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
Gemini 是谷歌研发的最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目前有三个版本,被称为中杯、大杯、超大杯,Gemini Ultra 号称可与GPT-4一较高低:
Gemini Pro在八项基准测试中的六项上超越了GPT-3.5,被誉为“市场上最强大的免费聊天AI工具”。
本文,我们使用的是 Gemini Pro,Pro有两个模型:
Google这次确实给力,API直接免费开放,只要申请就给!
如何本地执行脚本 或 开发一个前端页面,顺利白嫖Google的Gemini呢?
先去 https://ai.google.dev/ 创建Gemini API key
顺便说一句,感兴趣可以去深入学习一下文档:https://ai.google.dev/docs
Gemini 构建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网站查到,包括Python、Android(Kotlin)、Node.js 和 Swift的支持文档。
我们直接看Python 快速入门指南:
https://ai.google.dev/tutorials/python_quickstart
更省事儿的是直接从这个官方示例中copy代码:
https://github.com/google/generative-ai-docs/blob/main/site/en/tutorials/python_quickstart.ipynb
本地运行脚本,代码其实简单到离谱,6行足矣。
注:网络要畅通
# 先安装google-generativeai
pip install -q -U google-generativeai
文本对话
import google.generativeai as genai
GOOGLE_API_KEY='这里填写上一步获取的api'
genai.configure(api_key=GOOGLE_API_KEY)
model=genai.GenerativeModel('gemini-pro')
response=model.generate_content("你好")
print(response.text)
运行一下:
图片也可以作为输入,比如让Gemini评价一下我的头像
import PIL.Image
import google.generativeai as genai
img=PIL.Image.open('img.png')
GOOGLE_API_KEY='这里填写上一步获取的api'
genai.configure(api_key=GOOGLE_API_KEY)
model=genai.GenerativeModel('gemini-pro-vision')
response=model.generate_content(["请评价一下这张照片", img])
response.resolve()
print(response.text)
运行一下:
做个网页版
网页版可以使用streamlit或者Gradio实现,Gradio 本公众号写过,包括如何将项目免费部署到huggingface。需要了解更多: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腾讯的这个算法,我搬到了网上,随便玩!
也可以部署到自己的服务器,加个域名就OK了
这里参考了这位大佬的代码:https://github.com/meryemsakin/GeminiGradioApp
我修改了源代码中GOOGLE_API_KEY获取方式并加了登陆认证,还做了一点中文翻译
代码如下:
import time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Tuple, Optional
import google.generativeai as genai
import gradio as gr
from PIL import Image
print("google-generativeai:", genai.__version__)
TITLE="""<h1 align="center">Gemini App</h1>"""
SUBTITLE="""<h2 align="center">仅做试玩,不定期下线</h2>"""
GOOGLE_API_KEY='这里填写上一步获取的api'
AVATAR_IMAGES=(
None,
"image.png"
)
def preprocess_stop_sequences(stop_sequences: str) -> Optional[List[str]]:
if not stop_sequences:
return None
return [sequence.strip() for sequence in stop_sequences.split(",")]
def user(text_prompt: str, chatbot: List[Tuple[str, str]]):
return "", chatbot + [[text_prompt, None]]
def bot(
#google_key: str,
image_prompt: Optional[Image.Image],
temperature: float,
max_output_tokens: int,
stop_sequences: str,
top_k: int,
top_p: float,
chatbot: List[Tuple[str, str]]
):
text_prompt=chatbot[-1][0]
genai.configure(api_key=GOOGLE_API_KEY)
generation_config=genai.types.GenerationConfig(
temperature=temperature,
max_output_tokens=max_output_tokens,
stop_sequences=preprocess_stop_sequences(stop_sequences=stop_sequences),
top_k=top_k,
top_p=top_p)
if image_prompt is None:
model=genai.GenerativeModel('gemini-pro')
response=model.generate_content(
text_prompt,
stream=True,
generation_config=generation_config)
response.resolve()
else:
model=genai.GenerativeModel('gemini-pro-vision')
response=model.generate_content(
[text_prompt, image_prompt],
stream=True,
generation_config=generation_config)
response.resolve()
# streaming effect
chatbot[-1][1]=""
for chunk in response:
for i in range(0, len(chunk.text), 10):
section=chunk.text[i:i + 10]
chatbot[-1][1] +=section
time.sleep(0.01)
yield chatbot
image_prompt_component=gr.Image(type="pil", label="Image", scale=1)
