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的伪类选择器和伪元素选择器,让 CSS 有了更为强大的功能。
伪类大家听的多了,伪元素可能听到的不是那么频繁,其实 CSS 对这两个是有区分的。
有个错误有必要每次讲到伪类都提一下,有时你会发现伪类元素使用了两个冒号 (::) 而不是一个冒号 (:),这是 CSS3 规范中的一部分要求,目的是为了区分伪类和伪元素,大多数浏览器都支持下面这两种表示方式。
通常而言,
符合标准而言,单冒号(:)用于 CSS3 伪类,双冒号(::)用于 CSS3 伪元素。
当然,也有例外,对于 CSS2 中已经有的伪元素,例如 :before,单冒号和双冒号的写法 ::before 作用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的网站只需要兼容 webkit、firefox、opera 等浏览器或者是移动端页面,建议对于伪元素采用双冒号的写法,如果不得不兼容低版本 IE 浏览器,还是用 CSS2 的单冒号写法比较安全。
言归正传,今天要说的就是:focus-within 伪类选择器。
它表示一个元素获得焦点,或,该元素的后代元素获得焦点。划重点,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
这也就意味着,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都可以触发 :focus-within。
:focus-within 的冒泡性
这个属性有点类似 Javascript 的事件冒泡,从可获焦元素开始一直冒泡到根元素 html,都可以接收触发 :focus-within 事件,类似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这样:
就是这样:
这个选择器的存在,让 CSS 有了进一步的让元素持久停留在一种新状态的的能力。
下面几个例子,看看 :focus-within 可以提供什么能力,做些什么事情。
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这一点使得让感知获焦区域变得更大,所以,最常规的用法就是使用 :focus-within 感应用户操作聚焦区域,高亮提醒。
下面的效果没有任何 JS 代码:
这里是什么意思呢?:focus-within 做了什么呢?
核心思想用 CSS 代码表达出来大概是这样:
运用上面思想,我们可以把效果做的更炫一点点,在某些场景制作一些增强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介绍了两种纯 CSS 实现的 TAB 导航栏切换方法:
纯CSS的导航栏Tab切换方案
现在又多了一种方式,利用了 :focus-within 可以在父节点获取元素获得焦点的特性,实现的TAB导航切换:
主要的思路就是通过获焦态来控制其他选择器,以及最重要的是利用了父级的 :not(:focus-within) 来设置默认样式:
:focus-within 一个人能力有限,通常也会配合其他伪类实现一些不错的效果。这里要再简单介绍的是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伪类 :placeholder-shown。
意思大概就是,当 input 类型标签使用了 placeholder 属性有了默认占位的文字,会触发此伪类样式。配合:not()伪类,可以再改变当默认文字消失后的样式,再配合本文的主角,我们可以实现表单的一系列效果。
CSS 代码大概呈现成这样:
实际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上面的效果没有用到任何 JS,可以实现:
这个是其他很多文章都有提到过的一个功能,利用 focus-within 便捷的实现离屏导航,可以说将这个属性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实现掘金登录动效切换
juejin.im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博客网站,它的登录有一个小彩蛋,最上面的熊猫在你输入帐号密码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状态,效果如下:
利用本文所讲的 focus-within ,可以不借助任何 Javascript,实现这个动效:
兼容性
好了,例子举例的也差不多了,下面到了杀人诛心的兼容性时刻,按照惯例,这种属性大概率是一片红色,看看 CANIUSE,截图日期(2018/08/02),其实也还不算特别惨淡。
原文出处:https://www.cnblogs.com/coco1s/p/9406413.html 作者:ChokCoco
TML 中使用 <input> 元素表示单行输入框和 <textarea> 元素表示多行文本框。
HTML中使用的 <input> 元素在 JavaScript 中对应的是 HTMLInputElement 类型。HTMLInputElement 继承自 HTMLElement 接口:
interface HTMLInput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
...
