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没有推荐网站了,最近小美又翻出来几个超级实用的,有翻译、有全能搜索、有打字练习,还有超好用的音视频+ PDF 编辑,都是值得收藏的网页工具,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菜吧~
◆ ◇ ◆
DeepL 因为其过于强大的翻译效果,去年在推特上火了一把,相比谷歌翻译的机翻,它可以将一段文字翻译到尽可能的通顺和便于理解,甚至是俚语、方言、名言名句、古诗词等内容都可以几乎没有任何语病的翻译出来,让体验过的用户都直呼**!
自从发现了 DeepL 后,小美已经把它加入了最常用的书签位置,日常翻译内容的主力也成了它,因为效果实在是太好了,直观一点,帮大家举几个栗子看看吧!(和谷歌翻译及某国内翻译对比)
▲ 文言文《滕王阁序》
在这个文言文对比中,DeepL 完胜,不光分析出了语句中意象和动名词等之间的关系,而且几乎完全还原了本意,另外两个翻译在每一句基本都有翻车的地方……
▲(假装是)方言
在这一部分,DeepL 同样是完胜,不光完美翻译了原意,还给出了相近意思,而谷歌翻译只对了后半句,而最后那款国内的翻译工具居然一句都不对……
▲ 英文新闻
这一局 DeepL 又赢了,意思语序正确,没有病句,谷歌翻译意思基本也对,但是语序和逻辑很混乱,国内翻译算是扳回一城,第二三段翻译地还算准确一些,但是第一段不太行……
作为一款翻译工具,基本比较这些内容也差不多了,好不好用已经很清楚了,虽然文中只做了一点点测试,但是日常使用会感受的更明显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DeepL 有付费版本,免费用户单次翻译最大字数为 5000 字,支持直接翻译文档,但是免费用户不能修改文档内容,另外,还支持自定义术语,可以在翻译时按照你设置的内容翻译指定内容。
◆ ◇ ◆
这是一款搜索聚合的应用,支持的搜索引擎和搜索方式非常全面,从百度、谷歌、必应到百科、地图、知乎、豆瓣,甚至是微博、微信文章、京东淘宝、种子磁链等都是可以通过「思谷搜」搜到的,十分强大。
除了搜索功能,思谷搜还是一个资源站点整合的网页,按照音乐、书籍、影视、学习等不同类别整理了很多优质的网站,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导航页来使用。
除此之外,思谷搜专门的学术版块,对于在做学术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小伙伴们也是一大利器,它提供了谷歌搜索的镜像服务,对于无法自行访问谷歌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方便的进行谷歌搜索。
◆ ◇ ◆
码字码多了越来越发现一个规范打字姿势的重要性,小时候把金山打字通当成游戏玩,并没有养成打字习惯,日常打字更多的还是二指禅三指禅,无形中增加了工作负担还降低了很多效率。
而打字姿势本身就更多的是一种肌肉记忆,充分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你需要让自己的身体记住每个键位应该用哪个手指去敲击是最快捷和省事的。
TypingClub 就是一款专门针对这样的打字练习而开发的一套网页训练工具,他可以从每个字母对应的键位开始单一练习,像这样:
你可以从一个字母开始逐渐提升复杂程度,到两个、四个,甚至全键位,持续的练习养成肌肉记忆,对日常打字和以后的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帮助。
为了提升训练的趣味性和成就感,TypingClub 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关卡和成绩展示,还提供了除了简单打字之外的一些小游戏,练习的过程会很丰富。
▲ 关卡设置
▲ 成绩展示
另外,在功能方面,还支持设置指法提示,假如你只有左手不太熟练,可以只提示左手的对应指法加强锻炼;还支持键帽更换,字体修改等视觉化的自定义设置等。
效果真的真的非常好!推荐给所有打字不规范且想要练习的小伙伴~
◆ ◇ ◆
压轴的来了!这是一个多媒体功能集合的工具型网页,主要针对的是这几种常见文件类型:音乐、视频、压缩包、PDF。
