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TML编码规范

  • 缩进使用soft tab(4个空格);
  • 嵌套的节点应该缩进;
  • 在属性上,使用双引号,不要使用单引号;
  • 属性名全小写,用中划线做分隔符;
  • 不要在自动闭合标签结尾处使用斜线(HTML5 规范 指出他们是可选的);
  • 不要忽略可选的关闭标签,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Page title</title>
 	</head>
 	<body> <img src="images/company_logo.png" alt="Company">
 		<h1 class="hello-world">Hello, world!</h1>
 	</body>
 </html>

HTML5 doctype在页面开头使用这个简单地doctype来启用标准模式,使其在每个浏览器中尽可能一致的展现;虽然doctype不区分大小写,但是按照惯例,doctype大写 (关于html属性,大写还是小写)。<!DOCTYPE html> <html> ... </html> lang属性根据HTML5规范:应在html标签上加上lang属性。这会给语音工具和翻译工具帮助,告诉它们应当怎么去发音和翻译。
更多关于 lang 属性的说明在这里;在sitepoint上可以查到语言列表;
但sitepoint只是给出了语言的大类,例如中文只给出了zh,但是没有区分香港,台湾,大陆。而微软给出了一份更加详细的语言列表.aspx),其中细分了zh-cn, zh-hk, zh-tw。<!DOCTYPE html> <html lang="en-us"> ... </html> 字符编码通过声明一个明确的字符编码,让浏览器轻松、快速的确定适合网页内容的渲染方式,通常指定为’UTF-8’。<!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head> ... </html> IE兼容模式用 <meta> 标签可以指定页面应该用什么版本的IE来渲染;<!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head> ... </html> 引入CSS, JS根据HTML5规范, 通常在引入CSS和JS时不需要指明 type,因为 text/css 和 text/javascript 分别是他们的默认值。HTML5 规范链接使用link
使用style
使用script<!-- External CSS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ode_guide.css"> <!-- In-document CSS --> <style> ... </style> <!-- External JS --> <script src="code_guide.js"></script> <!-- In-document JS --> <script> ... </script> 属性顺序属性应该按照特定的顺序出现以保证易读性;

  • class
  • id
  • name
  • data-*
  • src, for, type, href, value , max-length, max, min, pattern
  • placeholder, title, alt
  • aria-*, role
  • required, readonly, disabled

class是为高可复用组件设计的,所以应处在第一位;
id更加具体且应该尽量少使用,所以将它放在第二位。

<a class="..." id="..." data-modal="toggle" href="#">Example link</a>

<input class="form-control" type="text">

<img src="..." alt="...">

boolean属性

boolean属性指不需要声明取值的属性,XHTML需要每个属性声明取值,但是HTML5并不需要;
更多内容可以参考 WhatWG section on boolean attributes:
boolean属性的存在表示取值为true,不存在则表示取值为false。

<input type="text" disabled>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1" checked>

<select>
    <option value="1" selected>1</option>
</select>

JS生成标签

在JS文件中生成标签让内容变得更难查找,更难编辑,性能更差。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减少标签数量

在编写HTML代码时,需要尽量避免多余的父节点;很多时候,需要通过迭代和重构来使HTML变得更少。

<!-- Not well -->
<span class="avatar">
    <img src="...">
</span>

<!-- Better -->
<img class="avatar" src="...">

实用高于完美

尽量遵循HTML标准和语义,但是不应该以浪费实用性作为代价;任何时候都要用尽量小的复杂度和尽量少的标签来解决问题。

坛网友@fred0320提问:(http://bbs.eetop.cn/thread-465952-1-1.html)

gm/id看起来是非常方便的设计方法。可是这个参数的物理实质是什么呢?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你先选gm, 然后决定id,再然后选择mosfet L和W。那么gm/id是选择mosfet的什么呢? 如果这个比值合适那是否还要再决定gm和id呢,既然这两项都能决定为何还需要gm/id呢?

