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如何在多个页面中,引入一个公共组件

用场景


在前端开发的过程中,时常有这样的一个需求,需要将某个组件,展示在不同的页面中。常见的有,头部菜单栏、底部版权,如下图中的菜单,就需要在不同页面中进行显示。



解决方法


假设有这样一个需求,希望把下面的这个头部菜单在 Home 和 About 这两个页面中显示



在页面中,引入公共组件


在需要显示头部组件的页面中,引入头部组件,如下所示。



这样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比较麻烦,需要在每个使用的页面中,都引入一次。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 Header 组件内部的状态,切换路由后,状态会被重置,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如果希望状态不被重置,可以使用 redux 或 mobx,将状态保存到全局。


在路由组件外面,引入公共组件



这样,在所有页面中都会显示 Header 组件。


不过,由于 Header 组件是在路由组件外面引入的,导致无法在 Header 组件中,使用路由相关的功能,比如 Link 组件。如果只是进行路由页面跳转,那还好办,可以使用 a 标签代替 Link 组件,如下图所示。



在路由组件外面引入 Header 组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 Header 组件会在所有页面中展示,而有时,我们只是希望能够在特定页面中进行显示。


在路由组件中,引入公共组件



在 HashRouter 组件中引入 Header 组件,Header 组件可以正常使用路由的相关功能。


不过,Header 组件还是会在所有页面中进行显示,如果只希望它在特定页面中进行显示,那么,我们需要将公共组件放在 Route 中,并修改匹配路径,如下所示。



将公共组件放在 Route 组件中,并定义匹配路径,接着修改 Switch 组件中相应的路由匹配规则,如想在 Home 和 About 页面中显示 Header 组件,那么就在路径匹配中添加 /app,这样就可以实现,在特定页面中显示某个组件。


由于添加了 /app 路径前缀后,导致 URL 输入 / 不会显示 Home 页,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重定向 Redirect 组件,如下所示。



还有一种不太推荐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特定页面显示某个组件,Route 组件不写 path,然后在相应的组件中,判断当前页面的 hash 是否与目标吻合,如果匹配,则显示组件,否则返回 null。


总结


在页面中引入公共组件


  • 麻烦,每个页面中都要引入一次
  • 切换路由,导致组件重新渲染,状态会被重置


在路由组件外部引入公共组件


  • 会在所有页面中显示,如果想要在特定页面显示,需要自行判断
  • 无法使用路由提供的相关组件和功能


在路由组件内部引入公共组件


  • 支持特定路由显示某个组件
  • 可以正常使用路由提供的相关功能


在以上三种方式,都无法保证组件内部的状态不被重置,如果路由前缀发生改变,哪怕把公共组件放在了,路由组件内部,状态还是会被重置,所以如果有必要,可以把状态放在全局中。


作者:追梦子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pssp/p/10742385.html

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引导原则

——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论为例

[摘 要] 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关乎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进行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从国家层面,系统讨论了互联网进入数字科技阶段后,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的一般特征、本质属性及引导原则。结合网络大数据分析,文章提出,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具有爆发突然、规模超常、极化明显和演进跌宕等一般特征,其在本质上是恐慌情绪的弥漫,因此舆论引导的战略目标应是消除恐慌,在实践中宜遵循治本、公开、底线、权威、柔性五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引导

一、文献回顾: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论

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引导的进一步思考(一)

二、数字科技时代的网络舆论治理

三、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的典型特征

如上文所说,5G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在为网络传播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让网络舆论场变得更加不确定。如何把握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的典型特征?接下来,本文将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生的网络舆论为例,结合“一手”[1]与公开渠道获得的量化材料对此加以说明。

(一)网络舆论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1.爆发突然

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突然、没有预兆。因此,和平常的趋势性事件或现象性的舆情相比,会在网上迅速形成一个舆论高峰,并且迅速扩散,具有“快起快落、高开高走”的特征。

抖音平台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15日的疫情相关短视频中,关注量最高的两大事件为“李文亮医生”和“双黄连可抑制新冠”事件,我们统计了描述中包含“李文亮”/“吹哨人”、“双黄连”的疫情相关视频的每日新增数量,进而勾画出事件热度曲线图(见图1、图2)。根据热度曲线图,2月9日李文亮去世,舆情达到顶峰;1月31日,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随后便引来质疑,次日事件舆情达到顶峰,而后热度迅速降低。

图1 李文亮事件热度曲线图

图2 双黄连事件热度曲线图

由上图可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短期舆情能量高,且快起快落、持续时间短,而且这一段时间内舆论引导基本上很难跟上,一般都是事后进行调控。

2.规模超常

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比一般热点事件覆盖人群更广、涉及的利益方更多,网络舆论场的规模更大。新冠肺炎疫情涉及全国14亿人的生命健康,国内民众大多通过网络了解疫情和防控进展,通过网络踊跃发声:表达看法、宣泄情绪。这导致关注疫情的舆论底盘巨大、声音庞杂、网民代入感十分强烈。

