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亚马逊卖家如何有效的进行站外推广?

亚马逊卖家如何有效的进行站外推广?

我的私密圈内,经常有朋友会问起站外推广的相关问题。

我在平时的文章中,一般都是主要集中在站内,对站外的知识很少提及。

原因很简单,对一个亚马逊卖家来说,尤其是对于新手卖家来说,站内才是大家的主战场。

就像你想提升各个关键词的排名一样,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永远是在搜索框使用该关键词搜索--下单--购买。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经过N次的积累,这个关键词的排名保证有很大的提升。

站内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卖家也可以适当的去站外进行流量的扩展。

但是,新卖家切忌舍本逐末,在站内的基础工作都还一塌糊涂的时候,一股脑的专攻站外的流量渠道。

这种方式有成功的人,但那只是对于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卖家,如果想生存下来并取得一定的发展,我劝你还是脚踏实地的走。

说到站外,其实有很多网站都可以供大家选择,比如说美国站,下面的几个网站相信老卖家都不会陌生。

1、https://slickdeals.net/

2、https://www.groupon.com/

3、https://kinjadeals.theinventory.com/

4、https://www.dealnews.com/

5、https://www.dealsplus.com/

6、https://www.retailmenot.com/

上述几个Deals网站,美国站的老卖家或多或少都使用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但是这些网站一般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如果你的产品并不符合网站的特色,那么你的推广费大概率会白白浪费掉。

例如第一个slickdeals,它最主要的特色还是电子科技类产品,虽然说近几年产品的类目有所增加,但是依然还是电子科技类产品最受slickdeals顾客的欢迎。

其实,找站外推广网站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优秀的店铺学习。

比如你做的是数据线(打个比方,千万不要做数据线),那么你就可以多去监测一下数据线的老大Anker是怎样去做站外推广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看的更远”。

摸清类目中top卖家的站外布局,也许可以使你的步伐的更快一点。

那么怎样去摸清竞争对手的站外布局呢?

第一个就可以使用Google来进行。

我们知道百度有高级搜索功能,同样的,Google也有。

打开google高级搜索网页:

https://search.chongbuluo.com/advanced_search.html

在搜索框中,输入搜索词“Anker-cable-Deals”,这个词的排列意义是“品牌名-产品关键词(数据线)-Deals”。

这样的排列有助于将搜索范围扩展到最大,以“-”进行连接是搜索时惯用的连接方式。

然后在下面的搜索条件项下,有很多的详细条件可以设定。

这里我们主要设定三个主要的指标,语言、国家、时间范围。

因为我们想搜索的是美国站的站外情况,所以我们设定国家为美国,语言为英语。

时间区间设定为一年以内,主要是为了保证搜索的区间不至于太小,也不会因为时间线过长而失去考察的价值。

点击搜索,我们就会看到Anker在一年内在美国站的主要站外Deals活动。

点击一个网站进去,我们就可以看到具体的促销信息。

第二种寻找适合自己站外推广网站的方式,就是利用反链来查。

什么是反链,其实很好理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通过A网站可以连接到B,那么对于B网站来说,A网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反链。

通过查询一个产品链接的所有反链,也可以查到竞品在站外的一些活动信息。

我们先打开一个查询反链的网站,这类的网站非常多,我们今天就先暂且使用Moz吧。

先从亚马逊上找到你要监测的竞品的链接,复制下链接,输入Moz的搜索框。

点击搜索,你就可以看到这个产品链接所有的反链情况。

在搜索界面的下方,就是各个网站的反链的详细信息,点击这些链接,可以直达反链的网站。

不止Moz这个网站可以使用,很多的其他网站,像semrush、likody等都刻意完成类似的外链分析。

好了,以上两种方式,就是查找竞品站外Deals主要来源的主要方法。

查找优秀竞品的站外流量来源,目的是为自己进行站外推广指明方向。

在方向既定、平台适合的前提下进行站外推广,才是最有效、最省钱、效率最高的推广方式。

(来源:跨境老鸟Mike)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上雨果网搜索“跨境资料库”,领取欧美/东南亚各国市场商机、各大平台热销品报告、跨境电商营销白皮书!