请看论坛热心网友给出的回答:

@天牛不唱歌:

只是说这篇文章你肯定没看。

A Basic Introduction to the gm ID-Based Design.pdf (2.47 MB)(注:需要点击阅读原文登录论坛下载)

Vod方法是针对长沟道器件的,现在基本都是短沟道器件了,长沟道公式来估算不免偏差很大。

再者,目前通用的MOS管模型-BSIM3V3的参数里根本就没有lamda 这种参数了,那目前工艺的Un,Lamda等等参数你如何得到?

gm/Id 基于仿真出来的MOS管的特性(查找表),可以说是和实际基本靠拢的。

gm/Id是用一种表象找到某两个参数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一般是可控的,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变化规律的。

@暮若幽荷

我很喜欢楼主的问题的标题,我通常也很想搞清各种概念对应的物理实质,当然gm/Id确实没深入研究过。。

@JoyShockley

gm/id的物理意义不强。转成2Id/gm后,在长沟道下这个就是Vov,在短沟道下;这个是一个类似过驱动电压的东西。 我一般都是做2id/gm的图线,因为这样和传统的基于Vov的设计类似,比gm/id好用;EE240基本使用2id/gm这个量。

@dingyaoshun

An All-Inversion-Region gm/ID Based Design Methodology for Radiofrequency Blocks in CMOS Nanometer Technologies

@楼主

多谢各位的回复,认真读完@天牛不唱歌给的paper,已经非常清楚了。其实gm/id是和Vov对应的,选择gm/id其实就是选择MOSFET的Vgs。为了优化电路的速度和功耗引进的这个参数,利用这个比值选择最好的效率。Vov, gm/id, 2id/gm 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实质都一样。传统的Vov方法由于spice model在moderate region不是很精确,所以引进gm/id查表格的方式。

@ ericking0

请参考:http://bbs.eetop.cn/thread-444971-1-1.html

人确定最基本的架构;simulator搞定非线性的,难以手算的东西;遍历容易计算的东西,得到最优化的设计。

@bruceok

Gm/Id methodology is a method which could select mos operation region in moderate region. In moderdate region,mos has a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er gm

@countersr

有人是这样解释的感觉很有道理。这个反应的是效率的问题,多少电流能产生多少增益,根据这个比值选择参数能更直观的看到效率。

@残桥挂月

我觉得如果要是用一句话来说明gm/id的实质,就是如何用仿真来代替手算,也就是说gm/id和vov的方法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gm/id这个方法是使用了计算机仿真得到的结果,在深亚微米工艺中,比vov手算的方法精确很多

@bgd_wang

我的理解:gm=2Id/(Vgs-Vt),所以gm/Id=2/(Vgs-Vt),在模拟电路中,(Vgs-Vt)一般取0.15~0.2V,低于这个值,晶体管会进入弱反型区,临界点在70mV左右。在高频应用中,(Vgs-Vt)可以高的0.5V,再大容易进入线性区。故对于MOS来讲,gm/Id的典型值在10附近,在RF电路中可以低到4。而对于Bipolar器件,这个值常为40左右。这就意味着在相同的电流下,MOS比Bipolar提供更低的跨导!所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gm/Id其实就是反映器件的跨导的一种物理属性,我们在设计电路中,一旦设定Vgs-Vt,它就是一个定值。而记住这个好处在于它的精确性,它不像跨导的其它表达公式,包含K'这样的工艺参数。

欢迎大家接着留言讨论。。。。

http://bbs.eetop.cn/thread-465952-1-1.html

SS课堂笔记

1、CSS的概念

层叠样式表(英文全称: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多个样式可以作用在同一个html的元素上,同时生效

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或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子集)等文件样式的计算机语言。

  • 样式定义如何显示 HTML 元素
  • 样式通常存储在样式表
  • 把样式添加到 HTML 4.0 中,是为了解决内容与表现分离的问题
  • 外部样式表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 外部样式表通常存储在 CSS 文件
  • 多个样式定义可层叠为一个

CSS很像化妆,通过不同的CSS将同样的HTML内容打造为不同的呈现结果。

所以,前端程序员相互表白的时候可以说:you are the CSS to my HTML.

这是不是CSS是对HTML进行美化和布局作用的最好总结?

