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α、β、γ、δ……肆虐全球的新冠变异毒株,有哪些区别

α、β、γ、δ……肆虐全球的新冠变异毒株,有哪些区别?

湃新闻记者 张无为 实习生 汤梁甲

近日南京疫情告急,在短短8天内病例增至153例。在7月27日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南京公布了溯源结果——引起此次疫情的毒株是德尔塔变异毒株。

这种毒株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如何应对成为难题。不仅是我国,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新冠变异毒株成为关注焦点。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大肆传播,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对遗传基因组进行复制,因其难以避免的复制错误,病毒基因组发生改变由此产生变异毒株,给防疫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不是所有变异都会带来巨大风险,只有部分变异会改变病毒特性,使得病毒传染性、毒性增强。这其中有哪些变异毒株值得关注?它们的传染能力如何?传播范围如何?现存疫苗对其有防护效果吗?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综合最新信息及权威网站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世卫组织根据危险程度将新冠变异毒株分成了两类:令人担忧的变异毒株(VOC, variant of concern)和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VOI, variant of interest)。前者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病例多、范围广,并有数据证实其传播能力、毒性强,或导致疫苗和临床治疗有效性降低;后者在世界范围内确认出现社区传播病例,或在多个国家被发现,但尚未形成大规模传染。

目前,VOC是对疫情影响最大同时也是对全球威胁最大的变异毒株,包括:Alpha、Beta、Gamma和Delta四种。此前,为避免对相关国家造成污名化,世界卫生组织5月31日宣布,把最早在英国、印度等国发现的新冠变异病毒的名称改用希腊字母命名,Alpha、Beta、Gamma和Delta也由此得名。

Alpha——2020年底迅速扩散,2021年上半年成为主流变异毒株

2020年11月,Alpha变异毒株首次在英国肯特9月一份样本中被检测到。它在2020年12月席卷英国,2021年4月成为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变异毒株,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挤占其他新冠变异病毒的生存空间,成为主要变异毒株。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5月17日,Alpha占据全球变异毒株感染数的69%。

·传染性 Alpha的传染性特别高。据《纽约时报》6月7日报道,伦敦大学病毒学家Gregory Towers通过比较感染Alpha的细胞与感染早期新冠病毒变体的细胞发现,感染Alpha的细胞更善于隐藏,更难以惊扰人体免疫系统。同时,感染了Alpha的病例反应更强烈,病人咳嗽不止,嘴、鼻子里会流出带有病毒的黏液——这也使得病毒传染性更强。

最新研究显示,Alpha的“快速传播”(super-speeding)对其他新冠变异病毒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据牛津大学今年7月22日的最新报告证实,Alpha的生物性变异使得其在2020年年底在英国各地“快速传播”,并对其他变种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疫苗效力 阿斯利康、科兴疫苗针对Alpha的效力都较好。据Pharmacy Times 网站7月7日报道,加拿大免疫研究机构发现阿斯利康疫苗对Alpha的有效性达90%;据泰国The Thaiger新闻网6月29日消息,泰国公共卫生部门发现接种2剂科兴疫苗对Alpha的有效性为71%至91%。

Beta——传染性较强,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强

在Alpha之后,又有免疫逃逸非常强的Beta横空出世。Beta在2020年5月南非的样本中首次被发现,很快便成为南非传播最广的病毒变异毒株,目前全球已有130个国家发现Beta相关病例,据GISAID最新数据,日本在东京奥运会前夕、7月21日又发现多例Beta病例。

·传染性 Beta传染性较强,善于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追踪。据advisory board新闻网报道,Beta与早期新冠变异毒株相比更具传播性、抗体抵抗力也更强。Beta的传染性比原始新冠病毒高出约50%,病例住院率、ICU入住率和死亡风险都更高。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21日报道,由于Beta携带N501Y突变,增强了它的传染性;另外,其携带的E484K突变可帮助其躲避免疫系统的追踪。

但Beta的传染能力实际上不如Delta。据Advisory Board新闻网上述报道称,英国华威大学华威医学院的病毒学家和肿瘤学教授劳伦斯·杨说,“Delta在传播性上胜过Beta,但Beta将继续存在。”据GISAID最新数据,7月27日,Beta在全球感染病例中仅占0.286%。

·疫苗效力 辉瑞疫苗对Beta抵御能力较好。据BBC报道,辉瑞疫苗在卡塔尔的研究数据表明,其对Beta的有效率达97%。并且据《知识分子》专栏作者、免疫学博士周叶斌文总结,Beta变异毒株免疫逃逸比较明显,但并非完全的免疫逃逸,不少疫苗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对重症病例的防护。

