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被django折磨的快崩溃了。要做一个网页,结果CSS 和图片总是加载不出来。官方文档中教了一部分,上网看乐各种教程都不行,研究了好几个小时,东拼西凑各个地方学一点,终于弄出来了,赶紧记录下来。
django用的静态文件路径:STATICFILES_DIRS部署的方式,文件路径一定要设置好。
注: python2.7 django1.10.6; 项目mysite,项目下有一个应用myapp
一、目录结构:
整个目录结构是这样的:
| mysite
| —— manage.py
| —— mysite
| —— | —— settings
| —— | ——…(urls等)
| —— templates
| —— myapp
| —— …(views等)
| —— | —— templates
| —— | —— | —— myapp
| —— | —— | —— | —— home.html
| —— | —— | —— | —— static
| —— | —— | —— | —— | —— css
| —— | —— | —— | —— | —— images
注意,文件夹结构比较复杂。
在项目文件夹下有一个templates文件夹,不过这个文件夹暂时没什么用,可以不用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么个文件夹)。
应用文件夹结构是这样的:
“myapp/templates/myapp/home.html”;
“myapp/templates/myapp/static/images”;
“myapp/templates/myapp/static/CSS”;
二、设置templates和静态路径
TEMPLATES = [
{
'BACKEND': 'django.template.backends.django.DjangoTemplates',
'DIRS': [os.path.join(BASE_DIR, 'myapp/templates').replace('\', '/'),
os.path.join(BASE_DIR, 'templates').replace('\', '/')],
}
]
STATIC_ROOT = os.path.join(BASE_DIR, 'myapp/templates/myapp/static').replace('\', '/')
STATICFILES_DIRS = (
('css', os.path.join(STATIC_ROOT, 'css').replace('\', '/')),
('images', os.path.join(STATIC_ROOT, 'images').replace('\', '/')),
)
三、修改urls.py文件
在urls.py开头加上一句:
from django.contrib.staticfiles.urls import staticfiles_urlpatterns
在urls.py的最后加上以下内容:
#设置静态文件路径
urlpatterns += staticfiles_urlpatterns()
四、修改html文件
home.html文件相关内容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link href="/static/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title>Home</title>
</head>
<body>
<a href="https://www.baidu.com/>
<img src="/static/images/logo.png" alt="logo"/>
</a>
</body>
</html>
改成自己的图片名称,注意图片和link的前缀:/static/images/ 别写成 static/images/ ,这样会无法显示。
感觉自己底子真的太差,这几天一点一点看官方文档感到非常吃力,很多地方都不懂,想直接看自己需要的部分又不知道该看哪。
页中预加载图片是提高用户体验的一个很好方法。图片预先加载到浏览器中,访问者便可顺利地在你的网站上冲浪,并享受到极快的加载速度。这对图片画廊及图片占据很大比例的网站来说十分有利,它保证了图片快速加载,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电商网站就常用!帮助用户在浏览你网站内容时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下面就来说说实现图片预加载的方法。
一、使用JavaScript实现预加载
提供两种这样的预加载方法,它们可以很漂亮地工作于所有现代浏览器之上。
只需简单编辑、加载所需要图片的路径与名称即可,很容易实现:
该方法尤其适用预加载大量的图片。画廊网站使用该技术,预加载图片数量达50多张的时候。将该脚本应用到登录页面,只要用户输入登录帐号,大部分画廊图片将被预加载。
另外一种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类似,也可以预加载任意数量的图片。将下面的脚本添加入任何Web页中,根据程序指令进行编辑即可。
每加载一个图片都需要创建一个变量,如“img1 = new Image();”,及图片源地址声明,如“img3.src = "../path/to/image-003.gif";”。参考该模式,你可根据需要加载任意多的图片。
二、用CSS实现预加载
单纯使用CSS,可容易、高效地预加载图片,代码如下:
#preload-01 { background: url(-01.png) no-repeat -9999px -9999px; }#preload-02 { background: url(-02.png) no-repeat -9999px -9999px; }#preload-03 { background: url(-03.png) no-repeat -9999px -9999px; }
将这三个ID选择器应用到HTML元素中,我们便可通过CSS的background属性将图片预加载到屏幕外的背景上。只要这些图片的路径保持不变,当它们在Web页面的其他地方被调用时,浏览器就会在渲染过程中使用预加载(缓存)的图片。简单、高效,不需要任何JavaScript。
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小郑搞码事”,每天都能学到知识,搞懂一个问题!
在H5的页面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开头有一个loading的效果,这个loading的时间内就是在加载图片资源,以便后续滑屏效果更流畅。那么JS如何来判断图片资源已加载完成呢?且如何能更优雅的写断定代码。
首先,提一下两个事件:jquery中有一个ready和window.onload的区别。ready只是dom结构加载完成,图片并没有加载完毕,而onload是dom生成和资源完全加载出来后才执行,这里也就包括图片已加载。
所以,基本这点,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JS是如何断定单图和多图加载完成的。
IE8下版本不支持onload事件,但支持onreadystatechange事件,readyState是onreadystatechange事件的一个状态,值为loaded或complete的时候,表示已经加载完毕。代码如下所示:
在不考虑兼容的情况下,使用onload事件就足够了,下面分单图和多图及结合promise来给出代码。
1. 单图(onload)
2. 单图(+promise)
3. 多图(onload)
4. 多图(+promise)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