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谁说 Vim 不好用?

谁说 Vim 不好用?

者 | 良许

责编 | 郭芮

相信大家在使用各种各样强大的 IDE 写代码时都会注意到,代码中各种类型的关键字会用独特的颜色标记出来,然后形成一套语法高亮规则。这样不仅美观,而且方便代码的阅读。

而在上古神器 Vim 中,我们通常看到的是黑底白字,没有任何其它颜色。难道我们的 Vim 就这么枯燥乏味吗?当然不是,Vim 隐藏了非常多非常实用的功能与技巧,不是老司机根本就不知道。下面来详细介绍。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检查一下系统中是否安装了 Vim 编辑器。一般来说 Ubuntu 系统是默认自带的,没有的小伙伴请先自行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然后我们运行以下命令来查看安装好的 Vim 编辑器的版本。

$ vim -version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为 Vim 编辑器添加配色方案。为了能看出效果,我们准备了一个名为 login.sh 的 bash 文件,它的内容如下:

login.sh

!/bin/bash

echo "Type your username"
read username
echo "Type your password"
read password

if [[ ( $username=="admin" && $password=="secret" ) ]]; then
echo "Authorized user"
else
echo "Unauthorized user"
fi

!/bin/bash

$ vim login.sh

运行以下命令使用 Vim 编辑器打开该文件:

$ vim login.sh

启用/禁用语法高亮显示

有些发行版的 Vim 编辑器已经帮你默认启用语法高亮,而有些发行版却没有。如果没有默认打开语法高亮,那么我们就需要自行打开。

打开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 Vim 编辑器中打开 login.sh 文件后,按 ESC 键并键入 :syntax on ,语法高亮显示就打开了,非常方便。

同样,关闭语法高亮也很简单,只需按 ESC 键并键入 :syntax off即可。

永久启用或禁用语法高亮显示

刚刚那种打开语法高亮的方法只是暂时性的,一旦当前文件关闭,下次打开文件就需要重新打开语法高亮。

如果想要永久启用或禁用语法高亮显示,就需要修改 .vimrc 文件。首先,我们使用 Vim 打开 .vimrc 文件。

$ sudo vim ~ / .vimrc

然后,在打开的文件中添加一句 syntax on 命令,代表永久启用语法高亮显示。最后再输入 :wq 保存并关闭文件。

如果想要永久禁用语法高亮,则添加 syntax off 命令即可。

改变配色方案

在默认情况下,打开语法高亮后 Vim 为你应用了一套默认的配色方案,而实际上 Vim 还有很多套配色方案可供我们使用,我们可以自行去修改。

安装 Vim 后,颜色方案文件位于 /usr/share/vim/vim*/colors/中。我们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来查看 Vim 配色方案文件的列表。

$ ls -l /usr/share/vim/vim*/colors/

可以看出 Vim 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配色方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假设,我们有一个 hello.html 的 html 文件,我们想要将它的的配色方案改为 morning 类型。

hello.html

<html>
<head>
<title> Welcome </title>
</head>
<body>
<p> Hello Everybody, Welcome to our site </p>
</body>
</html>

我们首先运行以下命令在 Vim 中打开这个 html 文件。

$ vim hello.html

按 ESC 并键入 :colorscheme morning ,这样我们就更改了文件当前的颜色方案。

应用新颜色方案后,效果如下图显示。但这种更改依然是暂时的,关闭编辑器后配色方案将被重置。

如果想要永久设置特定的配色方案及背景,那么我们需要再次打开 .vimrc 文件并添加以下命令文本。下面配置的是夜晚配色方案,会将背景颜色设置为深色。

color evening
set background=dark

之后再重新打开刚才的文件,效果就会变成如下图所示。

根据语言选择配色方案

Vim 编辑器支持多种语言的语法,例如 PHP,Perl,Python,awk 等。根据不同语言,它会应用一套相应语言的配色方案。

比如现在有一个名为 average.py 的 Python 文件,我们用 Vim 编辑器打开它。通过 Vim 编辑器的默认配色方案,文件的显示效果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 Python 文件,但如果我们想以 Perl 的语法风格来显示,要怎么操作?我们只需输入 :set syntax=perl ,按 Enter 键就可以了,效果如下图所示。

:set syntax=perl

自定义配色方案

前面所介绍的那些配色方案,其实都是系统自带的,我们只是选择一下而已。如果我们想要个性化一点,自定义一套配色方案,要怎么操作?强大的 Vim 也是支持你这个需求的!

