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前期准备:
以express 框架为例
npm i express-generator -g //全局安装express框架
express -e //生成express应用骨架
npm i //安装依赖
npm start //在3000端口监听
拓展:目前最市面上最流行的node框架有:
Sail.js
Sails.js 就像是 Node.js 平台上的 Rails 框架。这是一个可靠可伸缩的开发框架,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数据驱动的 API 集合。用来开发多玩家游戏、聊天应用和实时面板引用非常方便,也可用于开发企业级 Node.js 应用。
Sails.js 基于 Node.js, Connect, Express 和 Socket.io 构建。
Koa.js
koa.js是下一代的 Node.js 的 Web 框架。由 Express 团队设计。旨在提供一个更小型、更富有表现力、更可靠的 Web 应用和 API 的开发基础。
Koa可以通过生成器摆脱回调,极大地改进错误处理。Koa核心不绑定任何中间件,但提供了优雅的一组可以快速和愉悦地编写服务器应用的方法。
TML5框架是一类有助于快速轻松创建响应式网站的程序包。这些HTML5框架有着能减轻编程任务和重复代码负担的神奇功能。关于HTML5的框架种类繁多,并且很瘦欢迎,因为它能允许开发人员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创建一个令人惊艳的网站。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十佳HTML5响应式框架,欢迎品鉴!
GroundworkCSS是一个基于Sass预处理器的开源项目,主要用于快速构建响应式Web应用程序。它拥有一个灵活的、可嵌套的网格系统,可以创建适应多种浏览设备的布局。Groundwork还提供多种UI组件,如导航、按钮、图标、表单、Tabs、对话框、工具提示等等。
MontageJS是一个现代化、完整的HTML5框架,旨在创建单页的应用程序。MontageJS可以帮助您构建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HTML5应用。有了MontageJS,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可重用的用户界面组件和模块、组件和控制器之间的绑定属性,并且同步DOM查询和更新,以确保流畅的用户体验。
52Framework是一个Web开发框架,它能实现HTML5和CSS3。它是一个跨浏览器的框架,可以在所有主流的浏览器上运行,包括IE6。它主要是采用一个HTML5 enabling JavaScript file文件来实现的。
Twitter Bootstrap是目前很受欢迎的前端框架。它基于HTML、CSS、Javascript的,其简洁灵活使得Web开发更加快捷。
SproutCore是一款高人气前端框架,并且利用MVC架构规范构建而成。它能与任何后端服务器技术搭配使用。事实上,一旦部署之后,SproutCore应用只包含标准的HTML、JavaScript以及CSS。只需使用Apache就能部署完整的SproutCore应用。
Foundation是一个易用、强大而且灵活的框架,用于构建基于任何设备上的Web应用。同时还提供多种Web上的UI组件,如表单、按钮、Tabs 等。
Base是一款基于语义的、轻量和可扩展的框架,可用来帮你快速创建一个响应式站点。
Onsen UI是一个前端的开发框架,用于构建PhoneGap/Cordova应用。其侧重于创建移动应用。
Enyo是一款先进的前端开发框架,适用于开发与原生应用类似的HTML 5应用。
Ionic是个高级的HTML5移动端应用框架,是个很漂亮的使用HTML5开发混合移动应用前端框架,目前支持:iOS 6+和Android 4.1+ 。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
天我来谈谈我对传统HTML与VUE的区别理解(不谈太深的区别,查了一下网上那些说的都一样,我只谈很多人最关心的不一样的,说不对请理解,对不太了解或想了解VUE的人)。
1、 什么是vue
官网介绍:vue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它与其他重量级框架不同的是,vue采用自下而上增量开发的设计。Vue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非常容易学习,非常容易与其他库或已有项目整合。
Vue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API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层组件。
2、什么是HTML(HTML5)
HTML5是Web中核心语言HTML的规范,用户使用任何手段进行网页浏览时看到的内容原本都是HTML格式的,在浏览器中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将其转换成为了可识别的信息。
总结:它们相同的地方就一句话:用途和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管是VUE还是HTML,最终都是将数据使用各种UI及方式展现给用户,也就是都是视图层页面的。
有人会说使用HTML和VUE开发有什么区别呢?许多人觉得结果都是视图层表达,而且VUE打包发布后不还是HTML+一堆JS文件,而且还要引入导入编译感觉特麻烦,感觉VUE好难,为什么要学VUE?
1、开发和部署
VUE 开发过程确实挺麻烦的,要安装依赖,要npm一堆包(还经常失败)。而HTML就简单多了,直接就拿来主意,下载下来,改改就用。
部署的话都差不多,都是在任何服务上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且都没有什么依赖。
但是我觉得VUE的开发类似于开发一个APP,所以他的打包结果是比纯HTML+JS更安全的,相当于做过混淆,因而他发布后的体积更小。
2、数据通讯
HTML+JS 数据POST,GET 等基本访问方式,但是如果直接在HTML中使用数据判断,或数据循环输出必须借助js,jquery等通过前端处理然后对id进行赋值操作,所以一般只能借助动态语言如php,java,.net等语言环境进行转化,但这样使得web对动态语言环境依赖性过强,造成后端迁移时太过于复杂,而且这样的Web一般要求前端和后端部署在一起。
VUE则不依赖于动态语言输出环境,只要是双方约定了数据传输接口,服务器放在哪里,不管使用什么后台语言都没关系,因而他的灵活性更强。
3、安全性
有些产品有些公司对语言是有选择的,主要是不想让代码暴露太多,而HTML+JS的方式往往是达不到要求的,因而现在许多企业还是在使用桌面软件的形式,又或者是要你使用对方的云服务,而私有云部署则要贵的很多,而且比较贵的软件还要安装秘钥软件,加密狗等方式,无非就是防止你将软件转移或无限使用或获取他的核心算法(虽然js也是有混淆方法的,但很少有人会这么做,我也没试过但是很影响效率)。
以前我在一个公司就是加班写了一个WEB程序里边有一个算法是分析公司产品结构的(那时VUE还不盛行),正好呢又遇到一个懂点的老板(居然会用F12),结果看到核心代码了,当时就否定了,改用了WinForm 重写,那个辛苦你懂的。
VUE的打包的话,其实就是根据在页面中所使用到的组件然后根据你的逻辑关系等进行混淆打包,然后在用户加载时按需进行加载解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WEB是一种保护。我觉得这与桌面程序及APP打包效果是一样的(软件和APP也是可以反编译嘛,反编译后的结果就是混淆),当然不说加密混淆了。
现在国内出现了像DCloud、APICloud(虽然这二家经常打架,毕竟相似度很高,我不做评论,但不可否认对一个只会写HTML+JS的人转写APP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些由HTML5开始的跨平台软件也开始支持VUE了。
最后附上VUE打包后的调试预览图,纯HTML的就不多说了,自己F12吧。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