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当白鹭时代CEO陈书艺喊出“2017年HTML5游戏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大关,最高可达到50亿”这一观点时,曾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但在一大波“传奇类”HTML5游戏产品的带动下,50亿的市场规模已经不是天花板。明年HTML5游戏的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大关,也不再是痴人说梦。
为何手游那点事敢于作出这样的研判,这与当下HTML5游戏市场的“火爆”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2015年年初《愚公移山》的月流水突破百万之时,不少从业者高呼HTML5游戏的春天已经到来;而一年后,当蝴蝶互动宣布《传奇世界》成为业界首款流水过千万的产品之时,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据手游那点事的了解,目前一款质量尚可的HTML5游戏,特别是传奇类,过千万的月流水已渐成常态。不少优质产品的月流水集中在一千至二千万这一区间。根据手游那点事收集到的信息,目前几款HTML5游戏市场的头部产品,月流水已经突破五千万,这一收入也超过原生手游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
360游戏年初对于HTML5游戏的分析报告
随着产品收入的提高,市场也出现了不少新组建的HTML5游戏研发和发行团队。不少有实力的团队,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月流水已经达到数百万的量级。更重要的是,它们实现了自负盈亏,这和过去两年不少“赔钱赚吆喝”的HTML5游戏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不少手游发行商,也在今年内或明或暗地进入了HTML5游戏领域。保守估计,仅在广州一地,HTML5业务月流水破两千万的手游发行商就不下5家,而月流水在千万级别的则有十数家之多。凭借在产品调优和买量上的丰富经验,这些手游发行商也迅速地成为了HTML5市场有力的竞争者。
在不少HTML5游戏从业者看来,虽然目前HTML5游戏的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张,但是大部分增长的背后都指向了同一种方式,那就是“页游化”。这也是为何华南的游戏企业能在HTML5游戏业务上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早在2015年初,触控科技CEO陈昊芝就提出了“手机页游”这一概念,来代替HTML5游戏。或许令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HTML5游戏市场无论是产品属相还是市场打法,都在“页游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首先是产品层面,页游化的标志,无疑是大量以“挂机+ARPG”为核心的传奇类HTML5游戏的出现。这类游戏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拥有像素级的画面以及几乎不用玩家任何操作的玩法。有业内人士透漏,目前市面上百余款传奇类HTML5游戏,其实真正的源代码(数值)不超过10款,大部分都是换皮甚至只是换名字和icon的产品。
HTML5游戏大量重复的产品
其次是在入口方式上,与传统HTML5游戏“即玩即走,随处是入口”的特点不同,这些传奇类的HTML5游戏,往往有自己的包体,玩家需要通过下载才能进入游戏。不过这些的包体往往只有1-2m,对于用户而言,下载一个这样的包可以说毫无负担。但对于发行商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更好地留住用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买量,解决HTML5游戏渠道少、获取用户难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自然是在市场打法上,正因为“微端”的特点,现阶段不少HTML5游戏正是通过疯狂买量的来获取大量的用户。有消息指,个别厂商在微端买量上的投入费用达到了千万规模,这也与过往页游主要获取用户的方式雷同。
通过对得到市场验证、成熟的产品(数值)进行换包、换皮等的手段快速上线,再通过大规模买量的模式来“洗”用户,这就是目前大部分传奇类HTML5游戏和发行商的商业逻辑。以至于有从业者表示:“一旦被页游公司盯上的话,(哪个行业)基本都是那套玩法了。”
但除却这些传奇类产品,其他类型的HTML5游戏则显得不温不火,这也是目前HTML5游戏市场最大的问题所在。
2017年上半年,能被业界所熟知的非传奇类HTML5游戏并不多,《猪来了》、《绝世神功》以及《原谅帽大作战》是当中为数不多的几款。而在今年4月腾讯UP发布会上公布、进入了“极光计划”的《疯狂雪球H5》,至今仍未正式上线。缺产品、特别是优质产品,依旧是HTML5游戏市场的主旋律。
《疯狂雪球H5》入选了腾讯的“”极光计划
此外,流量仍然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有消息指,目前市场最大的流量入口腾讯对HTML5游戏的扶持力度并没有预期中那样大。在微信上,腾讯十分谨慎地选择了自研产品而非第三方产品作为第一波的尝试;而在手Q中,腾讯则对合作产品的类型和数量有着明确的要求,并且入口较深,不容易被发现。而腾讯体系以外的流量,也相对集中在头部的几个渠道当中,竞争相当激烈。
