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绘图和印刷而言,「单位」很相当重要的,然而在网页排版里,单位也是同样具有重要性,在CSS3 普及以来,更添加了一些方便好用的单位( px、em、rem.. .等),这篇文章将整理这些常用的CSS 单位,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在工作上能使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目前我们接触的范围来说,若要把单位做区分,最简单可以分为「网页」和「印刷」两大类,通常对于CSS来说只会应用到网页的样式,毕竟真正要做印刷,还是会倾向通过排版软体来进行设计。
网页( 单位 )
网页( 属性名称 )
印刷(简单了解下)
以下将展示四种不同单位的示例,为了直观简单,四个示例都套用预设的div格式,纯粹改变font-size看看有何不同,由于子元素若没有设定font-size,会自动继承父元素的font-size,使用上就应该要预先初始化字体大小,下面这两段CSS可以将所有的元素字体大小预设为16px,接下来可以进行个别调整。
html{ font-size:16px; } html * { font-size: 1rem; }
1、px
px 是绝对单位,因此只要设定多少px,就会精确的呈现,对于一些讲求精准位置的排版而言十分有用,如示例展示的,指定多大 px 字体就会多大。
<div style="font-size:16px;">16px <div style="font-size:20px;">20px <div style="font-size:24px;">24px <div style="font-size:16px;">16px <div style="font-size:32px;">32px</div> </div> </div> </div> </div>
2、em
em是相对单位,为每个子元素通过「倍数」乘以父元素的px值,如果我们每一层div都使用1.2em,最内层就会是16px x 1.2 x 1.2 x 1.2 x 1.2 x 1.2 = 39.8px。(浏览器预设字体大小为16px,若无特别指定则会直接继承父元素字体大小)
<div style="font-size:1.2em;">1.2em <div style="font-size:1.2em;">1.2em <div style="font-size:1.2em;">1.2em <div style="font-size:1.2em;">1.2em <div style="font-size:1.2em;">1.2em</div> </div> </div> </div> </div>
3、rem
rem是相对单位,为每个元素通过「倍数」乘以根元素的px值,如果我们每一层div都使用1.2rem,最内层就会是16px x 1.2 = 19.2px。(根元素指的是html的font-size,预设为16px )。
<div style="font-size:1.2rem;">1.2rem <div style="font-size:1.2rem;">1.2rem <div style="font-size:1.2rem;">1.2rem <div style="font-size:1.2rem;">1.2rem <div style="font-size:1.2rem;">1.2rem</div> </div> </div> </div> </div>
4、%
%百分比是相对单位,和em大同小异,简单来说em就是百分比除以一百,如果我们每一层div都使用120%,就等同于1.2em,最内层就会是16px x 1.2 x 1.2 x 1.2 x 1.2 x 1.2 = 39.8px。
<div style="font-size:120%;">120% <div style="font-size:120%;">120% <div style="font-size:120%;">120% <div style="font-size:120%;">120% <div style="font-size:120%;">120%</div> </div> </div> </div> </div>
5、small、medium、large...等
字体大小的属性有七种,分别是xx-small、x-small、small、medium、large、x-large和xx-large,除了x-small,其余六种分别对应h6~h1的标签文字大小,根据W3C的规范,以medium预设16px为基础(若html字体预设大小改变,medium也会跟着变),使用固定的百分比乘以medium的大小,例如xx-small预设为16px x 0.6 = 9.6px(浏览器显示为12px )。
<div style="font-size:xx-small;">xx-small <div style="font-size:x-small;">x-small <div style="font-size:small;">small <div style="font-size:medium;">medium <div style="font-size:large;">large <div style="font-size:x-large;">x-large <div style="font-size:xx-large;">xx-large</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6、larger、smaller
larger 和smaller 就是固定百分比为单位,larger 为父层的120%,smaller 为父层的80%。
<div style="font-size:medium;">medium <div style="font-size:larger;">larger <div style="font-size:larger;">larger <div style="font-size:larger;">larger <div style="font-size:smaller;">smaller <div style="font-size:smaller;">smaller <div style="font-size:smaller;">smaller</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熟悉了字体大小单位之后,你就更够能有系统的进行设计整个网站的CSS字体架构,不过font-size 本身和font-family 有着一些复杂的关系,不同的font-family 有时也会影响font-size 的设定,因此使用上还是得稍微注意一下啰!
这里是云端源想IT,帮你轻松学IT”
嗨~ 今天的你过得还好吗?
