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视频的格式
开始学习之前,我们要下载些素材用来测试使用,地址如下:https://pan.baidu.com/s/1reRWno0ibYRcYXjw4MClqw
提取码:td80
其中包括两个视频一个音频和一个安装程序。
学习如何在页面中添加音频、视频之前应该了解一点基础知识。
我们应该都有在互联网上下载电影、视频、音乐的经历,大家会注意到,有的视频文件名的后缀是.avi,有的视频是.mp4,还有.mov的,据不完全统计,常见的各种视频格式有十几种之多。
常见的音频的格式比起视频来会显得少一些,一般是.wav和.mp3格式。
为什么存储相同的内容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格式呢?
格式产生的核心在于对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进行的不同编码方式。
那什么是编码呢?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编码"这个词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编",也就是"整理、组织"的意思,第二个是"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码"。
首先说"码",我们的计算机中的数据最终都是通过二进制的数字(0和1)来存储或计算的,这些0或1就是数码。无论代码、程序、图片、音乐、视频、文字等的存储与计算都不例外。不管多么复杂或简单的文件,在计算机看来,都是一大堆0和1。
一个0或1被称为1比特,图片或视频中的一个黑白像素通常是8比特(八位),如果一张1080乘720个像素的图片所占内存的大小就是1080*720*8=6220800字节,约等于0,74mb。如果一个视频每秒中有25帧,也就是一秒钟在我们眼前闪过25张图片(视频播放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眼前快速的更替图片,这些图片在大脑中会被自动连成动作,这也是小的时候在课本的角上画好一套走路的小人的不同动作后,快速翻动书页,画面中的小人会走路的原因,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视觉暂留原理")。
一秒钟25张1080乘720的图片的视频,一秒钟就会占0.74*25=18.5mb的内存。如果是一分钟呢,18.5*60=1110mb约等于1.08gb。这样的数据量是不是很吓人。
但事实上我们下载的1080*720的一小时三十分钟左右的视频的体积往往也没有超过1gb,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编"的功劳!对数码进行整理和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压缩体积,压缩数据体积既能节省磁盘又能方便传播与携带,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压缩的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叫做无损压缩,也就是通过对这一大堆数码进行一个特殊的组合使其占有更小的空间,一类叫做有损压缩,是在无损压缩的基础上剔除掉人眼睛识别不到的冗余信息。具体的压缩过程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这里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即可。
压缩后的视频或音频文件最终通过播放器对该文件的压缩算法进行逆向运算后,还原成计算机可以解读的画面和声音再呈现给观众,这个过程叫做"解码"。
通过"编"的方式压缩文件体积,通过"解"的方式再还原出文件内容成了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通用手法。
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催生出不同的文件格式,这种情况下,浏览器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就要有应对不同格式的不同解码方式,在15年以前,浏览器为了能够播放不同格式的视频,就要调用电脑中不同的播放器,这个过程的写法非常麻烦。随着技术不断地整合,时至今日,在页面中播放视频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写法了,但是因为每个浏览器都不是包打一切,因此,虽然不用指定播放器,但是也要预设不同格式的视频来应对不同的浏览器。
因此,我们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除了讲解如何向页面添加不同格式的音视频外还会告诉大家如何为音视频转换格式。
为页面添加音频、视频
添加音频使用<audio></audio>标签,这个标签被所有浏览器支持,是html5推荐的音频导入标签,但是遗憾的是在html4标准中是不被支持的或者说是非法的。
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html5和html4的区别。
简单来说呢,一个html文件的第一条语句是<!DOCTYPE HTML>,它就是HTML5标准的文件。如果是html4,它的第一条声明语句有三种写法,像这样
一:<!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
二:<!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三:<!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html4/frameset.dtd">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痦子」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yh1061632045/article/details/81518141
这让我想到了孔乙己的"茴"字的多种写法
是不是很麻烦,其实html5比html4更简单,功能更强大,而且我们一直以html5的标准进行学习,所以大家不必纠结。
下面我们导入一个音频试试吧。示例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音视频导入</title>
</head>
<body>
<audio controls="controls">
<source src="audio/千年的祈祷.mp3" type="audio/mp3" />
</audio>
</body>
</html>
页面效果如下:
其中controls属性就是用来显示播放控制界面的,就是这个:(偷懒的话可以写成"controls"就ok,不必加"="以及后面的内容了。)
如果以后您使用自己编写的控制界面,就可以不添加这个属性。
删掉这个属性后就是这样:这样为自定义的播放控制界面留出了位置。
<audio></audio>标签夹着<source>标签,一个<audio></audio>标签中可以添加多个<source>用以支持不同的格式要求。示例代码如下:(这段代码来自w3school)
<audio controls="controls">
<source src="song.ogg" type="audio/ogg" />
