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目标】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2046.html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理解密码子的概念

3.能熟练地阅读密码子表

4.能够运用教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5.理解中心法则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思考:

(1)DNA主要存在于哪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2)蛋白质是在哪里合成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3)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的呢?

科学家推测,在DNA和蛋白质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物质充当信使,后来发现细胞中确有这样的物质,它就是RNA。

1.关于RNA

(1)RNA的全称:核糖核酸

(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3)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

即时突破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若核酸中出现碱基T或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则必为DNA。

②若核酸中存在A、T、C、G四种碱基,其中A≠T、C≠G,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③若核酸中出现碱基C,则必为RNA。

(4)RNA的种类和功能

信使RNA(mRNA):遗传信息传递的媒介。

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核糖体RNA(rRNA):与蛋白质构成核糖体。

总结:为什么RNA适合做DNA的信使呢?

①RNA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跟DNA一样能储存遗传信息。

②RNA一般为单链,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③RNA与D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mRNA是DNA的信使,那么DNA在细胞核里,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把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5的第三自然段和图4-4,完成下列填空。

2.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场所:细胞核

(3)基本条件:

①模板:DNA的一条链

②原料: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RNA聚合酶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

(5)产物:mRNA

(6)遗传信息流动:DNA→mRNA

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编码这个蛋白质的一段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碱基暴露。以DNA两条链中的一条作为模板,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转录完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形成mRNA链,DNA上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mRNA上,mRNA由细胞核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DNA双链恢复双螺旋的结构。

转录与DNA分子复制的区别

思考与讨论:P66

1.转录与DNA复制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对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转录有什么意义?

(1)相同点:都需要模板、酶、能量等;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意义:碱基互补配对规律能够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若一条mRNA以DNA的b链为模板,请写出该mRNA与a链的碱基序列



b链:模板链(有意义链)

a链:非模板链(无意义链)

即时训练:

1.对比RNA和DNA化学成分,RNA特有的是(A)

A.核糖和尿嘧啶

B.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C.核糖和胸腺嘧啶

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2.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哪一过程中(D)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复制和转录

3.mRNA上有25%的腺嘌呤,35%的尿嘧啶,则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上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C)

A.50%

B.25%

C.30%

D.35%

4.构成人体的核酸有两种,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多少种?碱基有多少种?(D)

A.2种;4种

B.4种;4种

C.5种;5种

D.8种;5种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基因表达的第二个步骤——遗传信息的翻译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开始它新的历程——翻译

遗传学上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

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上面展示的是一台电报机。

关于中国谍战的电视剧,国共战争时期除了地面作战还有地下战斗。他们用的电报在交流重要信息时,都是用数码,为了不让信息落入敌方手中。

DNA和RNA都只含有4种碱基,而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4种碱基是怎样决定蛋白质的20中氨基酸的?

(1)如果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4种碱基能决定多少种氨基酸?

41=4

(2)如果2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

42=16

(3)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43=64,足够有余

经过不断的推测和实验得知: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我们将这样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

P67: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1)密码子总数是64种,但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61种,3个是终止密码子,

所有生物的密码子是相同的

(2)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1种或多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

思考与讨论:P67

1.从密码子表中可以看到,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你认为密码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1)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

(2)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上述密码子表。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想到什么?

通过这一事实可以想到生物都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思考:当某DNA碱基发生改变,是否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不一定。因为发生改变的碱基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该碱基位于DNA无效片段上;

(2)该碱基改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mRNA进入细胞质后,就与核糖体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利用氨基酸进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但是,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核糖体上?

将氨基酸运到“生产线”上去的“搬运工”,是另一种RNA——tRNA

tRNA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1种氨基酸。


①tRNA呈__三叶草形___;

②一端为携带__氨基酸__的部位;

③另一端有3个碱基。

每个tRNA上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称反密码子。

④有__61__个反密码子

⑤一个反密码子含有_3__个碱基

⑥一个tRNA转运__1__种氨基酸

⑦一种氨基酸可以由__一种或几种__tRNA来运输

①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②一种氨基酸可以由__一种或几种___tRNA来运输

③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tRNA有61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7-68,完成下列填空。

翻译的具体过程:

1.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

2.基本条件:

(1)模板:mRNA

(2)原料:游离的氨基酸

(3)能量:ATP

(4)酶:

3.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4.遗传信息流动:mRNA→蛋白质

mRNA在细胞核中转录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上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携带着特定氨基酸的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急性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携带有特定氨基酸的另一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入位点2,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作用,形成二肽。

第1个位点上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而转移到第二位点上。核糖体沿着mRNA进行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来占据第一个位点的tRNA离开核糖体,去转运下一个氨基酸,原来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放大t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核糖体读取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为止,肽链的合成才结束。

(三)基因表达的计算

(四)中心法则https://www.shimengyuan.com/

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可见,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小结

