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中国互联网网站网页为什么在全球占比越来越少?

中国互联网网站网页为什么在全球占比越来越少?

2024年8月5日,网上有自称学者的人披露了一组互联网网站数据,对比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网站和网页数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得出结论是中国互联网已越来越落后于国外。

我对此感觉很搞笑,这是一些人跪出惯性了,总认为美西方为代表的外国的情况,就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其实,这是这些人根本不了解真实状况、奴性不改得出的结论。我的结论是,正是因为我国互联网近10年来传统网站网页数量大降,反映了我国互联网已大步进化到了遥遥领先欧美等西方国家境地。

我网龄30年,算是中国普通人中最早的一批网民。我编过程,做过网站,玩过社交各平台,翻墙看过境外网,目睹了电脑平台向手机平台转移的全过程……中国互联网每一步变化,我都亲历过了。中国网站、网页变少,实际上说明中国人整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进化了。

以前,我每天为了解当天最新新闻,必通过电脑浏览几个门户网站。现在,通过手机浏览除了官方的央视新闻、新华每日电讯和民间的占豪、昆仑策研究院、观察者网等极少数靠谱的信息源外,就是通过“”、抖音和各社交平台浏览一些私人信息。我有至少5年没有专门进什么电脑平台的网站网页了。

以前,我与外界文件传递每天必在电脑上打开电子邮箱,聊天互动必在电脑上上开QQ,有什么与网友们交流都上互联网论坛。现在,这些应用我全部用微信代替了,原来注册的邮箱除了极个别的办公应用还偶尔开一两个,绝大多数注册的邮箱都因长期不开被冻结或注销了。

以前,答疑解惑总是查百度和专业论坛,感觉信息真实、方便实用。现在,百度成了广告网,基本上查不到有用的信息,还浪费时间,所以用得越来越少了,我就用其它平台查找。我相信,现在使用百度查知识性信息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查的少了,百度的信息就越来越差,恶性循环下去,估计将来会被一些专业性的网站代替了。

以前,想了解某单位的基本情况必找其官网。现在,打开该单位的公众号,对它们的基本情况和活动都会有更真实的了解。

可以预言,没有干货知识点、信息流的网页网站,一定会被发展迅速的中国互联网淘汰。将来中国可能只有极少数专业、权威、资料性、免费网站存活。中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考虑创建纯净、专业、开放、实用、不断更新的类似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网民的互联网网站。

现在这类网站就很受欢迎。比如,汉语辞书类的“汉典”,诗词格律校验的“诗词吾爱网”等,都是很有生命力的网站。新一代的互联网网站,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不会没落。比如建“图书馆类”专业资料性网站,最新信息集萃网站,类似原来网站论坛式的新型大众参与的讨论平台网站,等等。

还有一点,中国因为智能手机技术已走到世界前列,移动互联网生态发展也突飞猛进。所以10多年前传统的电脑互联网平台,正在被手机互联网平台平替,已把美西方的互联网生态甩了几条街。但我们也要警惕,随着中国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充斥网络,浪费了网民大量的时间,这将让网民获取有用信息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人意识和改变这种状况,将来互联网就是一个垃圾场,价值会越来越小,只有待到信息技术发展到能将垃圾“变废为宝”时,才又有活力。

另外,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发达,许多传统的网站网页已由App平台和平台上的公众号等替代,而这数以亿计的“网站网页”,这个学者的数据中显然是无法体现的。

总的来说,国外为什么网站网页还比中国的数量多得多呢?这是因为它们的互联网生态远远落后于中国,还处于大约中国的2010年前。

因此,这个学者拿出的对比数据不仅不能说明中国掉队了,反而证明中国在互联网生态发展方面已遥遥领先于美西方为首的“国外”。

边不少朋友都在抱怨,手机里的 APP 越来越多了。大到城市管理,小到吃穿住行。每一个细小的生活领域,都有不止一个 APP 来对应。甚至连买瓶饮料都被要求下载个 APP 才行。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被 APP 全面“围猎”。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曾经“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便捷,逐渐迷失在满屏的 APP 中。

于是,有年轻人开始大胆设想,未来或许会能做出一款“统一整个互联网”的伟大产品。以后不需要专门下载一个 APP,或者专门搞一个小程序。无论什么操作系统,什么设备,什么软件都能畅通无阻地打开。而且想用的时候就用,不想用的时候随时关掉。

等等,这个东西不就是“网页”吗?早在 1989 年就诞生了,开创者蒂姆·伯纳斯·李被称为“互联网之父”,他给互联网注入的最原始的精神就是开源。

在“WWW”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你自己选择去哪里,做什么?而现在我们却被困在了 APP 的围城里。

