过搜索《盗火线》推荐给我,他们看起来与《盗火线》完全不相关,这四个电影是浪漫、戏剧类。如果我找的是一部有大明星的美国犯罪电影,我凭什么会想要看戏剧电影? 这让我很困惑——一个好的MSE的结果可能会给我们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推荐。

因此,我们讨论一下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的弱点。

  • 协同过滤方法通过使用数据,来发现类似的用户和电影,这将导致热门电影比小众电影更容易被推荐。

  • 由于新上映的电影没有太多的使用数据,指望协同过滤向用户推荐任何新电影很不现实。

接下来,我们将考虑采用另一种方法来处理协同过滤问题——用深度学习推荐电影。

深度学习

我们将在Keras中用VGG16来训练神经网络。我们的数据集中没有目标,只是将倒数第四层作为一个特征向量。我们用这个特征向量,来描述数据集中的每一个电影。雷锋网提醒,在训练神经网络之前,还需要做一些预处理,训练过程如下。

df_id=pd.read_csv('links.csv', sep=',')


idx_to_movie={}

for row in df_id.itertuples:

idx_to_movie[row[1]-1]=row[2]


total_movies=9000


movies=[0]*total_movies

for i in range(len(movies)):

if i in idx_to_movie.keys and len(str(idx_to_movie[i]))==6:

movies[i]=(idx_to_movie[i])

movies=filter(lambda imdb: imdb !=0, movies)

total_movies=len(movies)


URL=[0]*total_movies

IMDB=[0]*total_movies

URL_IMDB={"url":,"imdb":}

i=0

for movie in movies:

(URL[i], IMDB[i])=get_poster(movie, base_url)

if URL[i] !=base_url+"":

URL_IMDB["url"].append(URL[i])

URL_IMDB["imdb"].append(IMDB[i])

i +=1

# URL=filter(lambda url: url !=base_url+"", URL)

df=pd.DataFrame(data=URL_IMDB)


total_movies=len(df)


import urllib


poster_path="/Users/wannjiun/Desktop/nycdsa/project_5_recommender/posters/"

for i in range(total_movies):

urllib.urlretrieve(df.url[i], poster_path + str(i) + ".jpg")


from 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from keras.applications.vgg16 import preprocess_input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image as kimage


image=[0]*total_movies

x=[0]*total_movies

for i in range(total_movies):

image[i]=kimage.load_img(poster_path + str(i) + ".jpg", target_size=(224, 224))

x[i]=kimage.img_to_array(image[i])

x[i]=np.expand_dims(x[i], axis=0)

x[i]=preprocess_input(x[i])


model=VGG16(include_top=False, weights='imagenet')


prediction=[0]*total_movies

matrix_res=np.zeros([total_movies,25088])

for i in range(total_movies):

prediction[i]=model.predict(x[i]).ravel

matrix_res[i,:]=prediction[i]


similarity_deep=matrix_res.dot(matrix_res.T)

norms=np.array([np.sqrt(np.diagonal(similarity_deep))])

similarity_deep=similarity_deep / norms / norms.T

在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API和IMDB id,从TMDB网站获取电影海报。然后向VGG16提供海报来训练神经网络。最后,用VGG16学习的特征来计算余弦相似性。获得电影相似性之后,我们可以推荐相似度最高的电影。VGG16总共有25088个学来的特征,我们使用这些特征来描述数据集中的每个电影。

来看看使用深度学习的电影推荐系统。

《导火线》不再和爱情戏剧一起出现了!这些电影海报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深蓝色的、上面还有人物等等。让我们再来试试《玩具总动员》。

《阿甘正传》不会再被推荐了!结果看起来不错,朕心甚慰,再来试试别的!

注意,这些海报里都有一或两个人,并有冷色系的主题风格。

这些海报想让观众知道相应电影的氛围欢乐、紧张,并有很多动作镜头,所以海报的颜色也很强烈。

不同于上一组,这些海报想告诉观众:这些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单身汉。

我们找到的与《功夫熊猫》类似的电影。

这一组很有趣。一群相似的怪兽以及汤姆·克鲁斯!

所有这些海报里都有姿势类似的女士。等等,那个是奥尼尔!?

成功找到了蜘蛛侠!

这些海报的排版设计很接近。

结论

在推荐系统中有几种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

  • 无监督学习

  • 从协同过滤中预测潜在特征

  • 将深度学习生成的特征作为辅助信息

电影海报具有创造噱头和兴趣的视觉元素。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了无监督深度学习,通过海报来学习电影的相似性。显然,这只是在推荐系统中使用深度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还可以尝试很多东西。例如,我们可以用深度学习来预测协同过滤生成的潜在特征。Spotify的音乐推荐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区别于图像处理,他们通过处理歌曲的声音,来用深度学习来预测协同过滤中的潜在特征。还有一个可能的方向。是把深度学习学到的特征作为辅助信息,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via nycdatascience,雷锋网编译

“TensorFlow & 神经网络算法高级应用班”开课啦!

