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HTML5新特性

  • 特性
    1.语意特性,添加<header><header/><nav><nav>等标签
    2.多媒体, 用于媒介回放的 video 和 audio 元素
    3.图像效果,用于绘画的 canvas 元素,svg元素等
    4.离线 & 存储,对本地离线存储的更好的支持,local Store,Cookies等
    5.设备兼容特性 ,HTML5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与应用接入开放接口。使外部应用可以直接与浏览器内部的数据直接相连,
    6.连接特性,更有效的连接工作效率,使得基于页面的实时聊天,更快速的网页游戏体验,更优化的在线交流得到了实现。HTML5拥有更有效的服务器推送技术,Server-Sent Event和WebSockets就是其中的两个特性,这两个特性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服务器将数据“推送”到客户端的功能
    7.性能与集成特性,HTML5会通过XMLHttpRequest2等技术,帮助您的Web应用和网站在多样化的环境中更快速的工作

  • 新增标签
    1.多媒体:<audio></audio>, <video><video>,<source></source>, <embed></embed>, <track></track>
    2.新表单元素:<datalist> ,<output> , <keygen>
    3.新文档节段和纲要:<header>页面头部、<section>章节、<aside>边栏、<article>文档内容、<footer>页面底部、<section>章节、<aside>边栏、<article>文档内容、<footer>页面底部

  • 使用html5shiv可以解决ie低版本不兼容的问题,只需要在head中加上,当版本低于IE9时,浏览器会加载html5.js脚本,使得支持html5的新功能,也可以将脚本文件下载到本地

    <head> <!--[if lt IE 9]> <script src='http://apps.bdimg.com/libs/html5shiv/3.7/html5shiv.min.js'> </script> <![endif]--></head>

3.input 有哪些新增类型?

  • color,选择颜色
  • date 选择日期
  • email 用于检测输入的是否为email格式的地址
  • month 选择月份
  • number 用于应该包含数值的输入域,可以设定对输入值的限定
  • range 用于定义一个滑动条,表示范围
  • search 用于搜索,比如站点搜索或 Google 搜索
  • tel 输入电话号码
    -time 选择时间
  • url 输入网址
  • week 选择周和年

4.浏览器本地存储中 cookie 和 localStorage 有什么区别? localStorage 如何存储删除数据。

  • 共同点: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和cookie都由浏览器存储在本地的数据。
  • 区别
    1.cookie数据始终在同源的http请求中携带(即使不需要),即cookie在浏览器和服务器间来回传递,localStorage不会自动把数据发给服务器,仅在本地保存
    2.cookie数据还有路径(path)的概念,可以限制cookie只属于某个路径下,存储大小限制也不同,cookie数据不能超过4k,同时因为每次http请求都会携带cookie,所以cookie只适合保存很小的数据,如会话标识。localStorage 虽然也有存储大小的限制,但比cookie大得多,可以达到5M或更大。localStorage不会自动把数据发给服务器
    3.cookie只在设置的cookie过期时间之前一直有效,即使窗口或浏览器关闭。localStorage:始终有效,窗口或浏览器关闭也一直保存,因此用作持久数据
    4.localStorage支持事件通知机制,可以将数据更新的通知发送给监听者。 api 接口使用更方便。而cookie的原生接口不友好,需要程序员自己封装
  • HTML5中提供了localStorage对象可以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客户端,除非人为清除,localStorage提供了几个方法:
  • 1.存储:localStorage.setItem(key,value)如果key存在时,更新value
    2.获取 localStorage.getItem(key)如果key不存在返回null
    3.删除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一旦删除,key对应的数据将会全部删除
    4.全部清除 localStorage.clear() 使用removeItem逐个删除太麻烦,可以使用clear,执行的后果是会清除所有localStorage对象保存的数据
  • 注意:localStorage存数的数据是不能跨浏览器共用的,一个浏览器只能读取各自浏览器的数据,储存空间5M。
  • TTP协议
  • 方式一:短轮询
  • 方式二:长轮询
  • 方式三:WebSocket

