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注:本文作者曾就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团队,参与过HTML5国际标准制定以及IE中HTML5引擎的设计。
作为一名HTML5老兵,在他看来,微信虽然用了HTML5技术来做应用号(小程序),但是它并没有真正用到HTML5的精髓——开放、互联,也就决定了它无法实现“微信OS”的最终野心。
日前,微信发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应用号(正式名称:小程序)的内测,马上朋友圈就被刷屏了,一时间新闻稿铺天盖地,HTML5开发社区欢呼雀跃。大家都认为移动互联网迎来了一个新的“微信操作系统(OS)”时代,HTML5 Web App的春天来了。
作为一名HTML5领域的创业老兵,也作为曾经的HTML5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我本该激动万分,但是当我看完微信应用号的介绍之后,我却对“微信OS”的未来持保留态度。
历史是一面镜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同PC互联网中得到很多借鉴,虽然表象不一致,但是本质是相通的。 软件程序有两种架构:一种是C/S(客户端/服务器);另一种是B/S(浏览器/服务器)。
移动端的APP和当年PC端的Windows软件都是C/S架构, HTML5和PC端的网页(HTML4) 都是B/S架构。 PC时代,早年是C/S架构为主,大家都是去下载网站下载Windows软件,这点和移动端去应用商店下载APP的过程是一样的。
后来,大家逐渐开始不去下载网站了,逐渐转向使用浏览器来获取信息, 以B/S架构为主。从C/S转向B/S的一个关键变量就是网络带宽速度,因为B/S依赖网络,只要网络条件一旦成熟,B/S就会大行其道。
今天移动端也正在经历PC端一样的进化过程,网络带宽越来越好,用户也越来越不愿意去应用商店下载了,我相信大家去应用商店次数都是越来越少了。
图: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演进历史惊人的相似
必须承认,腾讯是非常擅长做产品的公司,每一次产品迭代都做得很扎实。正当移动互联网处在从C/S架构逐渐转向B/S架构的风口上的时候,恰逢其时推出应用号,欲顺势干掉所有的APP应用商店,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微信内嵌的浏览器,成为一个应用分发的超级大平台,最终实现"微信OS"的超级大野心。
浏览器一直被认为是Web OS, 这个故事听上去顺理成章。 然而,事情并不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里面有个重要的细节被忽略了。
Again,历史是一面镜子。微信并不是第一个做应用号的公司,早在2010年,在大洋彼岸,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推出了基于Chrome浏览器的“应用号”Chrome App。然而就在上个月,也就是2016年8月,Google宣布停止支持Chrome App。
Chrome的活跃用户有10亿,比微信还多, Google也比腾讯更有财力, 为什么Chrome App伟大计划最终失败? Chrome App和微信应用号都有一个致命的共性: 虽然都是用了HTML技术,但是没有用到HTML的精髓。
当年World Wide Web(万维网)之所以能够一夜之间席卷全球,核心原因之一就是HTML的第一个字母“H”(超链接)。虽然是看起来是个很简单一个技术,但是折射了互联网的核心设计理念:开放、互联。
通过一个网址链接,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你发布的内容, 不需要经过应用商店审核,任何两个网页之间可以方便跳转。 而从今天的应用号发布的介绍来看,所有发布的应用号都需要通过腾讯的审核,而且应用号也是封闭,并不能和外部的网页自由跳转。
因此,今天的应用号只是用了HTML技术中无需下载安装、跨平台的功能, 并没有用到HTML开发互联的精髓。 它只是一个“用了HTML5技术的平台”,但不是一个真正的“HTML5应用平台”;它可以成为微信IM的一个重要补充, 但是成为不了一个人们期待中的“互联网操作系统”。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只有开放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Again,again,历史的确是一面镜子。在PC时代,这两个软件是大家最高频使用的: IM和浏览器。一个连接人与人,一个连接人与信息。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两个需求之一。
腾讯无敌的社交基因决定了它在PC和移动时代,都完美做到了连接人与人。但是,连接人与信息领域,并不是腾讯的强项。
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进入深水区,微信的简单内嵌浏览器未来将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人们高效安全获取信息的需求,它的半封闭生态也将不适应互联网的开放互联的趋势。
浏览器——真正的HTML平台,将会“王者归来”,成为最高效安全连接人与信息的工具。
这个趋势在国外已经很明显了, Google今年4月份的时候宣布,Chrome浏览器移动版的月活跃用户突破10亿,最近5个月增长2亿! 而且Google今年在抛弃掉Chrome“应用号”的同时也发布了重量级的HTML5新技术框架——PWA(Progressive Web App)。
HTML5一直被诟病的就是无法在离线状态下使用以及体验不够流畅。基于PWA框架, HTML5应用可以同时支持在线和离线,而且加速速度和交互体验有了显著的提升。通过PWA,HTML5相比App的缺点部分就被抹平了,而优点部分却很突出,因此被业界普遍看好。PWA已经在Chrome、Firefox、Opera等浏览器中都可以运行。
当“浏览器”王者归来的时候,用户可以更高效在互联网上冲浪,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发布HTML5应用,尤其是对于中大型企业用户,可以更自主、可控的开发和部署企业级HTML5应用,那时候,我们还需要“小程序”么?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陈本峰,云适配创始人兼CEO,中国企业级HTML5产业联盟主席、HTML5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参与过微软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
更多商业新知,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
5如此势头,不得不让营销人对H5页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营销中运用H5页面。其实H5的叫法有很多,像什么手机微杂志,场景应用,微海报等等。如果你不怕咬到舌头还可以叫它HTML5。