从初级到高级,理论+实战,一站式深度了解 TensorFlow!

本课程面向深度学习开发者,讲授如何利用 TensorFlow 解决图像识别、文本分析等具体问题。课程跨度为 10 周,将从 TensorFlow 的原理与基础实战技巧开始,一步步教授学员如何在 TensorFlow 上搭建 CNN、自编码、RNN、GAN 等模型,并最终掌握一整套基于 TensorFlow 做深度学习开发的专业技能。

两名授课老师佟达、白发川身为 ThoughtWorks 的资深技术专家,具有丰富的大数据平台搭建、深度学习系统开发项目经验。

时间:每周二、四晚 20:00-21:00

开课时长:总学时 20 小时,分 10 周完成,每周2次,每次 1 小时

线上授课地址:http://www.leiphone.com/special/custom/mooc04.html

周,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第九部剧情片《好莱坞往事》放出了正式预告,也是他首部以真人事件为背景拍摄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国内正式上映,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也是一部很棒的了解皇后乐队的圈粉电影。

值得看的 6 个预告片

《好莱坞往事》:昆汀·塔伦蒂诺的第九部剧情片

3 月 20 日,《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放出了首支预告。这是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第九部剧情片,也是他首部以真人事件为背景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电视剧演员 Rick Dalton(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凭借新作品一夜走红,这令他产生了投身电影圈的想法。与此同时,他的好哥们兼替身演员 Cliff Booth(布拉德·皮特)也在暗中进行同样的筹划,曼森家族凶杀案 将作为全片的背景故事出现。7 月 26 日美国上映。

点击链接观看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g0852wjobso.html

《玩具总动员 4》:新成员叉叉

3 月 19 日,《玩具总动员 4》公布全新的电影预告,九年之后,胡迪即将和巴斯光年以及其他玩具朋友们再次踏上全新的冒险!在本部中,出现了全新的成员「Forky」(叉叉),前作中的胡迪、巴斯光年、牧羊女、红心马、蛋头先生、蛋头太太、弹簧狗等等熟悉角色也都将回归,从预告来看,该作讲述了叉叉坚信自己不是玩具,试图努力逃离玩具的世界。 6 月 21 日北美上映。

点击链接观看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l0852fnelvr.html

《怪奇物语》第三季:一个夏天可以改变一切

3 月 20 日,《怪奇物语》第三季预告片正式公布。根据预告显示,这一季将与「独立日」有着相当大的联系,系列台前幕后原班人马全体回归第三季,浓浓的 80 年代复古氛围,加上呼应暑假与美国国庆的题材,相比前两季来说,显得轻松愉快了很多,但他们也依旧要面对超自然怪物的威胁。将于 7 月 4 日美国独立日上线。

点击链接观看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x08522ty8qm.html

《明日战记》:来自香港的硬核科幻

3 月 15 日,香港科幻影片《明日战记》放出了正式预告,该片由吴炫辉执导,古天乐、刘青云、刘嘉玲、张家辉等人担当演出,该片的主要特效都是由古天乐自己的公司「天下一ONE COOL」制作,耗资港币 4.5 亿制作,古天乐希望通过影片,证明香港电影的特效已达国际水平。有望 2019 年秋季上映。

点击链接观看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t0852gbqz3x.html

《我们的星球》:《地球脉动》创作者的最新力作

3 月 19 日,Netflix 放出了纪录片《我们的星球》预告。这是来自《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创作者 David Attenborough 的最新作品,耗时 4 年的大制作节目在遍布全球各个大洲的 50 个国家/地区进行过拍摄,600 多名工作人员共计花费超过 3500 个拍摄日,从中感受自然之美,探索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所有的生物。

点击链接观看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f0852k5e34t.html

《7SEEDS 幻海奇情》:漫画作品改编

3 月 22 日,Netflix 联手日本 Gonzo 动画工作室打造全新动画《7SEEDS 幻海奇情》公布了先导预告片,该片讲述了为了避免人类灭绝,一群少男少女被选入「7SEEDS 计划」,将健康的年轻人以冷冻保存的方式至末日后的世界,陨石浩劫后,数十名日本青少年从冬眠中醒来,面对气候、物种与地貌皆剧烈变化的新世界,展开一连串的探索与冒险。将于 2019 年内上线。

点击链接观看预告片:https://v.qq.com/x/page/x0852sutlkk.html

值得看的 4 部作品

(下文可能含有剧透内容。)

《波西米亚狂想曲》

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剧情片男主角,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混音和最佳音效剪辑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终于在本周姗姗来迟。作为 2018 年的人们电影之一,本部影片讲述了围绕皇后乐队主唱本弗雷迪·莫库里所展开的只属于皇后乐队的传奇音乐之旅。