Gamma——南美疫情的最大威胁

Gamma变异毒株最早在2020年11月巴西的样品中被发现,在2021年6月占南美新冠病例的76%,是南美地区疫情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并已经传播到包括美国、英国、俄国在内的75个国家。

·传染性 Gamma变异毒株感染性较强,并且可能导致再次感染。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6月9日报道,Gamma的传染性是原始新冠病毒的两倍。而英国《卫报》在4月23日援引秘鲁流行病学家安东尼奥·奎斯佩(Antonio Quispe)的话称:“Gamma不仅更具传染性,还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疫苗的效力。”

·疫苗效力 但是疫苗对Gamma的有效性仍然较高。《商业内幕》文章称,辉瑞和阿斯利康疫苗可能对Gamma有效。在巴西的试验中,强生公司疫苗对Gamma的有效性为68%。更多针对Gamma的疫苗有效性研究尚在进行中。

Delta——迄今为止传染性最强的变异株

在现今出现的所有新冠变异病毒中,危险性最高的非Delta莫属。Delta于2020年底在印度被首次发现,是引起今年4月印度第二波疫情大暴发的主要变异毒株。它的传播范围遍布全球,在印度、英国等国肆虐。据GISAID数据,截至7月26日,Delta占亚洲感染病例的84%,占英国感染病例的97%,占全球感染病例的80%。世卫组织和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3日联合发布一份疫情报告称,根据目前的趋势,德尔塔毒株将在未来几个月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除非有更具竞争力的毒株出现,否则德尔塔毒株将继续传播并取代其他变异毒株。

·传染性 显而易见的是,Delta的传染性比以往任何新冠变异毒株都高,但还没有详实的数据表明它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Delta的传染性比Alpha高50%,同时也是原始新冠病毒的两倍。据《华盛顿邮报》7月23日报道,英格兰公共卫生署(PHE)发现,感染Delta相关病例住院风险较高,是Alpha变异毒株的两倍。同时,专家认为还需要更多证据探究其毒性。

·疫苗效力 疫苗对Delta仍然有效,但存在不确定性。据《华尔街日报》7月27日报道,根据 7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辉瑞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在接种两剂后对Delta非常有效。接种两剂疫苗后,辉瑞疫苗预防 Delta有效率为 88%,而接种一剂后的有效率为 36%。两剂阿斯利康注射后预防Delta有效性为67%,接种一剂后为30%。国际医学顶级期刊《自然》(Nature)7月27日一篇文章指出,在以上研究中,辉瑞疫苗和阿斯利康疫苗对Delta的有效性不如对Alpha的有效性高,目前疫苗对Delta的有效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李怡清

校对:张艳

念颀

·报告称,益生菌补充剂的作用原理是穿过胃、小肠,抵达大肠,然后定殖在大肠内。然而,如果肠胃蠕动效率低下,那么益生菌补充剂可能会留在小肠内,产生氨等代谢产物,并导致腹胀、不适、嗜睡、脑雾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症状。

近期,有关“益生菌是否有用”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激烈论辩。一时之间,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庞大产业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益生菌市场有多大?

据美国胃肠病协会2020年估算,2015年,有390万美国成年人服用了各类益生菌或益生元(促进微生物生长或有益功能的营养物质)产品,相较2007年翻了两番;2020年,益生菌产品全美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

另据美国联合市场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机构2021年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达到341亿美元,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到739亿美元。

该机构表示,之所以益生菌市场将持续扩张,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多数人如今都患有胃肠道感染等消化疾病,加之越来越多人注重自身健康,益生菌市场将由此得到提振;第二,由于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对营养强化食品的需求激增,食品饮料行业的迭代更新将带动益生菌市场同步发展。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愈发青睐增强免疫力的保健产品,这也是益生菌市场的一个利好因素。

行业报告分析称,庞大的益生菌市场中,酸奶、冰淇淋、奶酪等含益生菌的乳制品目前仍然是最畅销的产品。但行业内部也已经出现两个新趋势:使用链球菌益生菌菌株强化动物饲料,降低动物患痘和肺结核的风险;使用益生菌制作补充剂,以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报告还预测,如果按用途划分,2021年至2030年,膳食补充剂将成为益生菌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这是因为相关企业致力于添加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特殊膳食纤维,以此应对腹泻、胀气、湿疹和酵母菌感染。