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

练一练:

1.遗传密码的组成是(B)

A.由A、T、G、C四种碱基中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B.由A、U、G、C四种碱基中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C.由A、T、G、C、U五种碱基中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D.由A、U、G、T四种碱基中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2.DNA决定RNA的性质是通过(C)

A.信使RNA的密码

B.DNA特有的自我复制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转运RNA的媒介

3.已知某转运RNA的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是由下列哪个转录来的(A)

A.GAT

B.GAA

C.GUA

D.CTA

4.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D)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上的RNA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5.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起翻译者作用的是(B)

A.核糖体RNA

B.转运RNA

C.信使RNA

D.氨基酸

6.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D)

A.12

B.24

C.18

D.30

教2011课标版 小学美术 四年级上册

第5课 节奏的美感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719.html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有节奏感的景或物,了解节奏与美术的密切联系。

2.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中的节奏。

3.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体会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384.html美术作品和生活在的节奏美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图片,观察、体验美术中的节奏感,体会节奏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有规律的纹样表现节奏。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二方连续的知识、以及相关图文、视像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二方连续相关知识的学案。

3.教师准备水彩笔、彩色印泥、海绵纸、剪刀、小刀、软彩纸、胶水等材料。

4.多媒体课件、特殊教具、道具和学具筐等准备。

教学过程:

桌椅分组、小组分配、检查学具、学案、道具摆放;强调坐姿、坐向;

组织教学;


一、情境导入

1. 情景导入:杯子舞表演

教师表演杯子舞,学生欣赏;

学生尝试杯子舞;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杯子舞。

学生谈谈自己在杯子舞中的感受;

2. 教师白板演示克隆节奏型,并阐述节奏的定义。

3. 教师出示节奏图案所形成的的花边,贴于一侧黑板,请学生对比两侧黑板的区别;

学生回答,引出节奏在美术方面的应用以及节奏美的作用。

美术中富有变化的节奏美,不止这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奏的美感》(出示课题)

二、引导认识

1. 欣赏生活中的节奏美;

身体上的节奏美、大自然中的节奏美、建筑物中的节奏美……

2. 学生自由从展示桌上寻找有节奏美的图卡,并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上台白板投影汇报自己所寻找的“节奏美”。

从中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美的特点:有规律的重复。

3. 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节奏美:

白板出示 美术作品 《绿韵》;

工艺作品 青花瓷盘,

教师简单介绍两幅作品中的节奏美,并通过瓷器花边引出“二方连续纹样”

4. 思维导图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相关定义及小知识。

三、自主探究:

1. 学案探究二方连续纹样的规律;

活动一:分一分,用黑色分割线划分出每组纹样中的重复单位;并填出单位纹样的数量;

小组活动,并上台进行白板汇报。

活动二:找一找,用红色箭头画出每组图案的主要形式;并在表格中用箭头画出单位图案的排列规律;

小组活动,并上台进行白板汇报。

活动三:摆一摆,用打乱的材料包仿照一组纹样拼摆出一组新的纹样;并填写四组图样的节奏方式。

小组活动,并上台进行白板汇报。

教师总结,并出示二方连续纹样的规律的大型表格,并加以强调。

2. 巩固练习:

学生在自己手中的图卡中寻找有二方连续的纹样。

3. 欣赏学生的二方连续纹样作品;

四、绘制二方连续纹样;

1. 欣赏微课“绘制一组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

结合微课,学生思考:如何在纸杯上绘制二方连续纹样?

2. 学生观察学具筐中的材料和工具,思考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二方连

续纹样?

3. 学生齐读比赛要求:

①  均分单位格;

②  选定单位图案;

③  选择排列规律和节奏方式 进行绘制;

④  用绘画或剪纸等方法表现纸杯上的节奏美;

⑤  添加修饰、安排色彩,突出美感和自我个性!

限时:20分钟!

4. 学生绘制,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纠正发现问题。

五、展评作品

1.各小组将完成的纸杯作品展示在墙面上;

2.投票环节;

3.自评:票数最多的小作者分享感受;

4.互评:邀请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纸杯作品,给出点评和建议。

六、延伸与拓展

教师总评并作出四方连续纹样的相关定义及应用范围的教学延伸。

七、板书设计

ttp://ah.zgjsks.com/html/2021/jyjxzs_0916/81543.html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总分是40分,一般第二问是关于教学目标的书写,分值是10分。例如,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指导高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教学目标的书写,现在做以下总结: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书写。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读、写、算的技能,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画图、测量等技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可选)+表现程度(可选)+学生行为所对应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较不好把握,现将几种常见的书写方式介绍给大家。

常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3年级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学生能够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4-6年级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模板及举例:

1.教学目标模板: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理解/掌握……,能计算……/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发现……/提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参照上述常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举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增强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希望以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书写介绍,对大家备考教师资格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