2、CSS的优势

  1. 功能强大
  2. 将内容展示和样式控制分离
  • 降低耦合度。解耦
  • 让分工协作更容易
  • 提高开发效率

3、CSS的使用:CSS与html结合使用

根据定义CSS的位置不同,分为行内样式、内部样式和外部样式

3.1 行内样式

也称为内联样式

直接在标签中编写样式,通过使用标签内部的style属性;

一般在测试的时候使用居多:
语法:
<html标签 style="样式1:值1;样式2:值2;....样式N:值N;">hello my css</html标签>
案例:
<div style="color: red;">hello my css</div>

弊端:只能对当前的标签生效,没有做到内容和样式相分离,耦合度太高。

3.2 内部样式

定义在head标签内,通过style标签,该标签内容就是CSS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内部样式</title>
        <style>
            div{
                color: red;
            }
        </style>
    </head>
    <body>
        <div>hello my css</div>
    </body>
</html>

3.3 外部样式

1、提前定义css资源文件

2、在head标签内,定义link标签引入外部样式文件。

lina.css文件,放在与html页面同级的css文件夹中:
div {
    color: red;
}

html页面中的引入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外部样式</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lina.css" />
    </head>
    <body>
        <div>hello my css</div>
    </body>
</html>

作用域的范围:外部样式表>内部样式表>行内样式表

优先级:外部样式表<内部样式表<行内样式表;

同样的样式作用在同一个标签身上:就近原则;不同样式作用在同一个标签身上:叠加生效。

4、CSS语法

基本格式: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选择器,以及一条或多条声明:

选择器 {
        属性1:值1;
        属性2:值2;
        ...
}
选择器:筛选具有相似特征的元素
属性和属性值之间用冒号分割,不同的属性之间用分号隔开。

例如:

5、CSS注释

注释是用来解释你的代码,并且可以随意编辑它,浏览器会忽略它。

CSS注释以 /* 开始, 以 */ 结束

/*这是CSS的注释*/
div {
    color: red;  /*文字颜色是红色*/
}

6、基本选择器:筛选具有相似特征的元素

6.1 id选择器

选择具有相同id属性值的元素,建议html页面中的id值唯一

id 选择器可以为标有特定 id 的 HTML 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

HTML元素以id属性来设置id选择器,CSS 中 id 选择器以 "#" 来定义。

PS: ID属性不要以数字开头,数字开头的ID在 Mozilla/Firefox 浏览器中不起作用。

虽然多个元素可以使用同一个id选择器控制样式,但是不推荐。如果需要同样的样式对多个标签生效,使用class选择器。

6.2 class选择器

选择具有相同的class属性值的元素。

class 选择器用于描述一组元素的样式,class 选择器有别于id选择器,class可以在多个元素中使用。

class 选择器在HTML中以class属性表示, 在 CSS 中,类选择器以一个点"."号显示:

PS:类名的第一个字符不能使用数字!它无法在 Mozilla 或 Firefox 中起作用。

6.3 元素选择器/标签选择器

选择具有相同标签名称的元素。

定义选择器语法:标签名称{};PS:标签名称必须是html提供好的标签。

使用标签选择器:自动使用在所有的同名的标签上

7 优先级

7.1 选择器的优先级

ID选择器 > 类选择器 > 标签选择器

当多个选择器作用在同一个标签上的时候,如果属性冲突,看优先级;如果不冲突,样式叠加生效。

7.2 样式表的优先级

行内样式 > 内部样式 >外部样式

同样,三个样式表中都有内容作用在同一个html标签的时候,如果属性冲突,看优先级;如果不冲突,样式叠加生效。

8 CSS常用样式

8.1 color :字体颜色

跟颜色相关的取值分3种:

1、颜色的单词 red blue...

