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例参考了网上的例子,唯一不一样的是,我这里的操作是一步一步讲解,网上仅是源码。
一、我们先创建一张空白的网页,网页要自适应手机。
图1
二、我们再创建网页的头部。
图2
图3
三、做出来的网页头部太丑了,我们要去掉盒子与浏览器的间隙,还有给头部加内部距离。
图4
图5
四、给网页头部添加一些内容。
图6
图7
五、接下来开始做导航条了。
图8
图9
六、发现没,导航条居然看不见,没有东西在里面自然是看不见的,我们加三个链接吧。
图10
图11
七、这回是看见了,不过样式太丑,我们改改样式。
图12
图13
八、加上内部距离,就好看了许多,即然是链接,我们加点动态吧,当鼠标在链接上面时,链接块变色。
图14
图15
九、开始做网页内容,网页内容我分为三块,左右两边是侧栏,中间是主要内容。
图16
图17
十、我想让它横着排,它却是竖着排,改改各个块的样式。
图18
图19
十一、给主体的各个块加点内容。
图20
图21
十二、内容是有了,但你会发现各块之间没有间隙,贴得太近了,我们改一下样式,加个内部距离。
图22
图23
十三、距离是有了,但有一个侧栏跑到了另一行,怎么回事?原来padding是会改变盒子的整体宽度,我们原本是100%,现在多了padding的宽度,自然就换行了,解决一下吧。
图24
图25
十四、这回终于在一行了,接下来可以做网页底部了。
图26
图27
十五、改改样式,让底部好看一点。
图28
图29
十六,这个时候,网页的整体版面就完成了,再补充一个小内容,让网页浏览器在小于600像素宽的时候,主体内容的三个块由横变竖。
图30
图31
前在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某个 div 希望始终显示在最上面,而在之后的元素都显示在它之下,当时设置了 z-index 也没有效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因此找了一下 CSS 相关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知识,特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屏幕是一个二维平面,然而 HTML 元素却是排列在三维坐标系中, x 为水平方向, y 为垂直方向, z为屏幕由内向外方向,我们在看屏幕的时候是沿着 z 轴方向从外向内的。由此,元素在用户视角就形成了层叠的关系,某个元素可能覆盖了其他元素也可能被其他元素覆盖;
这里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层叠上下文 (堆叠上下文, Stacking Context)、层叠等级 (层叠水平, Stacking Level)、层叠顺序 (层叠次序, 堆叠顺序, Stacking Order)、z-index、BFC(块级格式化上下文,Block Formatting Context),这些概念共同决定了你看到元素的位置,下面我们就围绕着这几个概念来一起学习一下。
声明:
1. 层叠上下文 (Stacking Context)
层叠上下文 (堆叠上下文, Stacking Context),是 HTML 中一个三维的概念。在 CSS2.1 规范中,每个元素的位置是三维的,当元素发生层叠,这时它可能覆盖了其他元素或者被其他元素覆盖;排在 z 轴越靠上的位置,距离屏幕观察者越近。
文章 <关于z-index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这里引用一下;
可以想象一张桌子,上面有一堆物品,这张桌子就代表着一个层叠上下文。如果在第一张桌子旁还有第二张桌子,那第二张桌子就代表着另一个层叠上下文。现在想象在第一张桌子上有四个小方块,他们都直接放在桌子上。在这四个小方块之上有一片玻璃,而在玻璃片上有一盘水果。这些方块、玻璃片、水果盘,各自都代表着层叠上下文中一个不同的层叠层,而这个层叠上下文就是桌子。
每一个网页都像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就是 <html></html>,其他层叠上下文就像这个房间里的桌子,HTML 标签中的一切都被置于这个房间中。
当给一个元素的 position 值赋为 fixed 或 sticky 值时,你就创建了一个新的层叠上下文,其中有着独立于页面上其他层叠上下文和层叠层的层叠层,这就相当于你把另一张桌子带到了房间里。
层叠上下文 1 (Stacking Context 1)是由文档根元素形成的, 层叠上下文 2 和 3 (Stacking Context 2, 3) 都是层叠上下文 1 (Stacking Context 1) 上的层叠层。他们各自也都形成了新的层叠上下文,其中包含着新的层叠上下文。
在层叠上下文中,其子元素按照上面解释的规则进行层叠。形成层叠上下文的方法有:
总结:
2. 层叠等级 (Stacking Level)
层叠等级 (层叠水平, Stacking Level) 决定了在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元素在 z 轴上的显示的顺序;
对于普通元素的层叠水平探讨只局限于在当前层叠上下文中:
层叠上下文本身是一个强力的「层叠结界」,普通的元素水平是无法突破这个结界和结界外的元素去较量层叠水平的。
— CSS 世界
另外,层叠等级并不一定由 z-index 决定,只有定位元素的层叠等级才由 z-index 决定,其他类型元素的层叠等级由层叠顺序、他们在 HTML 中出现的顺序、他们的祖先元素的层叠等级一同决定,详细的规则见下面层叠顺序的介绍。
3. z-index