123APPS 作为一个网页工具,它在音视频编辑方面,提供了剪切、合并和转码的功能,同时音频编辑支持渐入渐出的效果和精确的时间设置,而视频编辑则额外支持了画面旋转、裁剪和画质切换的功能,非常实用。
▲ 音频剪切
▲ 视频剪切
在转码方面,音视频也都支持了绝大多数常见和不常见的的媒体格式,并且支持直接打开网盘中的文件,还可以针对输出文件的音质和画质设置:
另外两项值得一提的是压缩包解压和 PDF 工具合集。
其中,压缩包解压功能支持打开本地文件和网盘中的文件,并且支持几乎所有的压缩文件格式,超过 70 种,另外也包括分文件的压缩格式。
最后,PDF 工具是 123APPS 里功能最丰富的一个部分,它甚至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网页工具来介绍,包括 PDF 分割、合并、缩小文件大小、 Office 三件套互转、图片互转、文件解锁加密、HTML 转换、新增页等,常用的 PDF 功能几乎都具备了。
怎么样?功能这么丰富的一个工具,只需要动动小手收藏到浏览器书签,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开使用了,而且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网页哦~
好啦~今天的网页专题就介绍到这,不知道今天这几个网页工具你有没有 get 到呢?小美之前也介绍过不少了,如果你还知道哪些有趣实用的网站,不妨在下面一起分享下哦~
——————
上一篇:php基础知识
主要参考:https://www.w3school.com.cn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第一版
web网站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基础。每个网站,可以比喻为一座座房子。宽带网络,就是房子门前的路。url地址,就是房子的门牌标志。HTML代码,就是建造房子的建筑材料(砖头、水泥、钢筋);CSS代码,就是装修房子的装修材料;那么Javascript代码就是这房子的水电了? JS代码则更像是未来世界可以让房子成为变形金刚的智能机器。因此,一些展示“老房子”的浏览器,可能并不支持Javascript。
定义: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是使用标记标签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
Web 浏览器的作用是读取 HTML 文档,并以网页的形式显示出它们。浏览器不会显示 HTML 标签,而是使用标签来解释页面的内容。HTML定义网页的内容。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指层叠样式表。样式定义如何显示HTML元素,规定网页的布局。
Javascript 则是属于HTML和Web的编程语言,对网页进行编程。
Jquery 是一个Javascript函数库
参考上一篇:php基础知识,安装-集成环境与编辑器
推荐使用 phpstudy + phpstorm
操作步骤:1、在phpstudy 安装目录下,把代码文件放大到根目录www/ 下。
2、浏览器直接访问 localhost/index.html即可看到效果。
HTML元素:是从开始标签(start tag)到结束标签(end tag)的所有代码。
例如:<p>前面这个是开始标签,中间文字是元素内容,后面这个是结束标签</p>
HTML 标签可以拥有属性。属性提供了有关 HTML 元素的更多的信息。
属性总是以名称/值对的形式出现,比如:name="value"。
属性总是在 HTML 元素的开始标签中规定。
常用HTML元素属性:
class :规定元素的类名(classname),一个html文件里面多个标签可以拥有相同的类名。
id :规定元素的唯一 id,一个html文件里面id不能相同。
style :规定元素的行内样式(inline style)
1、标题:标题(Heading)是通过 <h1> - <h6> 等标签进行定义的。<h1> 定义最大的标题。<h6> 定义最小的标题。
2、段落:通过 <p> 标签定义。
3、注释标签 <!-- 与 --> 用于在 HTML 插入注释。