自由的网页时代

都说时代进步了,但互联网自由却消失了。想当年,我们可以在网页上聊 QQ、聊微信,刷闲鱼、逛淘宝……

在网页上刷剧、看电影、读小说、听歌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哪里像现在,爱奇艺、优酷、腾讯……光看视频的 APP 就有七八个。

无聊的时候,打开 4399 小游戏随时开玩,简直不要太方便。一个网页能 hold 住数千款、数万款游戏。

说了这么一大堆事情,以前明明一个浏览器都能搞定,现在却非要我们下载各种杂七杂八的 APP。

更无敌的是,网页还是手机、电脑、平板都通用的。只要有块屏幕,有个浏览器,并且能够上网,它就能运行。

现在各大厂商都在讲“分布式”,其中一点就是在不同设备上,能轻松运行同一个 APP。

这个“愿景”,网页不是早就实现了吗?

微信推出小程序时,被称为“ APP 杀手”,主打一个“即开即用,用完即走”。

后来,谷歌、苹果、华为,都引入了类似的概念。只不过名字换了花样,什么快应用、App Clips、原子化服务等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但仔细一想,“即开即用,用完即走”最早实现的,不也是网页吗?

不用安装,不用卸载,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关,就是这么纵享丝滑。

现在各大公司把概念说的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多年前网页玩剩的。仅仅用一个浏览器,就实现了集多个 APP 于一体的功能。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网页才是“最先进”的互联网产品。

强制下载 APP

可遗憾的是,很多互联网服务在推出手机 APP 后,原本的网页版都莫名其妙变得越来越不好用了。

在过去的几年,闲鱼、腾讯地图等一大批产品“主动淘汰”了网页版。即便没有这样做的厂商,也不会把心思放在优化网页上,而是千方百计诱导用户使用 APP。


之前,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困扰。明明打开一个链接,只想浏览页面的内容。结果看到一半,页面突然被折叠。想阅读全文,就必须下载 APP,还美其名曰“体验更好”。

更过分的是,有的甚至直接跳转到应用商店,不经同意自动下载 APP,简直防不胜防。

“天下苦强制下载久矣”。2022 年,工信部终于出手,要求互联网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 APP。

但诱导下载 APP 的情况并没有就此消除,当你用手机浏览器打开百度,随便搜索一个图片,点击保存。

这时候,百度提示你去 APP 里下载。没错!没有 APP,连图片都不给你下。


当你用手机打开百度贴吧网页版,帖子也只能看一半,想看另外一半,对不起,请下载 APP。

当你想用百度浏览器搜索点附近美食,结果前三页全部都是广告。

更可恶的是,它能把广告做成官网的样子,乍一看是官网,点进去让你填电话号码。

互联网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来只想简简单单上个网,结果处处都是套路。

其实很多 APP 一开始有网页版,但后来逐渐就取消了。现在很多平台,干脆就不开发网页版了。即便是有网页版,也很多年不更新了,而且必须要登陆才能进入使用。难道“网页版”真要彻底成为历史了吗?

是谁取消了“网页版”?

就拿闲鱼来说,本来网页版功能十分齐全。但是后来,推出手机 APP 后,阿里就取消了网页版。

难道是为了“偷懒省事”?

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不仅如此,闲鱼还限制了“安卓模拟器”,最后连“浏览器插件”的渠道也给屏蔽了。

态度已经相当明确,就是不允许你在 PC 端上使用闲鱼。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网页版用起来方便又快捷。

说到底就是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

互联网非常讲究“流量入口”的概念。而对于网页版而言,流量入口在哪里?那必然是浏览器或者搜索引擎。

这也是为什么百度、谷歌在 PC 互联网时代能够所向披靡。

那时候各大厂都扎堆做浏览器,因为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自己可以和用户面对面,没中间商赚差价。

只有掌握了流量的入口,才能不受制于人,甚至“为所欲为”。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手机成为互联网最大的入口。厂商们突然发现了一种圈流量的新方法,那就是把用户往自家 APP 上赶。

开头我们讲过,万维网给互联网注入的最原始的精神就是开源。网页版里的所有内容都要被强制共享。在浏览器插件的帮助下,还可以屏蔽广告。甚至能用爬虫直接获取整个网页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

但原生 APP 就不一样了,看谁还敢爬取其中的信息?这就等于是破解客户端,可是违法犯罪的事。

最关键的是,和网页版相比,APP 权限更高。可以提各种无理要求,使用摄像头,开启麦克风,访问相册,读取通讯录、短信……

它们会装模做样问你同不同意,但只要拒绝的话,就根本不让用。

这年头,用户大数据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下一步才能精准营销,说白了就是“圈钱”。