文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结合参考相关文章,对移动端产品(APP、小程序、H5)从1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大家分享。

移动端产品包括小程序(本文特指微信小程序)、APP(安卓、IOS)、H5页面。其中:

  •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以使用的应用,可以在微信APP中直接打开使用;
  • APP则是基于安卓和IOS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的,能安装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的手机软件;
  • H5页面是指运行于移动端的Html网页。

基于工作实际体验以及参考相关文章(文末有备注参考文章地址),下面将分别从运行环境、系统权限、推广方式(拉新)、运营手段、支付能力、登录方式、用户体验、抗风险能力(防止被封禁)、访问入口、开发成本、迭代周期、外部限制、适用情形这13个方面来比较总结移动端产品之间的不同特点。

01 运行环境

  • APP:Android和IOS手机操作系统;
  • 小程序:微信APP内;
  • H5:浏览器、APP和小程序的web-view组件内。

02 系统权限

  • APP:最多最全面,但有些属于隐私需要用户授权才能调用。(安卓与IOS也有许多差异:Android类似于Windows,App几乎可读取本地所有文件;iOS端App无法读取本地除图片和视频外的其他文件)
  • 小程序:比APP少 (小程序能力依赖于微信客户端的能力,而微信的能力又依赖于用户是否将APP的能力授权给微信)
  • H5:几乎没有什么系统权限,严重依赖于浏览器的能力

03 推广方式(拉新)

(1)APP

Android:

转发推广海报(嵌套二维码)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空间、QQ好友->二维码扫码->打开网页到应用市场下载;或者生成推广链接发送给好友或朋友圈分享 ->用户点击推广链接打开浏览器到应用市场下载 。

IOS:

  1. 通过链接或二维码跳转到浏览器,在浏览器中打开APP store下载APP;
  2. 如果APP未能通过苹果审核,无法上架APP store,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安装,但若要正常使用,则需要提前安装授权证书才能顺利安装APP。

(2)小程序:

  1. 直接转发给微信好友和微信群, 提供了卡片式的分享界面(比直接分享链接体验要好);
  2. 将带有小程序码的图片好友、群和朋友圈,用户使用微信扫描小程序码进入小程序。

(3)H5

  1. 在微信内可直接朋友圈、发送给朋友;
  2. 生成H5的链接进行分享推广。

04 运营手段

(1)APP

  1. 推送手机通知消息 ;
  2. APP内推送消息公告 ;
  3. 短信、邮件营销

(2)小程序:微信内推送服务通知;

(3)H5:邮件、给用户发送短信。

05 支付能力

  • APP: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其他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方式;
  • 小程序:只能微信支付
  • H5: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其他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方式。

06 登录方式

(1)APP:

  1. 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2. 账户密码登录(账户可用手机号、邮箱、自定义账户);
  3. 二维码扫码登录;
  4. 第三方登录(微信、微博、QQ、淘宝、支付宝等第三方授权登录)

(2)小程序:

  1. 微信登录 ;
  2. 手机号授权登录(授权手机号需要用户主动点击按钮)

(3)H5:和APP类似,是在网页内进行登录的。

  1. 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2. 账户密码登录(账户可用手机号、邮箱、自定义账户);
  3. 二维码扫码登录;
  4. 第三方登录(微信、微博、QQ、淘宝、支付宝等第三方授权登录)

07 用户体验

  • APP:最好,不过使用体验与手机性能息息相关
  • 小程序:使用起来十分流畅,第一次加载会稍微需要点时间加载,以后使用几乎秒开(除非被微信杀死后台),可以媲美原生APP的使用体验(自然也与手机性能有关)
  • H5:需要在浏览器内核里渲染,体验稍差,与浏览器性能、网络环境密切相关。

08 抗风险能力(防止被封禁)

(1)APP

  1. IOS APP一旦被苹果官方下架或永久封禁,就没有其他备用的官方渠道供用户下载了,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下载;
  2. 安卓APP即使被某一家应用市场下架,还有其他的应用商店可以为用户提供下载。