4、链接:<a href="http://www.yummuu.com/">www.yummuu.com</a> 。href 属性规定链接的目标。开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的文字被作为超级链接来显示。
5、图像:<img src="yummuu.png" alt="Yummuu" /> 。src 图像源属性,alt替换文本属性。
6、表格标签:
7、列表标签
8、块级元素和内联元素
<div> 元素是块级元素,它是可用于组合其他 HTML 元素的容器。
<div> 元素没有特定的含义。除此之外,由于它属于块级元素,浏览器会在其前后显示折行。如果与 CSS 一同使用,<div> 元素可用于对大的内容块设置样式属性。
<div> 元素的另一个常见的用途是文档布局。它取代了使用表格定义布局的老式方法。使用 <table> 元素进行文档布局不是表格的正确用法。<table> 元素的作用是显示表格化的数据。
<span> 元素是内联元素,可用作文本的容器。
<span> 元素也没有特定的含义。
当与 CSS 一同使用时,<span> 元素可用于为部分文本设置样式属性。
两者的区别:就是在显示时是否起新行。块级元素会起新行,而内联元素则不会。
9、框架与内联框架:frame,<iframe src=" " name=" "></iframe>
10、脚本:<script> 定义客户端脚本,如Javascript;<noscript> 为不支持客户端脚本的浏览器定义替代内容。
11、头部元素:
<head> 元素是所有头部元素的容器。<head> 内的元素可包含脚本,指示浏览器在何处可以找到样式表,提供元信息,等等。
以下标签都可以添加到 head 部分:<title>、<base>、<link>、<meta>、<script> 以及 <style>。
<title>:在所有 HTML/XHTML 文档中都是必需的。它能够定义浏览器工具栏中的标题,提供页面被添加到收藏夹时显示的标题,显示在搜索引擎结果中的页面标题。
<base>:为页面上的所有链接规定默认地址或默认目标(target)
<link> :定义文档与外部资源之间的关系。最常用于连接样式表。
<style>:用于为 HTML 文档定义样式信息。
<meta> 标签提供关于 HTML 文档的元数据。元数据不会显示在页面上,但是对于机器是可读的。典型的情况是,meta 元素被用于规定页面的描述、关键词、文档的作者、最后修改时间以及其他元数据。
<meta> 标签始终位于 head 元素中。元数据可用于浏览器(如何显示内容或重新加载页面),搜索引擎(关键词),或其他 web 服务。
<script> 标签用于定义客户端脚本,比如 JavaScript。
12、HTML实体
在 HTML 中不能使用小于号(<)和大于号(>),这是因为浏览器会误认为它们是标签。如果希望正确地显示预留字符,我们必须在 HTML 源代码中使用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ies)。
13、表单元素:
<form> :定义 HTML 表单。
<input> :是最重要的表单元素。<input> 元素有很多形态,根据不同的 type 属性。
input的输入类型type有text、password、submit、radio、checkbox、button;(HTML5新增)number、date、color、range、month、week、time、datetime、datetime-local、email、search、tel、url。
input的常用属性:value、readonly、disabled、size、maxlength;(HTML5新增)required、multiple、pattern、min和max、list、height和width、autocomplete
<select> :定义下拉列表 <option> 元素定义待选择的选项。列表通常会把首个选项显示为被选选项。您能够通过添加 selected 属性来定义预定义选项。
<textarea>:定义多行输入字段(文本域)
<button>:定义可点击的按钮
样式表允许以多种方式规定样式信息。样式可以规定在单个的 HTML 元素中,在 HTML 页的头元素中,或在一个外部的 CSS 文件中。甚至可以在同一个 HTML 文档内部引用多个外部样式表。
层叠次序
当同一个 HTML 元素被不止一个样式定义时,会使用哪个样式呢?
