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Planetoverwatch根据该周举办的守望先锋赛事,统计各个英雄的出场数据,并分析热门阵容及其背后原因。
本周英雄出场率(整体出场率、控制点地图出场率、防守方出场率、进攻方出场率)
开场白
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周报。在上周落幕的APAC国际邀请赛中,Rogue战队以4:1的总比分强势击败了韩国的Lunatic Hai战队。在庆祝之余,我又得重新把目光聚焦回欧美联赛中——刚刚开启的Alienware’s Monthly Melee联赛,恰好成为了继韩国OGN APEX超级联赛小组赛后又一个有价值的数据来源。然而,其中一些结果令我感到诧异:在连续两周重点关注亚洲版本后,当我重新将视野转回欧美战队时,作为版本先驱者的他们向我展示了一个新气象——无处不在的路霸。当亚洲战队正重复训练着他们老套的阵容时,欧美战队已经在开发那些(体积)更大更强的英雄了。事不宜迟,让我们来看一下本周的英雄登场数据吧。
英雄建议排名
S级 (>95%出场率):无
A级 (>80%出场率):卢西奥、查莉娅、莱因哈特、安娜
B级 (>50%出场率):无
C级 (>20%出场率):死神、路霸、麦克雷、温斯顿、源氏、猎空、禅雅塔(非常接近)、小美(非常接近)
D级 (>5%出场率):天使、D.VA、半藏、法拉
F级 (
S级 - 过强英雄嫌犯
本周没有任何英雄的使用率超过95%,不过仍需指出的是这一直是监控英雄平衡性的警戒线。在之前的数周里,安娜和卢西奥都曾一度与这一级别十分接近。即使侥幸地摆脱了"过强英雄嫌犯"的罪名,他们依然是最为常用的英雄。
A级 - 核心英雄
这是我印象中A级英雄最多的一次。如果你希望在相对高水平的排位局中上分,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尽可能地使用这四名英雄。作为当前版本的"四大核心",查莉娅、卢西奥、莱因哈特与安娜的重要性早已毋庸赘言。鉴于上周我主要对卢西奥和安娜进行了分析,本周我将重点关注莱因哈特和查莉娅。
查莉娅自身的机制实在太全面了,以至于当我试图把"她能做到的事情"一一列举出来时,我发现我根本停不下来。于是,我只能在此列出一些其中关键的部分:
· 拯救被路霸勾中的队友
· 拯救被猎空大招黏上的队友
· 拯救处于D.VA大招范围内的队友
· 拯救被麦克雷闪光弹晕住接六连的队友
· 拯救正被小美冻结的队友
· 解除队友身上来自禅雅塔的易伤效果
· 以自己为目标实现以上的效果
· 通过以上效果,使自己进入比输出英雄还强的高能状态
· 在高能状态下获得更强的AOE输出和更高的伤害
· 使用自己的大招配合队友团灭对方
· 自身模型十分诡异的爆头判定
· 200的护盾(译者注:即蓝色血条)为自己提供了相当于生命值上限1/2的脱战回复能力
暴雪将查莉娅设计成了一个有趣且全能的英雄,这主要归结于她拥有投射屏障这样看似简单却用途广泛的技能。当她的屏障生效时,她自己的伤害也能获得增强,这时就是她最强的时刻。然而,由于她在高端职业比赛中能一直维持这样的高能状态,导致她看来有一些过于强大。暴雪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测试服中下调了她维持高能的衰减时间。这一改动的目的在于保持查莉娅目前在战斗状态下的强势,同时削弱她在战斗间隙的作用。
可怜的莱因哈特成为了安娜的附庸者,其使用率受安娜版本的影响而有所上升。考虑到伤害最大化和纳米激素利用率,对友方的莱因哈特使用纳米激素永远是一个可靠的选择。莱因哈特的使用率一直在A级和B级之间浮动,主要也是因为他能帮助其他英雄更好地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力。试着考虑一个站在麦克雷身后的麦克雷,与一个站在拥有2000血的能量盾后的麦克雷进行对决的结果——相信你已经懂了。
C级 - 平衡英雄
欧美队伍和亚洲队伍已经对版本的"四大核心"英雄达成了共识,不过他们仍然需要对阵容里剩余的两个位置作出选择,也就是从众多C级英雄中选择最合适的两名来组建安娜体系。想使用团战型Beyblade阵容?那就选择死神和小美/麦克雷吧。想使用放狗阵容?那在源氏、猎空和温斯顿中选择吧。想更好地守住A点?那就用禅雅塔代替卢西奥,再加上小美和路霸/死神吧。
本周我特别提到了路霸,因为属于他的版本正在悄然来临,而过去的两周我在关注亚洲赛事所以忽略了这一点。在本期周报的后续部分我还将对此进行更多地分析,不过在此我还是简要提一点,那就是欧美队伍中路霸的使用率已高达45%,而亚洲队伍中这一数据仅为25%。一大波庞然大物正在抵达战场...