2、rgb(红,绿,蓝)三色的取值范围是0-255 rgb(255,0,0)

rgba(红,绿,蓝,透明度),透明度取值:0-1 0 全透明 1-不透明 0.5 半透明rgba(255,0,0,0.4)

3、#值1值2值3 :值的范式是00-FF 十六进制数字组成的 例如:#FF0000

8.2 width height:宽高

PS:只有块状元素可以设置宽高,行级元素设置不生效。

取值方式有2种:

1:数值 绝对数字 单位是像素PX

2:百分比:占据父元素的比例

8.3 背景样式

8.4 文本样式

8.5 列表样式

8.6 边框样式

10 HTML&CSS调试利器

以谷歌浏览器为例说明。

快捷键F12或者工具条中的开发者工具调出以下内容。

在elements中可以看到当前页面的所有标签,在styles中可以看到html元素对应的样式。


11 盒子模型

11.1 概念

所有HTML元素可以看作盒子,在CSS中,"box model"这一术语是用来设计和布局时使用。

CSS盒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盒子,封装周围的HTML元素,它包括:边距,边框,填充,和实际内容。

盒模型允许我们在其它元素和周围元素边框之间的空间放置元素。

盒子模型说明图:

  • Margin(外边距) - 清除边框外的区域,外边距是透明的。
  • Border(边框) - 围绕在内边距和内容外的边框。
  • Padding(内边距) - 清除内容周围的区域,内边距是透明的。
  • Content(内容) - 盒子的内容,显示文本和图像。


11.2 盒子的宽度和高度

元素的实际宽度和高度:

当我们计算一个元素实际在页面占有的总宽度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总元素宽度=宽度+左填充+右填充+左边框+右边框+左边距+右边距

元素的总高度最终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总元素的高度=高度+顶部填充+底部填充+上边框+下边框+上边距+下边距

11.3 如果想要设置的宽度直接就是元素的实际宽度,通过box-sizing属性

12 补充常用样式

12.1 float 浮动

12.1.1 什么是浮动

CSS 的 Float(浮动),会使元素向左或向右移动,其周围的元素也会重新排列。

Float(浮动),往往是用于图像,但它在布局时一样非常有用。

12.1.2 元素怎样浮动

元素的水平方向浮动,意味着元素只能左右移动而不能上下移动。

一个浮动元素会尽量向左或向右移动,直到它的外边缘碰到包含框或另一个浮动框的边框为止。

浮动元素之后的元素将围绕它。

浮动元素之前的元素将不会受到影响。

12.1.3 彼此相邻的浮动元素

如果你把几个浮动的元素放到一起,如果有空间的话,它们将彼此相邻。

12.1.4 clear--清除浮动

元素浮动之后,周围的元素会重新排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用 clear 属性。

clear 属性指定元素两侧不能出现浮动元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浮动</title>
        <style>
            div{
                width: 400px;
                height: 20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
    </head>
    <body>
        <!--没有浮动属性的元素都属于常规文档流: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依次显示
            浮动的元素都脱离了常规文档流;
            为了好理解:大家可以认为浮动元素属于一层,非浮动元素属于一层
            如果想要非浮动元素不受浮动元素的影响,需要使用clear属性
        -->
        <div style="background: rgba(255,0,0,0.5); float: left;">
            div1-左浮动,脱离常规文档流,紧贴父元素或者上一个同方向浮动
        </div>
        <div style="background: lawngreen; width: 600px; height: 350px; ">
            div2-未浮动,常规文档流,
            <br/>PS:此时div1在div2的上方显示,因为div1和div2是不同文档流中的元素,显示互不影响
            如果不想让div2被浮动元素影响,需要添加clear属性。
            添加clear: left;之后div2就会忽略div1浮动的影响,在div1层后面显示,不会重叠了,大家可以自己试验一下
        </div>
        <div style="background: lightblue; float: right; width: 1800px;">
            div3-右浮动,脱离常规文档流,紧贴父元素或者上一个同方向浮动
        </div>
        <div style="background: lightcoral; width: 600px; height: 350px; ">
            div4-未浮动,常规文档流,
            <br/>PS:此时div3在div4的上方显示,因为div3和div4是不同文档流中的元素,显示互不影响
            如果不想让div4被浮动元素影响,需要添加clear属性。
            添加clear: right;之后div4就会忽略div3浮动的影响,在div3层后面显示,不会重叠了,大家可以自己试验一下
            
            clear属性有三个取值:left、right、both;分别是取出左浮动、有浮动和所有浮动元素的影响
        </div>
        <div style="background: lavender;">
            div5-未浮动,常规文档流,
        </div>
    </body>
</html>