}
HTMLInputElement 类型有一些独有的属性和方法:
而在上述介绍 HTMLInputElement 类型中的属性时,type 属性要特别关注一下,因为根据 type 属性的改变,可以改变<input>的属性。
类型 | 描述 |
text | 文本输入 |
password | 密码输入 |
submit | 表单数据提交 |
button | 按钮 |
radio | 单选框 |
checkbox | 复选框 |
file | 文件 |
hidden | 隐藏的字段 |
image | 定义图像作为提交按钮 |
reset | 重置按钮 |
省略 type 属性与 type="text"效果一样, <input> 元素显示为文本框。
当 type 的值为text/password/number/时,会有以下属性对 <input> 元素有效。
属性 | 类型 | 描述 |
autocomplete | string | 字符串on或off,表示<input>元素的输入内容可以被浏览器自动补全。 |
maxLength | long | 指定<input>元素允许的最多字符数。 |
size | unsigned long | 表示<input>元素的宽度,这个宽度是以字符数来计量的。 |
pattern | string | 表示<input>元素的值应该满足的正则表达式 |
placeholder | string | 表示<input>元素的占位符,作为对元素的提示。 |
readOnly | boolean | 表示用户是否可以修改<input>的值。 |
min | string | 表示<input>元素的最小数值或日期。 |
max | string | 表示<input>元素的最大数值或日期。 |
selectionStart | unsigned long | 表示选中文本的起始位置。如果没有选中文本,返回光标在<input>元素内部的位置。 |
selectionEnd | unsigned long | 表示选中文本的结束位置。如果没有选中文本,返回光标在<input>元素内部的位置。 |
selectionDirection | string | 表示选中文本的方向。可能的值包括forward、backward、none。 |
下面创建一个 type="text" ,一次显示 25 个字符,但最多允许显示 50 个字符的文本框:
<input type="text" size="25" maxlength="50" value="initial value">
HTML 使用的 <textarea> 元素在 JavaScript 中对应的是 HTMLTextAreaElement 类型。HTMLTextAreaElement类型继承自 HTMLElement 接口:
interface HTMLTextArea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
...
}
HTMLTextAreaElement 类型有一些独有的属性和方法:
下面创建一个高度为 25,宽度为 5 的 <textarea> 多行文本框。它与 <input> 不同的是,初始值显示在 <textarea>...</textarea> 之间:
<textarea rows="25" cols="5">initial value</textarea>
注意:处理文本框值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 DOM 方法,而应该使用 value 属性。
<input> 与 <textarea> 都支持 select() 方法,该方法用于选中文本框中的所有内容。该方法的语法为:
select(): void
下面看一个示例:
let textbox = document.forms[0].elements["input-box"];
textbox.select();
也可以在文本框获得焦点时,选中文本框的内容:
textbox.addEventListener("focus", (event) => {
event.target.select();
});
当选中文本框中的文本或使用 select() 方法时,会触发 select 事件。
let textbox = document.forms[0].elements["textbox1"];
textbox.addEventListener("select", (event) => {
console.log(`Text selected: ${textbox.value}`);
});
HTML5 对 select 事件进行了扩展,通过 selectionStart 和 selectionEnd 属性获取文本选区的起点偏移量和终点偏移量。如下所示:
function getSelectedText(textbox){
return textbox.value.substring(textbox.selectionStart,
textbox.selectionEnd);
}
注意:在 IE8 及更早版本不支持这两个属性。
HTML5 提供了 setSelectionRange() 方法用于选中部分文本:
setSelectionRange(start, end, direction): void;
下面看一个例子:
<input type="text" id="text-sample" size="20" value="Hello World!">
<button onclick="selectText()">选中部分文本</button>
<script>
function selectText() {
let 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ample");
input.focus();
input.setSelectionRange(4, 8); // o Wo
}
</script>
如果想要看到选中效果,必须让文本框获得焦点。
不同文本框经常需要保证输入特定类型或格式的数据,或许数据需要包含特定字符或必须匹配某个特定模式。而文本框并未提供验证功能,因此要配合 JavaScript 脚本实现输入过滤功能。
有些输入框需要出现或不出现特定字符。如果想要将输入框变成只读的,只需要使用 preventDefault()方法将按键都屏蔽:
