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王尔德,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写出《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的童话作家?
还是一句一扎心的毒舌金句王?
120年前的今天,年仅46岁的奥斯卡·王尔德因病逝世。他的一生短暂但精彩,前几年流行过一句话,“道理我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正合适形容王尔德的一生。
从王尔德的作品里看,此人犀利冷酷,早已洞察一切,看透世态炎凉,但尽管如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选择坚持他所信仰的美和爱,今天的推送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王尔德和波西
01
家境优渥,天才少年
无忧无虑的毒舌鼻祖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说起来,王尔德的前半生,实在太顺了。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外科医生,收入颇丰,母亲简·王尔德则是诗人兼作家,带他混迹文人圈,从小见多识广。他本人也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1871年,17岁的他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上学期间始终是第一名。
从圣三一学院毕业,又拿了全额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甚至在牛津花天酒地之余,依然获得罕见的古典文学学位阶段考和学位终考的双一等成绩。据说他阅读速度非常快,半小时可以精读一本三卷册的小说,还能复述十之八九。
对于自己的才华,王尔德一向不缺自信。“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他从不惮显露自己张扬的个性。早年去美国巡回演讲的时候,在美国海关,他大胆地宣布,“除了我的天才,我没什么可以申报的”。
他在美国游历了一年,做了150场演讲,挣得6000美金。“我在这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王尔德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自打狄更斯之后,还没有人有这样的成功。一个月之后,他又写信给另一个朋友:“我四处走动,所到之处就像个年轻的神一样。”这位年轻人的前半生,可以说是非常春风得意了。
电影《王尔德》
02
春风得意前半生
一场恋爱皆成空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王尔德曾经说自己结过三次婚,一次对象是女人,两次对象是男人。女人自然就是他的原配妻子康斯坦斯·劳埃德,第一位男性据考证是约翰·格雷,他的成名作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主角原型,第二位就是他最有名的恋人艾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也就是今天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波西。
两人的结缘始于文学。大学生波西被《道林格雷的画像》惊艳,读了14遍之后,经朋友的引荐,结识王尔德。两人认识之后感情进展飞快,很快就搬到了一起。
中途分分合合,一方面是因为钱,据说两人刚在一起没多久(1892年),波西就花掉了王尔德5000英镑,搞得王尔德几近破产,另一方面则是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王尔德发现和波西在一起,他根本没法写作,工作完全停滞,在他的回忆中,两人一分手,他立马就把《理想丈夫》的剧本写完了。
电影《王尔德》
不过这一阶段的小打小闹始终没有真的分掉,真正把两人分开的是一场可怕的牢狱之灾。
1895年,昆斯伯理侯爵发现儿子波西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愤怒至极,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上纸条:“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好男色的“鸡奸者”。