chatbot_component=gr.Chatbot(
label='Gemini',
bubble_full_width=False,
avatar_images=AVATAR_IMAGES,
scale=2
)
text_prompt_component=gr.Textbox(
placeholder="你好!",
label="请在这里提问···"
)
run_button_component=gr.Button()
temperature_component=gr.Slider(
minimum=0,
maximum=1.0,
value=0.4,
step=0.05,
label="Temperature",
info=(
"Temperature 控制令牌选择的随机程度 "
"较低的Temperature适用于期望获得真实或正确回答的提示, "
"而较高的Temperature可以导致更多样化或意外的结果 "
))
max_output_tokens_component=gr.Slider(
minimum=1,
maximum=2048,
value=1024,
step=1,
label="Token limit",
info=(
"Token 限制确定每个提示可以获得的最大文本输出量 "
"每个 Token 大约为四个字符,默认值为 2048 "
))
stop_sequences_component=gr.Textbox(
label="Add stop sequence",
value="",
type="text",
placeholder="STOP, END",
info=(
"停止序列是一系列字符(包括空格),如果模型遇到它,会停止生成响应"
"该序列不作为响应的一部分,"
"可以添加多达5个停止序列"
))
top_k_component=gr.Slider(
minimum=1,
maximum=40,
value=32,
step=1,
label="Top-K",
info=(
"Top-k 改变了模型为输出选择 token 的方式 "
"Top-k 为 1 意味着所选 token 在模型词汇表中所有 token 中是最可能的(也称为贪心解码)"
"而 top-k 为 3 意味着下一个 token 从最可能的 3 个 token 中选取(使用temperature)"
))
top_p_component=gr.Slider(
minimum=0,
maximum=1,
value=1,
step=0.01,
label="Top-P",
info=(
"Top-p 改变了模型为输出选择 token 的方式 "
"token 从最可能到最不可能选择,直到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 top-p 值 "
"如果 token A、B 和 C 的概率分别为 0.3、0.2 和 0.1,top-p 值为 0.5 "
"那么模型将选择 A 或 B 作为下一个 token(使用temperature) "
))
user_inputs=[
text_prompt_component,
chatbot_component
]
bot_inputs=[
image_prompt_component,
temperature_component,
max_output_tokens_component,
stop_sequences_component,
top_k_component,
top_p_component,
chatbot_component
]
with gr.Blocks() as demo:
gr.HTML(TITLE)
gr.HTML(SUBTITLE)
with gr.Column():
with gr.Row():
image_prompt_component.render()
chatbot_component.render()
text_prompt_component.render()
run_button_component.render()
with gr.Accordion("Parameters", open=False):
temperature_component.render()
max_output_tokens_component.render()
stop_sequences_component.render()
with gr.Accordion("Advanced", open=False):
top_k_component.render()
top_p_component.render()
run_button_component.click(
fn=user,
inputs=user_inputs,
outputs=[text_prompt_component, chatbot_component],
queue=False
).then(
fn=bot, inputs=bot_inputs, outputs=[chatbot_component],
)
text_prompt_component.submit(
fn=user,
inputs=user_inputs,
outputs=[text_prompt_component, chatbot_component],
queue=False
).then(
fn=bot, inputs=bot_inputs, outputs=[chatbot_component],
)
demo.queue(max_size=99).launch(auth=("用户名", "密码"),debug=True)
部署到服务器涉及Nginx配置,域名注册、域名解析等等,蛮麻烦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tml代码如下:
<a href="tencent://message/?uin=1234567&Site=Sambow&Menu=yes">QQ在线咨询</a>
或者是: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1234567&site=qq&menu=yes">QQ咨询</a>
其中,上述HTML代码中的“1234567”指的是QQ客服号码。
真机实测,不用置疑。
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本人亲测!
只需要这么一句简单的html代码,就可以实现QQ在线聊天!
具体PC端实现QQ聊天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可以参考”移动web端对手机QQ的调用“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 PC端页面如何调用QQ进行在线聊天? ” 的全部内容。
原文链接:https://me.csdn.net/qq_35393869
在网页里实现文字聊天是比较容易的,但若要实现视频聊天,就比较麻烦了。本文将实现一个纯网页版的视频聊天和桌面分享的Demo,可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不需要安装任何插件。
1.本Demo的主要功能有
(1)一对一语音视频聊天。
(2)远程桌面观看。
(3)当客户端掉线时,会进行自动重连,当网络恢复后,重连成功。
2.支持的平台
(1)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信创国产Linux(银河麒麟、统信UOS)、Android、iOS、Mac、鸿蒙OS。