所以,从商业角度来看,手机 APP 的价值比网页版可高多了,收集的用户数据几乎是网页版的几十上百倍,而且准确度更高。

近些年来,大数据杀熟之所以能屡次登上热搜。APP 的广泛使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在手机里的每一个 APP 面前,人几乎都是透明的,哪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尽管取消网页版、仅提供 APP,是互联网厂商对用户选择权的剥夺,是一种不由分说地“安排”,但这似乎会成为未来无法扭转的趋势。

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没有几个互联网厂商愿意继续保留网页版,要的就是生态闭环。

苹果不也是如此吗?将生态闭环做到了极致。只有 AppStore 是唯一的下载渠道。它才有底气,明明张胆地收 30% 的“苹果税”。

互联网信息孤岛化

照这样发展下去,难道网页版的弱化、乃至消失将成为必然吗?虽然不想承认,但我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曾经确实有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摆在面前。2008 年前后,有不少互联网厂商走过 Web App 这条技术线路,让网页也能当作应用程序使用。

只可惜由于技术水平等限制,Web APP 的体验一言难尽。效率上远远不如原生 APP,导致 Web APP 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

十几年后的今天,虽然各项技术都有了革命式突破,但互联网的流量分发和转化体系已相当成熟。再想从底层改变目前的运行模式,基本不可能。

这无异于让互联网厂商放弃过去打下的江山,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那谁干啊。

而且,APP 对比网页版,也并非优势全无。比如,响应速度更快,有更好的动画效果和交互体验,能针对不同系统、不同机型进行优化等等。

所以,网页版想要起死回生,迎来第二春,希望太渺茫了。

说不定再过去几十年,下一代的小朋友们,如果了解到网页概念,真会觉得不可思议。

就像有 00 后网友曾经发出过“灵魂拷问”:“天天喊着取消充电口,为什么就不能发明可拆卸电池?”

先不要笑,可能他压根不知道以前的手机是可以换电池的。再过若干年后,或许万能充都算一种伟大的发明。

这十年来,互联网的载体从电脑变成了手机,网站变成了 APP。但各大厂商的对峙,给互联网加上了一道道围墙。原本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封闭的信息孤岛”。

尽管,我们都对开源精神的丧失感到难过。可无奈的是,从商业角度看,一切又是那么合理。

但作为普通用户,还是难免会抱有私心。其实,网页和 APP 不一定非要谁取代谁。我们更希望看到二者平行发展。让用户自己选择,各取所需,回到互联网最初的那个自由年代。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APP多且频繁更新成负担,手机“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南方周末:打热水也要下App?困扰大学生的强制下载

黑猫科技:阿里巴巴为什么要取消闲鱼“网页版”?背后隐藏了这三个原因

三言pro:喜大普奔!多家网站取消折叠、下载APP才可读全文,网友曾怨声载道

@阮一峰:H5 手机 App 开发入门:概念篇

字母榜:网站强制下载APP,从来如此便对吗?

编辑:茶茶

2024年这个充满科技魅力的时代,云手机在线玩网页版凭借其出色的便捷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早已跃升为手机用户的新宠。这一革新性的技术不仅突破了传统手机应用的限制,更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畅享手机应用的乐趣,感受科技的无限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面纱,一窥2024年云手机在线玩网页版排行榜前十名的风采吧!

荣登榜首的是川川云手机,这款云手机凭借稳定如磐的运行速度和流畅如丝的操作体验,赢得了无数用户的青睐。无论是畅游于精彩纷呈的游戏世界,还是沉浸在电影、电视剧的视听盛宴中,亦或是处理繁忙的工作事务,川川云手机都能轻松胜任,让你的手机生活更加得心应手。

紧随其后的是备受瞩目的河马云手机。作为云手机行业的佼佼者,河马云手机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强大的实力,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喜爱。其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操作便捷流畅,同时拥有丰富的应用资源,让你的手机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而位列第三的星星云手机,则以其免费使用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目光。虽然免费,但星星云手机的性能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收费产品,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着出色的表现。这款云手机不仅让用户在享受云手机便利的同时,还能节省下不少开销,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除了这三款云手机之外,排行榜上还有其他几款同样优秀的云手机产品。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无论是从运行速度、操作体验还是应用资源等方面,都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喜好。

然而,在选择云手机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一些云手机可能会存在网络延迟的问题,这会影响到我们的使用体验;还有一些云手机可能存在数据安全方面的隐患,需要我们加强防范和保护。因此,在选择云手机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一款既符合自己需求又安全可靠的云手机产品。

总之,云手机在线玩网页版已经成为了当今手机市场的一股新潮流。它们不仅让我们的手机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乐趣。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创新,相信云手机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