D级 - 阵容针对英雄
本周的D级别英雄是那些不属于版本主流体系但仍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其中,除了D.VA是因为在最后一个检查点可以用来拖延时间而被各大战队广泛使用外,其余英雄的上场率主要源自欧美战队而非亚洲战队。天使/法拉体系在欧美队伍的阵容中似乎有回暖趋势,不过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在本周的211场比赛中,法拉仅仅出场了17次,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Cloud9和FaZe战队在使用。而天使的使用场合也与之类似,不过仅仅出场了13次。半藏出场了16次,同样主要出现了欧美队伍中,不过韩国选手Recry也偶尔会使用他。当一些欧美战队开始重拾法拉/天使体系时,可以想见未来她们将有机会再次回归到主流阵容当中。另一方面,很多队伍都倾向于猜测对手阵容会放弃麦克雷而使用中近距离的小美或死神,从而也会考虑使用空中火力进行克制。毕竟在Overwatch Open联赛中Beyblade阵容占据了统治性地位,因而这种考虑也在情理之中。
F级 - 不适合当前版本的英雄
虽然F级英雄的使用率很低,不过本周我还是想评论一下这些英雄。本周Rogue战队在尼泊尔:村庄这张地图中又一次使用了堡垒战术,令对手Afreeca Freecs Blue战队(译者注:以下简称AFB战队)感到措手不及。凭借Tviq选手的出色发挥,Rogue战队轻松地赢得比赛。从AFB战队的毫无防备可以看出,即使是所谓的具有出色分析和研究能力的韩国战队也有研究不到位的时候。在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我发现黑百合的使用率在北美队伍中有所上升,不过这距离她成为高使用率的常规英雄依然相去甚远。作为狙击手,她主要出现在一些开阔地图的进攻方阵容中,例如66号公路、多拉多、阿努比斯神殿。不过多数选手都只开启了"一条命模式",也就是在第一次死亡后就把她换掉了。最后要提到的是秩序之光,本周她仍然没有获得任何出场机会,毕竟自内测版本以来她从来没有成为过比赛中的主流英雄。暴雪已经表示将会对她进行重做,所以还是等到暴雪嘉年华中新消息发布后再对她进行关注吧。
正如我反复强调的那样,请正确地看待这些英雄...这只代表他们在最高水平的职业联赛中不适用,而不代表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垃圾。请各位在平时的排位赛中友善地对待选出这些F级英雄的队友,不要仅仅以此为借口甩锅给这些队友。
区域分化的版本
自内测以来,守望先锋职业圈内普遍持有的观点是:欧美队伍才是真正的版本先驱者。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确实不假,因为欧美队伍总是能率先开发出新的阵容和战术,而亚洲队伍则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去学习和模仿他们。这说明守望先锋职业圈的信息交流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而从最近欧美队伍在亚洲举办的APAC与APEX联赛上的表现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抛开亚洲和欧美的区域历史不谈,事实上现在两者分别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版本。这主要受两个因素所致:空间和时间。空间指的是各种战术策略从欧美传到亚洲需要考虑服务器、语言和时区等因素的影响,时间指的是亚洲战队仍然固步自封于自己的APEX联赛中而没有时间去研究和学习新的阵容。接下来我将一一分析在四种地图类型中展现出来的区域差距。
占点图
虽然占点图(译者注:指花村、阿努比斯神殿和沃斯卡亚工业区)的出场率很低,其中最多的地图阿努比斯神殿也只打了3局,我们仍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亚洲与欧美战队在英雄选择上的差异。例如,欧美队伍会在不搭配天使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法拉,以及更多地使用禅雅塔。对于阿努比斯神殿B点的防守来说,禅雅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在复活点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他的大招可以对进攻方的很多大招进行反制。
在这类地图中,路霸是使用率差异最大的英雄,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几类地图中也是如此。欧美战队在每一张占点图中都会使用路霸,而亚洲战队则只在阿努比斯神殿这张地图使用他。另一个让人惊讶的差异是,D.VA在欧美的使用率竟然比亚洲还高,这与韩国人对星际II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欧美战队来说,D.VA的使用率是亚洲队伍的三倍,并且平均使用时间也超过了一分钟,这主要是因为她能有效地帮助防守方在这类地图的B点中拖延时间。
推车图