(2)小程序:多上线几个小程序;

(3)H5:多准备几个域名。

09 访问入口

(1)APP

  1. 手机桌面;
  2. 浏览器跳转

(2)小程序

  1. 微信聊天页面下拉顶部的“最近使用”、“我的小程序”;
  2. 微信内搜索;
  3. 有 50+ 微信提供的场景入口(如嵌套在公众号文章里点击即可跳转小程序)

(3)H5

  1. 通过链接直接访问;
  2. APP、小程序、浏览器内调用;
  3. 用户关闭之后如果想继续访问,可以使用传统PC浏览网页的做法,如保存到收藏夹,微信内则可以缩小到图标稍后在查看等等

10 开发成本

  • APP:开发成本最高,不仅需要同时开发安卓和IOS两个系统的APP,而且还需要适配数量庞大的不同手机型号,工作量大也更复杂。
  • 小程序:在微信生态内开发,不用考虑兼容操作系统的问题,开发成本相比APP要小得多。
  • H5:H5 有很多框架组件可以用,由于过于庞杂,有学习和选择成本,且技术栈和 UI 五花八门,可能还有融合和修改的成本,因此开发复杂功能时相比小程序会稍微高一点。

11 迭代周期

(1)APP:需要分别上架安卓应用市场和苹果APP store,同时需要提交许多审核资料,流程繁琐,审核时间也很长。

附二者应用市场审核区别:

  1. Android应用市场多,无需付费,审核宽松且时间短。
  2. iOS应用市场只有App Store,每年需缴纳费用99或299美元,审核严格且时间长。

附IOS上线APP方式: IOS上线需要拥有苹果公司的开发者帐号,分成两类:

  1. 个人开发者帐号
  2. 企业开发者帐号。

其中,个人开发者帐号开发的APP,需经苹果商店,才能下载安装;而企业开发者帐号开发的APP,只能自建发布网站,用户到网站上下载。

(2)小程序:小程序上线需要提交微信审核,第一次审核(小程序审核官方给的时间期限为7个工作日以内给出审核结果)会慢些。

(3)H5:随时上线,线上可以实时看到修改情况,因此比较灵活迭代,不受审核的限制。

12 外部限制

(1)APP:依赖安卓和IOS系统提供的能力,不过这些操作系统大多稳定,外部限制较少。

(2)小程序:

  1. 严重依赖微信平台,微信允许上线的开放服务类目有限,不在范围内的小程序无法过审;
  2. 小程序如果需要跳转外链,要求域名备案 ,域名要有http证书,且域名白名单最多只能添加20个业务域名。

(3)H5:限制最小,基本上只要生成个可以用的链接,就可以在各种平台上查看了。

13 适用情形

(1)APP:

  1. 需要开发复杂的功能;
  2. 需要频繁的跳转外链;
  3. 公司规模大有足够的开发成本;
  4. 需要获得自己的流量;
  5. 需要接入除微信支付的其他支付方式。

(2)小程序

  1. 快速开发核心功能做产品市场验证;
  2. 依赖微信做营销推广;
  3. 公司成本有限;
  4. 公司产品需要;
  5. 利用小程序导流。

(3)H5

  1. 页面内容会经常变动;
  2. 功能实现不需要依赖复杂的系统功能;
  3. 需要通过链接投放出去

如文章有欠妥之处,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章#

http://www.woshipm.com/pd/1315132.html

本文由 @初出茅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dooapp的外链能力,可以在应用内打开第三方非odoo网站,且每个子页链接都可以使用app或小程序的原生分享、群发、收藏等功能,极大丰富了传统h5网页在移动端上的分发效果。

html5纯页面角度,通过外套app层混合打包成全网通应用发布至所有平台,并获得相关系统的开放能力,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一劳永逸的抢占各种自然流量入口,以实现其全网存在的最大化价值。

odooapp还提供web sdk开发库,可以让外链的页面嵌入sdk续而调用所提供的javascript api接口返回或跳转到指定的原生页面,这机制也完善了内外链之间的生态闭环切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