HTTP协议

HTTP协议大家都很熟悉了,开始本文之前,首先简单回顾一下HTTP协议。

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上的应用层协议,协议的本质是请求----应答:

即对于HTTP协议来说,服务端给一次响应后整个请求就结束了,这是HTTP请求最大的特点,也是由于这个特点,HTTP请求无法做到的是服务端向客户端主动推送数据。

但由于HTTP协议的广泛应用,很多时候确实又想使用HTTP协议去实现实时的数据获取,这种时候应当怎么办呢?下面首先介绍几种基于HTTP协议的实时数据获取方法。

方式一:短轮询

轮询是最普遍的基于HTTP协议获取实时数据的方式,轮询又分为短轮询和长轮询。短轮询非常简单,用一张图表示一下:

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数据,服务端立即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没有拿到想要的数据(比如返回结果告诉客户端,数据处理中),客户端继续发请求,服务端继续立即响应,周而复始。

这种实时数据获取的方式比较粗暴,优点在于编程简单,客户端发请求,服务端实时回响应即可。缺点主要有两个:

  • 无效请求多,每一次无效请求都在浪费带宽和服务器的计算资源
  • 对服务器压力大,定时发请求,并发一高,可能服务端瞬间会收到成千上万个请求,很容易拖垮服务器甚至导致宕机

那么短轮询适合哪种使用场景呢,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数据变化比较频繁或者能预期到数据在短时间内会发生一次变化的场景可以使用短轮询,比如:

用户在PC端买了一个东西唤起网页端,由于PC端和网页端是不通的,我们预期到用户应该很快会完成付款,这种时候为了开发简单短轮询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方式,直接服务端提供一个接口告诉客户端订单状态,客户端每5秒请求一次即可,拿到结果就可以不用请求了。

使用短轮询注意要做好请求次数上限的控制,比如请求100次还没检测到用户付款,可以弹窗"请完成付款后去我的订单页面查询"就可以不用请求了。

方式二:长轮询

长轮询是另一种实时获取数据的方式,看一下流程:

本质上没有改变,依然是客户端在没有收到自己想要数据的情况下不断发送请求给服务端,差别在于服务端收到请求不再直接给响应,而是将请求挂起,自己去定时判断数据的变化,有变化就立马返回给客户端,没有就等到超时为止。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长轮询的优点就是客户端的请求少了很多避免了无谓的客户端请求,缺点则是服务端会挂起大量请求增加资源消耗且服务器对HTTP请求并发数量是有限制的。

微信网页版的登陆是一个典型的长轮询的例子:

从图上看,客户端不断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第一时间并没有给出回应,于是客户端等待,在超时的情况下继续发送请求。

总的来说我理解一般使用长轮询会更多一点,短轮询更加看重的是编程简单,适合小型应用。像微信网页端登录这种,成千上万个用户同时登陆,隔一段时间服务端收成千上个请求去处理哪里受得了,堆机器分摊每台服务器上处理请求的数量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式三:WebSocket

上面介绍了两种轮询方式,但是两种综合起来都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

  • 伪实时,即上述两种方式都不是真正的实时,无论短轮询的客户端轮询时间多短,还是长轮询的服务端轮询时间多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延时
  • 所有的轮询只要没有需要的数据返回,都是对计算资源的一种浪费
  • HTTP协议本身是一个重的协议,每一次都必须带有HTTP首部+HTTP头部,实际上对我们来说需要的只是HTTP Body而已,多余的数据都是对带宽的一种浪费

因此,最好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是: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有一条通路,当服务端数据有变化的时候,服务端可以主动推送到客户端。WebSocket就是HTML5之后为了做到这一点而诞生的一种协议,虽然这是一种新的协议,但也是基于HTTP协议的。

看一下WebSocket的原理,很简单:

WebSocket客户端首先通过HTTP协议发送几个特别的header到服务端,告诉服务端现在我发起的是HTTP请求,但我要升级到WebSocket了:

  • Upgrade:websocket
  • Connection:Upgrade
  • Sec-WebSocket-Key: XXX
  • Sec-WebSocket-Protocol: chat, superchat
  • Sec-WebSocket-Version: XX

只要服务器支持WebSocket协议(Tomcat7、Jetty7之后都是支持WebSocket的),那么服务端收到请求且建立连接成功后会返回Sec-WebSocket-Accept、Sec-WebSocket-Protocol这两个header给客户端,且Http Status为101表示协议切换成功,这样客户端和服务端只要任意一方没有断开连接,就可以基于这一条通路进行通讯了。

再谈一下之前提的WebSocket相比长短轮询对于带宽资源的节省。有一个测试,假设HTTP Header是871字节,WebSocket由于数据传输是基于帧的,帧传输更加高效,对比长短轮询,2个字节即可代替871个字节的Header,测试结果为:

相同的每秒客户端轮询的次数,当次数高达10W/s的高频率次数的时候,轮询需要消耗665Mbps,而WebSocket仅仅只花费了1.526Mbps,将近435倍。

WebSocket做到了真正的实时且大量节省带宽资源,但是我理解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开发成本比较高,这里的开发成本倒不是说自己去实现WebSocket,这个在Java语言层面上直接使用Netty-Socketio即可,API很简单,提供了对WebSocket完整的实现,真正的开发成本在于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同步问题。

举个例子,有一个在线聊天系统10W人同时在线,此时有一个用户发了一条1K的语音消息,单机保持10W的连接倒是可以(这里不是HTTP请求,因此不受连接池数影响),问题在于带宽。单机同时向10W用户推送1K语音消息,需要的带宽至少10M,这还只是纯粹推送数据出去,没有考虑到数据进来的场景,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带宽会更多,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成本。

因此,大量连接的场景下都会做集群(实际就算没有大量连接,为了高可用性,也会做集群),10W并发分出5台机器,平均每台机器有2W连接,考虑集群下会出现的问题:

客户端1把数据发送到服务器1,服务器1连接的所有客户端都可以推送该条语音,但是问题在于:

  • 服务器2~服务器5连的所有客户端如何拿到数据?简单的一种方式是使用消息队列,将数据通过消息队列发送到所有订阅的服务器上
  • 那如果传输的是一张1M的图片,数据太大不适合使用消息队列怎么办,可以先将数据存储下来,消息队列只发送id,收到消息的服务器再根据id去取真正的数据并推送
  • 如果依赖消息队列,那么不仅仅需要对应用进行代码开发,还需要对消息服务器做分布式集群、做压力测试,保证高可用
  • 2W连接正常预计发送1K的消息是没问题的,但是万一用户发送了1M图片导致远超预估带宽怎么办,是业务上取舍不能发送超过XXX的数据还是技术上处理

其他太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没有列出来,总而言之,用WebSocket在大量请求、高并发的场景下,代码开发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WebSocket可以做到真正的实时服务端对客户端的数据推送且对带宽资源有大量的节省,因此很多IM、音视频、弹幕等应用都会使用WebSocket。

来源:http://t.cn/E6rUVEV


搜索微信号(ID:芋道源码),可以获得各种 Java 源码解析。

并且,回复【书籍】后,可以领取笔者推荐的各种 Java 从入门到架构的书籍。

来吧,骚年~

Notification API 是 HTML5 新增的桌面通知 API,用于向用户显示通知信息。该通知是脱离浏览器的,即使用户没有停留在当前标签页,甚至最小化了浏览器,该通知信息也一样会置顶显示出来。

用户权限

想要向用户显示通知消息,需要获取用户权限,而相同的域名只需要获取一次权限。只有用户允许的权限下,Notification 才能起到作用,避免某些网站的广告滥用 Notification 或其它给用户造成影响。那么如何知道用户到底是允不允许的?