好了,废话不多说,你们要的全部微信H5页面制作工具都在下面。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1,百度H5
作为刚出生不久的H5制作平台,百度H5正在凭借百度的巨大流量与自身的多重优点吸引着大家的关注, 百度H5优势在于无广告,免费发布的H5页面不会任何破坏整体设计的平台广告,百分百聚焦内容。另外还有强大的编辑功能,各种常用编辑快捷键全面支持,独创智能辅助线,从此告别不精准的鼠标操作。手残党们?开不开心?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2,Mugeda(木疙瘩)
凭借Mugeda对HTML5的深刻理解和在云计算应用框架上的多年积累,提供Mugeda在线HTML5动画平台,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云计算的专业全功能HTML5动画平台。采用Mugeda技术,无需任何下载安装,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立即开始制作专业质量的HTML5动画。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3,初页
别误会,这款工具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初页作为手机端制作动态海报的APP,门槛还是比较低的,容易上手,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编辑,制作极为便利,图文混排的模板也很丰富。可免费下载安卓版和苹果版初页App,或通过电脑在线创建、编辑,轻松创作优雅、炫酷,利于微信传播的H5海报。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4,MaKa
MAKA这个平台制作起来非常简单,静态模板和动态模板都有,模板样式丰富,浏览体验不错。有多种动态效果以及交互效果可供选择,除收费版外提供免费版,不过免费版不提供自定义动效、支付、导航、预约等服务,也不能添加外链。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5,秀米XIUMI秀制作
秀米在公众平台的图文排版上可是名声远扬。和秀米的图文神器一样,秀制作目前也是免费的,提供多种模板,傻瓜式操作,可以外链,可与秀米图文排版双剑合璧。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6,易企秀
易企秀也是免费,有多种动态模板,能实现文本和图片带有滑动、隐现、放大缩小等动态效果。同时有ios移动客户端,在手机上也可创建场景应用,以及数据统计功能。大体上和maka差不多,但是表单和统计是免费也可用。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7,Liveapp场景应用/云来
云来Liveapp是面向企业方的移动场景APP云服务平台,许多企业都在使用,需购买场景应用。不过,现在云来场景应用正式免费开放,所有“认证企业”都可以申请获取。免费体验长达31天,体验结束后,也会永久保存并持续展示你的场景应用。
微信H5页面制作软件工具8,iH5
iH5也是专注在线交互设计,功能强大,同epub360一样适合专业设计师,可以零代码制作轻应用。使用上相对较为复杂,不过其甚至也可以用来制作响应式网站,有时间可以试试。
一些主流的页面制作工具差不多都在这里了,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要选一款开始上手了呢?但是这还并不是全部,作为压轴出场的这位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就是定制化H5公司,一张图你就会明白它与前面工具的区别。
没错,页面制作工具与定制化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让你爽的程度,量身定做的H5更容易受到青睐,想了解详细的区别可自行百度搜索“未来应用”,官网更有海量模板与案例等着你。
心动了就赶快动动手指吧,找到低调的我们并不难哟
本篇编辑:自然
本篇内容由未来应用提供
进入未来应用查看更多微信H5页面制作工具合集
www.h6app.com
未来应用,H5行业服务的聚合平台,H5定制开发,H5模板创作,一键优化,全面的实效监控,优质精准的推广渠道。
1. W3C:指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是一个国际的标准的制定机构。
2. H5(HTML5,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5的缩写),HTML5 是由W3C制定的新HTML标准,HTML用于开发web网页。
3. 微信小程序,是由微信客户端提供的开放能力支持的一种应用形式,完全依赖于微信 APP 环境。
H5标准出来之前,HTML在手机端显示效果不好,而HTML5被设计为跨平台的,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硬件(PC、平板、手机、电视机等等)之上运行。所以现在很多手机端应用使用H5进行开发。很多公众号里直接链接的应用,有些是用小程序框架开发的,有些是用H5开发的;这两种技术方向大体上能实现相同的功能,也会有细微的差异。
不同的软件公司采用的技术方向不同。比如你要在开发一个可以在微信里打开的应用,咨询多家软件开发公司,有的说我们使用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发的,有的说我们使用H5开发;听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下面我们就说说二者的区别,帮助您做出选择。
1. 运行环境不同
小程序的运行环境是微信客户端,所以只能在微信里打开
H5的运行环境是浏览器(包括电脑端的IE、Chrome、QQ浏览器等,也包括手机端的Safari、Chrome以及 iOS、Android 系统中的各式 WebView),所以能运行在电脑、手机、平板之上,但是不同的设备需要单独适配,例如专门为手机端开发的H5应用,可以在电脑上使用,但是显示效果会很差
2. 运行效果,性能上差异
小程序基于微信客户端实现,对解析进行了优化,并且一旦首次打开小程序,可以直接缓存很多资源。因此,在使用小程序时可以明显感觉很流畅,接近原生 APP 的体验
H5应用,实际上就是打开一个web网页,需要在浏览器中进行加载渲染,开始显示之前都会有一个白屏的过程,无论加载的时间的长短,都会给用户一种卡或者不灵敏的感觉
3.小程序可以使用微信提供很多开发能力,而H5应用没有
小程序提供的开放能力:拍摄、录音、语音识别、二维码、地图、支付、分享、卡券等
4. 其他区别
例如:支付能力,小程序只支持微信支付,而 H5 里可以选择使用其他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方式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