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常见视频信号接口中,HDMI接口支持音视频同步传输,而DVI接口只能传输视频信号,无法传输音频信号。那么如何实现HDMI转DVI带音频呢?有它就够了!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HDMI转DVI的转换原理是怎样的:
若想将音视频信号HDMI转DVI,就需要相应的HDMI转DVI转换器或转换线,通过其特制的转换功能,将HDMI信号转换为DVI信号。如果HDMI信号中夹带着音频信号,那么音频信号是会随着视频信号的转换一起传输过去的,只是不会经历转换过程而已。
所以,若想解决带音频信号的HDMI信号转换为DVI信号后,还能有声音输出,就需要满足以下2大条件:
1、HDMI转DVI转换设备上要有专门的音频输出接口
这一点用转换线是实现不了了,因为HDMI转DVI转换线只是一根线,两端衔接的分别只是HDMI接口和DVI接口,用于视频信号的转换,已经没地方才弄个音频输出接口出来了。
所以只能用HDMI转DVI转换器来实现了,因为所谓的转换器也可称为“转换盒”,属于一个立方体的硬件设备,在上面多弄几个信号接口出来是完全没问题的。那么在市场上是否存在带有音频信号输出接口的HDMI转DVI转换器呢?
答案当然是有了。就例如同三维T806 HDMI转DVI转换器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此HDMI转DVI转换器是一款高清视频接口转换器,可将HDMI数字信号转换为DVI信号输出,同时分离出3.5音频或数字音频信号单独输出。可以使HDMI信号在只有DVI-A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同时,把HDMI信号的声音传输给音频放大设备。为保证信号显示质量,产品自身还带有TMDS信道放大功能。此外,输出可以用一根DVI转HDMI的转接线连接HDMI设备。
2、要有专门的音频放大设备加以辅助
当HDMI转DVI转换器能够输出音频信号之后,还需要有能够接收音频信号并放大的设备来播放音频,才会有声音听到哦。例如:音箱、耳机等都可以,只要将它们用线与转换器上音频输出接口相连,音频就可以传输到这些设备上并能够放大收听了。
因此,只需满足上述这2个条件,用带音频输出接口的HDMI转DVI转换器,连接上音频放大设备,便可实现视频信号HDMI转DVI的同时,HDMI信号中的音频信号也可以同步播放了,此疑难也就此解决了。
本文摘自同三维转换器网,产品链接:http://www.tswzhq.com/hdmi-dvi/134.html
于关心天气预报的人们,这是一则破天荒的消息:中国人终于拥有了国产超算、国产模式、国产数据“三合一”的国产气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前不久,这台名为“派-曙光”的国之重器通过业务验收,正式“上岗”。
对很多年轻的手机发烧友来说,购买手机首先要看它的硬件配置:希望它处理器更强,打游戏流畅无阻,存储空间大,还能兼容市面上大多数应用程序,而且用起来省电,最好不要发热。
而对全球主要的气象机构来说,他们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就和这些发烧友对手机的需求很是相似——架构更先进、计算能力更强、存储容量更大、更加绿色节能,可有效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和众多模式的运转,帮助气象部门更快地研究制作发布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报。
<iframe align="center,center" allowtransparency="true" frameborder="0" height="250" hspace="0" id="iframeu2540721_0"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name="iframeu2540721_0" scrolling="no" src="http://pos.baidu.com/xcym?conwid=300&conhei=250&rdid=2540721&dc=3&psi=6a6b8659a59c23ac9eb36079db09589b&di=u2540721&dri=0&dis=0&dai=3&ps=666x472&enu=encoding&dcb=___adblockplus&dtm=HTML_POST&dvi=0.0&dci=-1&dpt=none&tsr=0&tpr=1555898889779&ti=%E5%9B%BD%E4%BA%A7%E2%80%9C%E5%A4%A7%E8%84%91%E2%80%9D%E7%AE%97%E7%9A%84%E5%A4%A9%E6%B0%94%E9%A2%84%E6%8A%A5%E6%9B%B4%E5%87%86%E5%90%97%EF%BC%9F-%E4%B8%AD%E6%96%B0%E7%BD%91&ari=2&dbv=2&drs=1&pcs=1880x922&pss=1880x922&cfv=0&cpl=26&chi=1&cce=true&cec=UTF-8&tlm=1555898889&rw=922<u=http%3A%2F%2Fwww.chinanews.com%2Fgn%2F2019%2F04-22%2F8815842.shtml<r=http%3A%2F%2Fwww.chinanews.com%2Fscroll-news%2Fnews1.html&ecd=1&uc=1920x1040&pis=-1x-1&sr=1920x1080&tcn=1555898890&qn=3e42fd9b14e953e7&tt=1555898889748.234.234.237"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vertical-align: bottom; margin: 0px;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vspace="0" width="300"></iframe>
当然,和手机一样,高性能计算机也有自己的“服役期限”,这个周期大约为6~8年,也正因如此,全球主要气象机构高性能计算机更新换代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如今,我国天气预报“大脑”也迎来了更新换代,而上一次还是4年前的事,那时还是引进的“进口货”。
