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信息是一款可以帮助用户查看手机各种信息的软件,安卓设备硬件检测工具。可以全面查看手机的各种信息,包括:Android系统版本的详细信息、芯片CPU处理器的详细信息、全球卫星定位、测试功能、硬件温度、屏幕检测、电池信息、实时传感器、网络信息、手机设备各个功能测试等功能。让你对你的手机信息了如指掌。你的手机的版本名称、API级别、版本号、构建时间、指纹、Java虚拟机信息在软件中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信息显示非常的全面。软件甚至还可以快速查找冗余文件,重复文件和大文件以释放更多存储空间。可以对目标sdk,最小sdk,应用程序安装程序,原生库,对手机中的应用程序进行全面的物理检查!并且可以对手机安装应用进行管理,可以导出应用程序图标,导出应用程序APK,共享应用程序,卸载应用程序,这非常方便您对应用程序执行任何操作。虽然软件大小只有4M多一点,但功能确实是非常的强大,可以说只要一个应用,手机全面信息尽在其中。
设备信息app破解版,由网络大神修改并分享,已解锁PRO专业版,免广告,可免费使用软件所有高级功能。快来下载体验吧!全面掌控你的手机!
下载地址:http://www.32r.com/app/87573.html
1、超级小巧但是好用的小工具,一键即可查询。
2、不用自己繁琐的去操作设置,安装好就可以自动识别。
3、信息显示很详细的,反正无任何的广告也比较方便。
4、快速查询设备信息工具,信息的查询很详细。
5、帮助用户全面了解自己的手机的信息。
1、存储分析
快速查找冗余文件,重复文件和大文件以释放更多存储空间。
2、应用分析
目标sdk,最小sdk,应用程序安装程序,原生库,对手机中的应用程序进行全面的物理检查!
3、设备测试
屏幕测试,按钮测试,传感器测试,以查看手机上是否一切正常。
4、应用详情
活动,服务,广播接收者,权限,查看AndroidManifest.xml,可以看到该应用程序的所有详细信息。
5、管理应用
导出应用程序图标,导出应用程序APK,共享应用程序,卸载应用程序,这非常方便您对应用程序执行任何操作。
6、定位卫星/卫星图查看
查看卫星分布图,查看导航卫星系统搜索到的卫星具体情况。
早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现在App泄露信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手机存储,应用列表,定位,剪切板……
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权限管理关掉。
但是有一样权限请求无法关闭,甚至你的数据被访问了App也不会通知你。
它和被封装在核心运动框架(Core Motion Framework)里的加速度计有关。
近期,一位iOS开发者Tommy Mysk发现并测试了加速度计的数据被读取的情况,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除了加速度计,核心运动框架中还有陀螺仪,气压计等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它们的数据可以用于很多应用程序。
而这次,以隐私保护著称的iOS在这个点上似乎疏漏了。
Tommy发现,目前iOS允许任何已安装的应用程序在未经用户明确许可的情况下访问加速度计数据。
不过就凭加速度计,能有什么用?
你很难想象,凭借你的加速度数据,配合核心运动模块中的陀螺仪等设备,可以收集到非常精准的信息。
首先,不同的运动状态都会有不同的加速度变化分布。
因此,加速度可以反映出你持握手机的方式,是站是卧,是走路还是骑车,以及计步。
虽然iPhone上的计步器受系统权限保护,但是很多计步算法可以直接访问加速度数据,用来估测你的步数。
其次,当你拿着手机时,加速度计可以检测到身体的轻微振动,这部分数据可以用来检测心率,甚至还能预测心率。
飞利浦和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曾在Arxiv上发表过一篇相关论文,只使用传感器数据,通过算法预测心率。
还有,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无聊怎么办?刷刷社交软件?