一般而言,所有的样式会根据下面的规则层叠于一个新的虚拟样式表中,其中数字 4 拥有最高的优先权。
1、浏览器缺省设置
2、外部样式表
3、内部样式表(位于 <head> 标签内部)
4、内联样式(在 HTML 元素内部)
因此,内联样式(在 HTML 元素内部)拥有最高的优先权,这意味着它将优先于以下的样式声明:<head> 标签中的样式声明,外部样式表中的样式声明,或者浏览器中的样式声明(缺省值)。
CSS 规则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选择器,以及一条或多条声明。
selector {declaration1; declaration2; ... declarationN }
每条声明由一个属性和一个值组成。
属性(property)是您希望设置的样式属性(style attribute)。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属性和值被冒号分开。
selector {property: value}
1、派生选择器:
通过依据元素在其位置的上下文关系来定义样式,例如: h1 span{color:red;}
2、id选择器:
id 选择器可以为标有特定 id 的 HTML 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id 选择器以 "#" 来定义。
3、类选择器:
以一个点号显示,例如: .className{text-align: center;}
4、属性选择器:
对带有指定属性的 HTML 元素设置样式。例如: div[rel=’mm’]{ color:’#000’;}
可以为拥有指定属性的 HTML 元素设置样式,而不仅限于 class 和 id 属性。
注释:只有在规定了 !DOCTYPE 时,IE7 和 IE8 才支持属性选择器。在 IE6 及更低的版本中,不支持属性选择。
5、后代选择器(包含选择器):可以选择作为某元素后代的元素
6、子元素选择器:选择作为某元素子元素的元素。例如:h1>span{font-size:16px;}
7、相邻兄弟选择器:可选择紧接在另一元素后的元素,且二者有相同父元素。
例如:h1 + p {margin-top:50px;}
8、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
:active 向被激活的元素添加样式
:focus 向拥有键盘输入焦点的元素添加样式
:hover 当鼠标悬浮在元素上方时,向元素添加样式
:link 向未被访问的链接添加样式
:visited 向已被访问的链接添加样式
:first-child 向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添加样式(不建议使用)
:lang 向带有指定lang属性的元素添加样式
9、伪元素:用于向某些选择器设置特殊效果。
:first-letter 向文本的第一个字母添加样式
:first-line 向文本的首行添加样式
:before 在元素之前添加内容
:after 在元素之后添加内容
辑导语:个人资料卡页面可以让用户更加了解创作者及其创作内容,吸引用户关注,推动后续留存,进而推动有效的内容涨粉变现。那么,应该如何针对性地做好相应页面设计?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就信息流产品如何设计个人资料卡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在信息流产品中,个人资料卡是一个很重要的页面。一方面,创作者通过这个页面展示账号价值,突显账号魅力,引导用户关注;另一方面,消费型用户通过这个页面了解创作者,查看创作者更多内容,是众多消费型用户消费内容中重要的一环。只有把这个循环做好才能长期促进平台生态发展。
这个页面承载着这么多的价值,该如何设计?本篇将以QB看点号资料卡升级的设计思路为例,进行分析解答。
在前期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版本存在诸多问题。从数据上看,对比公司内同类产品,关注按钮转化率较低(出于数据保护、数据隐藏)。
从样式上看,信息布局较乱,重点不突出。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开始对资料卡进行改版升级。
做任何一个设计前,都应该思考设计目标,否则设计出来的结果没有意义,也缺乏过程依据和支撑。那么资料卡的设计目标是什么呢?这要从资料卡在信息流产品中的使命和价值说起。
一方面,消费型用户通过这个页面了解创作者,查看更多内容;另一方面,创作者通过这个页面展示账号价值,突显账号魅力,引导浏览者关注。
如果创作者能够在资料卡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带来了更多浏览者的“关注”,那他们就更有动力分享或生产优质内容,进而使产品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吸引更多新用户的浏览、留存。
