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amming Abstractions In C》学习第47天,p111-p113,总结如下:
/*
* File: random.h
* Version: 1.0
* Last modified on Fri Jul 22 16:44:36 1994 by eroberts
* -----------------------------------------------------
* This interface provides several functions for generating
* pseudo-random numbers.
*/
#ifndef _random_h
#define _random_h
#include "genlib.h"
#include <stdlib.h>
/*
* Constant: RAND_MAX
* ------------------
* Unfortunately, several libraries that supposedly conform to
* the ANSI standard do not define RAND_MAX in <stdlib.h>. To
* reduce portability problems, this interface defines RAND_MAX
* to be the largest positive integer if it is undefined.
*/
#ifndef RAND_MAX
# define RAND_MAX ((int) ((unsigned) ~0 >> 1))
#endif
/*
* Function: Randomize
* Usage: Randomize();
* -------------------
* This function sets the random seed so that the random sequence
* is unpredictable. During the debugging phase, it is best not
* to call this function, so that program behavior is repeatable.
*/
void Randomize(void);
/*
* Function: RandomInteger
* Usage: n=RandomInteger(low, high);
* ------------------------------------
* This function returns a random integer in the range low to high,
* inclusive.
*/
int RandomInteger(int low, int high);
/*
* Function: RandomReal
* Usage: d=RandomReal(low, high);
* ---------------------------------
* This function returns a random real number in the half-open
* interval [low .. high), meaning that the result is always
*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low but strictly less than high.
*/
double RandomReal(double low, double high);
/*
* Function: RandomChance
* Usage: if (RandomChance(p)) . . .
* ---------------------------------
* The RandomChance function returns TRUE with the probability
* indicated by p, which should be a floating-point number between
* 0 (meaning never) and 1 (meaning always). For example, calling
* RandomChance(.30) returns TRUE 30 percent of the time.
*/
bool RandomChance(double p);
#endif
p113,These three line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interface boilerplate。boilerplate这个词会在计算机相关的教材中会经常看到,英文的意思是:“text that can be copied and used in computer program,with only small changes.”(模板),之所以叫模板,是因为在每个头文件中都有这三句。这个单词不难理解,关键是通过此次的教材对这个单词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的记录,当提到这个单词,就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die: n.a small cube with a different number of spots on each side.(骰子),所以roll a die的就是"掷骰子"。
答:along with在表示伴随、以及或连同等意思时,两者之间无先后顺序,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这点与follow不同。示例:For each of these functions, the interface contains
one-line prototype along with a comment that describe the purpose of the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ents.
答:原文:The line:
#ifndef _random_h
cause the compiler to skip any text up to the #endif line if the the symbol _random_h has been previously defined。
up to短语主要有两种用法:
(1)adv. used to say that sth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but not more than a stated value。
(2)adv. until。
都表示的是“程度”,而不是“方向”。
1) Eric S.Roberts,《Programming Abstractions in C》: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03414
1) Etymology Dictionary:https://www.etymonline.com
2) Cambridage Dictionary: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
欢迎搜索及关注:编程人(a_codists)
常来说,Web页面开发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设计师(设计师不是美工,就像程序员不是码农一样)提供设计稿,通常是图片格式。然后前端的开发人员(在ThoughtWorks我们称之为UI Dev)来手工的将图片转换为对应的HTML+CSS,往往还需要在各个浏览器中调试等。
大多数时候,设计师会提供色卡,或者至少前景色/背景色/高亮色的值给开发人员。如果没有的话,开发人员会用到一些工具如colorpicker, ruler之类来确保最终的效果和设计稿是一致的。
如果你观察过UI Dev的工作流程的话,你会发现基本的上是这样的:使用编辑器(或者IDE)编写HTML代码,CSS代码,保存修改内容,切换到浏览器窗口,按F5或者Ctrl-R刷新,然后对比设计稿和实现,如果发现不一致的地方,再切换到编辑器中修改代码,如是往复。
避免手工劳动
纯手工的方式来编辑HTML/CSS会非常耗时,特别是作为标记语言的HTML,开发者需要时刻关注关闭已经打开的标签。比如一个标题元素,你需要:
This is the page title
几乎从一开始,人们就想到了各种办法来避免自己重复的键入,比如Vim的SuperTab以及Snipmate插件,可以通过输入标签名+Tab来补全所有的标签等,又或者DreamWaver提供的代码生成的方式来简化这一流程。
Sublime的编辑器上的著名插件Emmet可以帮助开发人员飞速的开发HTML/CSS,这里有一个小例子。假设我们需要实现的页面是这样的:
那么对应的HTML结构可能会是:
...