在 CSS 2.1 中, 所有的盒模型元素都处于三维坐标系中。除了我们常用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盒模型元素还可以沿着「z 轴」层叠摆放,当他们相互覆盖时,z 轴顺序就变得十分重要。
-- CSS 2.1 Section 9.9.1 - Layered presentation
z-index 只适用于定位的元素,对非定位元素无效,它可以被设置为正整数、负整数、 0、 auto,如果一个定位元素没有设置 z-index,那么默认为 auto;
元素的 z-index 值只在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有意义。如果父级层叠上下文的层叠等级低于另一个层叠上下文的,那么它 z-index 设的再高也没用。所以如果你遇到 z-index 值设了很大,但是不起作用的话,就去看看它的父级层叠上下文是否被其他层叠上下文盖住了。
4. 层叠顺序 (Stacking Order)
层叠顺序 (层叠次序, 堆叠顺序, Stacking Order) 描述的是元素在同一个层叠上下文中的顺序规则(之前的层叠上下文和层叠等级是概念),从层叠的底部开始,共有七种层叠顺序:
第 7 级顺序的元素会显示在之前顺序元素的上方,也就是看起来覆盖了更低级的元素:
除层叠顺序优先级规则之外,还有一条后来居上规则:同一个层叠顺序的元素按照在 HTML 里出现的顺序依次层叠。这两个规则共同决定浏览器元素在文档中是如何层叠的。
5. 文档流 (Document Flow)
5.1 常规流 (Normal flow)
5.2 浮动 (Floats)
5.3 绝对定位 (Absolute positioning)
6. BFC (Block Formatting Context)
6.1 什么是 BFC
BFC (Block Formatting Context) 块级格式化上下文,是用于布局块级盒子的一块渲染区域,相对应的还有 IFC(Inline Formatting Context)内联格式化上下文,不是本文重点,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知识。
BFC 是 Web 页面 CSS 视觉渲染的一部分,用于决定块盒子的布局及浮动相互影响范围的一个区域。
— MDN - 块格式化上下文
一个 BFC 的范围包含创建该上下文元素的所有子元素,但不包括创建了新 BFC 的子元素的内部元素。这从另一方角度说明,一个元素不能同时存在于两个 BFC 中。因为如果一个元素能够同时处于两个 BFC 中,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元素能与两个 BFC 中的元素发生作用,就违反了 BFC 的隔离作用。
触发 BFC 的方式有:
注意: display:table 也可以生成 BFC 的原因在于 Table 会默认生成一个匿名的 table-cell,是这个匿名的 table-cell 生成了 BFC。
6.2 用法
1. 阻止相邻元素的 margin 合并
属于同一个 BFC 的两个相邻块级子元素的上下 margin 会发生重叠,(设置 writing-mode:tb-rl时,水平 margin 会发生重叠)。所以当两个相邻块级子元素分属于不同的 BFC 时可以阻止 margin 重叠。可以给任一个相邻块级盒子的外面包一个 div,通过改变此 div 的属性使两个原盒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 BFC,以此来阻止 margin 重叠。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使用BFC阻止margin合并: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eVOevN
2. 阻止元素被浮动元素覆盖
一个正常文档流的块级元素可能被一个 float 元素覆盖,挤占正常文档流,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元素的 float、 display、 position 值等方式触发 BFC,以阻止被浮动盒子覆盖。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使用BFC阻止元素被浮动元素覆盖: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pazdzB
3. 包含浮动元素
通过改变包含浮动子元素的父盒子的属性值,触发 BFC,以此来包含子元素的浮动盒子。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使用BFC包含浮动元素: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OQLOqG
7. 实战
下面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实战一下,帮助理解。
7.1 普通情况
三个 relative 定位的 div 块中各有 absolute 的不同颜色的 span.red、 span.green、 span.blue,它们都设置了 position:absolute;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普通情况: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aaPord
那么当没有元素包含 z-index 属性时,这个例子中的元素按照如下顺序层叠(从底到顶顺序):