天不言而四时行,
地不语而百物生。
- 2024.03.11 -
在数字世界的构建中,字体不仅仅是文字的外衣,更是情感和风格的传递者。作为网页设计师和前端开发者,掌握HTML中的字体标签,能够让我们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吸引人的用户体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HTML字体标签的世界,探索它们如何让网页变得生动有趣。
语法结构:<标签 属性=“值”> 内容 </标签>
1、标题标签< h1> - < h6>
标题标签的默认样式是自动加粗的,字体一级标题最大,六级标题最小,每个标题标签独占一行。
示例:
<h1>一级</h1>
<h2>二级</h2>
<h3>三级</h3>
<h4>四级</h4>
<h5>五级</h5>
<h6>六级</h6>
2、字体标签<font>
在HTML中,最常用的字体标签非<font>莫属,虽然现代开发中更推荐使用CSS来控制字体样式,但了解它的历史仍然有其必要性。<font>标签允许我们通过color、size和face属性来改变字体的颜色、大小和类型。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显示红色Arial字体的文字,我们可以这样写:
<font color="red" size="5" face="Arial">这是红色Arial字体的文字</font>
这行代码的意思是:
注意:虽然标签在HTML4.01中是有效的,但在HTML5中已经被废弃,建议使用CSS来进行样式定义。
3、字号大小:<font size="n">
字号大小在网页设计中同样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阅读体验。HTML允许我们通过<font size="n">来调整字体的大小,其中“n”可以是1到7的数字。
例如: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Font Size Example</title>
</head>
<body>
<p><font size="5">This is a paragraph with font size 5.</font></p>
<p><font size="10">This is a paragraph with font size 10.</font></p>
<p><font size="15">This is a paragraph with font size 15.</font></p>
</body>
</html>
运行结果:
不过,现代网页设计更倾向于使用CSS来控制字号,以便更精细地调整字体大小。
4、粗体标签
<b>:这个标签用于将文本加粗显示,相当于英文中的bold。它不会改变字体,只是使文本看起来更粗体。
<p><b>这是加粗的文本</b></p>
<strong>:与<b>标签类似,<strong>标签也用于表示加粗的文本。
<p><strong>这是重要的文本</strong></p>
但在HTML5中,<strong>标签被赋予了语义,用来表示重要的文本内容。
5、斜体字标签
<i>:这个标签用于将文本设置为斜体,相当于英文中的italic。
<p><i>这是斜体的文本</i></p>
<em>:与<i>标签类似,<em>标签也用于表示斜体文本。
<p><em>这是强调的文本</em></p>
但在HTML5中,<em>标签被赋予了语义,用来表示强调的文本内容。
6、删除字标签
<del>:这个标签用于表示删除的文本,常用于表示不再准确或已过时的内容。比如原价与现价。
<p>原价:<del>100元</del></p>
<p>现价:80元</p>
运行之后是这样子的:
在上述示例中,原价为100元,但已被删除,因此使用标签将其包围起来。这样,浏览器会显示删除线来表示该文本已被删除。
7、文本格式化标签 < div> < span>
< div> 标签用来布局,但是一行只能放一个< div> //大盒子,块元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这是一个div</div>
<div>这是一个div</div>
<div>
<p>这是一个div</p>
</div>
<p>
<div>云端源想</div>
</p>
</body>
</html>
如上图控制台所示(打开控制台的方式:F12):<div>标签里面可以包含<p>标签,<p>标签,里面不可以放<div>标签。
< span> 标签用来布局,一行上可以多个 < span>//小盒子,行元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span>1234</span>
<span>5678</span>
</body>
</html>
8、其它字体标签
<mark>:这个标签用于突出显示文本,通常用于表示高亮的部分。
<small>:这个标签用于表示小号文本,通常用于表示版权声明或法律条款等次要信息。
<ins>:这个标签用于表示插入的文本,常用于表示新增的内容。
<sub> 和 <sup>:这两个标签分别用于表示下标和上标文本,常用于数学公式或化学方程式中。
尽管上述标签可以直接在HTML中使用,但现代网页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使用CSS来控制文本的样式,因为CSS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控制能力。
使用CSS类和样式规则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网站的整体样式,并且可以更容易地适应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
因此,如果您正在学习或更新您的网页设计知识,建议学习和使用CSS来控制字体和其他文本样式,关于HTML的这些标签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总之,字体是网页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就像是网页的语言,传递着信息和情感。通过HTML字体标签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网页“字”得其乐,让每一位访问者都能享受到更加美妙的网络体验。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网页在字体的世界里绽放光彩吧!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了,
更多前端开发基础知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哦!
记得关注【云端源想IT】一起学编程!
我们下期再见!