更多新用户的加入、浏览、留存,让内容生产者有更多的涨粉空间,粉丝规模做起来之后再进行商业化。这样对消费型用户、内容生产者、平台方都有利,进而处于良性循环。
了解了资料卡的使命和价值,设计目标也呼之欲出,作为平台方,我们需要帮创作者解决两个问题:辅助创作者吸粉 & 助力商业化变现。
当然,创作者产出优质的内容才是吸粉的关键,平台方只能助攻。但不同的信息流产品有着不同的定位和侧重点,吸引着不同的用户,所以资料卡设计的样式也不尽相同。
在辅助创作者吸粉这里,有两个维度可以思考:
1)内容展示分析
在资料卡中,有三个大区域:头图区,信息区和作品区。
通过对比市面20+信息流产品,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
① 头图区:越是社区向产品,对头图个性化重视程度越高,而资讯类的产品则不太重视。
从产品功能上来看,越是偏向于社区类属性产品,头图区域越大,可自定义替换的范围也越广。从用户使用角度来看,社区类产品的用户也更爱展示自我,头图替换的比例也更大,风格更多样化。而资讯类产品的创作者大多使用默认头图,并不进行个性化设置,自定义头图的比例很小。
所以我们在设计页面布局时,需要思考自身产品定位以及创作者需求,把有限的空间利用在刀刃上。
② 信息区:越是追求多元化收益商业化的产品,信息区承载量越大。
创作者不是活雷锋,想让他长久的留在平台必然需要给到创作者更多收益(收益除了显性也有隐形的,比如B站,很多创作者在B站发文平台收益相比其他平台少,但因为品牌声量大、氛围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曝光,所以即使收益低,创作者也会持续在平台投稿)。
除了流量分成外,平台们也在帮助创作者实现多元化的收益,比如商铺、直播、付费课程粉丝圈等。甚至抖音很多创作者直接把商务合作写在了个人简介中招商引资。所以这个区域,随着多元化商业收入的更多尝试,信息承载量也越来越大。
③ 内容区:越是长内容,越倾向于展示更多作品和更多信息;越是短内容,越是“看就完了”。
对比多款产品我们发现,越是长内容的产品,在内容区越是注重效率选择。通常会显示更多内容,且单条内容会显示更多维度帮助浏览者决策是否点击查看。猜测可能是因为内容较长,浏览者通常会花费更多精力在选择上。而越是短内容,把单条内容放大,促进浏览者点击,直接“看就完了”,反正一条也没太长时间。
所以设计资料卡时,需要设计者清晰了解自己平台内容特征以及用户行为偏好,做出更合适自己平台风格的设计。
综上,在做内容布局展示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定位,思考这些区域对于产品和创作者浏览者意味着什么。
比如头图区域,资讯类产品并不重视,毕竟账号还是靠内容说话,即便是放张个性化头图,浏览者也不会因此而关注。而且大家都使用默认头图,个性化无从说起,就更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么如何让头图有价值?创作者愿意为此更换,而浏览者看到能够感受到帐号的特殊性?
笔者提供一个思路抛砖引玉,参考App Store的编辑精选:只有精选的APP才可以有头图权利,其他APP都是默认样式。而稀缺性和被认可,正是人类所追逐和渴望的。如果平台选出一些精选帐号,赋予其设置头图资格。作为创作者,非常有意愿去更换,因为可以体现出和其他账号的不同。浏览者也可以通过头图感受到当前账号的优质属性。
2)用户行为关注调研
既然要帮账号吸粉,那么我需要了解浏览者的行为偏好,知晓浏览者根据哪些内容判断是否关注该账号。
这里我们线下调研了12名用户,了解他们在信息流产品中(产品不限于B站、抖音、小红书、知乎、快手等)进入资料卡后,通过哪些信息和元素来决策是否关注账号。
通过访谈,我们得到了12名用户的原始表述。
我们发现,浏览者在关注账号的时候,主要在意“内容是不是感兴趣” 、“粉丝量多少” 和 “内容领域”。少量同学提到了会关注下作品数,其他信息基本不看。
原话摘录:
〇主要看作者发的内容,把高播放量的看一下,如果都比较感兴趣就会关注。会看一下粉丝量,粉丝量多代表质量比较好,关注不会踩坑。作品数会看一眼,如果作品太少,比如5个以下就不关注了直接看。
〇只看内容,其他作者资料基本都不看,偶尔看一下粉丝数。教程不看粉丝数,教程如果是我需要的内容,就算粉丝少我也会关注。
〇主要看作者别的视频,关注主要是为收藏,不看别的只看所有视频。会关注最近内容的播放量怎么样,其他基本不看。
〇那肯定是看内容是不是感兴趣啊,关键还是看内容,粉丝量和点赞作品数会看一下,但不会作为关注的主要原因。如果粉丝量作品数多的话,关注动力会大一些。其他的都不看。
〇还是看内容是不是感兴趣。粉丝量分情况,特别需要的内容不关注粉丝量,搞笑类生活类的会看下粉丝量再考虑是不是关注。有一些作者如果只看个别内容感兴趣但整个领域不感兴趣的话不会关注。通过标题大概判断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最主要的还是内容,其他的不看,粉丝量会看一下别太差就行。
