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CSS入门详解-看完这篇,你就可以自学CSS了

CSS入门详解-看完这篇,你就可以自学CSS了

SS代码长什么样?

CSS的代码是类似 json 数据的键值对也就是key : value,当然,每一句都必须以分号()结束,切记,没有分号会出问题的。

其实类似 json 数据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以下例子:

姓名:小明

性别:男

班别:19计机预师班

在以上例子中,“姓名”可以称为字段或者属性,姑且叫它“属性”吧,而后面的“小明”则是属性值,这样子就形成了一种明确的数据组,同样道理,先看一下CSS代码:

 background-color:red;
 color:green;
 font-size:2em; 
......

发现没有?其实这两种方式是差不多一样的,“background-color”是属性(property),而它的值(value)则是“red”,用这种方式,就设定了背景颜色为红色。只不过CSS代码后面必须要加分号(;)结束,在这里再次提醒。

当然,还有一点要提醒初学者,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所有的标点符号的输入必须切换到英文输入的状态,不然,也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错误出来。

CSS三种选择器以及它们的优先级

好了,上面介绍了CSS代码长啥样,那么接下来就要明确一个问题:代码写出来后,我们怎么应用到HTML中去?也就是说,怎么用CSS控制HTML的显示效果。

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引入“选择器(selector)”这个概念。

什么是选择器(selector)?其实按照我们的理解,你写好了CSS代码以后,那你要把这些写好的代码应用到某个地方去对吧,而这些受体就是选择器。

CSS有三种选择器,分别是标签(tag)、类(class)和ID.

  • 标签(tag)

标签,指的是HTML标签,也就是说,所有的HTML标签都是标签选择器。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用标签选择器,必须是HTML标签,不允许自定义。先看以下例子(大家可以把以下代码保存为html文件,然后用浏览器打开看效果):

 <html> 
				<head> 
								<style> 
												p{ 
                          background-color:red; 
                          color:green; font-size:2em;
                        } 
								</style> 
				</head>
 				<body> 
								<p>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p>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p> 
								<b>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b> 
				</body>
 </html>

以上代码中,第4~8行是标签选择器的应用方式,格式很简单,就是直接写HTML标签(上面的例子中用了p标签),然后后面跟着一对大括号({}),大括号里面写具体的CSS代码,以上案例的功能就是,给HTML中所有的p标签内容(第12~13行)应用上“红色背景、绿色字和2em的字体大小”的效果,而第14行中是b标签,没有该效果。

  • 类(class)和ID

我们有这么一个场景:在以下代码中,我们给p标签加上了绿色的字体颜色,也就是说第12~13行的文字是绿色的,那如果我需要给“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和“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这两行文本添加不同的颜色,怎么办呢?

<html> 
    <head> 
        <style> 
        			p{ 
            				background-color:red; 
            				color:green; 
            				font-size:2em; 
            			} 
        </style> 
    </head> 
    <body> 
        			<p>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p>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p> 
        			<b>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b> 
    </body> 
</html>


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类和ID可以解决。

先用类的方法:我们可以手动地在两个p标签中都加上类,或者为其中一个加上即可。具体做法如下。

 <html>
 				<head>
 								<style>
 												p{ 
														background-color:red; 
														color:green; 
														font-size:2em; 
													} 
												.yellow{ 
														color:yellow; 
													} 
								</style> 
				</head> 
				<body> 
								<p class="yellow">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p>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p> 
								<b>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b> 
				</body> 
</html>

在以上代码中,我在第15行的p标签内加了一个class属性,属性值为“yellow”,然后第9~11行则是对yellow类的具体实现,像这样就可以给“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这行文本加了黄色(yellow)的效果了。

总结一下类的语法:.<类名>{<具体的CSS代码>}。

注意:类名是自定义的,你喜欢用什么类名就什么类名,但是,你所起的类名也要符合一些规则:一是必须以字母或者下划线(_)作为开头,后面可以加数字,不能加其他符号;二是类名是对大小写敏感的,也就是说一个字母的大写和小写状态是两个不一样的类名。

好了,接下来是另外一种实现方法,用ID.

ID方法的实现在形式上跟类(class)差不多,在CSS选择器中,类的语法是,在类名前面加一个点(.),而ID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在ID名前面加的是一个#号,具体做法如下:

 <html>
 				<head> 
   								<style>
   												p{
     													background-color:red; 
     													color:green;
    													font-size:2em; 
   												} 
													#yellow{ 
  														color:yellow; 
													} 
								</style> 
				</head> 
				<body>
 								 <p id="yellow">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p>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p> 
								<b>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b> 
				</body>
</html>

以上案例中,通过ID的方法,也可以把“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文本修改成黄色(yellow)显示效果。

大家可以对比类和ID的实现方法,两者只是在符号和引用方式上存在不一样,那真的只是在形式上不一样吗?

