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总结输出,持续更新。Day day study!Day day up!
这里的元素大多数是普通元素。此处的普通指的是:几乎没有自己特殊的属性,只指定通用属性和各种事件属性。
基本元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head> <body> <h1>标题1</h1> <h2>标题2</h2> <h3>标题3</h3> <h4>标题4</h4> <h5>标题5</h5> <h6>标题6</h6> <p> <span> 其后无br </span> <span> 其后有br </span> <br> <span> 其后有hr </span> <hr> <span> 其后有div </span> <div id=""> 一般p内不包含div,div内可包含一切,所以以往大量使用,造成了语义化不明确。 </div> </p> </body> </html>
文本格式相关元素
<p> <b>b加粗</b><strong>strong加粗</strong>正常 <small>缩小</small>2<sup>2</sup>a<sub>2</sub> <hr > <bdo dir="ltr">左向右</bdo> <hr > <bdo dir="rtl">左向右</bdo> </p>
旧的语义相关元素
<p> <abbr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abbr> <address>西安市雁塔区幸福小区3单元403室</address> <cite>作品标题</cite> <blockquote cite="www.baidu.com">表示长文本引用。通常带有`cite`属性指定出处(可以使url)</blockquote> <q>表示短文本引用。</q> <code> let tempDom=document.querrySelect('#id'); dom.hidden=true; </code> <dfn>牛顿第三定理:</dfn> <br> <del>待删除线文本。通常带有`cite`属性指定原因、通常带有`datetime`属性标注修改时间</del> <br> <ins>表示插入的文本。常带有`cite`属性指定原因、通常带有`datetime`属性标注修改时间</ins> <pre>/\'''"""</pre> <samp>示范文本。</samp> <kbd>ctrl</kbd> <var>i</var> </p>
H5新增语义元素
这是一个<mark>重点</mark> <time pubdate="true" datetime="2019-10-14 22:05">2019-10-14 22:05</time> <details> <summary>摘要</summary> 这是详情、、、、 </details> <ruby> <rb>饕</rb> <rp>(</rp> <rt>tao</rt> <rp>)</rp> <rb>餮</rb> <rp>(</rp> <rt>tie</rt> <rp>)</rp> </ruby>
H5新增结构元素
没啥好说的,见名知其意,解决以前全用div语义化缺失的问题。
看到这里了,关注吧,由浅入深,持续更新一起学习进步。如果有什么建议和补充,请积极评论。
根据css显示分类,XHTML元素被分为
三种类型:
块状元素,内联元素,可变元素
&&
三种类型: 块状元素,内联元素,内联块元素(css2.1增加)
A:块状元素在网页中就是以块的形式显示,所谓块状就是元素显示为矩形区域,
B:默认情况下,块状元素都会占据一行,通俗地说,两个相邻块状元素不会出现并列显示的现象;默认情况下,块状元素会按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C:块状元素都可以定义自己的宽度和高度。
D:块状元素一般都作为其他元素的容器,它可以容纳其它内联元素和其它块状元素。我们可以把这种容器比喻为一个子。
A:内联元素的表现形式是始终以行内逐个进行显示;
B:内联元素没有自己的形状,不能定义它的宽和高,它显示的宽度、高度只能根据所包含内容的高度和宽度来确定,它的最小内容单元也会呈现矩形形状;
C:内联元素也会遵循盒模型基本规则,如可以定义padding,border,margin,background等属性,但个别属性不能正确显示;(padding-top:;margin-top/bottom:;)
需要根据上下文关系确定该元素是块元素或者内联元素。
div -最常用的块级元素
dl - 和dt-dd 搭配使用的块级元素
form - 交互表单
h1 -h6- 大标题
hr - 水平分隔线
ol – 有序列表
p - 段落
ul - 无序列表
li
fieldset - 表单字段集
colgroup-col - 表单列分组元素
table-tr-td 表格及行-单元格
a –超链接(锚点)
b - 粗体(不推荐)
br - 换行
i - 斜体
em - 强调
img - 图片
input - 输入框
label - 表单标签
span - 常用内联容器,定义文本内区块
strong - 粗体强调
sub - 下标
sup - 上标
textarea - 多行文本输入框
u - 下划线
select - 项目选择
盒子模型可通过display属性来改变默认的显示类型
A、大部分块元素display属性值默认为block,其中列表li的默认值为list-item。
B、大部分内联元素的display属性值默认为inline,其中img,input,默认为inline-block(行内块元素)。
设置一个元素在一个容器中垂直居中,必须更改默认的display属性值为inline-block;并加上同级元素(标尺)
(同级元素[标尺]样式设置为vertical-align:middle;width:0;height:100%;display:inline-block;)
三个条件:
元素类型案例
一、引题
在之前的浅谈HTML中的块级元素和内联元素中了解到了内联元素一般是不能设置宽高的,但是也有特殊。比如img是内联元素,但可以设置宽高,这肯定让不少人迷惑。这样我们就要引入HTML中置换元素的概念(非置换元素在w3c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姑且我们就把除置换元素外的元素当作非置换元素吧)。
二、置换元素与非置换元素
a) 置换元素:浏览器根据元素的标签和属性,来决定元素的具体显示内容。 例如:浏览器会根据<img>标签的src属性的值来读取图片信息并显示出来,而如果查看(x)html代码,则看不到图片的实际内容;<input>标签的type属性来决定是显示输入框,还是单选按钮等。 (x)html中的<img>、<input>、<textarea>、<select>都是置换元素。这些元素往往没有实际的内容,即是一个空元素。
置换元素在其显示中生成了框,这也就是有的内联元素(img,input)能够设置宽高的原因。
b) 不可替换元素(非置换元素):(x)html 的大多数元素是不可替换元素,即其内容直接表现给用户端(如浏览器)。
本文转自知乎号:千锋HTML5学院
号持续更新前端面试题和答案......
以下是一些HTML基础面试题: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