到2030年,膳食补充剂预计将成为益生菌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

尽管整体市场火热,发展前景喜人,但围绕益生菌市场的,始终有一种声音:益生菌是收割韭菜的“智商税”。

对此,我们首先可以明确,“益生菌”这个概念本身并非空中楼阁,“益生菌对人体有益”也具有比较充分的科学研究基础。

2021年8月26日,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收录伊朗研究团队发表的《益生菌荟萃分析论文二十载回顾: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一文。与单个研究相比,荟萃分析通过整合相关研究数据,可更精准地评估研究对象的效果。

研究人员收集了20年来近300篇荟萃分析报告,研究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为此,他们在PubMed、ScienceDirect和Google Scholar等在线数据库中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部分输入“益生菌”、“疾病”和“荟萃分析”进行搜索,并对论文进行分类。

结果显示,所有荟萃分析中,79%的研究表明益生菌总体上具有积极作用;暂无研究表明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时具有负面作用;21%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对所研究的疾病没什么作用。

按疾病类型划分,所有荟萃分析论文中,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论文数量最多(283篇中有139篇,占49.11% ),与神经系统、眼睛和器官附件相关的论文最少。对于研究涉及的所有疾病,益生菌的有效率均超过50%,具体如下——

泌尿系统疾病:荟萃分析约11篇,有效率90%,无效率10%

精神及行为紊乱:荟萃分析约11篇,有效率约52%,无效率48%

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荟萃分析约18篇,有效率100%

循环系统疾病:荟萃分析约19篇,有效率100%

其他疾病:荟萃分析约20篇,有效率60%,无效率40%

呼吸系统疾病:荟萃分析约21篇,有效率达50%,无效率50%

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荟萃分析约22篇,有效率90%

围产期落下的病根:荟萃分析约23篇,有效率约91%,无效率9%

特定传染、寄生虫病:荟萃分析约57篇,有效率100%

消化系统疾病:荟萃分析约140篇,有效率80%,无效率20%

按疾病类型划分,益生菌的有效性。

在特定人群中,益生菌的效果更加明显,美国胃肠病协会在2020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对于出生体重偏轻的早产儿,特定益生菌有助于他们较早开始完全进食,由此缩短住院时间;

服用抗生素的成人、儿童应考虑服用特定益生菌,以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引起腹泻、结肠炎症);

此外,益生菌可用于辅助治疗结肠袋炎(溃疡性结肠炎术后并发症)。

然而,并非所有益生菌适用于全部人群,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服用益生菌。正如伊朗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年间,仍有超过两成的研究指出,益生菌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

2020年6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下属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发表《益生菌的失效,以及微生物组协同策略》一文,作者Isaac Eliaz是美国加州圣罗莎Amitabha医疗诊所暨治疗中心的创始人兼医疗主任。

文章称,过去十年间,益生菌的使用量显著增加,但统计数据显示,肠道炎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却有所上升。此外,越来越多患者表示,服用益生菌并没有什么好处。

这种现象如何解释?文章援引《细胞》杂志2018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通过内窥镜和结肠镜评估方式(而非标准的测量粪便样本)表明,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益生菌补充剂在临床上并没有产生什么好处。

研究显示,对于多达三分之二的受试者而言,益生菌补充剂未能在消化道内定殖,也未体现出消化方面的任何明显益处。

研究人员将这些受试者称为“排斥者”,他们将益生菌排出体外,而没有按照预期让益生菌定殖在胃肠道内。只有一小部分受试者,亦称“坚持者”,成功地让益生菌定殖在胃肠道内。不过,这项研究更重要的发现是,研究人员可通过评估初始微生物、肠道基因表达谱,预测患者究竟是“排斥者”还是“坚持者”。

对益生菌或安慰剂排斥与否的效果

美国胃肠病协会2020年报告也指出,益生菌对缓解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没有多大益处。

德克萨斯医学中心的儿科胃肠病学家、美国胃肠病协会发言人Geoffrey Preidis表示:“综合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来看,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推荐使用益生菌。”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医学教授兼消化病学主任Grace L. Su表示,“我们发布的指南,虽然确实指出了一些益生菌使用案例,但我们更想强调,益生菌的所谓诸多益处,实际上并没有充分依据。”

这份报告称,暂无足够证据表明益生菌可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因此,该协会建议这些疾病的患者考虑停用益生菌,因为“成本较高、且无足够证据表明益生菌无害”。

报告还称,益生菌对罹患急性胃肠炎的北美儿童并无益处,所以挂急诊的腹泻儿童不应服用益生菌。不过华盛顿大学药物化学讲师Lynne McFarland表示,这份报告没有将美国以外的研究纳入考察范围。某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特定益生菌可有效缩短儿童急性腹泻的持续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服用益生菌也并非如伊朗团队所说的“绝对无害”。Preidis指出,“(益生菌)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是感染。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可以离开肠道、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