一般而言,语法需要高亮的无非就是 变量、注释、常量 之类的,Vim 编辑器支持的语法高亮组有如下 9 个:

Group NameDescription

Identifier

变量

Statement

关键字,例如 if,else,do,while等

Comment

注释

Type

数据类型,如 int、double、string等

PreProc

预处理器语句,比如 #include

Constant

常量,如数字、带引号的字符串、真/假等

Special

特殊符号,如“\t”、“\n”等

Underlined

带下划线的文本

Error

错误

下面举个例子。在 Vim 编辑器中打开名为 leap.py 的 Python 脚本文件。默认情况下,该文件的语法高亮显示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想把关键字变为红色,该怎么操作?只需输入 :hi Statement ctermfg=red 即可。这时,if 和 else 的颜色将变为红色。

:hi Statement ctermfg=red

当然,对于注释、常量、数据类型,我们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改变颜色。这样一来,你就会形成一套自己的配色方案,感觉是不是很酸爽?

作者:良许,目前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外企,专注于Linux应用开发。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良许Linux」主要分享Linux方面干货,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版权归其个人所有。

【END】

篇文章介绍一些 vim 使用技巧:

  • 把外部shell命令的执行结果写入文件
  • 使用vim将文件转出html格式

把外部shell命令的执行结果写入文件

在 vim 中,可以使用 :r !cmd 命令执行 shell 中的 cmd 命令,并把该命令的打印结果写入到当前光标的下一行。

例如,:r !date 命令执行 shell 的 date 命令,打印当前的时间,把这个打印结果写入到当前光标的下一行。

也可以在 r 命令的前面加上数字指定要写入到哪一行之后,而不是写入到当前光标的下一行。

例如,:2r !date 命令是把打印结果写入到第二行的后面,也就是写入到第三行,原先第三行会挪到第四行,后面的内容依此类推。

注意:如果不加感叹号 ‘!’,那么后面跟着的参数会被认为是文件名,如果存在该文件,会读取该文件内容,写入到当前光标的下一行。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报错提示找不到文件。例如, :r date 命令是读取名为 date 的文件内容,写入到当前光标的下一行。

这里的 :r :read 命令的缩写。

在 vim 中,用 :help :r 命令查看 :r !cmd:r name 命令的帮助说明。部分关键说明如下:

:r[ead] [++opt] [name]
Insert the file [name] (default: current file) below the cursor.

:{range}r[ead] [++opt] [name]
Insert the file [name] (default: current file) below the specified line.

:[range]r[ead] !{cmd}
Execute {cmd} and insert its standard output below the cursor or the specified line.

使用vim将文件转出html格式

在 vim 中,可以使用 :TOhtml 命令来将当前文件转换出 html 格式文件。注意这个命令的大小写,不能写为 :tohtml 的形式。

:TOhtml 命令基于整个文件内容转成一个新的 html 文件,拆分新的 vim 水平窗口显示转换后的 html 文件内容。如有需要,可以自行修改文件内容做一些调整。最后,保存该 html 文件即可。

注意:这个 html 文件需要在 vim 中保存后才会生成本地文件,:TOhtml 命令并没有直接生成本地的 html 文件,也不会修改原有文件本身的内容,而是生成新的 html 文件。

如果只是需要转某几行代码(例如30行到42行),则执行 :30,42TOhtml 命令。

如果当前 vim 配置成显示行号,所转换出来的 html 文件中也会带有行号。不想带有行号的话,可以在转换之前,先执行 :set nonu 命令设置为不显示行号。

