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忽游一周:游谷网络横空出世 腾讯网易撕逼魔兽

忽游一周:游谷网络横空出世 腾讯网易撕逼魔兽

周(9.12-9.18),电视大屏又上线了几款精品游戏,《花样三国》也迎来了一次版本大更新。游戏方面新闻不断,业内也是大事频发。

国内,电视游戏行业再添游谷和斧子两大新军;第十一届TFC大会也圆满落幕;一年一度的腾讯嘉年华即将开始抢票;小米斗地主首届挑战赛颁发了万元大奖;沙发管家迎来2周年生日;腾讯网易撕逼《魔兽世界》。

国外,闲置两月的任天堂社长之位终于尘埃落定;苹果发布会后众多国外厂商纷纷发布TV游戏为新Apple TV保驾护航;索尼连续召开两场发布会,轰动游戏界;2015东京电玩展也已顺利举行。下面大玩网将带你进入本周热点。

游戏&产业新闻

一、【花样三国新版即将上线】《花样三国》自7月1日上线以来,获得了广大玩家的喜爱和支持,并在首届TBG颁奖盛典上一举荣获“最受玩家喜爱奖”。为了让玩家有更好的游戏体验,《花样三国》在完善系统与优化操作的基础上,更新了七项内容。大玩网小编表示《花样三国》这次是真的发大招了,新版看起来很神秘很有意思的样子。【详情…】

二、【斩龙之刃震撼登场】《斩龙之刃》TV版于本月18日12点正式登陆Nibiru游戏城,这是一款以多人自由PK、万人城战为特色的ARPG游戏。本次发布的TV版不但能充分享受大屏幕带来的精致游戏画面,而且游戏数据能够和其他移动平台的《斩龙之刃》互通,让游戏时间更加宽裕和自由。又一款手游大作登陆电视了,快来看看它在电视上的表现如何吧,小编相信一定能比手机玩的爽。【详情…】

三、【猫鼠大战欢乐上线】9月10日,《猫鼠大战201X》登陆电视,海信TV首发。目前该游戏已完全上线,各大智能电视和游戏盒子都可以下载该游戏。机智萌鼠与狡猾猫咪上演惊心动魄追逐战,结局如何,等你来揭晓!目含精光的猫咪们可是不好对付的!聪明灵活的你,赶紧来游戏中感受生死时速吧!【详情…】

四、【空斗西游酷炫来袭】《空斗西游》本身拥有着经典关卡推图模式,分别为普通、传说、神话三大模式。游戏中,小伙伴们可以在地图中选择关卡进行挑战。《空斗西游》游戏中唐玄奘、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四大呆萌狂拽的神话人物,任你挑选。选师傅还是要徒弟?擦亮你的眼睛,选择对的小伙伴助你一同战斗!又是一款西游题材的游戏,相信喜欢西游的你一定不会失望。【详情…】

五、【苹果 TV游戏大盘点】苹果推出新款Apple TV后,全新的TVOS系统和主打的游戏功能引来了国内外游戏界的广泛关注。除了9月10日苹果发布会上展示的几款游戏外,动视、legend等知名游戏开发商也纷纷公布了即将登陆Apple TV的游戏产品。苹果的一款新电视,让整个游戏界都不淡定了,大玩网为大家盘点了即将登陆Apple TV的十五款游戏。【详情…】

六、【腾讯嘉年华倒计时】2015TGC(腾讯游戏嘉年华)将于11月13日-15日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举行。嘉年华品牌预告站和官网已正式上线,并将于10月9日开始抢票。宅舞、COSPLAY以及电竞大赛将成为TGC三大主题活动,“游戏的力量”峰会也将首次亮相腾讯嘉年华。想不想看美丽的COSER和专业的电竞对决呢?小编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抢票了。【详情…】

七、【小米斗地主颁万元大奖】9月12日下午,《小米斗地主》第一季梦想挑战赛颁奖仪式于西安举行,由西安小米之家站长为挑战赛冠军李鹏颁发了价值2万元的奖品。奖品内容几乎涵盖了小米全线主力产品,包括:2台小米2S电视,2台顶配版小米Note,2台小米平板电脑,2个小米路由器,1个小米净水器。大家看着这么丰厚的奖品是不是很心动呢,不要遗憾,第二季挑战赛正在进行中,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参加吧。【详情…】