并不是这样的,之所以存在这两种方式,因为这两者它们有各自的特性

类的特性类的最大特征是可复用,可以在多个不同的标签中应用同一个类。比如以下这个案例:

 <html> 
 				<head>
 								<style> 
 												p{ 
   														background-color:red; 
   														color:green; 
   														font-size:2em; 
												 } 
											.yellow{ 
  														color:yellow; 
												} 
								</style> 
				</head> 
				<body> 
								<p class="yellow">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p>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p> 
								<b class="yellow">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b> 
				</body>
</html>

在以上代码中,我定义了一个yellow类(第9~11行),然后分别应用到“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第15行)和“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第17行)文本上。

ID的特性:ID,顾名思义,就是身份标识,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而ID的作用,就是标识唯一性,也就是说,只要在某个标签上应用一个ID,那就不能再在其他标签上使用该ID了。

至于这三种选择器的优先级,这里直接说结论,ID优先级最高,类其次,标签优先级最低。大家可以运行以下代码看结果:

 <html>
 				<head>         
 								<style>             
 												p{                  
 															color: brown;             
 												}            
												.cl{                 
  														color: black;             
													}             
												#ii{                 
  														color: green;             
													}         
								</style>     
				</head>     
				<body>         
  								<p class="cl">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 显示颜色为black -->         
									<p class="cl" id="ii">再留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 显示颜色为green -->     
				</body> 
</html>

符号选择器

符号选择器,严格来讲,不能称之为“选择器”,它指的是在使用选择器的时候,用上一些符号,使得选择器的功能更加丰富。在这里介绍三个。

      • 星号(*)
      • 空格( )
      • 逗号(,)

1.星号(*):星号代表“包含所有”的意思,比如:

2.空格:空格在这里有限定作用。

比如以下例子,我现在有这么一个需求,我需要把基础科目中的三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设置为蓝色显示,并加粗;而专业科目中两个科目(计算机和幼儿教育)文本设置成绿色,并加粗,那怎么处理呢?

 <html>     
 				<head>        
 								<style>                      
 								</style>     
				</head>     
				<body>         
								<ul>             
												<p>基础科目:</p>             
												<li>语文</li>             
                        <li>数学</li>             
                        <li>英语</li>         
                </ul>         
                <ul>             
                        <p>专业科目</p>             
                        <li>计算机</li>             
                        <li>幼儿教育</li>         
								</ul>     
				</body> 
</html>

假如我对“li”标签设置CSS,那所有的“li”标签都是同一个样式,那就没有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区别了。在这里,我可以这样解决:

  • 给各自的“ul”添加类,用这个“li”的父元素来限定各自的子元素(如第15行和第21行所示)。
  • 用“空格”限定(如第4~11行所示)。

解决方法如下代码:

 <html>     
 				<head>         
 								<style>             
 												.ul1 li{                 
															color: blue;                
															font-weight: bold;              
 													}             
                         .ul2 li{                 
                          			color: green;                 
                          			font-weight: bold;             
                          }         
                  </style>     
              </head>     
				<body>         
                <ul class="ul1">             
                        <p>基础科目:</p>             
                        <li>语文</li>             
                        <li>数学</li>             
                        <li>英语</li>         
                </ul>         
                <ul class="ul2">             
                         <p>专业科目</p>             
                        <li>计算机</li>             
                        <li>幼儿教育</li>         
                </ul>     
				</body> 
</html>

特别说明:在HTML标签中,每个标签都称为“节点(node)”,每个节点随着HTML标签的包含关系,存在着相对的父子节点之分,包含元素的称为父节点,被包含元素被称为子节点。在以上代码中,ul和li的关系,ul是父节点,li是子节点。

3.逗号:对多个选择器应用同样的CSS样式。

在对多个选择器,无论是标签选择器、类选择器还是ID选择器,如果把这些选择器冠以同样的CSS样式,则可以用逗号分隔,把多个选择器写在一起,代码如下:

 <html>     
				 <head>         
 								<style>             
 											p,b,.cl,#ii{                  
 														color: brown;                  
													 font-weight: bold;              
 												}         
								 </style>     
				</head>     
				<body>         
  								<p>注意这里显示的颜色</p>         
									<p>再留意显示这里的颜色</p>         
									<b>好吧,再次留意这里的颜色</b>         
									<div class="cl">用类的方式标识选择器</div>         
									<p id="ii">用ID的方式标识选择器</p>     
				</body> 
</html>

在以上代码的第4~7行中,用逗号把p、b、.cl以及#ii这四个选择器都应用上了同样的CSS样式。


VS Code一些常用快捷键

CTRL+?:添加注释

CTRL+Enter:强制换行,无论光标在不在末端。

好了,当你看到这里,你对CSS是什么应该有详尽的了解了,那就开始先相关技术文档自学吧!

