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tml(网页)运行本地程序(exe文件)的方法与源码

信大家在使用一些软件的时候会发现,只要点击了它们的一些网页广告就会运行一些推广软件或者是官方软件。它们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听来群网慢慢道来。

下面链接是微软MSDN上的说明,为了大家易懂,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aa767914%28v=vs.85%29.aspx

当然,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方法,小编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此方法分两部份:1. 注册表代码部份; 2. HTML代码部份

1.注册表代码: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LASSES_ROOT\laiqun]
@="laiqun Protocol"
"URL Protocol"=""
[HKEY_CLASSES_ROOT\laiqun\DefaultIcon]
@="C:\\WINDOWS\\NOTEPAD.EXE"
[HKEY_CLASSES_ROOT\>laiqun\shell]
@=""
[HKEY_CLASSES_ROOT\laiqun\shell\open]
@=""
[HKEY_CLASSES_ROOT\laiqun\shell\open\command]
@="\"C:\\WINDOWS\\NOTEPAD.EXE\" "

注释:laiqun代表链接前缀如:[laiqun://], 可修改为您想要的前缀。

C:\WINDOWS\NOTEPAD.EXE\ 代表需要执行EXE的路径(可执行文件),可替换您想运行的程序。

修改完后保存,将TXT文件重命名为【文件名.Reg】然后运行就加入注册表中(如下图)

注册表代码

2.html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head>
<body>
<div>
<a href="laiqun://">此处文字按需修改</a>
</a>
</div>
</body>
</html>

把上面的html代码复制到notepad++,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然后把TXT后缀修改成html即可(如下图)。

HTML代码

打开html文件点击里面的链接就能直接打开笔记本,我里面路径写的是记事本程序的路径,所以点击的时候是打开记事本,这个文件路径可以在注册表程序中修改。

注意:编辑代码建议使用 notepad++等专业文本编辑器,不建议使用电脑自带的记事本。

好了,关于 html(网页)运行本地程序(exe文件)的方法与源码 的教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支持。

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

oogle Docs宣布将会把HTML迁移到基于Canvas渲染,这一消息的出现再次把几年前随HTML5诞生的标签重新推到了人们视线之中。Canvas在刚推出时主打的优势就是更快的渲染速度,堪称HTML届的“小飞人”,刷新了人们对Web页面元素绘制速度的印象。但Canvas的优势仅限于此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ML绘图届的前辈:SVG

Canvas是HTML5时代引入的“新”标签。与很多标签不同,Canvas不具有自己的行为,只将一组API 展现给客户端 JavaScript ,让开发者使用脚本把想绘制的东西画到一张画布上。

在HTML5之前,人们通常使用SVG来在页面上绘制出图形。SVG使用XML来定义图形,就像使用HTML标签和样式定义DIV一样,我们也可以将一个空白的DIV想象为长方形的SVG,两者的设计思想是相通的,SVG的本质就是一个DOM元素。而Canvas则不同,Canvas提供的是 JavaScript 的绘图 API,而不是像 SVG那样使用XML 描述绘图,通过JavaScript API直接完成绘制,比起修改XML来说要更简便、更直接。

除了定义的方式不同,Canvas和DOM(当然也包含SVG)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浏览器的渲染方式上。

浏览器在做页面渲染时,Dom元素是作为矢量图进行渲染的。每一个元素的边距都需要单独处理,浏览器需要将它们全都处理成像素才能输出到屏幕上,计算量十分庞大。当页面上内容非常多,存在大量DOM元素的时候,这些内容的渲染速度就会变得很慢。

而Canvas与DOM的区别则是Canvas的本质就是一张位图,类似img标签,或者一个div加了一张背景图(background-image)。所以,DOM那种矢量图在渲染中存在的问题换到Canvas身上就完全不同了。在渲染Canvas时,浏览器只需要在JavaScript引擎中执行绘制逻辑,在内存中构建出画布,然后遍历整个画布里所有像素点的颜色,直接输出到屏幕就可以了。不管Canvas里面的元素有多少个,浏览器在渲染阶段也仅需要处理一张画布。

然而这样更加强大的功能,不可避免的让使用canvas渲染有很高的门槛。Google Docs在构建Canvas的过程中重新定义了往常已经被人们所熟悉的内容,例如精确定位、文本选择、拼写检查、重画调优等。为什么更多开发者还是选择了接纳Canvas这个门槛更高的技术路线呢?这就得回到Canvas的最大优势:渲染性能。

Canvas的渲染模式

这里的渲染是指浏览器将页面的代码呈现为屏幕上内容的过程。Canvas和Dom的渲染模式完全不同,搞清楚这个差异对理解Canvas的性能优势至关重要。

Dom:驻留模式

驻留模式(Retained Mode)是Dom在浏览器中的渲染模式。下图粗略展示了这一过程的工作流程。

DOM的核心是标签,一种文本标记型语言,多样性很强且多个标签之间存在各种关联(如在同一个DIV下设置为float的子DIV)。浏览器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DOM元素,减少对绘制API的调用,就设计了一套将中间结果存放于内存的“驻留模式”。首先,浏览器会将解析DOM相关的全部内容(包含HTML标签、样式和JavaScript),将其转化为场景(scene)和模型(model)存储到内存中,然后再调用系统的绘制API(如Windows程序员熟悉的GDI/GDI+),把这些中间产物绘制到屏幕。

驻留模式通过场景和模型缓存减少了对绘制API的调用频次,将性能压力转移到场景和模型生成阶段,即浏览器需要根据DOM上下文和BOM中的尺寸数据,“自行判断”每一个元素的绘制结果。