昆斯伯理侯爵是一个暴虐的父亲,波西想和王尔德一起住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和父亲关系太差,所以这时波西就怂恿王尔德上诉,状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天真的王尔德毫不畏惧,坚持所作所为都是出于爱,没有半点的错误,不料他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不得不在监狱服了两年苦役,之前春风得意的人生开始走向反面。
出狱之后,过往的朋友纷纷远离了他,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改姓并移居意大利,而过往邀约不断的工作如今更是一个都没有了,这场不被世俗认可的恋爱毁掉了他迄今为止得到的一切。在狱中,王尔德写下《自深深处》控诉波西,说他虚荣奢侈,害得他好惨,“我早应该摆脱你,我应该像人们掸掉衣服上的刺那样把你从我的生活中清扫出去。”
然而,牢狱之灾却并没有带走王尔德对波西的爱。王尔德4月写完《自深深处》,5月出狱,没有选择回到妻子身边,又选了波西,6月就开始跟别人夸波西了。
电影《王尔德》
王尔德为什么会爱上波西,目前主流的说法都认为是波西太好看了,但王尔德身边一向最不缺的就是美男子,他的第一个同性情人罗伯特·罗斯,也是在出狱后照顾王尔德至死的男子,早早就被“失了宠”,根据实际照片来看在外表上并不逊于波西。
至于波西,前面已提到,是昆斯伯里侯爵的儿子,出身贵族,他的母亲一开始甚至都不同意儿子和王尔德来往,而且当时他也在牛津上学,诗也写得不错,不是一个光有颜值的美男子。王尔德形容他和波西的关系是柏拉图式的恋爱。我们现在对柏拉图式恋爱通常认为是双方没有发生肉体关系,但本质上,精神相通才是最核心的。
要知道,王尔德一生恋情不断,从来没有这么执着于一个人。从《自深深处》可以看出,他对波西几乎言听计从,无所不依:“你心里也知道,不管你做了什么,这种宽恕始终是在等着你的,而你对我会一直宽恕你这件事的绝对信任是你身上存在着的我一直最喜欢的东西,或许也是你身上值得人喜欢的最好的东西。”
真相如何,我们早已无从得知,也许换个年代,结局会有所不同,但王尔德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只要是他所认定的,就不必不屈从于时代。
电影《王尔德》
03
其实他也爱大美女
“烫痛过的孩子仍然爱火。”
王尔德爱美,他对美的认知是多元的,开放的,前卫的,早已超越性别。他的妻子是美人一个,结婚前更是追求过不少大美女。很有意思的是,他还主编过妇女杂志,1887年,他就任《妇女世界》主编,1889年才辞职,并且干得相当不错,杂志销量翻了几番。
相比于男性,女性可能对王尔德的创作影响更大。从王尔德的戏剧中不难发现,他笔下出彩的角色大多是女性,堪称妇女之友。
22岁的他单恋爱尔兰游艇主的妻子莉莉·兰特里,于是在家中客厅挂上了她的肖像,并展开鲜花攻势,据说当兰特里先生清晨回家时,常会被蜷缩在门阶上的王尔德绊倒,寄望在莉莉下马车时能看上她一眼。1892年上映的《温夫人的扇子》灵感正来源于这段经历。
他的另一位女神,是法国名演员莎拉·伯恩哈特。莎拉初抵伦敦,王尔德便前去迎接,将满怀百合撒在她的脚下,从此二人结为好友,他后来用法文写作《莎乐美》,也是为莎拉量身定做的“诗人的贡礼”。
电影《王尔德》
此外,王尔德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本人对美的事物也非常执着,我们常常会因此认为王尔德,或者唯美主义就是颜控。其实唯美主义最重要的主张是“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在保守的维多利亚时期,唯美主义者们拒绝“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人们对现实生活感到迷茫,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不断渗透进文学艺术中,使其沦为商品。王尔德对此并不认可,“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他提出“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方呢?”试图用唯美的思想来抗击唯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希望社会生活能够模仿文学艺术变得纯洁朴实。
然而遗憾的是,这场运动,自王尔德始,至王尔德终,终究以王尔德被捕入狱宣告结束,悲剧收场。
参考资料:
1、王尔德:一只唯美的细腰蜂,中央电视台文娱频道
http://www.cctv.com/entertainment/culture/0625/16.html
2、女人们认识另一个王尔德,北京青年报,陈杜梨,2016-03-25
https://cul.qq.com/a/20160325/021059.htm