input.addEventListener("keypress", (event) => {
event.preventDefault();
});
而要屏蔽特定字符,就需要检查事件的 charCode 属性。如下所示,使用正则表达式实现只允许输入数字的输入框:
input.addEventListener("keypress", (event) => {
if (!/\d/.test(event.key)) {
event.preventDefault();
}
});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复制、粘贴及涉及Ctrl 键的其他功能。在除IE 外的所有浏览器中,前面代码会屏蔽快捷键Ctrl+C、Ctrl+V 及其他使用Ctrl 的组合键。因此,最后一项检测是确保没有按下Ctrl键,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textbox.addEventListener("keypress", (event) => {
if (!/\d/.test(String.fromCharCode(event.charCode)) &&
event.charCode > 9 &&
!event.ctrlKey){
event.preventDefault();
}
});
最后这个改动可以确保所有默认的文本框行为不受影响。这个技术可以用来自定义是否允许在文本框中输入某些字符。
IE 是第一个实现了剪切板相关的事件以及通过JavaScript访问剪切板数据的浏览器,其它浏览器在后来也都支持了相同的事件和剪切板的访问,后来 HTML5 将其纳入了规范。以下是与剪切板相关的 6 个事件:
剪切板事件的行为及相关对象会因浏览器而异。在 Safari、Chrome 和 Firefox 中,beforecopy、beforecut 和 beforepaste 事件只会在显示文本框的上下文菜单时触发,但 IE 不仅在这种情况下触发,也会在 copy、cut 和 paste 事件在所有浏览器中都会按预期触发。
在实际的事件发生之前,通过beforecopy、beforecut 和 beforepaste 事件可以在向剪贴板发送或从中检索数据前修改数据。不过,取消这些事件并不会取消剪贴板操作。要阻止实际的剪贴板操作,必须取消 copy、cut和 paste 事件。
剪贴板的数据通过 clipboardData 对象来获取,且clipboardData 对象提供 3 个操作数据的方法:
而 clipboardData 对象在 IE 中使用 window 获取,在 Firefox、Safari 和 Chrome 中使用 event 获取。为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剪贴板,只能在剪贴板事件期间访问 clipboardData 对象;IE 会在任何时候都暴露 clipboardData 对象。因此,要兼容两者,最好在剪贴板事件期间使用该对象。
function getClipboardText(event){
var clipboardData = (event.clipboardData || window.clipboardData);
return clipboardData.getData("text");
}
function setClipboardText (event, value){
if (event.clipboardData){
return event.clipboardData.setData("text/plain", value);
} else if (window.clipboardData){
return window.clipboardData.setData("text", value);
}
}
如果文本框只有数字,那剪贴时,就需要使用paste事件检查剪贴板上的文本是否无效。如果无效,可以取消默认行为:
input.addEventListener("paste", (event) => {
let text = getClipboardText(event);
if (!/^\d*$/.test(text)){
event.preventDefault();
}
});
注意:Firefox、Safari和Chrome只允许在onpaste事件中访问getData()方法。
在 JavaScript 中,可以用在当前字段完成时自动切换到下一个字段的方式来增强表单字段的易用性。比如,常用手机号分为国家好加手机号。因此,我们设置 2 个文本框:
<form>
<input type="text" name="phone1" id="phone-id-1" maxlength="4">
<input type="text" name="phone2" id="phone-id-2" maxlength="11">
</form>
当文本框输入到最大允许字符数后,就把焦点移到下一个文本框,这样可以增加表单的易用性并加速数据输入。如下所示:
<script>
function tabForward(event){
let target = event.target;
if (target.value.length == target.maxLength){
let form = target.form;
for (let i = 0, len = form.elements.length; i < len; i++) {
if (form.elements[i] == target) {
if (form.elements[i+1]) {
form.elements[i+1].focus();
}
return;
}
}
}
}
let inputIds = ["phone-id-1", "phone-id-2"];
for (let id of inputIds) {
let text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textbox.addEventListener("keyup", tabForward);
}
</script>
这里,tabForward() 函数通过比较用户输入文本的长度与 maxLength 属性的值来检测输入是否达到了最大长度。如果两者相等,就通过循环表中的元素集合找到当前文本框,并把焦点设置到下一个元素。