Canvas:快速模式

Canvas采用了和DOM不同的快速模式(Immediate Mode),让我们先来看看快速模式是如工作的:

与驻留模式相比,快速模式将场景和模型的生成从浏览器移交给了开发者。开发者在设计页面时,就通过Canvas的JavaScript API定义了画布内所有元素的绘制方式。浏览器只需要简单的执行这些脚本即可,而不需要像渲染DOM一样逐个处理子元素了。

在快速模式中,页面的绘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开发者不仅需要指定什么需要画,还要创建和维护一个模型。此外,开发者还需要管理好当前场景重绘时带来的改变,以及响应用户的点击或输入操作等。

Canvas的应用优点

上面介绍的两种不同的模式直接造成了Dom和Canvas的性能差异。对于使用快速模式渲染的Canvas而言,浏览器的每次重绘都是基于代码的,不存在能让处理流程变慢的多层解析,所以它真的很快。除了快之外,Canvas的灵活性也大大超出DOM。我们可以通过代码精确的控制如何、何时绘制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在资源消耗上,DOM的驻留模式意味着场景中每增加一点东西就需要额外消耗一些内存,而Canvas并没有这个问题。这个差异会随着页面元素的数量增多而愈加明显。以B端的企业应用场景为例,表单那种数据量比较小的场景,不同渲染模式带来的效果差异并不明显;但在工业制造、金融财会等类Excel电子表格操作的场景下,单元格数量动辄便是上百万(5万行x 20列)甚至上亿个,浏览器需要对表格所有单元格本身内容进行渲染,同时还涉及到丰富的数据处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Web页面上的电子表格,包含1百万个单元格)

在Canvas出现之前,在前端渲染表格时只能通过构建复杂的DOM来实现。这种方式下,浏览器的性能成为了Web应用瓶颈,让很多开发者放弃了在浏览器上实现电子表格的想法。

在Canvas出现后,快速模式带来的性能优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亮点,大量、复杂的DOM渲染处理带来的性能问题终于有了解决途径。

回到电子表格的应用场景,业内已经出现了使用Canvas绘制画布的表格组件,这类组件在渲染数据层时不仅无需重复创建和销毁DOM元素,在画布的绘制过程中,也比Dom元素渲染的限制更少。除了表格之外,Canvas也为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页面游戏等场景带来了变革。

(数字孪生大屏,精确控制各种形状、样式)

总结

总结一下,在渲染模式上,Canvas站在了DOM的对面,浏览器对其内容一无所知,一切渲染的权利回到了开发者的手上,这个改变带来了显著的性能优势。此外,我们可以使用Canvas绘制种类更为丰富的UI元素,如线形、特殊图形等,通过画法逻辑,还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UI界面渲染,解决了浏览器差异造成的样式误差,让更多应用场景可以顺利迁移到Web平台上来。

事跟我说他用jQuery取不到页面上隐藏元素input的值,他的html页面大概内容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lib/jquery-1.11.2.min.js"></script>
	<title>浅谈Html页面内容执行顺序</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userId = $('#hiddenUserId').val();
		var contextPath = $('#hiddenContextPath').val();
		var userName = $('#hiddenUserName').val();
	</script>
</head>
 
<body>
	<input type="hidden" id="hiddenUserId" value="101" />
	<input type="hidden" id="hiddenContextPath" value="/web" />
	<input type="hidden" id="hiddenUserName" value="小明" />
</body>
 
</html>

页面中的JS脚本在head中,JS脚本要读取的input在body中。浏览器对html页面内容的加载是顺序加载,也就是在html页面中前面先加载,因此当加载到JS脚本时,input还没有加载到浏览器中。JS是一种解释性的脚本,也是从上而下顺序执行,由于这段JS代码是立即执行的,所以当JS在执行的时候,读取不到input的值。

最直接的修改方法是把JS放到网页的最下面执行。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lib/jquery-1.11.2.min.js"></script>
	<title>浅谈Html页面内容执行顺序</title>	
</head>
 
<body>
	<input type="hidden" id="hiddenUserId" value="101" />
	<input type="hidden" id="hiddenContextPath" value="/web" />
	<input type="hidden" id="hiddenUserName" value="小明"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userId = $('#hiddenUserId').val();
		var contextPath = $('#hiddenContextPath').val();
		var userName = $('#hiddenUserName').val();
	</script>
</body>
 
</html>

把JS放到网页的最下面,这样在JS执行的时候,网页内容都已经加载完毕。把JS放在网页的最下面方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大部分情况JS并不是总能放在网页的最下面。这时可以用window的onload事件,onload事件在整个页面都加载完成后才触发,可以把JS脚本放在onload里面执行。不同浏览器onload事件添加方式也不一样。

IE下事件: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var userId = $('#hiddenUserId').val();
			var contextPath = $('#hiddenContextPath').val();
			var userName = $('#hiddenUserName').val();
		});

Chrome/Firefox等DOM标准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var userId = $('#hiddenUserId').val();
			var contextPath = $('#hiddenContextPath').val();
			var userName = $('#hiddenUserName').val();
		});

由于不同浏览器的事件添加方式不一样,jQuery为我们提供了通用的初始化方法,该方法在页面加载完成时触发。

$(function(){
			var userId = $('#hiddenUserId').val();
			var contextPath = $('#hiddenContextPath').val();
			var userName = $('#hiddenUserName').val();
		});

上面方法本质就是添加onload监听事件。

最终修改后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