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果,随喜正能量】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在自己的心上种一颗快乐的种子,坚定、快乐的做自己的事,更让大家不那么无趣。
《VBA信息获取与处理》教程是我推出第六套教程,目前已经是第一版修订了。这套教程定位于最高级,是学完初级,中级后的教程。这部教程给大家讲解的内容有:跨应用程序信息获得、随机信息的利用、电子邮件的发送、VBA互联网数据抓取、VBA延时操作,剪贴板应用、Split函数扩展、工作表信息与其他应用交互,FSO对象的利用、工作表及文件夹信息的获取、图形信息的获取以及定制工作表信息函数等等内容。程序文件通过32位和64位两种OFFICE系统测试。是非常抽象的,更具研究的价值。
教程共两册,八十四讲。今日的内容是专题八“VBA与HTML文档”的第二节上半部分:HTML文档常用元素汇总
3)HTML 注释 <!-- 与 -->
注释标签 <!-- 与 --> 用于在 HTML 插入注释。可以将注释插入 HTML 代码中,这样可以提高其可读性,使代码更易被人理解。浏览器会忽略注释,也不会显示它们。开始括号之后(左边的括号)需要紧跟一个叹号,结束括号之前(右边的括号)不需要。
注释可以按下面的格式写:
<!--注释:文档头部,文档相关消息,并不提供文档内容-->
4)段落 <p>
段落是通过 <p> 标签定义的。浏览器会自动地在段落的前后添加空行。(<p> 是块级元素)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用到了表述段落的符号<p>,我们如果提取网页小说的数据,新闻等页面的消息,文本都是一段一段的,这样的页面,我们就可以通过<p>标签实现。当运用ie/webbrowser方式提取这类网页的时候,历遍所有段落p元素即可。
使用空的段落标记 <p></p> 去插入一个空行是个坏习惯。可以用 <br /> 标签代替它!(但是不要用 <br /> 标签去创建列表。)
5)超链接 <a>
使用 <a> 标签在 HTML 中创建链接。
超链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组词,也可以是一幅图像,您可以点击这些内容来跳转到新的文档或者当前文档中的某个部分。当您把鼠标指针移动到网页中的某个链接上时,箭头会变为一只小手。
有两种使用 <a> 标签的方式:通过使用 href 属性 - 创建指向另一个文档的链接也可以通过使用 name 属性 - 创建文档内的书签。
超链接是我们最常见的页面元素,基本的门户网站都有他,点了以后,可以跳转到另一个页面。一般语法格式:
<a href=”跳转的URL” target=” _blank/_self”>显示的超链接文本</a>
Target属性,表示的是当我们点击超链接,是在原页面进行跳转(_self)还是新建页面进行跳转(_blank)。
为了说明这种超链接,我们更正一下“HTML基础学习-1.html”的内容:
<html>
<head> <!--注释:文档头部,文档相关消息,并不提供文档内容-->
<title>
VBA应用提高篇
</title>
</head>
<body> <!--注释:文档主体-->
<h1>学习VBA语言</h1>
<p>为了更好的掌握VBA的各个知识点,您可以先参考我的第一套教程:VBA代码解决方案</p>
<a href="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20815886500285610%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target=" _blank">显示学习的网页</a>
</body>
</html>
讲上述代码另存为“HTML基础学习-2.html”内容截图:
打开这个文件:
点击链接:
查看一下源码:
1)标题 <h1> - <h6>
2)水平线 <hr />
3)注释 <!-- 与 -->
4)段落 <p>
5)超链接 <a>
以上各个元素我们要熟练的掌握,才能在分析网页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下一讲我们继续讲解HTML网页的元素构成。
本节知识点回向:
什么是HTML文档的框架结构是怎样的?说出以下个元素的标签:标题,水平线,注释,段落,超链接 。
本节参考文件:HTML基础学习-1.html;HTML基础学习-2.html
我20多年的VBA实践经验,全部浓缩在下面的各个教程中,教程学习顺序:
【分享成果,随喜正能量】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我承受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
TML 实例
<!DOCTYPEhtml><html><head><metacharset="utf-8"><title>菜鸟教程(runoob.com)</title></head><body><h1>我的第一个标题</h1><p>我的第一个段落。</p></body></html>
实例解析
DOCTYPE 声明了文档类型
位于标签 <html> 与 </html> 描述了文档类型
位于标签 <body> 与 </body> 为可视化网页内容
位于标签 <h1> 与 </h1> 作为一个标题使用
位于标签 <p> 与 </p> 作为一个段落显示
<!DOCTYPE html> 在HTML5中也是描述了文档类型。 |
什么是HTML?