红绿蓝都属于 z-index 为 auto 的定位元素,因此按照 7 层层叠顺序规则来说同属于层叠顺序第 6 级,所以按 HTML 中的出现顺序层叠:红->绿->蓝
7.2 在相同层叠上下文的父元素内的情况
红绿位于一个 div.first-box 下,蓝位于 div.second-box 下,红绿蓝都设置了 position:absolute, first-box 与 second-box 都设置了 position:relative;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父元素不同但都位于根元素下: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RYENBw
这个例子中,红蓝绿元素的父元素 first-box 与 second-box 都没有生成新的层叠上下文,都属于根层叠上下文中的元素,且都是层叠顺序第 6 级,所以按 HTML 中的出现顺序层叠:红->绿->蓝
7.3 给子元素增加 z-index
红绿位于一个 div.first-box 下,蓝黄位于 div.second-box 下,红绿蓝都设置了 position:absolute,如果这时给绿加一个属性 z-index:1,那么此时 .green 位于最上面;
如果再在 .second-box 下 .green 后加一个绝对定位的 span.gold,设置 z-index:-1,那么它将位于红绿蓝的下面;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设置了z-index: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gdZOrK
这个例子中,红蓝绿黄元素的父元素中都没有生成新的层叠上下文,都属于根层叠上下文中的元素
所以这个例子中的从底到高显示的顺序就是:黄->红->蓝->绿
7.4 在不同层叠上下文的父元素内的情况
红绿位于一个 div.first-box 下,蓝位于 div.second-box 下,红绿蓝都设置了 position:absolute,如果 first-box 的 z-index 设置的比 second-box 的大,那么此时无论蓝的 z-index 设置的多大 z-index:999,蓝都位于红绿的下面;如果我们只更改红绿的 z-index 值,由于这两个元素都在父元素 first-box 产生的层叠上下文中,此时谁的 z-index 值大,谁在上面;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不同层叠上下文的父元素: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gdZbOJ
这个例子中,红绿蓝都属于设置了 z-index 的定位元素,不过他们的父元素创建了新的层叠上下文;
所以这个例子中从低到到显示的顺序:蓝->红->绿
(我遇到的的情况就属于这个例子类似情形)
7.5 给子元素设置 opacity
红绿位于 div.first-box 下,蓝位于 div.second-box 下,红绿蓝都设置了 position:absolute,绿设置了 z-index:1,那么此时绿位于红蓝的最上面;
如果此时给 first-box 设置 opacity:.99,这时无论红绿的 z-index 设置的多大 z-index:999,蓝都位于红绿的上面;
如果再在 .second-box 下 .green 后加一个 span.gold,设置 z-index:-1,那么它将位于红绿蓝的下面;
代码和预览参见:Codepen - opacity的影响:https://codepen.io/SHERlocked93/pen/GXPRWB
之前已经介绍了,设置 opacity 也可以形成层叠上下文,因此:
所以这个例子中从低到到显示的顺序:黄->红->绿->蓝
关注微信公众号:安徽思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更多技术内容……
天写前端的你,会自己写一个轮播图吗,而且不能用js哦,知道轮播图的原理吗?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如何只用css实现轮播图效果,也叫"banner",就是我们经常在APP或网站首页顶部看到的一系列图片切换。就像淘宝官网首页那样:
一图胜千言,先上图:
解释一下,轮播图并排排列,组成一张很宽的图片,而手机屏幕宽度是固定的,这样每过一段时间,我们把宽的图向左平移一些距离,一般是平移一个屏幕宽度,比如屏幕宽320px,就平移320px,这样就达到了切换图片的目的。
注意点,由于每次都平移一个手机宽度,即每张轮播图要适应手机的尺寸,所以UI在做图的时候要考虑这点,不然显示的图片很丑。
html代码如下:
<div class="banner">
<div class="banner-wrapper">
<ul class="banner-list">
<li class="item" id="item1">1</li>
<li class="item" id="item2">2</li>
<li class="item" id="item3">3</li>
<li class="item" id="item4">4</li>
</ul>
</div>
</div>
CSS代码如下:
.banner {
border: 4px solid black;
width: 300px;
height: 150px;
box-sizing: content-box;
}
.banner .banner-wrapper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
height: 100%;
