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L5作为移动端主流营销推广方式的一种,具有互动性高,成本低,易于传播方式的优点。受各大品牌商和UED团队欢迎。
纵观H5整个创作过程报考:策划、操作逻辑构思、脚本草图绘制、设计制作、开发实现。
首先了解几种用户现象——什么情况下会促使用户点击或主动转发?
1. 用户发自内心觉得喜欢
戳中用户痛点,自然会引起共鸣。以下痛点,可以试着戳戳看:
好玩-互动娱乐类、轻型小游戏。像早前火爆朋友圈的脑洞神作“围住神经猫”和最近百度外卖的“种太阳”。
炫酷—开进你朋友圈的宝马的M2上市推广、淘宝造物节全景图重力体验邀请函,还有其他各种牛逼的3D H5、VR H5,一看就跟外面那些五(yao)毛(yan)特(jian)效(huo)不一样。
实用—如“十个iPhone手机使用技巧” 和“绝对干货!!旅行收纳实用技巧汇总”,这种一看就low不屑点开,但身体还是会很诚实的点开并悄悄发给身边的好基友。
攀比心—晒消费,晒得分,晒皮肤年龄…能满足人艰不拆的小小优越感和大家都晒我也得晒的“被”从众心理。
同理心—能引起情感共鸣,细腻走心的内容,像“我们之间就一个字”,和最近频频让人惊艳到的方太抽油烟机广告,还有被淘宝一下就戳中味蕾的鲅鱼水饺…
冷知识(涨姿势) — 知乎、果壳、好奇心日报这些内容为王的平台为我们提供的远不止这些。
图1:(部分案例)
2. 利益驱使下被动分享
比起细分领域的礼品,大众优惠项—如返利、优惠券、购物券、电影券等吸引力一般会大一些。
其次要知道几个数据真相:
只有微信推送的情况下,H5的活跃周期最多3天;
最佳发布推送时间为21点到22点;
6~8页为H5最佳浏览页数,P数过多或单P体量过大都会增加H5跳失率 。
(图2:H5传播监测分析工具DATASTORY)
了解这些数据后,再来思考几个问题:
1. 活动背景/目的
拉新?留存?促活?提升品牌曝光率?不同目的决定策略方向及投入成本(成本意识很重要)
2. 针对用户群体是哪些
从消费心理角度界定用户群体不同属性,为自己的目标用户量身定制推广题材(来自数英网的一则数据新闻:浏览量最高的1000个H5作品中,42%是心灵鸡汤,最高17,358,480 uv;27%是测试题,最高49,940,339 uv;15%是社交互动游戏,最高2,892,047 uv;5%是大型品牌宣传,最高551,195 uv。)
3.推广渠道定哪些
除了H5本身的吸引力,渠道也是影响传播的重大因素,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广告、微博、LinkedIn、QQ群、QQ空间、新闻客户端、App广告、广点通,都是国内H5推广的可行渠道,根据分析目标用户社交习惯,针对性选择渠道来有效提升传播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定市场需求和推广目的,才有可能保证方案 “先做对,再做好”。(借用DDC运营设计师Gary的经验观点,与市场预期不契合,再好的创意方案也是不能推的)为避免“胎死腹中”的高成本悲剧,还是先做好这些前期准备工作
分享一些身边的案例:
案例一
某广告公司六一儿童节的“自娱自乐”项目,但作为一次小范围、零渠道费的推广,意外收获上万PV,走心的选项题勾起一波80后的浓浓怀旧心,也算是一个不错的case(http://fdc16b73d368.ih5.cn)
案例二
傅园慧受采访第二天粉丝暴涨,同日墨迹天气的小游戏推出,追热点就是要速度够快,他们做到了,2天时间内PV轻松过百万(http://promo.moji.com)
案例三
帮朋友的项目做的设计支持,根据项目要求关键元素:老上海、红色延安、舞台剧来进行分镜创作。由于p数过多,动效繁碎,对加载速度有所影响,算是一个有经验教训的case分享给大家:http://www.miaos.me
H5要兼具娱乐性和推广性,不是件容易事。但如果能兼顾市场需求同时又能让设计“玩”起来,是件听起来挺刺激的事儿。
数据能帮我们验证一些问题和发现一些潜在趋势,但PV/UV也不是衡量推广效果的唯一标准,没有达到百万用户的H5就不是好的营销推广?也不然,定位精准用户,找到适合的推广方式才是重点要考虑的。
专注互联网产品H5页面设计开发橘子创意工作室,具有超过十年的互联网行业经验,高效整合各种资源,向企业提供H5设计开发,运营营销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如果您需要设计和开发一款比较有创意的 H5营销页面,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juzimedia,联系微信:aoch123 欢迎留言咨询和恰谈合作。
在微信小程序是非常火爆的,所以各个大厂都推出了自己特色的小程序应用,如:百度智能小程序、头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QQ小程序、钉钉小程序等。如果完成从0开始开发的话,成本还是蛮高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现成的UI组件和框架来为我们节省一些时间。
WeUI是由微信官方设计团队分别支持微信H5网页和微信原生小程序的开源UI组件,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Tencent/weui-wxss.git