12.2 overflow

控制内容溢出元素框时显示的方式。

overflow属性有以下值:

描述

visible

默认值。内容不会被修剪,会呈现在元素框之外。

hidden

内容会被修剪,并且其余内容是不可见的。

scroll

内容会被修剪,但是浏览器会显示滚动条以便查看其余的内容。

auto

如果内容被修剪,则浏览器会显示滚动条以便查看其余的内容。

inherit

规定应该从父元素继承 overflow 属性的值。

注意:overflow 属性只工作于指定高度的块元素上。

注意: 在 OS X Lion ( Mac 系统) 系统上,滚动条默认是隐藏的,使用的时候才会显示 (设置 "overflow:scroll" 也是一样的)。

12.3 Display(显示) 与 Visibility(可见性)

12.3.1 两者的区别

display属性设置一个元素应如何显示,visibility属性指定一个元素应可见还是隐藏。

隐藏一个元素可以通过把display属性设置为"none",或把visibility属性设置为"hidden"。但是请注意,这两种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visibility:hidden可以隐藏某个元素,但隐藏的元素仍需占用与未隐藏之前一样的空间。也就是说,该元素虽然被隐藏了,但仍然会影响布局。

display:none可以隐藏某个元素,且隐藏的元素不会占用任何空间。也就是说,该元素不但被隐藏了,而且该元素原本占用的空间也会从页面布局中消失。

12.3.2 display 改变元素的类型

CSS样式有以下三个:

  • display:block -- 显示为块级元素
  • display:inline -- 显示为内联元素
  • display:inline-block -- 显示为内联块元素,表现为同行显示并可修改宽高内外边距等属性

13 复合选择器

由两个或多个基础选择器,通过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

可以更准确更精细的选择目标元素标签。

13.1 全局选择器

语法:* {} 一般去掉标签的一些默认效果的时候使用,或者整站通用效果时使用。但是不推荐,一般将 * 替换为常用标签的名称,并用逗号分隔,其实就是使用并集选择器。