八、【2015TFC展会落幕】9月11日,“2015第十一届TFC全球移动游戏大会暨智能娱乐展”在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TFC大会以“跨界整合泛娱乐”为主题,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VR/智能设备、HTML5游戏以及IP授权等都囊括其中,其中VR与智能设备专场更引来了各界广泛关注。小编表示现场有许多高大上的虚拟现实设备,亲临现场的小伙伴们都亲自感受了呢,好羡慕!【详情…】

九、【任天堂新任社长确定】前任社长岩田聪自2015年7月11日去世之后,任天堂社长始终处于空缺状态,9月14日下午任天堂宣布,现任人事部长君岛达已常务将于9月16日升任社长一职,并非广大玩家相对更加熟悉的宫本茂或竹田玄洋。经历了两个月的明争暗斗,最后默默无闻的君岛达已突围,但是最新的媒体报道称,君岛达已任期仅一年,难倒他只是临时工?【详情…】

十、【蓝港进军电视游戏】蓝港互动最近投资于一家名为斧子科技的创业公司。蓝港互动的创立者王峰将担任该公司的CEO,此次继续征战游戏领域,主要针对的是电视游戏主机业务。昨日,王峰又宣布确认投资日本《洛克人》之父稻船敬二,并称未来会有深度合作,目前尚未透露具体合作内容及投资数额。蓝港互动这次来势汹汹,借“外援”提升中国电视游戏产品质量,或许将实现“出海”的破局良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详情…】

十一、【张辉创立游谷网络】据悉,张辉的新公司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新公司定名“游谷”,张辉任CEO。公司业务模式将瞄准“研发+发行”。游谷网络成立当日即对外曝光三款游戏,分别是:2.5D萌系回合制游戏《花样三国新版》、策略RPG《花样武侠》和同屏对战跑酷《跑跑江湖》。这周电视游戏又添两大强军,让电视游戏行业士气更加高涨,期盼张辉及其团队能延续辉煌,再创新高。【详情…】

十二、【索尼TGS展前发布会】15日和16日两天,索尼分别召开了面向日本国内和面向亚洲的TGS展前发布会,公布了众多游戏大作,其中《三国志13》、《生化危机安布雷拉兵团》、《重力异想世界高清复刻版》和《重力异想世界2》等将首次推出官方简体中文版。大玩网为你汇总了所有索尼发布会公开的软件和硬件信息,小编求表扬。【详情…】

十三、【沙发管家2周年秀数据】9月16日,沙发管家迎来了她的两周岁生日,更有意义的是,在9月16日的凌晨,沙发管家刚刚完成了应用市场上3亿次应用软件下载量的突破,为沙发管家的2周岁生日献上了一份最佳的生日贺礼。同时,沙发管家也出炉了2015年8月最新的应用数据报告。在此,大玩网祝沙发管家两周岁生日快乐,发展越来越好!【详情...】

十四、【腾讯网易撕逼魔兽】在9月17日下午的腾讯影业发布会上,腾讯影业方面自称“与传奇影业合作的首部作品《魔兽世界》,双方将一同开展电影IP探索合作”。但知情人透露,《魔兽世界》电影版与腾讯的所谓合作,只是开一个微信公众号而已,并没有任何层面的实质性进展,更别说“共同开发IP”。既然网易这么说了,腾讯必然会有所回应,网易会不会被啪啪打脸呢?好戏即将开场!【详情...】

周间游戏热度飙升榜

本周有四款新上榜的游戏,分别是《格斗江湖》、《垂直火力》、《拳皇97》和《金蟾捕鱼2》,而上周榜单上的《聚爆》、《萌将西游》、《滑雪大冒险》和《勇者大冒险》都不幸落榜。《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这三款经典IP游戏依然进入十强,继续书写不败神话。