本周亚洲战队只打过两张推车图(译者注:指多拉多、66号公路和监测站;直布罗陀),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中分析出一些英雄选择的区域差异。首先,欧美战队又一次在法拉的使用率上占据了上风,他们在66号公路和多拉多的进攻中总计使用了5次法拉。同样在这些比赛中他们也没有选择天使,这说明那些法拉的使用者(Surefour、Mendokusaii、Talespin、Shadowburn四位选手)对于个人能力的自信,以及各支战队在对待天使上表现出的信心不足。其次,欧美战队在推车图中大量地使用禅雅塔,而亚洲战队则完全没有考虑过使用他。其中Cloud 9的试训选手Roolf就贡献了一半的禅雅塔使用率,这表明他的出场更多地反映出他只是某些战队的战术英雄而非版本英雄。此外,D.VA、半藏、堡垒和黑百合这些英雄只有在欧美战队中才能获得出场机会,尤其是在66号公路这张地图上。而路霸和查莉娅在欧美战队中的出场率也相对更高。
除了英雄使用差异外,整体来说欧美战队选择推车图的次数也比亚洲队伍要多,这很可能是因为地图Ban/Pick规则的差异所致。APEX联赛的赛制要求各队分别打一张占点图、一张运载图(推车图或者混合图均可)和一张山丘之王模式的地图,而Alienware Monthly Melee联赛的赛制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图Ban/Pick模式。这说明欧美战队更喜欢打推车图,并在这类地图上获得充分展现英雄池的机会。
混合图
第一眼看去,就可以发现混合图(译者注:指艾兴瓦尔德、好莱坞、国王大道和努巴尼)中最大的差距就是法拉的使用率。这次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法拉通常和天使一起出现在阵容中。同时,欧美战队的路霸和半藏使用率也一如既往地比亚洲战队更高,说明这两名英雄的秒杀能力在某些场合有着可观的价值。与推车图一样,受地图Ban/Pick规则的影响,混合图在欧美比赛中的出场率也相对更高。此外,亚洲队伍更喜欢使用猎空,这从她在艾兴瓦尔德这张地图上的使用率对比中就可以看出。
山丘之王
山丘之王模式的地图(译者注:指漓江塔、尼泊尔、伊利奥斯)中呈现出关于欧美战队和亚洲战队的英雄选择差异是最明显的。由于这些地图的重心在于击杀对方英雄而不是占点推车,各支队伍在构建阵容时会更多考虑发挥队员各自的能力来取得持续的英雄击杀。当欧美和亚洲战队为了获得击杀而使用出自己最强的阵容时,他们之间的差异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
这次欧美和亚洲战队都使用了法拉,其中亚洲战队在尼泊尔:村庄和漓江塔:夜市中都使用了她,而欧美战队在伊利奥斯的所有地图上使用了她。我相信如果伊利奥斯这张图能在APEX联赛中上场的话,亚洲战队肯定也会继续使用法拉——一方面她可以在伊利奥斯的每张地图上都造成可观的输出,另一方面地图中各式各样的建筑也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掩体。与欧美战队相比,亚洲战队在漓江塔和尼泊尔的某些地图上会更多地使用D.VA,这主要归功于Fatal和Kuki这两位选手,也许是他们更擅长于使用D.VA这名英雄。确实D.VA在这些地图中能发挥奇效,因为在足够幸运的情况下,她可以凭借自己的防御矩阵完全抵消查莉娅的重力喷涌。虽然成功抵消一次重力喷涌就有可能扭转整场比赛的结果,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其实并不高,以至于有时候她的使用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
最后,我们可以又一次看到欧美战队和亚洲战队在路霸使用率上的差异。即使经常被戏称为"充电宝",路霸仍然是一个很强的英雄,因为在没有对面辅助干扰的情况下,他的钩子意味着一个冷却时间只有6秒的秒杀技能。正因为如此,欧美战队对于这个曾经臃肿而又笨重的坦克英雄的看法正逐渐发生着改变。
路霸来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没有参加APEX联赛而是选择参加Alienware Monthly Melee联赛的队伍在英雄选择上显然更加自由,因为后者的奖金比前者少了很多,导致参赛的战队可以更大限度地尝试各种新的阵容和战术,而不会因为奖金的束缚去保守地沿用那些成熟的老旧战术。当那些参加APEX联赛的战队还在一如既往地使用安娜体系进行比赛时,其他欧美战队已经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去克制他:那就是使用路霸。
在对抗安娜体系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对方的纳米激素。纳米激素以及与之协同性良好的英雄构建了第二赛季的主流战术,而到目前为止主流的对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莱因哈特/查莉娅的大招
(2)路霸的大招
(3)小美的各个技能
(4)路霸的钩子、莱因哈特的冲撞
(5)其他(麦克雷的闪光弹、禅雅塔的易伤、跑开等)
可以注意到上述列表中有两项都与路霸有关,即使在上周他的出场率比小美、莱因哈特、查莉娅要低。在我看来,很多职业选手应该早在几周前就开始关注他了,因为他的大招可以轻松地将一个被纳米激素强化的莱因哈特或死神驱离人群。下图更加形象地对此进行了说明:
(译者注:图片大致的含义就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先把被纳米激素强化的莱因哈特放进来,然后再把他赶出去?")