注意:上面的代码只适用于之前既定的标记,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隐藏字段。
HTML5 新增了一些表单提交前,浏览器会基于指定的规则进行验证,并在出错时显示适当的错误信息。而验证会基于某些条件应用到表单字段中。
表单字段中添加 required 属性,用于标注该字段是必填项,不填则无法提交。该属性适用于<input>、<textarea>和<select>。如下所示:
<input type="text" name="account" required>
也可以通过 JavaScript 检测对应元素的 required 属性来判断表单字段是否为必填项:
let isRequired = document.forms[0].elements["account"].required;
也可以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 required 属性:
let isRequiredSupported = "required" in document.createElement("input");
注意:不同浏览器处理必填字段的机制不同。Firefox、Chrome、IE 和Opera 会阻止表单提交并在相应字段下面显示有帮助信息的弹框,而Safari 什么也不做,也不会阻止提交表单。
HTML5 为 <input> 元素增加了几个新的 type 值。如下所示:
类型 | 描述 |
number | 数字值的输入 |
date | 日期输入 |
color | 颜色输入 |
range | 一定范围内的值的输入 |
month | 允许用户选择月份和年份 |
week | 允许用户选择周和年份 |
time | 允许用户选择时间(无时区) |
datetime | 允许用户选择日期和时间(有时区) |
datetime-local | 允许用户选择日期和时间(无时区) |
电子邮件地址的输入 | |
search | 搜索(表现类似常规文本) |
tel | 电话号码的输入 |
url | URL地址的输入 |
这些输入表名字段应该输入的数据类型,并且提供了默认验证。如下所示:
<input type="email" name="email">
<input type="url" name="homepage">
要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新类型,可以在 JavaScript 中创建 <input> 并设置 type 属性,之后读取它即可。老版本中会将我只类型设置为 text,而支持的会返回正确的值。如下所示:
let input = document.createElement("input");
input.type = "email";
let isEmailSupported = (input.type == "email");
而上面介绍的几个如 number/range/datetime/datetime-local/date/month/week/time 几个填写数字的类型,都可以指定 min/max/step 等几个与数值有关的属性。step 属性用于规定合法数字间隔,如 step="2",则合法数字应该为 0、2、4、6,依次类推。如下所示:
<input type="number" min="0" max="100" step="5" name="count">
上面的例子是<input>中只能输入从 0 到 100 中 5 的倍数。
也可以使用 stepUp() 和 stepDown() 方法对 <input> 元素中的值进行加减,它俩会接收一个可选参数,用于表示加减的数值。如下所示:
input.stepUp(); // 加1
input.stepUp(5); // 加5
input.stepDown(); // 减1
input.stepDown(10); // 减10
HTML5 还为文本添加了 pattern 属性,用于指定一个正则表达式。这样就可以自己设置 <input> 元素的输入模式了。如下所示:
<input type="text" pattern="\d+" name="count">
注意模式的开头和末尾分别假设有^和$。这意味着输入内容必须从头到尾都严格与模式匹配。
与新增的输入类型一样,指定 pattern 属性也不会阻止用户输入无效内容。模式会应用到值,然后浏览器会知道值是否有效。通过访问 pattern 属性可以读取模式:
let pattern = document.forms[0].elements["count"].pattern;
使用如下代码可以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pattern 属性:
let isPatternSupported = "pattern" in document.createElement("input");
HTML5 新增了 checkValidity() 方法,用来检测表单中任意给定字段是否有效。而判断的条件是约束条件,因此必填字段如果没有值会被视为无效,字段值不匹配 pattern 属性也会被视为无效。如下所示:
if (document.forms[0].elements[0].checkValidity()){
// 字段有效,继续
} else {
// 字段无效
}
要检查整个表单是否有效,可以直接在表单上调用checkValidity()方法。这个方法会在所有字段都有效时返回true,有一个字段无效就会返回false:
if(document.forms[0].checkValidity()){
// 表单有效,继续
} else {
// 表单无效
}
validity 属性会返回一个ValidityState 对象,表示 <input> 元素的校验状态。返回的对象包含一些列的布尔值的属性:
因此,通过 validity 属性可以检查表单字段的有效性,从而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如下所示:
if (input.validity && !input.validity.valid){
if (input.validity.valueMissing){
console.log("请指定值.")