Notification.permission 该属性用于表明当前通知显示的授权状态,可能的值包括:

  • default :不知道用户的选择,默认。granted :用户允许。denied :用户拒绝。
if(Notification.permission === 'granted'){
 console.log('用户允许通知');
}else if(Notification.permission === 'denied'){
 console.log('用户拒绝通知');
}else{
 console.log('用户还没选择,去向用户申请权限吧');
}

请求权限

当用户还没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向用户去请求权限。Notification 对象提供了 requestPermission() 方法请求用户当前来源的权限以显示通知。

以前基于回调的语法已经弃用(当然在现在的浏览器中还是能用的),最新的规范已将此方法更新为基于 promise 的语法:

Notification.requestPermission().then(function(permission) {
 if(permission === 'granted'){
 console.log('用户允许通知');
 }else if(permission === 'denied'){
 console.log('用户拒绝通知');
 }
});

推送通知

获取用户授权之后,就可以推送通知了。

var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title, options)

参数如下:

  • title:通知的标题options:通知的设置选项(可选)。
  • body:通知的内容。tag:代表通知的一个识别标签,相同tag时只会打开同一个通知窗口。
  • icon:要在通知中显示的图标的URL。
  • image:要在通知中显示的图像的URL。
  • data:想要和通知关联的任务类型的数据。
  • requireInteraction:通知保持有效不自动关闭,默认为false。

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因为用不了或者没什么用这里就没必要说了。

var n = new Notification('状态更新提醒',{
 body: '你的朋友圈有3条新状态,快去查看吧',
 tag: 'linxin',
 icon: 'http://blog.gdfengshuo.com/images/avatar.jpg',
 requireInteraction: true
})

通知消息的效果图如下:

关闭通知

从上面的参数可以看出,并没有一个参数用来配置显示时长的。我想要它 3s 后自动关闭的话,这时可以调用 close() 方法来关闭通知。

var n = new Notification('状态更新提醒',{
 body: '你的朋友圈有3条新状态,快去查看吧'
})

setTimeout(function() {
 n.close();
}, 3000);

事件

Notification 接口的 onclick属性指定一个事件侦听器来接收 click 事件。当点击通知窗口时会触发相应事件,比如打开一个网址,引导用户回到自己的网站去。

var n = new Notification('状态更新提醒',{
 body: '你的朋友圈有3条新状态,快去查看吧',
 data: {
 url: 'http://blog.gdfengshuo.com'
 }
})
n.onclick = function(){
 window.open(n.data.url, '_blank'); // 打开网址
 n.close(); // 并且关闭通知
}

应用场景

前面说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用。那么到底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呢?

现在网站的消息提醒,大多数都是在消息中心显示个消息数量,然后发邮件告诉用户,这流程完全没有错。不过像我这种用户,觉得别人点个赞,收藏一下都要发个邮件提醒我,老是要去删邮件(强迫症),我是觉得挺烦的甚至关闭了邮件提醒。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要用 Notification,毕竟它和邮件的功能完全不一样。

我觉得比较适合的是新闻网站。用户浏览新闻时,可以推送给用户实时新闻。以腾讯体育为例,它就使用了 Notification API。在页面中引入了一个 notification2017_v0118.js,有兴趣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成熟的使用的。

一进入页面,就获取授权,同时自己页面有个浮动框提示你允许授权。如果允许之后,就开始给你推送通知了。不过它在关闭标签卡的时候,通知也会被关闭,那是因为监听了页面 beforeunload 事件。

function addOnBeforeUnload(e) {
 FERD_NavNotice.notification.close();
}
if(window.attachEvent){
 window.attachEvent('onbeforeunload', addOnBeforeUnload);
} else {
 window.addEventListener('beforeunload', addOnBeforeUnload, false);
}

兼容

说到兼容,自然是倒下一大片,而且各浏览器的表现也会有点差异。移动端的几乎全倒,PC端的还好大多都能支持,除了IE。所以使用前,需要先检查一下浏览器是否支持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