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截至3月16日,微博话题#武汉加油#阅读量达213.7亿次,讨论量达3734万条。#最新疫情地图#阅读量达150亿次,讨论量达261万条。[2]2020年1月1日-2020年4月1日,抖音平台上疫情相关视频(被抖音标记为疫情相关的视频与描述文本中包含疫情相关关键词的视频的并集)数量日均新增417.4万条,视频热度(新增点赞数)高达日均9.33亿次(见图3、图4)。

图3 2020年抖音平台疫情相关视频数量图

图4 2020年抖音平台疫情相关视频热度图

基于互联网平台,许多热点话题的讨论极易蓬勃开展,许多涉疫情事件的传播以“亿”为单位,无论是传播数量还是传播范围、传播频率,网络媒体均超过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无界限、可交互的网络平台之上,网络舆论影响已经不是从中心到外围的逐级扩散,而是同时多地的并发,从虚拟空间燃烧到现实社会的规模亦成倍增长,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

3.极化明显

根据丁香园医院汇2020年1月26日至2月23日的舆情大数据监测,覆盖微博、新闻、论坛、微信、视频、平媒、问答、博客、境外媒体(包括新浪微博、天天快报、微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百度新闻等传播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信息总计传播21,820,942篇次。据情感属性数据分析,疫情相关负面信息在1月28日至2月20日间传播量较大,共计传播9,755,616篇次,占1月28日至2月20日总传播篇次的44.71%;正面信息占比36.05%;中性信息占比19.24%(见图5)。[3]由此可见,舆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一些意见颇为分裂,难以弥合。

图5 新冠肺炎事件相关信息情感走势分析

数据来源:微信公众号“医院汇”(2020-2-26)

4.演化跌宕

根据微博贴文分析:在监测期内,舆情演进跌宕“三起三落”:三次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在1月24日、2月13日和3月12日,3月12日之后,总体舆论声量开始缓慢回落(见图6)。

图6 新冠舆情的“三起三落”

数据来源:中译语通

如图6,1月24日是监测期第一个舆情高峰。起因是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宣布“封城”,消息在微博平台引发了极大关注。当天微博账号@人民日报创建了话题#武汉封城#,到24日舆情达到一月份峰值。

2月13日是监测期第二个舆情高峰。之后有所下降,但总体进入一个新的数量层级。在此之前,微博贴文数量缓慢增长,但由于2月份疫情在全国大范围蔓延,各地应对能力参差不齐,不少舆情事件集中爆发,如“李文亮医生逝世”“国家监委派调查组赴武汉调查涉李文亮医生有关问题”“重庆市抗肺炎物资中途被云南大理征用”“湖北省和武汉市换将”“韩红基金会被举报”等。

3月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初见成效,正面及中立信息量有明显增加(见图7。微博网民的关注焦点也从国内转移到国外,从“接受援助”到“援助世界”。但3月12日,舆情达到监测期最高峰,当天微博热门话题#C罗将接受新冠病毒检测#阅读量超过2亿次,#汤姆汉克斯夫妇感染新冠肺炎#的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7亿次。跟踪这些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舆情的震荡波动十分明显。

图7 2020年3月舆情信息情感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译语通

总之,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场上,不论是整体规模、反应速度还是情感走势上,都表现出演进跌宕的特征,在舆情数据上也表现出明显的波峰和波谷。

(二)网络舆论属性的学理性分析

客观认识和掌握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一般特征,尚不足以准确把握其演化规律,亦不能够做好相关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所以我们还需要转变视角,从更深层次把握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舆论的本质属性。

根据相关研究与经验判断,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爆发后,恐慌情绪是涉事个体的本能反应,是人们面对想象或现实威胁的心理活动的直接产物[4]。当由事件带来的威胁可能作用于几乎全部社会个体时,恐慌情绪便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并随着事件发展而扩散。一旦个体情绪逐渐变成一种群体恐慌,弥漫舆论场,甚至会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趋势,为事件处理效果增加不确定性。世卫组织风险交流顾问彼得·萨德曼(Peter Sandman)曾提出一条著名的风险公式。他认为对公众而言,风险=危险+愤怒(risk = hazard + outrage)。这里的“愤怒”是指包括愤怒以及恐惧、不满、憎恶、担忧、悲伤、惊诧等负性情绪[5]。按照危险(hazard)和愤怒(outrage)两个维度,可以把风险事件分成四类,而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属于高风险、高愤怒类型,对危机传播构成极大的挑战。

因此,本文认为,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的本质属性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恐慌情绪在全社会弥漫。

1.疫情爆发引发恐慌情绪

疫情的发生引发高度关注。根据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的统计(见图8、图9),“丁香园·丁香医生疫情地图”自1月21日上线后,100天内总浏览量达到了38亿;疫情期间,90%的人每天都查看疫情信息,即使到疫情后期,也有88%的人在继续关注疫情。同时,疫情的突然爆发令大多数民众不知所措。根据丁香医生的统计,心理健康问题互动量超过6.5亿,问答热度环比上涨88%。“来问丁香医生”模块的心理咨询问诊量上升10倍。