} else if (input.validity.typeMismatch){
console.log("请指定电子邮件地址.");
} else {
console.log("值无效.");
}
}
通过指定 novalidate 属性可以禁止对表单进行任何验证:
<form method="post" action="/signup" novalidate>
<!-- 表单元素 -->
</form>
也可以在 JavaScript 通过 noValidate 属性设置,为 true 表示属性存在,为 false 表示属性不存在:
document.forms[0].noValidate = true; // 关闭验证
如果一个表单中有多个提交按钮,那么可以给特定的提交按钮添加formnovalidate 属性,指定通过该按钮无需验证即可提交表单:
<form method="post" action="/foo">
<!-- 表单元素 -->
<input type="submit" value="注册提交">
<input type="submit" formnovalidate name="btnNoValidate"
value="没有验证的提交按钮">
</form>
也可以使用 JavaScript 设置 formNoValidate 属性:
// 关闭验证
document.forms[0].elements["btnNoValidate"].formNoValidate = true;
以上总结了 <input> 和 <textarea> 两个元素的一些功能,主要是 <input> 元素可以通过设置 type 属性获取不同类型的输入框,可以通过监听键盘事件并检测要插入的字符来控制文本框的内容。
还有一些与剪贴板相关的事件,并对剪贴的内容进行检测。还介绍了一些 HTML5 新增的属性和方法和新增的更多的 <input> 元素的类型,和一些与验证相关的属性和方法。
说到这个,我们先回顾一下,伪类选择器和伪元素选择器,老版的浏览器没有严格区分下面 2 种写法。
a:after{}
a::after{}
在新的标准中,单冒号(:)用于 CSS3 伪类,双冒号(::)用于 CSS3 伪元素,我们平时开发时可以注意一下,当然大多数浏览器两种写法都能识别。
常见伪元素和伪类伪类
:link, :visited, :hover, :active, :focus, :first-child, :last-child, :nth-child, :nth-last-child, :not()
伪类一般用于一个元素的某个状态,比如说鼠标悬浮,按钮点击,链接已经访问,输入框聚焦等,还用于选择某个特殊元素,比如说多个元素中的第一个,最后一个,偶数,奇数等。其作用是对某个符合以上条件的元素添加一些样式。
a:hover{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active {
color: blue;
}
a:link {
color: red;
}
a:visited {
color: green;
}
上面的例子展示了一个a标签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样式,在未点击链接之前,a标签呈现红色字体(link),在鼠标移到a标签上是,a标签出现下划线(hover),在鼠标按下的时候,a标签变为蓝色(active),点击完了之后,a标签变为绿色(visited)。可以看到,伪类的作用是为了给不同状态的标签添加样式。
::first-letter, ::first-line, ::before, ::after
在内容模块中提到,伪元素如果没有设置“content”属性,伪元素是无用的。
使用伪元素插入的内容在页面的源码里是不可见的,只能在 css 里可见。
插入的元素在默认情况下是内联元素(或者,在 html5 中,在文本语义的类别里)。因此,为了给插入的元素赋予高度,填充,边距等等,你通常必须显式地定义它是一个块级元素。
还要注意的是典型的 CSS 继承规则适用于插入的元素。例如,你有字体系列黑体,宋体,无衬线字体应用到 body 元素里,然后伪元素会像其他元素一样继承这些字体系列。
伪元素不会自然继承自父元素(如 padding margins)的样式。
你的直觉是 :before 和 :after 伪元素可能是插入的内容会被注入到目标元素的前或后注入。其实不是这样的,注入的内容将是有关联的目标元素的子元素,但它会被置于这个元素的任何内容的“前”或“后”。
<head>
<style type="text/css">
p.box::before {
content: "#";
border: solid 1px black;
padding: 2px;
margin: 0 10px 0 0;
}
p.box::after {
content: "#";
border: solid 1px black;
padding: 2px;
margin: 0 10px 0 0;
}
</style>
</head>
<body>
<p class="box">Other content.</p>
</body>
运行效果:
可以看到,我们html部分只写了一个元素,但是我们利用伪元素渲染出来 3 个部分,前中后,这里我们可以认为,伪元素一般用来辅助html的元素。但在内容页面的源码又看不到,利用伪元素可以实现很多神奇的功能,这里不做具体讲解,后面再出具体教程。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主角focus-within,我们知道,伪类focus是指一个元素获得焦点时,为其添加样式。focus-within的范围更广,它表示一个元素获得焦点,或该元素的后代元素获得焦点。划重点,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这也就意味着,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都可以触发 :focus-within。
这个属性有点类似 Javascript 的事件冒泡,从可获焦元素开始一直冒泡到根元素 html,都可以接收触发 :focus-within 事件,类似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这样:
<html>
<div class="box g-father">
<div class="box g-children">
<div class="box button" tabindex="1">button</div>
</div>
</div>
<div class="g-body">HTML</div>
<style>
div {
box-sizing: border-box;
}
.button,.g-children {
width: 100%;
height: 100%;
padding: 20px;
border: 1px solid;
}
.g-father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padding: 20px;
border: 1px solid;
}
.g-body {
margin-top: 20px;
width: 200px;
border: 1px solid;
}
.g-body:focus-within {
background-color: #5daf34;
}
.g-father:focus-within {
background-color: #3a8ee6;
}
.g-children:focus-within{
background-color: #2c3e50;
}
.button:focus-within {
background-color: #606266;
color: red;
}
</style>
</html>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在button获得焦点时,因为冒泡的原因,它的父级元素全部应用了:focus-within的样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div是不能获得焦点的,设置 tabindex 属性才能获取焦点,同时按键盘 Tab 键也可让其获取焦点,其中 tabindex 的值越小在 tab 键切换的时候就会首先聚焦。根据:focus-within的特性,我们在不利用 js 的情况下,实现很多实用性的功能。