男人向女人走来,满腹深情地倾诉着自己的感受,不露声色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女人年轻时候的美丽相比,他更倾注于女人年老时候的面容。这个出乎意料的搭讪,勾起了女人脑海深处的记忆,激起女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对她彼时状态的肯定,没有令她喜出望外,反而让她惶恐不安,这种不安既来源于她对于年老色衰的恐惧,也同样有赖于她对于青春年少的怀念。虽然对于人的容颜来说,衰老的痕迹也许要经过几十年漫长的变化才一点一点地积累呈现,但是对于人的心态来说,衰老的感受或许是经过一瞬间短暂的刺激便一蹴而就地形成凝固。正如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①
当人处于青春时期,奇妙的相遇会在男女之间催生出爱情的萌芽,当人处于暮年时期,无奈的别离会在你我之间产生出撕裂的痛感。从相遇到别离,从陌生到熟悉,从惧怕到依恋,从相识到相爱,看似眨眼之间、稍纵即逝,而我们却需要用尽一生的时间来书写精彩的故事、隐藏深层的情感、挖掘褪色的记忆、捕捉难忘的细节、怀念曾经的美好、追溯过往的秘密。
父亲的病重离世加剧了母亲的绝望呻吟,撑起家庭的全部使得母亲疲惫不堪,抚养孩子的成长使得母亲心力交瘁,令人惋惜的是,她对孩子的爱从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相同的悲剧,大哥哥的专横霸道使其形如“恶魔”,小哥哥的懦弱无能使其犹如“羊羔”,冷漠、绝望、痛恨、挣扎、无力、压抑……一步一步地把我推入黑不见底的深渊之中,直到我和他不期而遇的相见。
他为我生存的环境和刁蛮的亲人而同情不已,我为他禁锢的自由和压抑的处境而驻足桑感。对我而言,母亲的忽视、大哥哥的压迫、小哥哥的死亡都是我命运不幸和情感受阻的根结所在,湄公河的壮阔、神秘的忠贞、美好的爱情又是我心灵纾解和灵魂解脱的原因所在。如果说,亲情的疏离冷漠是我生命痛的起源,那么爱情的欣喜若狂则是我生命乐的开端。对他而言,父亲的强行阻拦、妻子的无奈介入使他对于残酷的现实“束手就擒”,家庭的隔阂、婚姻的重压使他对于爱情的追求“魂飞魄散”。换言之,家乡本应亲近反而远隔千里,异乡本应疏离却又近在咫尺。
轮船开启、汽笛鸣声,是对这份感情的告别,是对这件往事的追忆,我回到了巴黎,他回到了中国,对于西贡的过往,对于曾经的付出,“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②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席慕容《抉择》中的诗句:“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③
①樊登读书.人究竟是在哪一刻开始变老的呢?[EB/OL].https://card.dushu.io/sharePage/find.html?id=t24jwqlgc2zrejdr&r=&py=1&secondSource=10&code=011EvA422MPLPV03Lk322qXy422EvA4e&state=1576650437168,2019-12-18.
②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王道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15.
③樊登读书.抉择[EB/OL].https://card.dushu.io/sharePage/find.html?id=71dhn02vqlwr5lcp&r=&py=1&secondSource=10,2019-12-18.
情人
创组诗二首
.
一
别
文/严新伟
.
满山白蝴蝶
披麻戴孝千千结
凉风嗖嗖冷如雪
伤离别
菊花折
一路滴落万枝叶
再无亲娘头上打花结
更无梳理暗藏跳蚤
时临拾补诗页
填平孝道之缺
贫贱富吏难交结
开个皮草铺
温暖日月
做个优品杂货
坚守道德
.
二
恨离情
文/严新伟
.
忽闻伊人与敌人缠柔
三杯下肚烧愁愁
五更不眠烦忧忧
刀剜眉头
心间颤抖
思沉沟沟
朝三暮四成空梦
孤影长枕遇冷风
微信不待人去楼空
抖音黑频归途懵懂
听懂狗儿低头舔双手
看惯半月陪伴挂银钩
庆祝
深情厚意沉长
虚心假意荒唐
【作者简介】严新伟(男),笔名:伟·冬暖夏凉,1964年8月20日生,籍贯:湖南省华容县。工作于皮泽有限公司。著有诗集:《故土》《情人》《风》《严新伟诗集二百首》《严新伟诗集一百五十首》。个性:倔强,正直,拥政,护纲,律己,反贪,学古人,写文章。学诗文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但拜读学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诗刊会员,凤凰诗刊会员,读者特约诗歌作者,上海文坛会员,华夏精短文学签约作家,北京精短文学会员,岸芷汀兰文学社会员。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