使用Emmet,则只需要给出
表达式,然后按一下Tab键就可以补全为上述的结构了:
ul>li*3>.feature>span.number+i+h4+p
上边的这条命令可以读作:”创建一个UL,该UL下有3个LI,每个LI下有一个class为feature的DIV(不指定元素名称的话,默认生成div),每个DIV内,有一个类为.number的SPAN,一个i元素,一个H4元素和一个P元素”
完整的技巧可以参看官方文档。
避免重复劳动
上边提到的频繁的F5刷新,可以通过LiveReload+Guard两个工具的组合来解决。LiveReload是一个浏览器的插件,通过协议与后台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当后台文件发生变化时,LiveReload会自动刷新页面。
Guard会使用操作系统的API来感知本地文件的变化,当文件变化后,它可以通知LiveReload进行刷新,当然Guard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比如等SCSS发生变化时,自动编译CSS等。
两者结合之后,就可以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而把精力主要投放在开发这件事情本身上。
样板工程
我在Github上公开了一个样板工程,这是一个开箱即用的工程,其中提供了这样一些配置:
Guardfile的配置中,如果index.html发生变化,或者stylesheets中的css文件发生变化,或者scripts目录中的js文件发生变化,都会触发livereload任务(通知浏览器)。
guard 'livereload' do watch('index.html') watch(%r{stylesheets/.+\.(css)}) watch(%r{scripts/.+\.(js)}) end guard :compass
你只需要简单的将这个工程克隆到本地:
$ git clone git@github.com:abruzzi/design-boilerplate.git mydesign
然后在该目录中执行bundle install即可:
$ cd mydesign $ bundle install
这里有两点假设: 1. 你已经安装了rvm 2. 你已经使用rvm安装了某个版本的ruby,即bundler这个gem
开发流程
我通常会启动两个终端,一个用来运行Guard,另一个用来运行HTTP Server,然后是一个浏览器:
当在编辑器中进行编辑之后,保存文件,浏览器会自动刷新,这样的快速反馈可以告诉我下一步应该如何修改:将背景色调整的再淡一点,还是把会h2的字体变得更大,或者图片和文字的上边缘没有对齐等等。
这种开发流程和后台开发人员进行TDD的方式非常类似:实时反馈,小步前进!如果你的桌子上有两个显示器的话,那就更好了,你可以在一台显示器上显示设计稿,另一台上分屏显示编辑器和浏览器,这样就可以非常舒服的进行UI开发了:
载说明: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层叠样式表(CSS)是一种强大的样式表语言,可以帮助前端开发人员为简单的网页添加样式。然而,在使用这种样式表语言时,开发人员可能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会妨碍开发人员编写高效的代码。本文探讨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并为每个错误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下是我们开发人员经常犯的九个最常见的错误;你也犯过其中一些吗?