《聚爆》的突然落榜让人很意外,但是其在百度上的搜索指数确实比上周低了10%。在其手游版将推新款的情况下,《聚爆》总指数不升反降,也从侧面反映了《聚爆》TV版在本周人气的剧烈下滑。作为一款单机游戏,上线平台较少,游戏容量偏大等因素都制约了本作在电视平台上的表现,看来单机大作如何更好地在智能电视游戏领域保持热度将是厂商的一大课题。

《我叫MT2》因为其同名动画《我叫MT》更名《山口山战记》事件,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并且,随着《山口山战记》的在本周热播,《我叫MT2》这款IP游戏也被再次引爆。另一方面,《我叫MT2》TV版自上线公测以来,小y游戏多次举办礼包回馈等丰富活动,使得玩家积极性越来越高,终于在本周力压群雄,问鼎榜首。据悉小y游戏将在本月30号开放《我叫MT2》TV版的第四个服务器,想必届时又会掀起一次热潮。

《格斗江湖》等新上榜的四款游戏都是比较早期的经典游戏,已经积攒了一定数量的粉丝,这次上榜可谓厚积薄发。另一方面,《萌将西游》等新游的竞争实力还有待提高,在过了刚上线的新鲜感后,想要留住玩家并且获得新粉还是得靠游戏的内容和质量。

周间热门游戏类型分布图

本周热门游戏分类较上周有较大变化,动作冒险类和角色扮演类所占比重有所下滑,其中,动作冒险类游戏下降较大,由30%降至20%,角色扮演类下降较少,由11%降至10%。

飞行射击和体育竞技类占比都有较大提高,飞行射击由6%升至11%,体育竞技由11%升至17%。休闲益智类和上周相比没有变化。

体育竞技类游戏中,以赛车竞速游戏为主,《我是车神》和《速度激情》都是这类游戏中的佼佼者,其精美的画面和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获得了广大玩家的喜爱,并且这类游戏在电视游戏上玩起来效果也是相当不错。但是这类游戏目前新游较少,近几个月甚至没有上线这类作品,相信如果有这类新游上线,其热度也不会太低。

动作冒险游戏中,以跑酷类游戏为主,《开心酷跑》、《旋风跑跑》都是此类游戏的代表之作,近期也没有上线什么新的作品,热度有所下滑。

而飞行射击中的《空斗西游》本周上线后,迅速获得了广泛关注,赢得了较大的下载量并进入热门榜单,为飞行射击游戏提升占比做出了一定贡献。

主流应用市场游戏热度排行榜汇总

的一生,能有多少个10年?

几岁,有些懵、有些懂;

10多岁,以为整个世界很快都是自己的;

20多岁,才知道自己一直在为别人活着;

30多岁,“理想”两个字,可以变得很轻,也可以变得很重。

如果你愿意停下来,留出不到3分钟的时间,可以听听这个人最近10年是怎么过来的——他是iH5的创始人孟智平,大家叫他老孟。

2017

——“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创业了。”

对面的人笃定地说。

——“这是我第一次创业。”

老孟平静地应答,空气扬起一阵干笑声。

同样30多岁、在数字营销界小有名气的李三水,已经混遍中药厂、书店、饭店、时装店、瑜伽馆、淘宝店等各行各业,W甚至是他进的第四家广告公司了。

而这个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老孟”的人,却把一门心思都放在iH5——这个他酝酿了整整10年的产品上。从他决定要做这样的一件事,到他从瑞典辞职归国,再到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立下根据地,一路没有回头。

距离iH5第三版的公布,还有不到5天。

这三个版本,可以理解成Windows 98、Windows XP和Win 10的区别。微软系统的更新迭代,是个人计算机一步步抢占全球市场的体现;而iH5的更新迭代,又和HTML5网页在互联网的奋斗史并驾齐驱。

但中间也会经历各种被质疑、再洗牌、离离合合的波折。

2006

那是国内互联网刚兴起视频热的时候,优酷、土豆、酷6还在萌芽,百度、腾讯还没进军视频市场,也没有H5这个说法。对大部分人来说,能在网上看视频就很稀奇了。

一次,老孟看到视频里的女孩提着个漂亮的包,就想:它是什么牌子?多少钱?在哪里能买得到?