作为一个之前就已经看过这部片子的人还是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最后 20 多分钟的 Live Aid 演唱会的复刻很赞。得知自己罹患艾滋,主场弗雷迪·莫库里复出后的第一场演唱会,每一个音符的输出都像是一句深情的遗憾。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复制,我觉得算是中规中矩的纪录片,按照皇后乐队的发展历史拍摄,所以对于了解乐队的人来说其实算是少了点惊喜,不过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我觉得也是一部很棒得了解皇后乐队的圈粉电影——皇后乐队的音乐很厉害就是在于每个成员都可以自己作词作曲,电影同名曲「Bohemian Rhapsody」是主唱写的;广为人传的「We will rock you」是吉他手作曲;Live Aid 演唱会上掀起第一个全场高潮的「Radio Ga Ga」是鼓手的;Michael Jackson 大赞过的一定会成为热门单曲的抖腿神曲「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是贝斯手的作品。所以其实完全真人演出其实挺遗憾的,半记录结合影音资料感觉会更好。

《地久天长》

荣获第 69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的电影《地久天长》在今天上映,一大早就跑到电影院去看完的人表示的确是很好片子。我本来以为三个小时的家庭剧情片可能会多少枯燥,但并没有。两个家庭三十年在时代背景下都沉浮变迁浓缩在三个小时的电影里,以为能地久天长的感情因为一次事件崩塌,然后又再起起落落的生活之后,再一次紧紧牵绊地久天长。

真好。

男主角王景春在电影里的表现的确没话说,不像是在演戏,像是生活的搬运者,很真实。女主咏梅很端庄优雅啊,俩夫妻的对手戏真喜欢,明白了柏林电影节的评语了「两个人就像一对真正的夫妻」。

王源戏份不多所以也接受他的演技,毕竟青春痘在大荧幕上真实的出现很难得,不过流量给演技派当配角这一个点实在是太巧妙了。

另外三个女配角也是留下太深的印象了。李海燕死前的「我们,有钱了、可以,生」;高美玉时代不容我我就自己走,和男女主角几十年后相见那豆大的泪珠;茉莉和耀军分别时从汽车的左边换到右边……全员都好。

停在扫墓那一段我觉得就是更好的结局,但是可能导演仁慈,所以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束。「爸爸,我是星星。」、「星星回来啦」、「星星带女朋友回来啦」,虽然稍显画蛇添足,但是被耀军见到茉莉混血孩子后本来带着希望的表情瞬间失落心酸引起的难受瞬间就变得安慰了起来。

SO LONG、MY SON,但我们总是需要好好告别。

《爱、死亡& 机器人》

短短一周的时间,Netflix 新出的一部动画短片系列火了,这部名为《爱、死亡& 机器人》动画短片合集由 18 部分组成,每部分时长 5-15 分钟。题材涵盖了一个 Nerd 所喜爱和渴望的所有故事类型,赛博朋克、宇宙旅行、反乌托邦、机甲农场、蒸汽朋克……编剧的脑洞无疑让人赞叹。

该片之所以能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主要还是在于这 18 部短篇动画所展示出来的超高制作水准,每一集都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手法,任何创作者因为考虑到大众接受程度而进行收敛的元素,在《爱、死亡& 机器人》中都得到了最夸张的表现,你可以把它称为「性与暴力的美学」。

当然,由于时长原因,每集多少都会存在一些小问题,它更像是一部实验性质的作品,集合了全球各地的顶尖动画制作团队,由大卫·芬奇(《搏击俱乐部》导演)和提姆·米勒(《死侍》导演)的整体调教下,汇集成了一部包括万象的视觉盛宴。

《狂暴凶狮》

2016 年上映的荷兰片放到 2019 年,虽然迟了三年,但是作为一部双休日看一下释放一下压力轻松一下的电影来说还是比较合格的。

算是中规中矩的小众惊悚片吧,说不上哪里特别差但是也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先是发生了一起一家五口人被残杀事件,兽医女主怀疑是一只大型狮子所为,起初警察局长毫不在意,可后来类似的事件却越来越多。

狮子的特效稍微假了一点,但是音效处理得倒很不错,电影也并不血腥,但是偶尔几个情节在音效的处理下还是担心下一秒狮子的突然出现忍不住用手挡脸就留缝瞅瞅。倒数第二个反转还没等感到惊喜就戛然而止稍微遗憾了一点,最后一个开放结局也算反转的话倒是忍不住疑惑了一下——导演是还想再拍第二部吗?

其实作为周末派遣一部就很可以了,如果再排第二部,那还是有待观望了。

该文由 潘誉晗 和 一只索狗 共同撰写完成。

题图来自于《怪奇物语》官方宣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