13.2 并集选择器

并集选择器(CSS选择器分组)是各个选择器通过,连接而成的,通常用于集体声明。

语法: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N{}

意思是多个选择器都是通用的样式。任何形式的选择器(包括标签选择器、class类选择器id选择器等),都可以作为并集选择器的一部分。

13.3 交集选择器

条件:交集选择器由两个选择器构成,找到的标签必须满足:既有标签一的特点,也有标签二的特点。

语法:h3.class{ color:red; }

其中第一个为标签选择器,第二个为class选择器,两个选择器之间不能有空格,例如div.list。

交集选择器是并且的意思。 即...又...的意思

例如:   table.bg   选择的是: 类名为 .bg  的 表格标签,但用的相对来说比较少。

13.4 后代选择器

概念:后代选择器又称为包含选择器。

作用:用来选择元素或元素组的子孙后代。

其写法就是把外层标签写在前面,内层标签写在后面,中间用空格分隔,先写父亲爷爷,在写儿子孙子。

  格式:父级 子级{属性:属性值;属性:属性值;}

语法:.class h3{color:red;font-size:16px;}

当标签发生嵌套时,内层标签就成为外层标签的后代。

子孙后代都可以这么选择。 或者说,它能选择任何包含在内 的标签。

13.5 子元素选择器

作用:子元素选择器只能选择作为某元素子元素(亲儿子)的元素。

其写法就是把父级标签写在前面,子级标签写在后面,中间跟一个 > 进行连接。

语法:.class>h3{color:red;font-size:14px;}

 比如:  .demo > h3 {color: red;}   说明  h3 一定是demo 亲儿子。  demo 元素包含着h3。

13.6 实现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复合选择器</title>
		<style>
			/*全局选择器:
			 	一般去掉标签的一些默认效果的时候使用,或者整站通用效果时使用。但是不推荐,
			 */
			*{
				color: #333;/*定义全局文字颜色,统一色彩基调*/
			}
			/*并集选择器:通常用于集体声明
			 	替换全局选择器;
			 */
			div,p,dldt,dd{
				/*去掉浏览器的默认样式*/
				margin: 0;
				padding: 0;
				color: #333;/*定义全局文字颜色,统一色彩基调*/
			}
			/*交集选择器*/
			li.myli{
				color: red;
			}
			/*后代选择器*/
			ul li{
				font-size: 28px;
			}
			.myUL li{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myUL li a{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
			/*子元素选择器*/
			.demo>h3{
				color: red;
			}			
		</style>
		
	</head>
	<body>
		<ul>
			<li>li11111111111</li>
			<li class="myli">li22222222222</li>
			<li>li33333333333</li>
			<li>li44444444444<a href="">点击我试试</a></li>
			<li class="myUL">
				<ul>
					<li>li11111111111</li>
					<li class="myli">li22222222222</li>
					<li>li33333333333</li>
					<li>li44444444444
						<a href="">点击我试试</a>
					</li>
				</ul>
			</li>
		</ul>
		<ol>
			<li>li11111111111</li>
			<li>li22222222222</li>
			<li>li33333333333</li>
			<li>li44444444444</li>
		</ol>
		<div class="demo">
			div1
			<h3>静夜思</h3>	
			<ul>
				<li><h3>静夜思----li</h3></li>
			</ul>
		</div>
		
	</body>
</html>

13.6 伪类选择器

伪类选择器:和类选择器相区别类选择器是一个点 比如 .demo {} 而我们的伪类 用 2个点 就是 冒号 比如 :link{} 。

作用: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比如给链接添加特殊效果, 比如可以选择 第1个,第n个元素。

因为伪类选择器很多,比如链接伪类,结构伪类等等。我们这里先给大家讲解链接伪类选择器。

  • a:link /* 未访问的链接 */
  • a:visited /* 已访问的链接 */
  • a:hover /* 鼠标移动到链接上 */
  • a:active /* 选定的链接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伪类选择器</title>
		<style>			
			/*伪类选择器*/			
			a:link{
				color: red;/*默认颜色是红色*/	
			}
			a:visited{
				color: blue;/*访问过的页面是蓝色*/	
			}
			a:hover{
				color: green;/*鼠标悬浮是绿色*/	
				font-size: 28px;
			}
			a:active{
				color: gold;/*按下鼠标不放手是金色*/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style>
		
	</head>
	<body>
		<a href="03-常用样式.html" target="_blank">常用样式</a>
		<a href="04-盒子模型1.html" target="_blank">盒子模型</a>
		<a href="05-综合练习.html" target="_blank">综合练习</a>
	</body>
</html>

注意**

  • 写的时候,他们的顺序尽量不要颠倒 按照 lvha(四类的首字母) 的顺序。否则可能引起错误。
  • 因为叫链接伪类,所以都是利用交集选择器 a:link a:hover
  • 因为a链接浏览器具有默认样式,所以我们实际工作中都需要给链接单独指定样式。
  • 实际开发中,我们很少写全四个状态,一般我们写法如下:
a {   /* a是标签选择器  所有的链接 */
       font-weight: 700;
       font-size: 16px;
       color: gray;
}
a:hover {   /* :hover 是链接伪类选择器 鼠标经过 */
       color: red; /*  鼠标经过的时候,由原来的 灰色 变成了红色 */
}

13.7 复合选择器比对

选择器

作用

特征

使用情况

隔开符号及用法

后代选择器

用来选择元素后代

是选择所有的子孙后代

较多

符号是空格 p .one

子代选择器

选择 最近一级元素

只选亲儿子

较少

符号是> .nav>p

交集选择器

选择两个标签交集的部分

既是 又是

较少

没有符号 p.one

并集选择器

选择某些相同样式的选择器

可以用于集体声明

较多

符号是逗号 .nav, .header

链接伪类选择器

给链接更改状态


较多

重点记住 a{} 和 a:hover 实际开发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