天气预报需要超算有多“硬核”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超级计算机,或者超算。自2013年以来连续登陆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榜首,国产超算包括硬件、应用等在内的优越性能便广为人知。
但很多人不了解,每天服务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天气预报,对超算的需求有多么迫切和严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说,预测未来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方方面面,如夏季洪涝、冬季雾霾、农业规划、能源布局等,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预测愈显重要。但是,预测天气和气候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古人看云识天: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是过去的天气预报——凭个人经验。到了20世纪,人们已发明和应用了气象仪器来测量大气状态,气象学开始进入“科学时代”。曾庆存说,特别是无线电的应用,使各地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及时汇总到一个中心,绘成“天气图”,但天气图还是严重依赖预报员的主观判断。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数值模式预报方法取得了成功。然而,60多年来,人们所需的气象预报时空精度越来越高,数值模式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正解方程发展到世界上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之一,海量数据和数百万条代码总能轻易占满计算设备的所有可用资源。
中国气象局最近一次提出的“计算”需求是:高性能计算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要不低于8000万亿次每秒,内存容量每1个CPU核,至少对应6GB内存,在线存储容量要大于12.6PB,全系统可用度超过99%,等等。
时值国产超算蓬勃发展,已接连在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榜单中“拔得头筹”。这套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以超出预期的性能令人眼前一亮——
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8189.5万亿次,约为此前中国气象局使用的进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8倍;内存总容量达到690432GB;在线存储物理容量为23088TB;全系统可用度超过99%,等等,无一例外都达到了预期。
据“派-曙光”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系统架构上,它有两套子系统互相备份,计算资源相对独立,共享存储资源。“如此一来,即便其中一套出现故障,另一套会提供同样的支持,气象业务可靠性大大提高”。
如何造就一颗气象“最强大脑”
该负责人还提到,为了支持气象新领域的研究和适应未来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科研人员还在这套高性能计算系统中特意配置了小规模试验子系统,支持相关研发与试验,希望借此为将来天气气候模式在异构平台的移植提供实验环境。
“国产超算助力气象业务运行,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气象强国与国产超算的未来,都值得期待。”该负责人说。
当然,要发挥这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那就是如何合理调配资源,既不让它们“打架”,又不让计算资源浪费,同样是一门大学问。
在这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着众多的气象业务系统。它如同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而各个节点则相当于工人,一起在车间里劳动。这个车间的调度者需要一个高效率的指挥工具,这样才能站在全局高度,指挥各个“工人”分工合作,发挥出最高的生产效率。
一个名为“Gridview”的作业调度软件,就是这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指挥工具”,提供调度策略、业务流程监控。
截至目前,来自我国“风云”系列国产气象卫星的数据,已经全面应用到这台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所支持的业务和科研作业中。
按照曾庆存的说法,目前的“3天天气预报”,已在全球范围达到70%至80%的准确度,如果是一定区域,比如我国华南地区的“3天天气预报”,准确度能高于80%。同时,国际上天气预报的有效性已从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
在2018年9月到11月短暂的试运行期间,这套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更是扛起了包括冬奥气象模式运行、全国水平分辨率200m风能资源图谱制作、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研制等在内的多项业务、科研重担。
这其中,在2018年“玛丽亚”“安比”“山竹”等台风预报中,这套国产设备已为全国天气预报会商提供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如今,我们已经能把台风信息牢牢掌握住了。”曾庆存说,近年来,多个台风的24小时预报登陆点和实际登陆点相差50公里左右——台风半径是1000公里,看相对值的话,50公里已经是很小的误差范围了。
原标题:国产“大脑”算的天气预报更准吗?