overflow: hidden;
z-index: -1;
}
.banner-list {
width: 1200px;
height: 100%;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padding: 0;
margin: 0;
list-style: none;
}
.banner-list .item {
width: 300px;
height: 100%;
display: inline-block;
float: left;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40px;
line-height: 150px;
}
.banner-list .item#item1{
background: #fee2b3;
}
.banner-list .item#item2 {
background: #ffa299;
}
.banner-list .item#item3 {
background: #ad6989;
}
.banner-list .item#item4 {
background: #562349;
}
图中黑色框代表屏幕中显示的区域,超出部分不可见。html代码没啥好说的,一个容器,里面套需要轮播的图片,我们看css代码,所谓轮播,就是不停的切换显示区域,代码操作就是左右移动轮播列表,这里我们用left和right属性操作,所以就要把轮播列表的position设置成absolute,它的父节点的position设置成relative,即轮播列表相对于父节点是绝对位置,比如left: 10px,就代表列表左边距父节点一定是10px,不管你父节点如何变化,都是这么多。水平排列,不要忘记一个重要属性float,把float: left设置到每一个轮播项中,代表排列的时候做对齐。
如上图所示,最终轮播区域是在黑色框中,而外部区域是不希望看到的,现在需要把它隐藏掉:
.banner .banner-wrapper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
height: 100%;
overflow: hidden;
}
使用overflow: hidden把溢出容器的部分隐藏。
前面的准备操作基本都差不多了(没看懂的小伙伴多看几遍,最好是动手敲一边),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的轮播图滚动起来了。前面也说了,所谓滚动,就是不停的平移轮播列表,这时候需要使用CSS帧动画(keyframes) 代码如下:
@keyframes banner-swipe {
0% { left: 0; }
33.33% { left: -300px; }
66.66% { left: -600px; }
100% { left: -900px; }
}
.banner-list {
width: 1500px;
height: 100%;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padding: 0;
margin: 0;
list-style: none;
animation: banner-swipe 10s ease-in infinite;
}
定义了一个帧动画,因为有4张图,所以只要滚动三次就能全部播放完图片,把整个滚动时间看作100%,那么一帧大约33.33%,而在banner-list上,我们给它绑定上帧动画banner-swipe,规定完成一次动画要10s,滚完之后不要停,一直无限循环(infinite),效果如下:
发现有缺陷,第四张图和第一张图之间切换时,会很快,原因是到第四张图停止滚动时,整个动画已经执行完了,就会立马回到第一张图,从0开始,我们把隐藏部分打开看一下:
动图中很明显了,4过后立马跳到了1,解决办法是在4后面加一个1,帧动画里面再插入一帧,代码如下:
// html
<div class="banner-list">
<div class="item" id="item1">1</div>
<div class="item" id="item2">2</div>
<div class="item" id="item3">3</div>
<div class="item" id="item4">4</div>
<div class="item" id="item1">1</div>
</div>
// css
@keyframes banner-swipe {
0% { left: 0; }
25% { left: -300px; }
50% { left: -600px; }
75% { left: -900px; }
100% { left: -1200px; }
}
通过上面的修改,保证了滚动的连续性。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每张图片几乎没有停过,一直在滚动,这样肯定达不到推广的作用而且也会使人眼花缭乱,需要再优化,修改后的帧动画如下:
@keyframes banner-swipe {
0% { left: 0; }
23% {left: 0;}
25% { left: -300px; }
48% {left: -300px;}
50% { left: -600px; }
73% { left: -600px; }
75% { left: -900px; }
98% { left: -900px; }
100% { left: -1200px; }
}
效果:
————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哦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