现在我们知道iH5可以快速生成这样的交互视频,你用鼠标一点手提包,就能弹出商品介绍。但当时没人给他答案,他只能自己死命钻研。

你肯定想象不到,这时的老孟在国外过着早上10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的生活——他闲着没事还可以去湖边钓鱼。

那是2006年,他是瑞典爱立信的项目负责人,衣食无忧、有娱有乐。而同样是这一年,他申请到第1个视频交互的专利。

1年后,他辞了职。在3年前一场演讲中,他解释原因:

“过早地步入了晚年生活,我不甘心这样。”

2007~2008

“我辞职了。”这天,李斌接到一通越洋电话,挂下电话后一直难以平静。

电话是老孟打过来的,当老孟决定回国实现自己的想法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拉这个大学时期的舍友入伙——

数理物化生全才,小学完成高数、微积分等大学课程,高中参加Linux系统的开源工作,大学就带领国际团队开发Linux。

李斌当场同意。

于是,两人开始在上海落脚,很快研究出视频交互的技术方案。但因为想法太超前,很多视频网站并不理解这种新兴概念,融资极为困难。

只消半年,他们就把自己的积蓄花完了。

2007年,老孟去了趟西藏,在墨脱无人区徒步穿行。这是一个被很多驴友称为“鬼都不去的地方”,有世界第一深的大峡谷、全球最北的热带森林、还有雪山泥沼,最缺的就是人。

(老孟在墨脱,他所在的峭壁底下就是雅鲁藏布江)

这次接近死亡的体验,让他体会很深:“使坚持一件事情更容易些,不容易被别的事情打断,不容易走偏。”

回来后,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世云多媒体。

2009~2011

本来,老孟一心想做的是视频交互;但当他深入研究这门学问时,意识到其实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所有网页里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交互。

于是,他们把这个东西越做越底层,最后演变成了一个工具。他只用六个字形容那段时期:“根本停不下来”。

到2009年,云计算的概念进入人们视野。

这时,老孟意识到他和李斌捣弄了两年的这个东西,其实可以走得更远。基于互联网提供专业的在线服务,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老孟的目标是做一款具备长期价值的工具,像PS和Office一样,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帮手,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快消品。于是,他狠下心没让它面世,而是几乎从头开始研发,直到做出一套独立的交互引擎。

这套引擎支持用Flash进行交互。当时,Flash是多媒体领域无人撼动的巨头,风行二十年,只有乔布斯敢炮轰它封闭、有安全风险、耗能大。

但HTML5(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的出现引起了老孟的注意。他和乔布斯的想法一样,预感到不适于移动端的Flash迟早会被淘汰,就把重心放在当时并不起眼的HTML5上。

谁知道到今天,谷歌、傲游、微软、火狐等各大浏览器都不停地屏蔽Flash,向HTML5倒戈呢?

“我们走得早。”老孟回忆。

2012~2014

现在国内很多H5制作工具的底层架构,用的都是国外开源的引擎,iH5独立研发的交互引擎在其中独树一帜,但过程是异常艰辛的。

2012年,iH5的底层引擎研发完毕,而老孟和李斌拿到了多屏拼接、多点触摸、视频交互等40多个相关的技术专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为了让这套工具完全适应于网页端,并给出一系列配套的东西(作品展示、工具使用文档、教学视频等等),他们又耗了两年。

这时,一个叫《围住神经猫》的H5在全国人民的微信里刷屏,H5开始火了。产品发布的时机成熟,这次老孟没有犹豫,很快就把它推向市场。

历经8年,VXPLO互动大师于2014年9月成功上线。开放注册不到20天,便积累8000多名注册用户,而且留存率高达90%。

当时,iH5的名字是VXPLO互动大师,表示Video(视频)+Explorer(探索者)。

为了推广产品,平时喜欢宅在家里的老孟开始频频露面:“我被小伙伴派出来,到处去演讲、去参加比赛,除了没让拍电视剧,基本上能做的推广我都做了。”