!important 是 CSS 中的一个关键字,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属性值设置为比其他样式选项更重要。例如,如果您将 !important 声明应用于元素样式,那么该样式将覆盖该属性类别的所有其他样式。以下是语法:
selector {
property: value !important;
}
例如,如果您有一个标题元素 - h1 ,就像这样:
<h1 class="css-mistake">CSS Mistakes</h1>
然后您应用以下样式规则:
h1 {
color: red;
}
.css-mistake {
color: green;
}
默认情况下,标题文本的颜色将为“绿色”,因为类选择器具有比元素(标签)选择器更高的CSS特异性选择器。但是使用 !important ,您可以覆盖该样式CSS规则(从而使元素(标签)选择器覆盖类选择器)。通过这种方式,标题文本的颜色将为红色,优先于类选择器设置的绿色。
h1 {
color: red !important;
}
过度使用 !important 会导致特异性战争-一种状态,其中样式开始互相覆盖,无法按照样式表的作者定义的方式工作。下一节将通过列举适当使用 !important 的实例来提供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就像本节标题所说的那样——“过度使用 !important ”,我们在使用这个关键词时必须小心谨慎。只有在迫切需要时才应该节制地使用 !important 。以下是一些使用它的情况:
在进行样式设计时,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对于创建响应式设计至关重要。CSS有两类长度单位:绝对单位和相对单位。许多CSS属性,如“宽度”、“高度”、“字体大小”等,都使用单位来表示其值。下面的代码片段给出了单位的使用示例:
selector {
font-size: 14px;
}
在上面的代码片段中,我们声明了“font-size”CSS属性,然后给它赋了一个14px的值。
什么是绝对单位?
这些是长度单位,无论渲染媒体如何,都具有固定的值,与设备的屏幕尺寸无关。这些单位非常适合在不同屏幕尺寸上保持元素的相同大小。你可能已经使用过一些标准的绝对单位,如像素 - px, 点 - pt, 英寸 - in, 毫米 - mm, 厘米 - cm, 和派卡 - pc. 绝对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准确、固定和精确的样式值,但它们不会根据屏幕尺寸进行缩放。绝对单位不适用于实现响应式设计。因此,将它们限制在不需要根据浏览器尺寸或设备屏幕尺寸进行调整的元素上。另一方面,相对单位如其名称所示,是相对于另一个属性(大多数情况下是父元素)的。这些单位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视口动态增长,适应响应式设计,与绝对单位不同。一些相对单位的例子是百分比(%)- rem, em, 等等。
如何使用相对单位及其解释
了解每个相关单位的重要性,使您具备有效使用它们的知识。以下是一些相关单位及其解释:
% - 这个单位完全依赖于父元素。因此,它是相对于父元素的。例如,如果你将一个元素的宽度设置为80%,它将是父元素宽度的80%。请注意,在以下属性的值中使用百分比:宽度、高度、边距和内边距。
em - 这与父元素的字体大小相关。例如,如果您将元素的字体大小设置为4em,则它将是父元素字体大小的四倍。在处理排版(文本)时使用 em - 这使文本按比例缩放。
rem - 这是相对于根元素的字体大小。通常使用 rem 来实现整个布局的一致样式。
vh - 相对于视口高度的1%。
vw - 相对于视口宽度的1%。
内联样式是一种通过 style 属性将直接样式传递给HTML元素的样式系统。虽然存在这种样式系统,但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使用不支持应用程序构建的最佳实践,因为它会创建不可重用的代码。只有在测试或美化简单的HTML文件时才使用内联样式。以下是一些避免使用这种样式系统的原因:
最佳实践
为了克服内联样式的缺点,您必须使用内部样式表(位于 <style> 标签内的样式)或外部样式表来保持您的代码健康和有组织。
不同的浏览器具有各种默认样式,这些样式不同,导致元素的外观不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定义一些样式,以便在其他浏览器上为网页样式提供一致的起点。这些样式被称为“CSS重置”。CSS重置是一种CSS样式,用于删除浏览器默认样式的规则。如果您熟悉CSS,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注意到某些特定属性的默认样式,如 margin. ,CSS重置可以帮助我们将样式基础调整到一致的水平。以下是使用这些重置的原因:
如何创建自己的CSS重置
这里是要遵循的简单步骤:
* {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 0;
}
上面的代码是一个基本的CSS重置,它针对边距、内边距和边框属性,将每个属性的值设为0。这个过程被称为“标准化过程”,它可以消除浏览器默认的间距和边框。这里有一些在线的CSS重置:
CSS中的单行代码是CSS代码的速记样式。它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和有结构。掌握这些速记技巧将有助于您编写更简洁的代码(将多行代码压缩为单行)。例如,当您想要在所有边缘(上,下,左,右)处对元素边距进行样式设置时,您不需要明确地指定所有属性(如 margin-top, margin-right, margin-bottom, 和 margin-left, ),您可以直接使用边距属性的速记方式。下面的代码解释了这一点:
/* Don't do this */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margin-right: 15px;
margin-left: 15px;
/* Instead, use Margin Shorthand */
margin: 10px 20px 10px 20px;
/* Margin Shorthand can even be more simplified */
margin: 10px 20px;
这些简短的话语带来了许多优点:
CSS选择器可以在外部或内部样式表中定位HTML元素。CSS中有许多选择器方法,包括标签(元素)、类、ID和伪元素。知道何时使用选择器以及何时不使用选择器非常重要。此外,您还必须了解CSS选择器的工作原理。
如何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选择器
如果你在你的样式表中遇到了像下面这样的代码片段,那就意味着你正在使用过于复杂的选择器。
#container > .box > content .section .title p > span .italic {
color: blue;
font-weight: bold;
}
以下是避免过于复杂选择器的技巧:
浏览器兼容性很重要,因为你不希望样式在一个浏览器上良好运行,在另一个浏览器上则运行不正常。忽略浏览器兼容性可能会导致用户在不同浏览器上的体验不一致。这是因为不同的浏览器有其自己的CSS样式渲染方式。但是,你可以通过考虑浏览器兼容性并确保你的样式与不同浏览器兼容来实现样式一致性。实现浏览器兼容性代码的一种方法是实施以下操作:
使用供应商前缀:某些CSS属性需要您使用前缀来渲染,无论使用哪种浏览器。需要这些前缀的浏览器包括Internet Explorer,Mozilla Firefox和Safari。这些前缀被称为供应商前缀,因为它们是特定类型的浏览器独有的。前缀的示例: -webkit-, -moz-, 和 -ms-. 。
/* webkit-prefixed version - used by browsers that use the WebKit layout engine, such as Chrome and Safari- */
-webkit-border-radius: 8px;
/* ms-prefixed version -used by browsers that use the Microsoft layout engine, such as Internet Explorer. */
-ms-border-radius: 10px;
/* standard version */
border-radius: 8px;
声明字体回退:在为“font-family”等属性分配值时,您必须添加回退字体。如果自定义字体不可用,回退字体将是实施的选项之一。
利用Can I Use网站检查CSS属性在各种浏览器中的兼容性。(https://caniuse.com/)
Hex码是颜色的十六进制表示。它是一个由“#”符号前缀的6位代码,后跟三对十六进制数字,其中第一对表示红色值,第二对表示绿色值,最后一对表示蓝色值。语法:
使用直接的颜色关键词有一些限制:
颜色名称在不同的浏览器中是不一致的。例如,如果你将颜色属性设置为绿色,不同的浏览器对其解释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渲染是不一致的。
颜色名称受到限制,因为您无法调整它们的色调、阴影等。
颜色名称的选择有限。由于使用颜色名称的限制,我们需要选择使用十六进制代码,这些代码没有这些限制。以下是十六进制代码比颜色关键字更合适的原因:
寻找十六进制代码的高效方法
以下是获取十六进制代码的几种方法:
使用0px替代0:毫无疑问,这可能不会对样式表产生影响,但为了最佳实践,请确保使用0而不是0px。
selector {
/*Don't do this*/
padding: 10px 12px 15px 0px;
/*Do this*/
padding: 10px 12px 15px 0;
}
设置高的z-index值:给 z-index 分配高值是非常不必要和过度的。迟早,这将在你的样式表中造成问题,特别是当 z-index. 有多个实现时。
selector {
/*Don't do this*/
z-index: 50;
/*Do this*/
z-index: 2; /*Let the value be minimal*/
}
本文深入探讨了常见的CSS错误,并为每个错误提供了深入的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本指南,毫无疑问您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的CSS错误,并且从此以后,您将知道如何解决它们,因为我们还要研究每个错误的解决方案。
由于文章内容篇幅有限,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文章结尾,我想提醒您,文章的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同时,如果您想获取更多前端技术的知识,欢迎关注我,您的支持将是我分享最大的动力。我会持续输出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