<source src="song.mp3" type="audio/mpeg"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你的浏览器不支持这个音频元素-->
</audio>
type属性是告诉浏览器音乐文件的类型。
不同格式的文件的生成需要我们自己去做,这就涉及到如何给一个音频文件进行格式转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明天再说,今天先学习为页面添加音频和视频。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视频的导入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video controls>
<source src="video/阿塔丽.mp4" type="video/mp4" />
</video>
页面效果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height和width属性来控制视频的面积。实例代码如下:
<video controls width="850" height="500" >
<source src="video/阿塔丽.mp4" type="video/mp4" />
</video>
页面效果如下:
视频画面变小了,和视频并排的是我们之前添加的音频文件,由此可知,这两个元素都是内联元素。
今天的内容结束了,明天我们继续学习格式转换和为不同浏览器预设不同音视频格式的方法。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如有问题或错误请予以斧正!
HTML序章(学习目的、对象、基本概念)——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是什么?——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第一个HTML页面如何写?——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页面中head标签有啥用?——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初识meta标签与SEO——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元素使用方法1——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元素使用方法2——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元素中的属性1——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元素中的属性2(路径详解)——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1(基本元素)——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2(表格头部与脚部)——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3(间距与颜色)——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4(行颜色与表格嵌套)——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16进制颜色表示与RGB色彩模型——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块级元素与内联元素——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初识HTML中的<div>块元素——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在HTML页面中嵌入其他页面的方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封闭在家学网页制作!为页面嵌入PDF文件——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元素初识1——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元素初识2——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3(下拉列表、多行文字输入)——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4(form的action、method属性)——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列表制作讲解——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为HTML页面添加视频、音频的方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音视频格式转换神器与html视频元素加字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使用<a>标签实现文本内链接——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先要安装css的loader
npm install css-loader style-loader --save-dev
然后在webpack.config.js中配置如下代码
意思是先用css-loader加载css文件,再用style-loader添加在页面中
在app目录下创建component.css文件
body{ background-color: red; }
在app/index.js中引入css文件
运行npm run start命令。
可以看到我们浏览器整个背景都变成了红色。
webpack做了什么呢?
看到build/app.js中有如下代码。
再看下我们生产的index.html文件
奇怪了,并没有内敛样式也没有引入的css文件,那浏览器是为什么变红的呢?
我们在浏览器中打开调试工具。
原来样式在这!
webpack动态的添加了内敛样式在代码中。
如果多人协作开发的情况下,会有很大可能出现代码命名重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来让我们试验一下。
在app目录下添加两个css文件,style1.css
body{ background-color: red; }.class1{ color: green; }
和style2.css
body{ background-color: black; }.class1{ color: blue; }
在index.js中引入这两个文件
修改component.js文件,使其给元素添加传入的类名
在webpack.config.js中添加如下配置
我们执行npm run start 命令若看到
即为打包成功。
打开浏览器http://localhost:8080/
可以看到同样的类名都正常显示出来了,看下右边的文档结构,发现我们的类名不是class1了。
原来CSS Modules对我们的类名做了哈希处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同事跟我们有相同的命名了。
是不是很方便呢?