很快地,公司融到了第一笔正式的资金。

2015~2017

VXPLO上线后,老孟一刻也没有停止研发步伐。

2015年9月,网站全面改版升级,化身为现在大家熟知的iH5,iH5.cn上线了。

新名字简洁好记,而且加入社交元素。你只要点击官网上的作者头像,就可以和设计师实时聊天,瞬间连接起创作者与需求方,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时间轴、数据库、变量、720°全景、横幅、面板、图片序列、GIF、重力感应、物理引擎……这些名词很多人是在接触iH5后才听说的,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段期间,它又进入了第3版工具的研发。

历经3年,新版工具基本研发完成。

用“惊艳”两个字形容这款产品,一点也不夸张。

为了不剧透,这里不会和你具体说明新工具的革新之处。但可以告诉你的是:

你现在能做出非常复杂的游戏,比如泡泡龙、消消乐、斗地主、三国杀、赛车游戏等;能设计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比如听歌软件、购物软件、论坛应用等等;退一步说,你还可以用它开发一个易企秀。

期待吗?

现在你登录iH5的官网,会发现腾讯、网易、万达、广汽、顺丰等名企,也会看到新京报、澎湃新闻、芒果TV、南方报业、东方卫视等大牌媒体的身影,让人感觉好像它一直那么热闹。

热闹到让人差点不记得,已经过了10年。

下个星期,iH5 3.0全新上线,变得更好看、更好用、也更好玩。

10年是漫长的,长到可以花光一个人一生的信心与勇气;

10年是飞快的,快到可以忘掉过程的乏味和难堪,只留下对热情的追忆。

10年是值得的,只此一生。

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司,甚至个人开发者,都想开发自己的直播网站或App,本文会帮你理清,开发视频直播平台,你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

开源WebRTC能做实时视频直播吗?

你以为调用几个Chrome的API就能直播了?

WebRTC用的不是插件,是Chrome自带的功能,是原生js的API,也没有什么浏览器自带的插件。获取图像信源之后不应该用websocket发送图像数据,而是直接用WebRTC的通信相关API发送图像和声音(这套API是同时支持图像和声音的)数据。

正确的方法是:

1、你得有一个实现了WebRTC相关协议的客户端。比如Chrome浏览器。

2、架设一个类似MCU系统的服务器。

具体的实现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用你的客户端,比如Chrome浏览器,通过WebRTC相关的媒体API获取图像及声音信源,再用WebRTC中的通信API将图像和声音数据发送到MCU服务器。

第二步,MCU服务器根据你的需求对图像和声音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压缩、混音等。

第三步,需要看直播的用户,通过他们的Chrome浏览器,链接上你的MCU服务器,并收取服务器转发来的图像和声音流。

第四步,检查浏览器的兼容性。IE用的协议和Chrome不一样,不能互通。firefox和opera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最后:如果按照这个方法折腾完了,你认为会得到什么结果呢?1人广播,39人收看,在一台i3 + 4G + Centos6.4 mini的机器上跑MCU,连续运行48小时没有出现问题,CPU的使用率大概在60%左右。跟现在动辄上十万的直播相比,是不是弱爆了。

所以,别迷信 WebRTC,WebRTC只适合小范围(8人以内)音视频会议,不适合做直播。

开发实时视频直播需要哪些技术?

自负前端开发人员会以为:“熟悉HTML5、1个人大约7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开发出来了”。面对这样的想法,只有一句话:少年,谦虚点。

实际上,你需要了解:

摄像头采集;

音视频编解码;

流媒体协议;

音视频流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器;

流媒体网络分发;

用户播放器;

音视频同步;

网络延迟自适应;

需要录制,多种视频文件的格式和封装;

语言:C、C++、html、php、mysql......

开发环境:嵌入式,Linux,Windows,Web......

看到这里,还觉得这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吗?

如果你天赋异禀,一个人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那么,你还需要解决传输问题。传输好坏,也就是视频是否延迟、卡顿,取决于网络条件好坏。而公共互联网复杂的网络环境就不用说了吧。在家玩游戏不卡,看视频就卡。聊QQ斗地主无压力,看视频就卡。这怎么办?