也会有泄露风险。
假如同一辆车上的乘客也打开了和你一样的应用,如果这个软件读取加速度数据的话,就能确定你们两个有同样的振动模式,例如起步,左转,刹车。
即使你关闭了定位权限,如果另一个人没有关闭,就可以通过他的位置确定你的位置,在哪一趟公交车或者地铁上。
更可怕的是,加速度计还可以根据扬声器的声波振动逆向还原出你的声音。
而如果应用需要更高的采样频率,则必须声明权限:
文章发表在信息安全四大会议之一NDSS上,证实了此类攻击的可行性及其严重性。
总结起来,加速度计能反映的信息几乎涉及方方面面……
Tommy还实际检测了Facebook等App读取加速度计数据的情况。
把iPhone连接到Xcode上打开控制台后:就一直在读取加速度计数据。
不过,虽然加速度数据的读取无孔不入,但是也有解决办法。
目前App只能在前台访问加速度计数据,iOS会阻止后台应用读取数据。
从前台退出后,读取行为就停止了:
所以用完App后及时清理前台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对于安卓用户来说,安卓系统在Android 12中对加速度计,陀螺仪和地磁场传感器的采样率做出了限制:
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是已经能对采集加速度数据还原语音等行为作出限制。
因为人声一般在85Hz以上,而传感器采样率限制为200Hz以下的话,能完整恢复的语音信号会限制在100Hz以下。
这样能采集到的有用信息就比较少了。
而如果应用需要更高的采样频率,则必须声明权限:
不过,针对Tommy小哥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有人发表不同的意见。
比如有网友就提出,关键还是准确率如何:
现在“电脑能预测……”这类的文章可太多了,实际上任何信息都能预测点什么东西,通常只比瞎猜好一点点……
另一个高赞评论则表示:
定位和活动监测还是很可信的,但是像泄露心率,还原声音这样的场景不太能说服我,不过能知道有这种事还是挺好的。
你怎么看呢?
参考链接:
[1]https://www.mysk.blog/2021/10/24/accelerometer-ios/
[2]https://dl.acm.org/doi/abs/10.1145/3309074.3309076
[3]https://icsr.zju.edu.cn/news/images/319.html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雷科技leitech
前天凌晨,苹果带来了近些年最幻灭的一次系统更新。没有息屏显示、没有新的UI设计,没有什么惊艳的黑科技,只有大量安卓用户耳熟能详的“新功能”。难怪网友评价:比起全新的系统版本,iOS 15更像是iOS 14的优化版本,叫做iOS 14.8可能更适合。
不过,虽然iOS 15带来的功能更新令人失望,但仍有部分网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尝鲜Beta版。根据实际体验,iOS 15 Beta版本BUG不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更新内容Facetime SharePlay还面临着无法使用的窘况。现在看来,实况文本(Live Text)功能,无疑是这次平平无奇的iOS 15 Beta版本更新中最实用的新功能了。
首先介绍一下,所谓的「实况文本」,其实就是可以在iOS相机应用中启动的文字识别功能。无论是相机正在拍摄的画面、已经拍好的照片,还是手机屏幕截图、网页图片,都可以通过该功能自动识别并转录照片中的文字,支持复制、粘贴、查找及翻译,实现照片中的文本提取和快速应用。
当然,类似的图像识别功能早已在众多安卓品牌的手机上实现。无论是谷歌在四年前推出的Google Lens应用,还是各家国产手机厂商自带的“扫一扫”应用,基本都能轻松实现文字提取。借此机会,小雷今天就来为读者们解惑释疑:苹果的「实况文本」,究竟和其他同类功能有何不同?
首先,苹果的「实况文本」是整合在相机里面的,用户可以打开相机、打开相册或是使用备忘录里的「来自相机的文本」选择使用该功能。实测iPhone可以自动识别出画面中的文字,点击按钮即可提取自己想要的文字,还可以对提取出来的文字进行查询、翻译、拷贝、共享等操作。从结果来看,苹果「实况文本」对印刷体的文本识别率还是很不错的,对中文手写体的文本识别率就不太理想了,需要改进。
(印刷体)
(手写体)
此外,苹果提取的「实况文本」还会自动识别号码、网址和地址并生成超链接。点击网址,即可跳转对应网站;点击地址,就会打开对应地址的地图信息;点击号码,则可以选择发送短信、添加到联系人,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网址、地址)
(号码)
接着,我们来尝试一下谷歌原生的Google Lens应用。文字识别方面,用户直接在取景框点击对应内容,即可提取自己想要的文字。实际体验下来,Goolgle Lens对印刷体和手写体的文本识别率出人意料地优秀,谷歌研究多年的文字识别技术确实不是虚的。
(印刷体)
(手写体)
此外,Google Lens同样会自动识别网址、号码等信息。被识别出来的网址,可以通过点击下方的网页选项完成跳转;被识别出来的号码,更是可以直接拨打给对方。此外,在面对比较复杂的大段图文内容时,Google Lens基本也能实现即拍即取,文本识别率相当不错。
最后,我们来试试国产厂商自带的文本提取功能。以小雷常用的小米10为例,小米相机、「传送门」和「扫一扫」里的文档功能,均可以对图片进行文本识别。实际体验下来,小米相机对印刷体和手写体的文本识别率都还不错,作为文本识别功能而言绝对是合格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扫一扫」本身并没有识别网址、号码等特殊信息的能力,所有图片扫出来都是可以编辑的无格式文本。用户当然可以自己复制网址、地址,然后打开对应App进行搜索,就是使用起来比较繁琐。