Isaac Eliaz则在报告中指出,初步研究表明,如果服用者缺乏适度的肠道动力,益生菌补充剂可能会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报告称,益生菌补充剂的作用原理是穿过胃、小肠,抵达大肠,然后定殖在大肠内。然而,如果肠胃蠕动效率低下,那么益生菌补充剂可能会留在小肠内,产生氨等代谢产物,并导致腹胀、不适、嗜睡、脑雾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症状。

综合各项研究,我们对益生菌市场的发展目前仍然只能保持谨慎乐观的预期。

(本文由陆念颀编译)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72142/

2. https://edition.cnn.com/2020/06/09/health/probiotics-new-us-guidelines-wellness/index.html

3. https://www.alliedmarketresearch.com/probiotics-market#:~:text=The%20global%20probiotics%20market%20size,by%20maintaining%20intestinal%20microbial%20balance.

4.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8.23.21262411v1.full

责任编辑:吴跃伟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施鋆

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20家重点网络视听平台联合承办,中国广电独家冠名。

盛典以“同心向未来”为主题,将于2月3日(明日)17:00开始预热,19:30在人民网、新华网、五洲传播中心、中国视听、芒果TV、百视通、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咪咕、微博、凯叔讲故事、百度、喜马拉雅、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小红书、蜻蜓FM、PP视频、微信、新浪、搜狐、网易、天翼超高清 、Z视介、支付宝,IPTV各平台,OTT各平台,华为、小米、VIVO、OPPO手机视频平台等同步上线播出。2月4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题展播。敬请打开播出平台播出盛典链接或在相应终端/APP观看指导:

学习强国:

2月4日起,登录“学习强国”App,搜索“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观看。

人民网:

http://zhibo.people.cn/watch/4611048

新华网:

登录新华网客户端搜索“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观看,也可在新华网www.news.cn首页及新华网微博、抖音、视频号、B站、快手官方账号观看。

五洲传播中心:

登录微博搜索五洲传播中心微博号“国际-传播”观看。

芒果TV:

https://a.d4t.cn/dS5rGv

百视通:

进入百视通TV首页推荐位置,或进入上海iptv,百视通iptv全国内容服务专区推荐页面进行观看。

爱奇艺:

https://a.d4t.cn/nnwrcW

优酷:

https://a.d4t.cn/fV6PrR

腾讯视频:

https://a.d4t.cn/vPaj45

抖音:

https://v.douyin.com/iLcGggmE/

快手:

进入快手搜索“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观看。

哔哩哔哩: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rA4m1L7P4

咪咕:

https://www.miguvideo.com/p/live/900014155?lastLocation=aaff5d9d3fae483580bd972c30af2d82&sid=JPKiIXQjTtBqT9uSE39GfQ1SbyexUS6N&typeValue=3

微博:

http://s.weibo.com/weibo?q=%232024%E7%BD%91%E7%BB%9C%E8%A7%86%E5%90%AC%E7%9B%9B%E5%85%B8%23

凯叔讲故事:

https://weibo.com/u/3688920760(官方微博号播出)

百度: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mdpage?sid=1016847&tag=33&offset=10&method=LiveList&getTPL=1&livepre=1&roomid=8960119122

喜马拉雅:

https://xima.tv/1_jQrLi5?_sonic=0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QQ音乐)

https://c.y.qq.com/r/4Cfw

(酷狗音乐)

https://t1.kugou.com/1Vxu08CKV3

(酷我音乐)

https://h5app.kuwo.cn/m/starslive/index.html?id=506

小红书:

进入APP,搜索“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观看。

蜻蜓FM:

进入APP,搜索“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观看。

OTT:

打开电视NewTV、GITV、CIBN、芒果TV、云视听、百视通TV、华数TV等互联网电视终端,首页推荐位置进入,即可观看。

IPTV:

打开电视里的业务运营商主界面,点击首页推荐位置进入专题专区界面,即可观看。

歌华有线:

次日可在电视专区进行点播。

华为手机视频:

打开手机自带视频软件主界面,首页推荐位置进入,即可观看。

小米手机视频:

打开手机自带视频软件主界面,首页推荐位置进入,即可观看。

VIVO手机视频:

打开手机自带视频软件主界面,首页推荐位置进入,即可观看。

OPPO手机视频:

打开手机自带视频软件主界面,首页推荐位置进入,即可观看。

来源: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