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标签」
安卓iOS电脑小程序网站游戏 教程
记得前年我推荐过App Store上的苹果神级浏览器:Alook浏览器,那个浏览器功能很多,以至于当初说的不像iPhone上的app,所以那个时候很多搞机党就在开发者微博各种求安卓版。
如今两年过去了,它真的来啦,且功能基本和iPhone版一致,而且免费,体验很不错。
01
软件概览
app名字叫做:Alook浏览器,功能很多,比如无广告、音视频倍速悬浮播放、全格式电子书阅读、智能拼页、看图模式、内置广告屏蔽插件Adblock Plus、深色夜间模式等。
总之功能还是很多的,如下app在酷安获得9.1分的高分评价(满分10.0分),很快就会火爆一波:
▼
02
软件体验
下载安装打开浏览器,和iPhone端逻辑类似,主页基本上就是推荐网页和导航等,如下所示:
▼
我们来介绍几个比较好用的功能,当然功能说的不全,还得各位自行体验。
亮点1:视频无广告,可悬浮、倍速播放
比较喜欢Alook浏览器的这项功能,对于看一些弹窗很多的视频网站很管用,而且悬浮窗视频确实很给力,独立于浏览器界面,支持0.5-16倍速。
▼
自带的Adblock Plus支持屏蔽视频广告、网页广告等,如下定时更新屏蔽规则:
▼
亮点2:全格式电子书阅读器
浏览器竟然支持各种电子书格式,确实还是比较稀奇的,支持txt, pdf, epub, kindle, mobi, azw, azw3, azw4, prc, pdb等Kindle电子书格式,确实像mobi、azw3这种支持还是比较少见的。
如下,阅读效果不错,基本功能都带了:
▼
且在线网页读书,支持智能拼页,如下就是各章节自动识别,自动翻到下一章节阅读,懒人必备:
▼
亮点3:看图模式,批量下载图片
浏览器会自动识别当前网站所有图片,如下点击网络图片,即可进入看图模式,如下所示,可批量选择下载,不过目前版本看图不能自动刷新,有待解决。
▼
亮点4:插件支持
app支持Via浏览器的插件,利用网友制作的插件可以净化网页、文字复制、图片提取等众多好用功能。
如下,在插件网页里,看到好用的就安装就是了,自行体验即可。
▼
亮点5:网页翻译
和Chrome浏览器一样,app同样支持网页内翻译(内置百度、彩云、必应、谷歌翻译等),支持大量语言翻译,如下翻译英文新闻效果,很是不错。
▼
亮点6:浏览器标识切换很全
支持各种手机端和电脑端UA标识切换,对于有些网页浏览,还是挺刚需的。
▼
03
小结
总之,这款app在App Store上评价很高,安卓版也是功能很多,满足各种需求,很多功能也没写,诸如账号同步、夜间模式、护眼模式、标记广告等功能,感兴趣的速去体验吧,用心之作应该会成为你的主力浏览器。
04
本期内容获取
点击上面公众号,点击发消息
发送6位时间代码210504获取
您的每次转发、点赞、留言是最好的支持
细思极恐!打开这款浏览器 手机摄像头自动开启…
举报视频中的这款手机为了实现全面屏设计,将前置摄像头设计有升降隐藏功能。举报人说,自己打开QQ手机浏览器时,手机摄像头突然自己升出来,怀疑遭到偷拍或偷录。这段视频很快成为了网络热搜,并引发网友对手机APP疑似偷拍行为的强烈不满。
对此,QQ浏览器团队迅速发布了官方声明,称确实存在升起摄像头动作,但这只是APP为了支持二维码扫描要获取摄像头的参数,并不会开启摄像头,更不会拍摄或记录,并针对这一异常现象作出问题原因和技术原理说明。声明还表示,手机QQ浏览器不会采集用户任何隐私,并将优化用户使用感受和体验。
然而,几天之后又有网友举报,在手机上用百度输入法在百度浏览器搜索网页时,手机顶部显示百度输入法正在录音。同样,百度手机输入法团队在第一时间回应,称此现象是语音麦克风预热优化造成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语音启动。并表示百度输入法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也不会用任何手段采集隐私。
手机APP套路多 用户授权“被同意”
尽管上述两起事件的当事方都在第一时间否认收集隐私,但相关说法并没有完全打消公众疑虑。如今,手机APP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APP套路一:自动勾选协议
记者分别在安卓和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里,随机下载了多款常用手机APP,发现手机APP在下载完成之后,其注册页面底部都会显示一行小字,提醒用户在使用该APP之前,需要阅读并勾选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授权成功后才能正常使用。而不少APP不等用户阅读,就自动设置成已勾选和默认同意状态。
APP套路二:用户登录即同意授权
有些APP在其注册页面底部标注,用户只要登陆即表示授权。这些手机APP,要么是在隐私政策里要求用户同意第三方分享个人信息,要么干脆采用第三方软件关联登陆,在登录页面提供了微信、微博在内的多个第三方平台,为了省事,用户通常都会点击第三方平台快速登陆,却在不知不觉间选择了默认授权。
APP套路三:说明太长 用词晦涩
记者点击多款手机APP的《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后发现,不少说明不仅篇幅冗长还用词晦涩,阅读起来费时费事。
APP套路四:滥采个人信息成普遍现象
目前手机APP的应用权限普遍涉及了多项个人信息,包括读取位置、电话、相机、短信、通讯录、麦克风、运动数据、身体传感器等敏感信息。一旦同意这些权限,就意味着该APP可以不经用户确认即可随时读取相关信息。这也解释了,用户在使用QQ浏览器和百度输入法等手机APP时,为什么会启动摄像头和录音功能。而用户一旦拒绝了某些所谓核心信息的授权,就无法正常使用该APP。例如使用新浪微博,用户必须同意电话授权,这包括读取用户的通话记录等权限,否则无法使用;使用百度手机输入法时,该应用提醒用户可能会收集用户的所有文字,包括密码和信用卡号等个人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惩处亟待加强
APP采集个人信息要合法
我国的《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力图对“合法正当必要”做进一步的解释。那么,手机APP采集这些个人信息是否是必要的呢?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安法研究中心主任 黄道丽:
只需要你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就可以的服务,它说我要去读取你的短信内容,它读到短信内容,就能够评估出你这个人的财政状况。这种就属于非必要。
个人信息保护亟需专门法律
我国至今还未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专门法律,个人数据保护面临严重挑战。专家表示,网络安全保护的力度跟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是一致的。随着网络安全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立法预计将逐步完善起来。
加大惩处力度打击信息泄露
早在1995年,欧盟就颁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今年5月25日,欧盟又出台了被称作史上最严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条例规定面向欧洲用户提供服务的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一旦发生严重违法的数据处理行为,最高可处以2000万欧元或是上一财年全球营业额4%的巨额罚款。
以谷歌公司为例,2017年谷歌对外公布的全球总收入为1108亿美元,假设一旦它出现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等违法行为,欧盟就可以对谷歌公司处以最高超过44亿美元的罚款。
而在我国,如果是个人违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比如偷拍窃听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是商业主体泄露个人信息,根据网络安全法,最高可被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 胡钢:
我们的《电子商务法》应该重点加强这一块,比如说个人信息被人滥用了,企业应该赔多少钱,如果不让企业承担,行业只会越走越危险。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