选择编辑器时,想必很多人对 vim 嗤之以鼻,但实际上,从一定角度来看,你也能发现别样的风采。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强推荐大家使用 vim,而是通过作者将 Vim 作为 Web 开发项目的主编辑器案例中,让我们发现一些不同之处。

作者 | Fidel Sanchez-Bueno

译者 | 弯月,责编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编辑器或IDE(下文的编辑器指代两者)是每个程序员都会经历的过程。对于我而言,大约从9年前开始学习Python,我还记得当时每周都会换一种编辑器,一开始是IDLE,后来我记得还试过Boa Constructor、Komodo和Notepad++等。

在寻找最佳编辑器的过程中,你会了解到程序员之间的编辑器之战,并且会对那些Vim和Emacs的笑话会心一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你会尝试学习Vim或者Emacs,从此就开始了爱丽丝的探险之旅。

从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我选择的编辑器是Vim,但我并没打算向你推荐Vim,也不会去说服你花费无数时间,改变自己的开发环境来使用Vim。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享我在使用Vim作为Web开发项目的主编辑器时,做出的一些能够提高效率的定制。

Web开发的Vim插件

作为Web程序员,大部分时间都在编写HTML、CSS和JavaScript文件,根据个人喜好或项目需要,你可能还会使用一些框架(如Angular、Vue或React)以及babel、webpack、grunt等各种工具。

我个人会尽可能减少插件的使用,仅在插件能带来非常大的好处,而且能真正改进工作流程的时候才会使用。

目前我安装的插件如下:

  • Emmet.vim

  • indentline和vim-jsx-pretty

  • vim-commentary

  • ALE(eslint和prettier)

Emmet.vim

Emmet是高速输入和编辑代码的绝佳工具,只需要输入一行代码就可以创建一整段复杂的HTML。

indentline和vim-jsx-pretty

这两个插件可以改进Vim的视觉样式。indentline可以添加竖线来显示缩进级别,vim-jsx-pretty能给JSX代码添加高亮,很适合编写ReactJS等代码时使用。

vim-commentary

这个插件可以方便地注释掉一段代码或者取消注释,只需选中代码并键入<g-c>即可。

ALE(eslint和prettier)

ALE(Asynchronous Lint Engine)可以调用linter和代码修整工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属于那种不用不知道,用了绝对不后悔的插件。我使用ALE主要是为了调用prettier。

实时预览(热重载)

实时查看修改的效果能够极大地改善工作流程。很多React或Gatsby等项目已经内置了该功能,但如果仅仅是创建一个简单的网页(HTML、CSS和JavaScript),那么Atom、Brackets或VSCode等编辑器可以把编辑中的页面的实时预览并列显示在另一个窗口中。

像我这种爱钻牛角尖的人很希望在Vim中也使用该功能。尽管有几个插件能实现,但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

我决定实现一个不依赖于编辑器的方案。基本思路就是,运行一个本地服务器,监视文件的改动,每当文件更新时就刷新服务器上的页面。

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实际上非常简单,只需要在项目文件夹中安装并运行browser-sync即可。

我假设你已经安装了nodejs,所以只需要在全局安装browser-sync。

npm install -g browser-sync

安装完browser-sync之后,就能在任何文件夹中运行,创建一个本地服务器,然后自动显示文件夹内的index.html。

browser-sync start --server --files .

如果你使用的是Linux,bane可以创建一个别名来简化启动服务器的过程。打开主目录下的.bashrc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 Command line alias to start the browser-sync server
alias serve="browser-sync start --server --files ."

我更进一步,允许局域网内的其他机器访问我的服务器,这样就能在别的设备上进行测试:

# browser-sync config
# Get the current local IP address
export SERVER_IP=`hostname -I`

# The command alias to start the browser-sync server
alias serve="browser-sync start --server --files . --no-notify --host $SERVER_IP --port 9000"

感谢阅读!

原文:https://dev.to/fidelve/using-vim-as-your-main-editor-for-web-development-5a73

作者:Fidel Sanchez-Bueno,化学工程师,自学成才的程序员。

本文为 CSDN 翻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