END
文案编辑|云端学长
文案配图|云端学长
内容由:云端源想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产品设计时细节是产品经理最头疼的问题,一个button,一个链接都要考虑太多的细节问题。作者整理了常见的一些功能设计问题,一篇文章看懂这些功能设计。来学习吧。
链接也称为超链接,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
链接可以是一个字或是一段字这样的文本,也可以是一个按钮,一张图片,当你点击后跳转到另一个目标,当你把鼠标指针移到某个链接时会变成一个小手,当然在手机上没有这一特点。
文本样式的链接一般在搜索引擎的网站呈现蓝色字样,大多会在下面加上下划线以便识别,不过现如今考虑到不影响文本的可读性与用户体验,逐渐取消了下划线。而在一些别的网站考虑到界面设计风格各方面的因素而不用蓝色。
谷歌的文本链接是蓝色,没有下划线
百度的文本链接也是蓝色,关键词是红色,有下划线
而京东的文本链接有灰色,有白色,有黑色
按钮样式的链接比文本样式的更容易识别,每一个按钮都是一样链接。
按钮样式链接
图片样式的链接可以是单独的一张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与按钮一起组成一张图片,只是鼠标指针扫过图片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会变成小手。
如桌面弹出这种游戏小窗口的图片式链接
由文字/图/按钮样式一起构成的一张图片式按钮,鼠标可以点击图中任何一部位
链接打开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当前页面刷新跳转,国外的网站大多是这样的打开式;第二种是在新标签页面打开链接,国内大多采用这种;第三种是提示用APP打开。当然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那就是二维码扫描。
提示用美拍APP打开
按照连接路径的不同,网页中超链接一般分为以下3种类型:内部链接,锚点链接和外部链接。
链接还可以分为动态链接和静态链接。动态超链接指的是可以通过改变HTML代码来实现动态变化的链接,例如我们可以实现将鼠标移动到某个文字链接上,文字就会象动画一样动起来或改变颜色的效果,也可以实现鼠标移到图片上图片就产生反色或朦胧等等的效果。而静态链接,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动态效果的链接。
与外部链接(即反向链接)相反,内部链接是指同一网站域名下的内容页面之间互相链接。如频道、栏目、终极内容页之间的链接,乃至站内关键词之间的Tag链接都可以归类为内部链接,因此内部链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站内链接,对内部链接的优化其实就是对网站的站内链接的优化。
HTML中的链接,正确的说法应该称作"锚点",它命名锚点链接(也叫书签链接)常常用于那些内容庞大繁琐的网页,通过点击命名锚点,不仅让我们能指向文档,还能指向页面里的特定段落,更能当作"精准链接"的便利工具,让链接对象接近焦点。便于浏览者查看网页内容。类似于我们阅读书籍时的目录页码或章回提示。在需要指定到页面的特定部分时,标记锚点是最佳的方法。
外部链接,又常被称为:“反向链接”或“导入链接”,是指通过其他网站链接到你的网站的链接。
外部链接指的是针对搜索引擎,与其它站点所做的友情链接。高质量的外部链接指:和你的网站建立链接的网站知名度高,访问量大,同时相对的外部链接较少,有助于快速提升你的网站知名度和排名的其他网站的友情链接。
如果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网页中的链接又可以分为:文本超链接,图像超链接,E-mail链接,锚点链接,多媒体文件链接,空链接等。
链接是一种对象,它以特殊编码的文本或图形的形式来实现链接,如果单击该链接,则相当于指示浏览器移至同一网页内的某个位置,或打开一个新的网页,或打开某一个新的WWW网站中的网页。
链接在交互上一般会呈现4种状态,即默认状态/悬停时状态/点击时状态/点击后状态。比如谷哥网站的交互体验。如下图:
点击前
悬停时,下面浮现半透明线条
点击时,有波纹晕开的动态效果
点击后,下面线条粗
有时候是3种状态,比如百度网和知乎应用:
默认状态
点击时链接变红
点击后链接变成紫色
IOS系统知乎应用的3种状态,而在Android系统没有用力点击这一状态。
默认状态
点击状态
用力点击会弹出预览小窗口
有些时候只有2种状态,如下图谷歌网:
默认和点击后状态一样
鼠标悬停时出现下划线
默认状态
点击时
而有时候比如在APP里有时候就一直只有一种状态,也可以称静态链接,之前的可以称之为动态链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会因为当时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交互体验设计。有的情况下还会加上点击的音效,使用户体验更畅快,这在移动端用的使用情况多一些。
总之链接是网页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每一个链接的呈现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作者:潘瑶琼(简书作者)
本文由 @潘瑶琼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