图8 对疫情的关注情况

图9 疫情信息关注频率

数据来源:丁香医生

另外,新冠疫情期间,微博话题#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阅读量达22.2亿,有55.5万人参与讨论,双黄连口服液等被哄抢,甚至出现个别人群盲目服药的现象。因受“500万人春节期间离开武汉”等消息影响,各地在疫情初期出现针对武汉人的地域歧视现象。可见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慌情绪滋生和蔓延,导致了部分民众线上以及线下明显的过激甚至暴力行为。

2.恐慌情绪的内因与外因

恐慌情绪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从外部因素看,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突发性、危险性、不确定性推动舆论场恐慌情绪蔓延,比如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公众对病毒危害程度、病毒传播途径、疫情持续影响等认知都不明确,公众因担心自身和家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进而产生心理恐慌。疫情发生后人们被动地与现实环境隔离,网络媒体成为获知信息的唯一渠道。郑伶俐(2020)对疫情期间留在武汉的447名群众的调查显示[6]:比起往常,疫情期间超九成的民众有更多的信息获取行为,超过三分之二的民众有更多的信息传播行为,并借此寻求与他人的一致反应,消解负面信息带来的恐慌情绪。当不遵守防疫规定随意走动、谎报瞒报行程、不配合隔离和观察等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因风险感知度增强,更易加剧恐慌心理。随着确诊人数不断增多,疫情防控措施虽不断加强,但恐慌情绪仍未减轻。

从内部因素看,恐慌性传播并非一定是盲目的,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最容易出现“信息饥渴”现象,若关于疫情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关于疫情的负面信息集中,则易助长恐慌情绪。从心理因素角度分析,恐慌舆论场的形成可归因于群体极化现象、认知失调和绝对化思维。对此分别做简要说明如下:第一,群体极化现象。疫情防控期间,网民在网上频繁交流疫情负面信息,个体感知着群体的情绪变化,进而与他们保持一致。人在群体恐慌中,语言表达和思维容易极化,一旦极化在多个小组或大范围形成,极端化的舆论导向也会很快形成。第二,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现有信息与从前认知产生分歧,进而带来不愉悦、不舒适感。疫情期间,人们在已有认知和所接收信息矛盾时会产生不安,为了抑制不安和恐慌的情绪而做出非理智举动,比如遗弃虐杀动物、轻信谣言、哄抢物资、盲目服药等。第三,绝对化思维。绝对化思维与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为提高生存率,人类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防御所有可能产生的伤害。疫情期间,媒体报道中过度强调“清零行动”也加剧了民众绝对化心理,一旦疫情有所反弹,则容易闻“疫”色变,形成过度恐慌。

后文将继续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进击的火车”!



[1] 一手资料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中译语通数据平台,以“新冠肺炎”为关键字对微博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测抓取,共抓取微博贴文4,417,724条,周期为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二是基于抖音短视频平台对自2020年1月1日到4月1日的疫情相关短视频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确保行文流畅,以下不再对每一处数据做单独说明。

[2] 资料来源: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20/0320/c209043-31641677.html,2020-3-20。

[3] 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LwSSybwsfeJyBlr9pUR_A,2020-2-26。

[4] Thomas A·Birkland. After Disaster:Agenda Setting, Public Policy and Focusing Events[M].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Sandman, P.M., “Risk Communication: Facing Public Outrage”, EPA Journal, 1987:13(9), pp. 21-22.

[6] 郑伶俐:《新冠肺炎疫情中恐慌性传播的机制及影响》,《青年记者》,2020年第21期,第47-48页。

文章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挪用。

人如何将商品卖到海外去?

海外社媒获客应该如何操作?

facebook/ins/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应该如何获客?

跟着老胡,轻松解决海外获客

最近很多人咨询海外卖货,之前都是在斗音说操作,很多人建议将视频文稿整理下发发自媒体,今天还是写个头条号开始记录解决有些操作问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facebook海外卖货:个人主页和公共主页的区别你知道吗?

Facebook个人主页

私人空间,只要注册了facebook账号,就会有个人主页,它仅代表你个人,类似于朋友圈。一般用于发表日常动态,但不能用于商业推广。

Facebook公共主页

也被称为粉丝主页,它是供企业、品牌和组织用于分享动态并与粉丝交流的页面,一般用来塑造品牌形象,相当于公众号。别人给我们的公共主页点赞后,我们以后在公共主页发布的每次消息,他们都会收到动态提示。

如何创建Facebook公共主页?

进入自己Facebook更多选项找到公共主页入口,点击新建公共主页,填写公共主页的名称,选择所属类别。然后根据指示一步步完成粉丝页的建立就可以啦。

一个好的公共主页会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可以直观地接收到品牌所要传达的信息。

主页头像:建议用公司的Logo,且不低于320*320像素。

主页名称:使用公司、品牌名称,或者可说明公共主页用途的名称。

封面:配合营销活动和主题设计,让点击者更直观感受到品牌理念和产品信息,需要定期更换。

简介:编辑品牌故事,让粉丝了解你的主页及资质,确保联系方式、邮箱、地址等信息完善。

这个时候你就有了属于你自己facebook的公共主页,接下来你就可以在主页发帖然后推广啦!想知道如何自己去进行facebook的推广吗?

关注老胡,下一次内容将详细讲解操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