我甚至认为路霸是目前版本中最适合用来克制对方被纳米激素强化的莱因哈特的英雄之一。当我们回顾"纳米激素反制方法列表"的后几项时,可以发现一些非大招性质的克制方法。在很多时候,一个英雄通过牺牲自己来消耗纳米激素的时间对于整个队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与此相关的就是路霸的钩子和莱因哈特的冲撞。在上周的APAC国际邀请赛中,Reinforce选手就很好地像我们展示了这一点——在国王大道最后一个检查点的防守中,他将对方Dean选手被纳米激素强化的莱因哈特撞出地图,与之同归于尽。
[https://clips.twitch.tv/bananaculture/AggressiveArmadilloDeExcite]
(译者注:无法翻墙观看时可以考虑中文解说版: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719266/index_2.html],时间区间为18:50~19:00)
类似地,路霸的钩子也是为了实现相似的目标。首先,它本身就是一个控制技能,可以用来打断对面正在开大的死神。其次,它可能让对面被纳米激素强化的英雄远离你的队友。最后,将纳米激素强化过莱因哈特、死神或源氏勾到自己的脸上很可能会让自己送命,不过综合考虑起来这仍然是很有价值的牺牲。
除此之外,路霸的其它特性也能在对抗安娜体系时得以发挥。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路霸六秒一次的"钩子+射击+普攻"的招式组合可以直接秒杀半数以上的英雄。另外,由于路霸钩子存在一些"特殊"的判定机制,这使得职业选手的路霸能保持很高的命中率。你可以参考下面的视频:
[https://clips.twitch.tv/harbleu/UgliestSnailOhMyDog]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路霸现在才被重视?为什么前几周他的使用率反而在下滑?答案就是他的使用率还与另一个安娜体系的反制者尤为相关,那就是小美。
路霸和小美之间长期保持着一种排斥关系,当其中一个的出场率下降时,另一个的出场率就会上升。这两个英雄能完成的战术目标非常相似(主要就是对抗纳米激素),但是对抗方式却有所不同:路霸是通过眩晕(译者注:指钩子的短暂控制效果)和击飞来驱赶被纳米激素强化的英雄,而小美则通过冰墙和暴风雪来阻挡对方的移动。虽然这两种方式都很有效,但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两者互相之间的对抗结果、以及路霸作为"充电宝"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事实上,小美是可以完虐路霸的,也就是在22名英雄的"石头剪刀布"的博弈当中,小美与路霸的对抗就如同布与石头一般。小美是守望先锋中大招充能速度最快的英雄之一,而体积庞大的路霸又为小美的远距离冰锥和近距离必中的冰冻提供了大量的充能。此外,小美的冰箱可以在不依赖查莉娅护盾保护的情况下使自己免疫路霸的钩子。综合以上因素使得小美成为了克制路霸的最佳人选。
然而本周是自Overwatch Open联赛开赛以来,小美的使用率第一次下滑,从30%下降到了20%。这为路霸的上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各大欧美战队纷纷开始考虑使用他。在未来版本中,小美和路霸的使用率将呈现与此前正好相反的变动趋势?这还不好说。目前小美使用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击杀能力不如路霸那样强,也有可能只是大家玩腻了小美。我个人认为那些擅长小美的战队未来在对抗新兴的路霸时会占有很大的优势,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双方的阵容都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来源:hongchi110/NGA
出处:
https://www.overbuff.com/blog/2016-10-26-overwatch-hero-tier-list-and-meta-report-a-meta-divided
在网页设计和前端开发中,动效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增强用户交互的趣味性和直观性。CSS3中的transition属性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工具,用于实现元素从一种样式逐渐平滑地过渡到另一种样式的动画效果。本文将深入探讨CSS3 transition的基本概念、语法结构以及如何实际应用它来创建丰富的动态效果。
CSS3 Transition 是一种无需JavaScript即可让元素在不同状态之间平滑转换的方法。当一个元素的CSS属性值发生变化时(通常由用户操作如鼠标悬停、点击或页面加载等触发),Transition允许我们定义一个时间区间,在这个时间段内,CSS属性的变化将会以平滑的动画形式呈现出来。
Transition由以下四个子属性组成:
transition-property指定了哪些CSS属性的变化会触发过渡动画。它可以接受单个属性名,多个属性名(用逗号分隔),或者关键字all表示所有可动画的属性。
.example {
transition-property: background-color, transform;
}
transition-duration定义了过渡动画持续的时间,单位通常是秒(s)或毫秒(ms)。
.example {
transition-duration: 0.5s;
}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决定了过渡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方式,可以是预定义的关键字(如ease, linear, ease-in, ease-out, ease-in-out),也可以是贝塞尔曲线函数(如cubic-bezier())。