ColorUI是开源且支持原生小程序的UI组件,由于我目前在帮朋友改一个原生的微信小程序,所以就选择了这款开源组件。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weilanwl/ColorUI.git
Vant Weapp是有赞开源且分别支持Vue 版本和微信小程序版本的UI组件库,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youzan/vant-weapp.git
Lin UI 是一套基于 微信小程序原生语法 实现的高质量 UI 组件库。遵循简洁、易用、美观的设计规范。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TaleLin/lin-ui.git
iview-weapp是支持原生微信小程序的UI组件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TalkingData/iview-weapp.git
MinUI 是基于微信小程序自定义组件特性开发而成的一套简洁、易用、高效的组件库,适用场景广,覆盖小程序原生框架,各种小程序组件主流框架等,并且提供了专门的命令行工具。但是它近几年都没有什么进展了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meili/minui.git
ThorUI支持微信原生小程序开发的UI组件,同时也有支持uniapp的版ThorUI-uniapp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dingyong0214/ThorUI-uniapp.git
基于uni-app框架的ui组件,所以就只支持类似uni-app的vue框架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dcloudio/uni-ui.git
uView UI号称是uni-app生态最优秀的UI框架,所以也是只支持类似uni-app的vue框架,但是我并没有用过它,感觉的它的组件库比较丰富,样式风格也是比较漂亮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YanxinNet/uView.git
wux-weapp号称是一套组件化、可复用、易扩展的微信小程序 UI 组件库,我没有看过它的demo,所以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wux-weapp/wux-weapp.git
Taro UI一款基于 Taro 框架开发的多端 UI 组件库,所以它也是配置Taro框架才能使用,一套组件可以在 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小程序,H5 多端适配运行(ReactNative 端暂不支持)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NervJS/taro-ui.git
前面是我收集到的一些UI组件,接下来,我们再来一些开发框架,
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支持使用 React/Vue/Nerv 等框架来开发微信/京东/百度/支付宝/字节跳动/ QQ 小程序/H5 等应用。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NervJS/taro.git
mpvue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小程序的前端框架,目前支持 微信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头条小程序 和 支付宝小程序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Meituan-Dianping/mpvue.git
WePY (发音: /'wepi/)是一款让小程序支持组件化开发的框架,通过预编译的手段让开发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开发风格去开发小程序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Tencent/wepy.git
uni-app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开发者编写一套代码,可发布到iOS、Android、H5、以及各种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QQ/钉钉/淘宝)、快应用等多个平台。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dcloudio/uni-app.git
最近在帮朋友修改原生小程序,所以就收集了一些小程序相关的UI组件和框架,留着备用,并未对比过各个组件和框架的优劣势,有对这些东西比较了解的大兄弟们还请分享一下,让大叔少走弯路。目前我是用的ColorUI,开发出来的效果确实蛮漂亮的,后期,如果开发多端小程序,我应该会在Taro和Uni-APP之间选择。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