让我们再来面对另一个问题,现在这种情况下css是js动态添加上去的,如果当js文件有一个长时间的阻塞事件,页面将会处于长时间的无样式的状态。
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怎么把css文件和js文件分离呢?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一个插件
npm install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save-dev
安装成功之后在webpack.config.js中添加如下配置
完成之后运行一下npm run start
打开浏览器http://localhost:8080/
可以看到我们两个css文件合并为一个app.css文件并以外部样式表的形式加载。
而且css文件比js文件要先请求,这样就避免页面会出现FOUC-Flas Of Unstyle Content无样式内容闪烁。
webpack关于css的加载就讲到这里。
助CSS提供的animation与transform及filter滤镜等属性,我们可以使用CSS设置出精美的动画效果,进一步可以使用CSS对HTML页面基本元素、图标等进行动画设计,如按钮效果,页面加载图标等。本文主要介绍加载图标动画设计,并进行实例分析。
CSS加载动画设计
本例设计实现自动旋转的加载图标设计,在图标旋转过程中,动态改变颜色与状态,实现效果如下所示:
动态加载loading设计效果
本例设计效果描述如上所示,一方面需要实现旋转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实现颜色变化,所需掌握知识点主要包括CSS滤镜filter,动画属性animation与@keyframes关键帧的定义等。各类所需基本语法说明如下:
1、flex布局
通过使用flex布局实现动画层在web页面中进行布局与定位,本例应用到justify-content属性与
align-items属性实现动画层在页面水平与垂直方向进行居中显示。
2、before与after伪元素
伪元素是在html文件代码中不存在的元素,但是其能够在网页浏览时表现出行为与效果,与真实存在的元素类似。其中before指在元素前加入的内容,after表示在元素后加入的内容。如我们在页面中定义一个DIV层,则可使用before在前前添加新的内容,显示不同效果。代码如下:
before元素使用实例
在该实例中我们在dv表示的层之前添加了一个新的层效果,即.dv:before所定义的部分,页面实际代码中只有一个黄色层,生成的伪元素层为绿色层,实现效果如下:
伪元素层效果
3、线性渐变与透明度渐变
CSS提供元素原色的渐变效果,主要渐变类型包括径向渐变与线性渐变。本例需要使用线性渐变实现背景效果。线性渐变(Linear Gradients)可以实现颜色渐变、透明的渐变等。如:
linear-gradient(0deg, blue, green 40%, red);
表示:从下到上,从蓝色开始渐变、到高度40%位置是绿色渐变开始、最后以红色结束;将其应用到我们伪元素定义案例中则可呈现如下效果:
伪元素层渐变效果
除使用以上方法实现渐变之外,还可以对透明度进行渐变设置,需要使用transparent参数表示透明。如:
linear-gradient(0deg,transparent,transparent 40%,red);则表示按照透明度进行渐变;
透明线性渐变效果如下图所示:
现性渐变效果展示
4、圆形DIV与边缘模糊设置
圆形DIV主要通过border-radius属性设置,当其值设置为50%时即可形成圆形,边缘模糊主要通过滤镜filter实现。使用blur()设置高斯模糊。实例效果如下所示:
圆形div与高斯模糊
本例实现效果描述如上图所示,其中外层div设置radius为50%,内层绿色部分设置高斯模糊。
5、动画与旋转基本知识
动画效果主要通过animation属性与@keyframes进行设置,前文已经进行了说明,本文不再详细说明,如需阅读,请自行查阅。
旋转的加载动态效果基于以上基本语法进行设计与开发,实现主要代码表述如下:
本例实现完整代码
本头条号长期关注编程资讯分享;编程课程、素材、代码分享及编程培训。如果您对以上方面有兴趣或代码错误、建议与意见,可在评论区回复。更多程序设计相关教程及实例分享,期待大家关注与阅读!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