.example {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ease-in-out;
}
transition-delay指定了动画开始之前的延迟时间。
.example {
transition-delay: 0.2s;
}
此外,为了简化书写,上述四个子属性可以合并写成简写形式:
.example {
transition: property duration timing-function delay;
}
例如:
.example {
transition: background-color 0.5s ease-in-out 0.2s, transform 0.5s;
}
假设我们有一个按钮,希望当鼠标悬停在其上时背景色能渐变,并且大小改变。
<button class="example-button">Hover Me</button>
.example-button {
background-color: #ccc;
width: 100px;
height: 50px;
transition: background-color 0.5s, width 0.5s, height 0.5s;
}
.example-button:hover {
background-color: #ff0000;
width: 120px;
height: 60px;
}
在这个例子中,当鼠标悬停在按钮上时,其背景颜色会在0.5秒内从灰色渐变到红色,同时宽度和高度也会平滑地增加。
CSS3 Transition是一种简洁高效的动画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那些只需简单过渡效果的场景。通过灵活运用Transition,我们可以轻松构建出更加生动有趣的Web界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对于更复杂的动画需求,可能需要借助于CSS3的另一项强大功能——关键帧动画(@keyframes)。无论如何,理解和掌握Transition都将为你的前端动画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好,很高兴又见面了,我是姜茶的编程笔记,我们一起学习前端相关领域技术,共同进步,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铁子们!从 2024/07/26 开始,我们进入算法专题篇的学习啦 。学习计划如下:
1?? 每日一题;
2?? 学习顺序是由易到难;
3?? 题目按照数据结构进行分类;
4?? 每个类型的题目预计安排 100 道题(简单/中等/困难各 33 道);
给你一个闭区间 [lower, upper] 和一个 按从小到大排序 的整数数组 nums ,其中元素的范围在闭区间 [lower, upper] 当中。
如果一个数字 x 在 [lower, upper] 区间内,并且 x 不在 nums 中,则认为 x 缺失。
返回 准确涵盖所有缺失数字 的 最小排序 区间列表。也就是说,nums 的任何元素都不在任何区间内,并且每个缺失的数字都在其中一个区间内。
示例 1:
输入: nums=[0, 1, 3, 50, 75], lower=0 , upper=99
输出: [[2,2],[4,49],[51,74],[76,99]]
示例 2:
输入: nums=[-1], lower=-1, upper=-1
输出: []
解释:没有缺失的区间,因为没有缺失的数字。
提示:
这道题要求我们找到一个有序数组 nums 和一个区间 [lower, upper] 之间所有缺失的数字,并返回这些缺失数字的最小排序区间列表。每个区间表示一段连续的缺失数字。
方法一:线性扫描
var findMissingRanges=function (nums, lower, upper) {
let result=[];
let prev=lower - 1;
for (let i=0; i <=nums.length; i++) {
let curr=(i < nums.length) ? nums[i] : upper + 1;
if (curr - prev >=2) {
result.push(getRange(prev + 1, curr - 1));
}
prev=curr;
}
return result;
}
function getRange(start, end) {
if (start===end) {
return [start, start];
} else {
return [start, end];
}
}
方法二:双指针法
var findMissingRanges=function (nums, lower, upper) {
let result=[];
let start=lower;
for (let i=0; i <=nums.length; i++) {
let end=(i < nums.length) ? nums[i] - 1 : upper;
if (start <=end) {
result.push([start, end]);
}
if (i < nums.length) {
start=nums[i] + 1;
}
}
return result;
}
通过这道题,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有序数组中的缺失区间,并生成相应的区间列表。方法一使用简单的遍历方法,适合理解;方法二使用双指针,简化了处理过程。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解决问题,具体选择取决于实际需求。我更更新双指针解法 !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祝你编程愉快!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