而由于传奇类HTML5游戏大火,迫于变现和KPI的压力,渠道也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这类型的游戏上。这也导致相较以往,非传奇类的产品需要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数据才能打动渠道。而这无疑令HTML5游戏的研发成本大为上升。据悉,单款非传奇类HTML5游戏的研发成本从今年年初的几十万,发展成当下的五六十万甚至过百万。
一方面是传奇类产品的持续火热带动整个HTML5游戏市场规模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非传奇类产品(团队)在流量、资金上的吃紧。这一看似矛盾的现状,却的的确确发生在当下的HTML5游戏市场中。
可以预见,在没有大的冲击和改变的情况下,未来过百亿规模的HTML5游戏市场收入,恐怕大部分将落入到页游套路(挂机+买量)的公司的手中。
个使用Chrome内核的国产浏览器,最近惹上了大麻烦。
“那不是抄袭Chrome,因为那就是Chrome。”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原理就像我们使用一个输入法,可以自由地换输入法皮肤。红芯浏览器,就相当于是给Chrome穿了一件名叫国产自主品牌的衣服。”
在获得2.5亿融资之后,陈本峰口中的自己的浏览器“内核”技术,被证实只是为谷歌Chrome披了一层外衣,在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声中,也承认了“存在夸大”。而新京报记者经过大量求证发现,造假的不仅是红芯内核,创始人陈本峰和高婧的简历,同样“严重夸大”。和此前所宣传的IE核心研发工程师相比,陈本峰在微软期间主要是测试工程师,大部分项目经历为基础岗位工作。
红芯的创始人陈本峰和高婧,一个80后,一个90后,一个坚信“小池塘养不出大鲨鱼”,一个坚信“要在产品里‘走火入魔’”。
无论是产品还是简历,而现在对红芯回应并不买单的公众,正在等他们继续掀开底牌。
8月16日,因旗下红芯浏览器被指造假,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坐上了风口浪尖,该公司被指以谷歌浏览器Chrome内核“换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国产浏览器”红芯浏览器。而在前一天,公司刚刚宣布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户及资本机构。8月17日一早,红芯再次发出声明:承认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
一位资深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谷歌chrome浏览器除了正式发布的chrome版本外,还有一个平行版本chromium项目,供开发者开源使用, 对chrome的套壳也是浏览器界的常见情况,并不是抄袭,但绝不是自主研发,因为只是使用了开源项目的接口,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插件来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一些别的功能。
“错就错在,虚假称自己是自主研发这件事上。”该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但是红芯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企业级HTML5应用场景清晰,面向企业的浏览器安全,是很多大公司、企事业机构的刚需。过去员工浏览网页的保密和安全需求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现在需要通过移动化转变,用浏览器比较方便。”
该业内人士透露,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办公开支,超过规定数额就需要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在这个过程中打出自己的国产、自主研发牌,加上团队资历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更容易获得政府订单,“因为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比起国外技术更成熟的应用,更愿意使用国产技术团队的产品,看重的就是技术自主可控。”
在今年4月更名红芯之前,陈本峰旗下主流产品“云适配”,宣传语中称,可以迅速为政府和企业构建一套安全、便捷、跨平台的HTML5网页应用系统(内网或外网),帮助各类企业实现跨屏营销和移动办公战略。新京报记者发现多个地方政府、银行、学校的云适配招标公告。
今年5月,陈本峰召开品牌升级发布会,云适配升级为“红芯云适配”,红芯结合自身的“红芯企业浏览器”提出了“安全+体验兼备的SDP产品体系”。陈本峰认为,当下浏览器正在成为云时代企业应用的最大入口,而红芯一直致力于研发中国自主可控的浏览器内核,实现从源头保障企业数据从云到端的安全。
在被揭穿使用谷歌Chrome内核并道歉之前,陈本峰曾扬言:红芯目标是要做第五个世界级的浏览器内核,只有自己掌握了浏览器内核技术,才能真正做到云安全。
中兴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陈本峰强调,开源并不代表技术可控,上千万行的代码里面有没有安全漏洞?这说不清楚的。但他指出,目前中国是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内核技术的,很多国产的浏览器,像360、搜狗等用的都是国外的浏览器内核。这样,内核、入口掌握在别人手里,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