(2)支持的CPU架构:X86/X64、ARM、MIPS、Loongarch。
(3)支持几乎所有的主流浏览器:Chrome、Edge、Firefox、Safari、360浏览器、QQ浏览器等。
(4)另外,我们测试过,使用APP套壳,在WebView控件中加载Demo页面,也是可以正常视频聊天的。
如此,可以在C/S架构的客户端或手机APP中嵌入WebView控件来引入视频聊天或桌面分享功能的。
1. 服务端:
服务端开发环境是 Visual Sudio 2022 ,开发语言是 C# 。
2. Web端:
PC版Web开发环境是 VS Code 1.85 ,使用 vue 3。
手机版Web开发环境是 HBuilder 3.8.12,uni-app(导出H5)。
此Demo的源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服务端,PC端Web(横版)和手机端Web(竖版)。接下来首先来看移动端Web的运行效果。
(1)首先是登录界面,在登录界面有三个输入框,依次为服务器IP、用户账号和用户密码,在本Demo中,用户账号和用户密码均可随便填写。
(2)接下来是首页界面,首页界面有一个已连接的提示框,代表的意思是目前与服务端是连接状态,当因为网络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断开时,则会提示已断开连接。
(3)发起视频聊天,输入对方的账号,然后点击请求视频会话按钮即可向对方发起视频聊天请求,对方接受请求和即可聊天了。
下图是手机端视频聊天效果:
注意:手机端是不支持分享自己的桌面的,但是移动端可以观看PC端桌面。
(4)接下来看看一下PC端的运行效果。
登录之后主页界面,左上角是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右边窗口则是显示连接对方的摄像头或者桌面。
(4)下图是在PC端观看他人桌面。
输入对方的账号,然后点击请求远程桌面,在对方同意后便可以观看别人的屏幕了。
注意,由于浏览器的限制,如果你要将Web端部署到公网上,需要使用HTTPS协议,否则无法访问摄像头。
与之对应的,服务端也需要使用到WSS协议,因此需要准备一份SSL证书用于部署。如果你仅仅只是在本地运行看一下效果,则无需准备。
上图为服务端初始化代码,若不打算部署只是在浏览器中加载本地Demo页面,则应将上图中的第六行注释掉,并将第七行中MultimediaServerFactory.CreateMultimediaServer方法中的wssOption用null替换掉。
若打算将网站部署在服务器上,则需要将第五行X509Certificate2中的两个参数分别修改为你证书的路径和密码。
本Demo的中的Web端包含两套代码,其中移动端Web采用Uniapp进行开发,PC端Web采用Vue框架进行开发。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源码中的关键点进行讲解说明,两套代码逻辑基本相同,因此这里不作区分。
在本Demo中,我们定义了10个消息类型,用于Web端之间进行通信,其定义如下:
const informationTypes={
// 视频请求
VideoRequest: 0,
// 回复视频请求的结果
VideoResult: 1,
// 通知对方 挂断 视频连接
CloseVideo: 2,
// 通知好友 网络原因,导致 视频中断
NetReasonCloseVideo: 3,
// 通知对方(忙线中) 挂断 视频连接
BusyLine: 4,
// 远程桌面请求
DesktopRequest: 5,
// 回复远程桌面请求的结果
DesktopResult: 6,
// 主动取消远程桌面请求
CancelDesktop: 7,
// 对方(主人端)主动断开远程桌面
OwnerCloseDesktop: 8,
// 客人端断开远程桌面连接
GuestCloseDesktop: 9
};
由于这些消息类型经常会使用到,因此需要将其放到一个全局都能访问到的地方,在移动端Web源码中,它被放在了Vuex中。而在PC端Web源码中,它放在src目录下的omcs目录下。
在登录成功后的这个时机,通过调用多媒体管理器上的 SetCustomMessageReceivedCallback 方法,我们向 multimediaManager(多媒体管理器)注册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会在接收到其他用户或服务端的消息时被触发。
这个回调函数会接收一个对象类型的参数,其中包含了消息的类型和消息发起者的用户名数据,然后就可以根据消息的类型来完成自己的业务操作了。下图是本Demo中定义的消息处理器:
在本Demo中,一对一语音视频聊天功能的实现逻辑简而言之就是:例如用户A想要与用户B视频聊天,那么用户A向用户B发送VideoRequest消息,在用户B收到来自用户A的VideoRequest消息时选择同意与否,并将携带用户B意愿数据的VideoResult消息发送用户A。
// 请求视频会话
const videoRequest=async ()=> {
// ...
multimediaManager.sendCustomMessage(targetUsername.value, InformationTypes.VideoRequest, null, null);
// ...
};
// 响应视频会话
const videoResult=(flag)=> {
// ...
multimediaManager.sendCustomMessage(targetUsername.value, InformationTypes.VideoResult, [flag ? 1 : 0], "");
// ...
};
与一对一语音视频聊天功能类似,实现桌面分享也是一方发起请求,一方进行回应。与语音视频对应的,桌面分享的请求的消息类型为DesktopRequest,响应的消息类型为DesktopResult。
在网络断开时,用户进入掉线状态(与服务器断开),每5秒会进行与服务器的重新连接。提前向多媒体管理器注入ConnectionInterrupted和ConnectionRebuildSucceed回调,能够在与媒体服务器断开和重新连接成功时做一些事情。
Web端包含两套代码,其中移动端Web的目录是H5MediaDemo_WebH5,PC端Web的目录是H5MediaDemo_WebPC。
由于移动端web是采用uniapp开发的,而uniapp项目需要通过HBuilder X来运行,因此,你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一个HBuilder X,然后在HBuilderX中打开运行——>运行到浏览器,然后选择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运行起来了,如下图:
PC端采用Vue3开发的,需要依赖NodeJS环境,因此,你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一个NodeJS(建议安装长期维护版)。在安装完后,通过在命令行窗口输入node -v和npm - v来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确定安装成功后,通过命令行进入到H5MediaDemo_WebPC的项目根目录,然后输入npm run dev即可将项目运行起来。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