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这是一个老梗。

有不少学习PHP的程序员后来去做了前端开发,毕竟近些年前端开发还是蛮吃香的。

学习PHP不仅仅要学习html,而且还要学习CSS。

CSS是万维网联盟在 HTML 4.0 之外提出,目的是为了让CSS完成样式与内容的分离。

那么,CSS如何入门呢?w3cschool在这里分享几个方法:

0、研究w3cschool CSS教程

w3cschool官方本身就有CSS教程,我们看教程的目的主要还是要了解CSS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其实,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改变我们看的网页的样子.。

1、CSS微课游戏化编程体验

w3cschool新开发了CSS微课,这可能是很多程序员小伙伴所需要的。

CSS直接抓住了CSS教程中比较核心的一些概念和语法,并且有实战的训练习题。

其内容包括了CSS基础、CSS文本样式、CSS属性、CSS定位和布局,让你系统、立体地全面认识CSS。

CSS微课实现了游戏化的编程体验,关卡是循序渐进的,这迫使你不能跳跃而忽略一些重要的编程知识。

其中,习题类型包含了判断题、选择题、实战训练题。

理论离不开实战,CSS微课做到了例子多,概括技术全面。

当你可以通关的时候,你已经对CSS算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CSS编程技能。

2、CSS看什么书呢?

学编程一定要让编程本身变得有趣,所以大可以先玩编程。

用CSS微课学习是一种有趣化的方法。

另外,阅读《css禅意花园》,就当成一本故事书看,随便翻翻你会发现css确实很好玩的。

TML是制作网页的基础,我们在网站建设中谈论的静态网页就是基于HTML的网页。

早期的网页直接用HTML代码编写,但现在有许多智能网页制作软件(常用的如frontpage,dream weaver等)通常不需要手动编写代码,而是由这些软件自动生成。虽然不需要自己写,但是理解HTML代码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HTML是什么?它是学习网站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知识

下面我们自己可以动手创建一个非常简单的网页,首先我们让计算机显示扩展,方法是打开我的电脑,然后现在栏目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中找到《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将其不勾选,并单击“应用”以确认设置。然后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将此文件命名为“xxx.html”(扩展名也可以是htm),这样你就可以用浏览器打开它,你就会看到自己制作的最简单的页面。

进一步的简单理解什么是html?

html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用来描述网络文档的标记语言。在页面的开头和结尾使用<html></html>标签。

总结:

1)HTML是我们常说的静态网页;

2)HTML是以Html或htm为扩展名的文件;

3)HTML某些标签代码规则,让内容在浏览器中呈现出我们所需要的样式;

4)HTML可以使用记事本创建,并以.html或.htm为扩展名保存。

html文件中的代码由具有一定的规则规律标签与内容组成。以指定的HTML结构和内容形成完整的html文件。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浏览器来打开,查看网页效果。

如果您想在浏览器中显示各式各样的网页,我们就需要html文件(HTML基本结构+内容+标签)和css文件(css样式)来实现我们需要的漂亮网页。

HTML基础学习教程

动力节点老杜讲解的html学习教程,非常详细全面,完全适合小白入门

内容:讲解了HTML基础语法、HTML概述、W3C概述、B/S架构系统原理、table、背景色与背景图片、超链接、列表、表单、框架等知识点。

通过html教程的学习之后,不但可以开发基本的网页,还可以看懂别人编写的HTML页面。

HTML完整资料下载:
http://www.bjpowernode.com/?toutiaoweb.chai

HTML课程目录

1.HTML教程:课程内容概述

2.HTML教程:BS结构介绍

3.HTML教程:软件环境准备

4.HTML教程:HTML概述

5.HTML教程:我的第一个HTML

6.HTML教程:HTML的基本标签

7.HTML教程:HTML的实体符号

8.HTML教程:HTML的表格

9.HTML教程:HTML的单元格合并1

10.HTML教程:HTML的单元格合并2

11.HTML教程:thead tbody tfoot

12.HTML教程:背景色和背景图片

13.HTML教程:HTML图片img标签

14.HTML教程:HTML超链接

15.HTML教程:超链接的作用-request和response的概念

16.HTML教程:HTML列表

17.HTML教程:form表单初步

18.HTML教程:用户注册表单的实现

19.HTML教程:下拉列表支持多选

20.HTML教程:form的file控件

21.HTML教程:隐藏域hidden控件

22.HTML教程:隐藏域hidden控件2

23.HTML教程:readonly和disabled

24.HTML教程:控件的maxlength属性

25.HTML教程:HTML文档中节点的id属性

26.HTML教程:div和span在网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