在被揭穿“造假”之后,红芯方面表示,红芯浏览器内核 Redcor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 Chromiun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这点在前期宣传过程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部分读者认为其从零开始研发了浏览器内核。在声明中,红芯表示今后会在产品的显著位置上标注红芯内核基于谷歌的 Chromiun开源项目,并且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功能需求和客户价值上。
新京报记者独家获悉,陈本峰在微软的英文名为Benjiamin Chen,2006年至2012年在微软工作的经历属实,但和此前官网宣传相比,也属于层层夸大了在微软的经历。和此前所宣传的IE核心研发工程师相比,陈本峰在微软期间主要是测试工程师,大部分项目经历为基础岗位工作。
此前,在红芯官网陈本峰的介绍中写道:担任IE浏览器核心研发工程师,参与开发了IE8、IE9、IE10浏览器。由于工作出色,陈本峰获得了微软产品技术最杰出贡献奖。介绍中还称,全球知名404页面也由陈本峰开发。
新京报记者追溯他的职业经历独家获悉,他在微软时确实参与了IE浏览器的相关工作,但主要是承担基础测试工作、IE多语言界面的开发,并非核心研发工程师,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陈本峰的工作属于测试工程师,是基础岗位,并不是核心研发人员,也没有看到他曾经参与过微软H5相关的工作。”
而在云适配此前的官网中,陈本峰还被形容为IE404页面的缔造者,“微软省了2.97亿”,还陆续获得微软最有价值荣誉专家(MVP)、微软最佳产品贡献奖等等。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微软IE404项目的负责人另有其人,该知情人士分析,“陈本峰并不能算是缔造者或者404之父,但确实参与了IE404项目的测试工作,但也只是项目内一个Developer(开发人员)。”
而对于此前所宣称的“MVP”,一位微软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该奖项主要用于对微软社区有所贡献的各地工程师,基本不会发给自己的在职员工,而新京报记者在微软MVP公开查询系统,也并未查询到和陈本峰(Benjiamin Chen/Ben Chen)有关的任何获奖信息。
一位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工程师告诉新京报记者,“陈本峰的经历来看,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但是并没有担任很核心的工作,夸大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在国外大部分都是项目制,一个项目经理牵头,不同的岗位分工很精细。很多在国外科技工作过的工程师,回国可能就会直接带团队,有的人哪怕是只参与了一小部分工作,却会把项目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有知名项目参与背景,这样容易拿到投资。”
陈本峰作为技术人才出身,经历基本属实,但和红芯产品一样,“虚假宣传”并包装了自己的“简历”。而一位接近内部人士透露,为之做包装的人,就是红芯另一位创始人高婧(Mirranda Gao)。
此前红芯官网对红芯联合创始人、COO高婧的介绍长期“模糊”地介绍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而红芯浏览器事件之后,高婧的介绍改为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而哈佛大学则被移至介绍的下方小字中,并标注为(交流学生)。这意味着红芯方面将曾在哈佛大学参与交流生项目的高婧宣传为毕业于哈佛大学,存在故意夸大宣传的嫌疑。
新京报记者在领英找到了Mirranda Gao的页面,显示她的教育记录为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Ungergraduate(本科生)”,而哈佛大学只有为期一年的交流,社团活动记录为“sponsorship coordinator(赞助协调员)”和兼职英语家教。
在2014年她接受侨报网采访时,这一经历也得到了印证。在读大学期间她以访问的身份去了哈佛。她经常游荡在MIT的聚会中。随后又加入了一个名为SLP(创业领导培训计划),为创业者提供导师培训等机会的组织。也正是SLP将她和陈本峰联系到了一起。
高婧成为SLP在香港的创始人,这被看作是高婧职业经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除了引入SLP,她还是哈佛中国论坛组织者之一(经查证只是赞助协调员),但凭借这些经历,她上榜《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还获得“亚洲品牌十大创新女性”、“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品牌女性”、“北京海英人才” 等荣誉,高婧的创业可谓自带光环。
引入SLP之后,高婧负责每隔两周就寻找一个可以上课的导师,跑遍了香港的各个企业寻找愿意加入SLP的学员。而2012年,刚从美国回来,准备大干一场的陈本峰就是这样被高婧用“魄力和能力”打动,成为了此后二人所合作的云适配。
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在2010年至2017年,高婧简历显示,在香港从事创业项目工作,2012年她和陈本峰一起进入微软在中关村的创业培训孵化器。和高婧接触过的人形容她“女王范”,极擅长营销。如果不选择IT行业,高婧曾对媒体说,自己也许会去做和音乐有关系的事情,比如拉大提琴,因为拉大提琴的女生很帅。
在侨报网2014年对她的报道中,说到营销经验中开发市场这个重点,她用了“不择手段”这个词语:足够的狠劲是每天破茧重生的坚实力量。