解决办法有3种:

用CDN加速;

花钱自己架服务器;

或者用别人的云服务。

视频信号从现场出发,到达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观众,需要经过数据中心和各级节点的缓存加速,一路上马不停蹄,可以和杨贵妃的荔枝媲美。而信号在一路上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总和,就是你看到的延迟。

用CDN加速,可以尽量减少延迟。目前业内水准来看,视频延迟都在3-6秒之间。也就是在视频直播时,你看到的是几秒以前的画面。

自己架服务器,如果你部署的数据中心不够多,那么遇上跨网、跨省的传输,还是得用CDN加速。那么为了尽可能降低延迟,你就需要在全国各省市都部署数据中心,来解决跨网、跨省的传输。这种解决方案,相较CDN,非常昂贵。

用云服务的话,就是别人把服务器给你架好了,你只要傻瓜式的用就行了。为防止广告嫌疑,有关实时直播云,现在有很多服务商提供这一块,具体情况请自行了解哦。

当然,不管用哪种方式,请综合权衡利弊,找到适合自已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下面,开始讲,视频直播的究竟需要哪些环节,应该如何处理?

开发实时视频直播的流程是什么?

视频直播,可以分为:

采集;

前期处理;

编码;

传输;

解码;

渲染。

以上这几个环节,下面具体说明:

- 采集:iOS是比较简单的,Android则要做些机型适配工作(声网Agora.io目前适配了4000+Android机型)。PC最麻烦各种奇葩摄像头驱动,出了问题特别不好处理,建议放弃PC只支持手机主播,目前几个新进的直播平台都是这样的。

- 前期处理:现在直播美颜已经是标配了,80%的主播没有美颜根本没法看。美颜算法需要懂图像处理算法的人,没有好的开源实现,要自己参考论文去研究。算法设计好了还要优化,无论你打算用CPU还是GPU优化,算法优化本身也需要专业知识支持。GPU虽然性能好,但是也是有功耗的。GPU占用太高会导致手机发烫,而手机发烫会导致摄像头采集掉帧,iPhone6尤其明显。因为iPhone6的CPU和前置摄像头很近,在算法开发、算法优化、效果平衡上需要大量的开发调试工作。而这一切都是需要经验支撑。

- 编码:如果你要上720p,肯定要采用硬编码。软编码720p完全没希望,硬件编码不灵活。兼容性也有问题。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网络和纷繁复杂的上下行设备?安卓和芯片的坑,开发过的人都知道。那有人问,要求不高,上软编码低分辨率360p行不行?就算上低分辨率,软编码还是会让CPU发烫,CPU过热烫到摄像头,长期发烫不仅直接反应是费电。既然是手机直播,插着电源和充电器实在说不过去吧。还有,CPU发烫会降频,怎么办?这还是只说性能方面。和前处理只影响图像质量和功耗不同,视频编解码技术还关联成本计算和网络对抗。考虑性能、功耗、成本、网络这四个之后你编码的码率、帧率、分辨率。软硬件开发该如何选择?

- 传输:自己做不现实,交给第三方服务商吧。

- 解码:如果你用硬解码,一定要做容错处理,一定要做适配。突然一个crash导致手机重启不好吧。安卓的硬解码,不说了。如果你加了网络目前手机的硬解码还不一定支撑用软解码,功耗发热的问题又来了。

- 渲染:为什么手机明明解码出好多帧数据。就是渲染不出来。为什么画面就是不同步。

好了,以为完了吧?

还有音频呢。mic资源被抢占怎么办?为什么录音线程老是出问题?音频的前处理更复杂。什么时候开启三A引擎噪声抑制?回声消除?增益控制?为什么AAC比Opus质量好?什么是aac,he-aac,heaacv2?如何选择?要不要加混响?播放和录音模式该如何选择?如果你想互动回声消除就要适配N多机型。

以上是媒体模块,还有信令控制,登录、鉴权、权限管理、状态管理等等,各种应用服务,消息推送,聊天,礼物系统,支付系统,运营支持系统,统计系统等。

后台还有数据库,缓存,分布式文件存储,消息队列,运维系统等。

小结

以上技术要点的小结,确实能说明开发一个能用于生产环境的实时视频直播平台确非易事,跟IM里传统的实时音视频一样,这样的技术都是音视频编解码+网络传输技术的综合应用体,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确实有很多坎需要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