利用focus-within可以增加用户的感知区域,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视觉反馈。
<html>
<div class="g-container">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user name" class="g_input" >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code" class="g_input" >
</div>
<style>
.g-container {
margin-top: 10vh;
}
.g-container {
padding: 10px;
width: 30vw;
border: 1px solid #eee;
transition: all .3s;
text-align: center;
}
.g-container:focus-within {
transform: translateY(-4px);
box-shadow: 0 0 10px #ddd;
border-color: hsl(199, 98%, 48%);
}
.g_input {
border: none;
width: 20vw;
padding: 15px;
font-size: 18px;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1px solid #ddd;
overflow: hidden;
transition: 0.3s;
box-shadow: 0 0 0px #ddd;
&:focus {
box-shadow: 0 0 10px #ddd;
border-color: hsl(199, 98%, 48%);
}
}
</style>
</html>
可以看到在没有任何javascript逻辑控制情况下,用focus-within就实现了上面的效果。
我们先看一下效果:
可以看到是一个很棒的导航效果,而且真个实现没有使用javascript控制,这无疑在性能和体验上都有不少提升。具体源码可以看下面的地址:https://codepen.io/dannievinther/pen/NvZjvz
我们平时可能注意到了,B 站和掘金在用户输入密码的时候,上面的图片是捂着眼睛的,这里我们也可以用focus-within来实现。
<html>
<div class="g-wrap"></div>
<div class="g-container">
<h2>登录</h2>
<div class="g-username">
<input maxlength="64" placeholder="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 class="input">
<img src="https://b-gold-cdn.xitu.io/v3/static/img/greeting.1415c1c.png" class="g-username">
</div>
<div class="g-password">
<input type="password" maxlength="64" placeholder="请输入密码" class="input">
<img src="https://b-gold-cdn.xitu.io/v3/static/img/blindfold.58ce423.png" class="g-password">
</div>
<img src="https://b-gold-cdn.xitu.io/v3/static/img/normal.0447fe9.png" class="g-normal">
</div>
<style>
.g-wrap {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0;
bottom: 0;
right: 0;
background: rgba(0, 0, 0, 0.3);
}
.g-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318px;
margin: 100px auto;
height: 370px;
padding: 2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 #fff;
z-index: 10;
}
.g-container h2 {
font-size: 20px;
font-weight: bold;
margin-bottom: 30px;
}
.g-container input {
outline: none;
padding: 10px;
width: 100%;
border: 1px solid #e9e9e9;
border-radius: 2px;
outline: none;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16px;
}
img {
position: absolute;
top: -20%;
left: 50%;
width: 120px;
height: 95px;
transform: translate(-50%, 0);
}
.g-username {
margin-bottom: 10px;
}
.g-username img {
display: none;
width: 120px;
height: 113px;
}
.g-username:focus-within ~ img {
display: none;
}
.g-username:focus-within input {
border-color: #007fff;
}
.g-username:focus-within img {
display: block;
}
.g-password {
margin-bottom: 10px;
}
.g-password img {
display: none;
width: 103px;
height: 84px;
top: -15%;
}
.g-password:focus-within ~ img {
display: none;
}
.g-password:focus-within input {
border-color: #007fff;
}
.g-password:focus-within img {
display: block;
}
</style>
</html>
可以看到,在不适用js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动态切换图片的效果,但是还是有一些局限,dom排列只能是父级向上,不能把元素放在focus元素的子元素里面。所以没有js灵活,但是代码量更少。
因为 css3 的新增特性一直存在兼容问题,这里查询了一下它的兼容性,看到红色区域还是不算太惨淡,出来 ie,其他浏览器基本都支持了。
所有的源码都可以在我的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jackzhujie/vue-study
个人博客:http://blog.aizhifou.cn
文章参考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oco1s/p/9406413.html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端技术飞速发展,如果每天不坚持学习,就会跟不上,我会陪着大家,每天坚持推送博文,跟大家一同进步,希望大家能关注我,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文章。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