经过测试,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这三款产品之间的功能差异。文本识别方面,谷歌的Google Lens识别率毋庸置疑地排在榜首,小米的三种文本识别功能虽然各有差异,但是识别率排在第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苹果的「实况文本」在这方面还可以多加改进。操作方面,三款产品均可通过实时拍照进行文字提取,操作起来都很直观。功能方面,没有识别能力的小米要稍逊一筹,而谷歌的搜索识别能力要比苹果显得更加方便好用。
谷歌能在这方面大获全胜,自然是有其原因的。早在2010年,谷歌文档就已经加入了OCR文字识别功能,支持用户将PDF档案或图片档案中的文字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而Google Lens在2017年就已经与大家见面了,两者之间的经验差距是巨大的,需要时间去弥补。
作为一个全新推出的功能,苹果的「实况文本」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目前Google Lens支持上百种语言识别,而苹果「实况文本」只支持七种语言,两者泛用性完全不对等。其次,「实况文本」的手写文字识别率确实比较微妙,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该功能也有其优势所在。首先,谷歌的Google Lens是需要用户联网交换数据的,在国内想要使用谷歌服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厂商的图像识别功能倒是可以正常联网,但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就运作不了了。作为对比,「实况文本」功能是基于采用机载处理的“深层神经网络”,而不是基于云计算的方法。换句话说,该功能在没有联网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其次,目前手机上的文本识别功能大多都以独立应用的形式存在着,例如谷歌自研的应用Google Lens、三星的图像识别软件Bixby Vision、小米的「扫一扫」、OPPO的「Breeno识屏」等。和它们不同,苹果的「实况文本」功能是内建在相机里面的,而所有的文本都是在用户拍照时自动捕捉的,用户不必启动单独的应用程序就能使用对应功能。
再次,虽然是后来者,但是苹果的生态结合得更加紧密。在WWDC 2021上,苹果公布了全新升级的「聚焦搜索」功能。现在「聚焦搜索」通过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定位信息、人物、场景或物品来搜索图片,用户只要下拉菜单栏,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轻松搜索到所有包含该文字的图片。
一直以来,安卓厂商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生态割裂。举个例子,小雷在小米10上能找到三个图像识别功能,三者之间互不关联,和小米自身的全局搜索也没有产生任何联系,都是独立存在的功能。2019年,谷歌曾经试过将Google Lens和Google Photos相结合,让使用者可以用文字搜索到想要的照片。问题是,市面上很少会有大厂会使用谷歌自家的相簿,生态也就无从谈起。
(Google Photo的图文搜索)
有的人觉得,苹果是不是已经黔驴技穷了?事实上,手机厂商相互「借鉴」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在一个行业中学习对手并且取长补短并不是什么坏事,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小雷认为,好的系统就应该积极倾听用户的呼声,及时推出高效易用的功能。
总的来说,「实况文本」功能还是很实用的。该功能的推出,让果粉明白自己手机上的相机并不是只能用来拍照的。利用「实况文本」功能,苹果相机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呈现信息。用户只需对准相机,就可以获知身边环境的上千万个单词、短语、位置和事物,更好地浏览周围的世界。
此外,在「实况文本」的基础上,苹果还加入了全新的「视觉查找」功能。该功能和「实况文本」相辅相成,可以自动识别照片中的地标、自然、书籍以及宠物信息,并进行突出显示,帮助用户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
融洽的生态,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优秀的体验。设想一下,当我们走在国外陌生的街道上,只要掏出手机对着素不相识的文字,相机就可以为我们自动进行翻译;当我们站在某栋地标建筑面前,打开相机,就可以了解关于这个建筑物的相关信息。这样的体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小雷认为,在苹果的启发之下,现在已经拥有类似功能的安卓厂商也会开始尝试将其整合到生态里面,让用户的体验不再割裂。这般增强现实的体验,或许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