报道中介绍,从最初十几个人组成的团队的电话营销,为了吸引客户把价格降低,再后来开发代理商,直销客户,从媒体客户到企业客户,再到如今“云适配”运营一年半,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客户已多达几万家。例如,国内最大的云防护产品360网站卫士、中国政府网。还有最近十分热门的百度“直达号”也选择了与他们合作。“今天你云适配了吗?”成为了网络上的流行问候语。
“80”后陈本峰,确实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中科大参与科大讯飞萌芽,硕士毕业后进入微软总部,回国后项目顺利,他在官网中的介绍自带“光环”,而这些光环却并不全是真实的。
小时候在老家福建莆田长大的陈本峰,最喜欢打游戏,因为只买一个游戏币,就在游戏店泡半天,家附近的游戏店老板都把他拉入黑名单。后来,他又迷上打篮球,打校队,打全省联赛,是一个篮球特长生。
陈本峰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中回忆,自己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在高一暑假。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他受了重伤,断了职业篮球运动员之梦,于是他开始拿起书本学习。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从年级倒数50名考到全年级第一,最终在1998年高考中以全市理科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考入有“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的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进入科大后,本是硬件专业的陈本峰却对软件痴迷,大一自学编程,大二获得科大软件比赛第一名,打篮球写代码就是陈本峰在中科大的全部生活。
陈本峰遇到本科导师王仁华教授,彼时市值冲天的科大讯飞还在中科大的襁褓中。2000年,由于编程能力出众,20岁的陈本峰被他的本科导师——科大讯飞创始董事长、中文语音合成技术宗师王仁华教授“招致麾下”。
在此前他提到加入科大讯飞的经历时,均称“成为了当时的初始团队”。他的工作是帮助讯飞完善了中文分词系统,使其准确率从70%提升到93%。和陈本峰一样,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是科大讯飞创始人陈仁华教授的学生。8月16日,刘庆峰回应,但陈本峰不是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曾经只是科大讯飞实验室的一名实习生。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很多科技公司初创阶段都是找了在校学生干一些基本的工作,所以陈本峰确实是在科大讯飞的初创团队工作过,但并不是创始人之一,最多算是创始团队实习生。”
在几年前的报道中,陈本峰和高婧,一个80后,一个90后,一个坚信“小池塘养不出大鲨鱼”,一个坚信“要在产品里‘走火入魔’”的两个人组成了“云适配”这个奇特的组合,迎接他们的是一群对网络无比依赖的疯狂“观众”。
现在这些观众,正在等他们掀开自己真实的底牌。
新京报记者 任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火爆,HTML5因具有跨平台、开发快的优势,赢得了更多企业和学习者的青睐。众多人纷纷转战HTML5的学习行列。对于零基础的同学来说,想要的就是适合零基础学习HTML5的教程方法,以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本文千锋武汉HTML5培训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学习。
一、HTML5学习途径
1、很多视频网站。比如千锋教育的官网,还有千锋腾讯课堂可以看免费的学习教程视频。
2、新手跟着视频教程学习,需要边学边练,多练习代码,不懂的一定要多看,基础要打牢。
二、HTML5开发工具
HTML5是一个标记类的语言,虽然用文本编辑器也能编写的,但是用一些集成工具还是高效一些。
三、HTML5学习路径
1、Html基础
2、CSS基础
3、HTML5
4、JavaScript
5、CSS3
6、jQuery
然后项目实战,找个网页从静态页面写起,切图之类的。公司有相关的HTML5项目,直接拿来学习更好。
四、HTML5相关书籍
可以找一些不错的HTML5相关书籍来学习,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而且书籍可以做一些笔记,重点难点可以标记,不懂和重点多看多记,这样能更好的掌握。
推荐五本不错的HTML5书籍,它们确实是学习HTML5的好帮手。分别是《HTML5 + CSS3 从入门到精通》、《响应式web设计:HTML5和CSS3实战》、《HTML5移动web开发实战详解》、《疯狂HTML 5/CSS 3/Java讲义》、《HTML5与CSS3权威指南》、《HTML5触摸界面设计与开发》。
学习HTML5,可以参考千锋武汉HTML5培训小编提供的HTML5学习路线,对从零基础小白到web前端初级开发工程师,web前端高级开发工程师,后面的web前端大神级开发工程师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指导,根据提供的HTML5学习路线图可以让你对学习HTML5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个清晰的了解,并快速入门HTML5开发。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