价转IT需要注意什么,先学什么比较好?属于零基础,2019毕业,三本学校,男。自己的想法是先以副业来学习,在合适的时候转入it行业。1.以副业来学的话应该先学习什么比较好?2.如果要直接找工作的话先学什么比较好?
转型到it方面,其实你才毕业学习什么都还是容易学习的,所以IT行业目前比较持久火热的专业是Java,很多企业都在用java,而这两年java进阶架构师方面的体系还是非常火热的,而且随着这两年java领域的微服务和技术栈的火热,让java项目构建成为了一个主流框架,之前早期很多企业采用php语音、asp语音的架构网站都开始逐步转型到了java,所以java是很多企业级项目开发主流架构,可以说java算是IT软件领域的常青树,而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早期php、go语音的流行也和java进行对比过,但是并未形成那巨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那么这两年还有一个语音比较火热,那就是Python,这门语言火热的背后出现了几个关键词、少儿编程、大数据(专业火热),pyhton成为了大数据专业之前你学习的香饽饽,而且也是容易上手的语言,所以也成为了小孩子学编程的必学课程,甚至还提出了小孩子为什么学习编程,编程要成为中小学一个普及的课程的一些说法,这也是代表未来的一个数字化经济时代成熟的铺路石,那么大家对于这方面是怎么看的呢?
当然基于it领域目前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前端,作为前端工程师,以及web架构师也是非常火热的岗位,但是他要一定的基础实力,现在的前端并非早期的html、css样式、dvi盒子这么简单,现在前端要做的很多,也要学习的很多,例如vue的熟悉和掌握,例如前后端分离技术、等等方面
当然it软件领域推荐的是这两个,当然还有设计领域例如原画设计、动漫、ui设计也是这个领域的一个比较火热的选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讨论!
程序员会什么才叫技术好?
我觉得不同程和不同平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是会代码只会复制粘贴那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手上有活,可以自己写代码,这个是第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底层的程序员来说,这项能力是要具备的,第二方面就是代码规范和程序员的素养!
代码写注释,建议大家可以看看阿里巴巴推出的码出高效的代码规范书籍,这样更加有利于我们进行在程序员这条路上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第二个方面的技术好的要素!
而程序员主要是项目跟进上线部署代码和修改代码BUG,那么如果在进一步成长就开始要接触微服务和技术栈往架构方面进行思考,能够全方位的系统布局和需求设计能力,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在代码层级做到架构师方面发展,因为架构师也可以说是程序员在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有些程序员到了一定年龄要么选择跳槽,要么只能面临选择失业,当然还有第三种方式那就是进阶,架构师是一条路,当明白了整体的一个企业和软件工程的架构方面之后,接着下来就有系列的方向发展了,例如项目管理、技术总监岗位和大数据工程师方面又是一个进阶的成长路线!
所以技术好我觉得最核心是能够对现在能够满足需求,对未来能够规划需求,对自身也能够不断的寻求发展活得滋润也能活的成就感,这个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其他的都是其次的,当然也要有原则懂得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从而做一个有素养的程序员!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