HTML 是用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语言。
HTML 指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 不是一种编程语言,而是一种标记语言
标记语言是一套标记标签 (markup tag)
HTML 使用标记标签来描述网页
HTML 文档包含了HTML 标签及文本内容
HTML文档也叫做 web 页面
HTML 标签
HTML 标记标签通常被称为 HTML 标签 (HTML tag)。
HTML 标签是由尖括号包围的关键词,比如 <html>
HTML 标签通常是成对出现的,比如 <b> 和 </b>
标签对中的第一个标签是开始标签,第二个标签是结束标签
开始和结束标签也被称为开放标签和闭合标签
<标签>内容</标签>
HTML 元素
"HTML 标签" 和 "HTML 元素" 通常都是描述同样的意思.
但是严格来讲, 一个 HTML 元素包含了开始标签与结束标签,如下实例:
HTML 元素:
<p>这是一个段落。</p>
Web 浏览器
Web浏览器(如谷歌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Firefox,Safari)是用于读取HTML文件,并将其作为网页显示。
浏览器并不是直接显示的HTML标签,但可以使用标签来决定如何展现HTML页面的内容给用户:
HTML 网页结构
下面是一个可视化的HTML页面结构:
<html>
<head>
<title>页面标题</title>
</head>
<body>
<h1>这是一个标题</h1>
<p>这是一个段落。</p>
<p>这是另外一个段落。</p>
</body>
</html>
只有 <body> 区域 (白色部分) 才会在浏览器中显示。 |
HTML版本
从初期的网络诞生后,已经出现了许多HTML版本:
版本 | 发布时间 |
---|---|
HTML | 1991 |
HTML+ | 1993 |
HTML 2.0 | 1995 |
HTML 3.2 | 1997 |
HTML 4.01 | 1999 |
XHTML 1.0 | 2000 |
HTML5 | 2012 |
XHTML5 | 2013 |
<!DOCTYPE> 声明
<!DOCTYPE>声明有助于浏览器中正确显示网页。
网络上有很多不同的文件,如果能够正确声明HTML的版本,浏览器就能正确显示网页内容。
doctype 声明是不区分大小写的,以下方式均可:
<!DOCTYPE html>
<!DOCTYPE HTML>
<!doctype html>
<!Doctype Html>
通用声明
HTML5
<!DOCTYPE html>
HTML 4.01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XHTML 1.0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查看完整网页声明类型 DOCTYPE 参考手册。
中文编码
目前在大部分浏览器中,直接输出中文会出现中文乱码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头部将字符声明为 UTF-8。
HTML 实例
<!DOCTYPEhtml><html><head><metacharset="UTF-8"><title>页面标题</title></head><body><h1>我的第一个标题</h1><p>我的第一个段落。</p></body></html>
如您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在下面与我留言或是与我探讨QQ群308855039,我们一起飞!
前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在对前端基础知识做一个梳理总结,今天联系页面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浮动元素造成父级高度塌陷的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也是好一番查资料,原来MDN上专门介绍过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心得。
下面是两个容器元素box和box1,其中box1是子元素。
<div class="box">
<div class="box1"></div>
</div>
这是元素的CSS样式。
<style>
body{
background-color: #121212;
}
.box {
border-radius: 8px;
padding: 16px;
background-color: #121212;
border: 3px solid #ffffff;
}
.box1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color: rgb(196, 233, 30);
}
</styl
这是上面HTML和CSS渲染出来的效果图。
元素样式
现在我对box1加上一个CSS样式:float:left;那么现在的渲染效果就变成了这样:
子元素浮动起来了
从效果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父级元素的高度没了,子元素出现在了父元素的外面,并没有完全被父级元素包裹住,这是因为子元素box1添加了float:left;之后脱离了文档流,所以无法被包含了。
脱离正常文档流的元素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块级格式化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FC(Block Formatting Context),通常情况下,只有根元素一个块级上下文。但是上述的元素box1设置了float:left就会为这个块级元素创建一个独立的上下文环境,因此这个元素的排版会完全独立于内部,所以父级元素无法包裹这个元素,因此它的高度会塌陷。
脱离常规文档流的元素:
方案一:给父级元素加上一个float:left
父级元素加上float:left
但是这样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父级的宽度丢失了,无法自适应页面的宽度了,因此该方法不推荐使用。
方案二:给子元素box1加上display:inline-block
display:inline-block
该属性也可以解决父级高度塌陷的问题,但是同样会造成父级宽度缺失,也不是最优解。
方案三:父级元素添加overflow:auto
overflow:auto
通过这个属性可以完美地解决父级高度塌陷的问题,并且不会引起其它问题,所以MDN上也推荐使用这个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为了不让子元素的内容溢出容器,我们也可以使用overflow:hidden属性,效果也是一样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BFC模式在IE下并不生效,但是可以通过添加zoom:1的属性达到类似效果。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目前用到的机会不多了,毕竟IE连它的亲爹都放弃他了[看][看][看]估计除非是一些上古项目可能会用到。至于这个效果大家也可以去IE下测试一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交流。由于本人也属于前端萌新,如果有说的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佬批评指正,感激不尽。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