而在操作路径上,进入资料卡后:先到作品区查看内容列表→拖动页面向上查看更多内容→返回信息区查看粉丝量→关注账号。呈现先下后上的操作路径。
行为路径结合关注决策,有三个关键元素是形成操作链条并绑定在一起:内容、粉丝数、关注按钮。且内容为高播放量内容,所以高播放量内容,粉丝数是决策关键,激发下一步关注行为。
而且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关注行为也是一个偏冲动行为,用户通常在进入资料卡的几分钟内做出决定,在页面停留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发生关注行为。所以在设计中,尽量缩短决策路径,减少决策时间。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做了两个方案再次进行测试:
为什么做一个传统方案进行对比测试也是因为现在很多产品资料卡页面趋同,大家已经形成了认知惯性,而尊重用户习惯也是产品设计中需要考量的因素。接下来,我们又找了12名同学进行访谈和测试。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有八名同学选择方案2。虽然只是理论上的选择,并没有延伸到实际行为,但也佐证了大家对于高播放量内容确实存在很高的需求。对于选择方案1(传统样式)的同学来说,主要是不喜欢横滑操作和不想改变既有习惯。
原话摘录:
〇喜欢方案1,不喜欢横滑,习惯竖着操作,标题清晰。
〇喜欢方案1,横着这样展示好像没有竖着这样展示清晰,喜欢这种长条的样式。
〇喜欢方案2,喜欢这个,重点突出,符合我的习惯,如果高播放量内容都不错我就会关注,省得找来找去了。
〇喜欢方案2,上面这个类似youtube的popular uploads的东西能让你第一眼看出这个UP主牛在哪。
不管哪种样式,内容都是重中之重。既然是重中之重,大家也会注意到,有些内容区视频是双列形式,有些视频是单列形式。那么浏览者如何看待这种区别呢?会对关注产生影响吗?
基于两种样式进行访谈,比分最后打成平手。虽然在2选1的要求下大家各有各的选择,但最后也都表示差不太多,都能接受。从信息利用率上来讲,双列的形态展示的内容更多,而且对视频更加友好,预览图比较大。所以如果是视频内容,可以使用双列大预览图样式。
以上是关注吸粉的部分,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定位和用户行为特征进行页面布局。
商业化能力是创作者与平台形成强关系的纽带。平台为帮助创作者变现,不仅通过各类扶持政策给予补贴, 更是通过整合各类商业资源,不断拓展商业化渠道,打通全流程商业链条,帮助创作者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一般平台提供商业化有三种类型。
1)基础工具
2)平台政策
3)资源整合
商业资源整合:整合平台内外部的广告主资源、商业活动资源、投融资服务、新媒体账号孵化等各类资源。
资料卡涉及到的商业化展示主要为:电商能力、内容付费、粉丝圈/粉丝付费。当有这些商业化内容的时候,通常占用信息区一行区域,大多数信息流产品多如此。
但当多种商业化能力同时提供时,不同的产品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大多数产品合并在信息区的一行,通过横划展示更多,以保证其他内容的露出。毕竟对于浏览者来讲,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些产品则没有选择合并的方式而每个占用一行空间,与此同时,把创作者的信息展示的也更为详细,可能和本身社区类产品的定位有关,希望更能关注除了内容以外,创作者自身的独特价值。
还有一些产品则利用了内容tab区域承载橱窗和付费服务,减少信息区的占用,还可以通过逻辑把不同渠道或不同场景的用户引导不同tab,让浏览者看到更适合自己的内容。
资料卡里承载了很多的信息,从创作者的个性展示到内容到商业化变现,需要我们不断平衡每个区域的关系。
别的产品这么做,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业务,需要我们找准自己产品的定位,结合当下业务重点去综合考虑。
业务是偏资讯的还是偏社区的?是偏短内容平台还是长内容?有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商业变现能力给到创作者?商业化能力做得如何?不同模块的用户数据怎么样?只有对现有业务充分了解,才知道哪些是现阶段的重点,才能对一个页面做出更有依据的设计。
参考资料:
大牙,《设计思考:个人主页和个人中心有什么区别?》
http://www.woshipm.com/pd/4174672.html
作者:fifisama,来自腾讯 FXD 设计团队
推荐关注公众号 “腾讯设计”( 微信ID:TencentDesign ),第一时间获取腾讯官方的设计方法论
本文由 @腾讯设计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