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也抢赚加密货币挖矿财,去年开始出现大量的网页式恶意挖矿程序,埋在热门站点中利用用户电脑资源挖矿,让人防不胜防。不只是电脑,趋势科技便指出,如果常觉得手机速度好像越来越慢或是电池常常发烫,可能已成为帮黑客的免费挖矿工。
网页挖矿程序以Coinhive为首,色情类网站最危险
趋势科技资深技术顾问简胜财指出,过去恶意挖矿程序多以木马程序的形式进驻在用户电脑中偷挖矿,但从去年起,透过javascript执行的网页式挖矿程序越来越多,甚至伴随着恶意广告大规模散布。12日也传出包含英、美政府等4,200个网站,皆被植入恶意挖矿代码。
什么是网页式挖矿程序?以市占率最高的Coinhive为例,其将挖取门罗币的程序打包在浏览器端的javascript中,而网站业者只要在自家网站嵌入Coinhive代码,就能利用用户电脑运算力挖取门罗币。Coinhive希望网站业者可用这笔收入取代在网站植入广告的收入,一方面也提高用户体验,而Coinhive则从中抽三成。
尽管Coinhive提醒不要在未提示用户的情况下使用该服务,但事实上,Coinhive已经被多个网站滥用,偷偷盗取用户电脑运算资源。根据AdGuard研究报告,有近十亿名串流媒体网站的访客被秘密地用在挖矿活动。
根据奇虎360旗下的网络安全研究实验室(Network Security Research Lab,Netlab)调查,Alexa Top 30万的网站中,有629(0.21%)个网站在首页嵌入挖矿代码,其中色情相关站点是主体,占整体49%,其他还有诈骗(8%)、广告(7%)、挖矿(7%)、影视(6%)等类别,且部分内容网站还会嵌入2个或更多挖矿网站。
挖矿程序不只是被嵌入在网页中,趋势科技发现,有黑客利用Google网络广告服务DoubleClick来散布挖矿恶意程序,也让Coinhive挖矿程序数量突然成长3倍,受害地区包括日本、法国、台湾、意大利与西班牙。
防堵网页挖矿绑架,学会三招自保
趋势科技指出,只要避免浏览器执行JavaScript应用程序,就能防止Coinhive挖矿程序使用CPU资源。此外,定期修补、定期更新软件,尤其是网页浏览器,也能降低加密货币挖矿程序的影响。
不只是电脑,手机同样会受网页式挖矿程序影响,但更难察觉。简胜财建议,可用有网页过滤机制的防毒应用程序加以防范。此外,趋势科技也推出浏览器App「Trend Micro Zero」,可阻挡内嵌挖矿程序,降低装置电量耗损,但目前仅有iOS版本。
习CSS注入的目的是学习计算机知识,千万不要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不然等待你的是法律的严惩。
CSS仅仅只是一种用来表示样式的语言吗?当然不是!CSS就已被安全研究人员运用于渗透测试当中。使用属性选择器和iFrame,并通过CSS注入来窃取敏感数据的方法。但由于该方法需要iFrame,而大多数主流站点都不允许该操作,因此这种攻击方法并不实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种不需要iframe且只需10秒,就能为获得CSRF token的方法。
一、背景
CSS属性选择器开发者可以根据属性标签的值匹配子字符串来选择元素。 这些属性值选择器可以做以下操作:
属性选择器能让开发人员查询单个属性的页面HTML标记,并且匹配它们的值。一个实际的用例是将以“https://example.com”开头的所有href属性变为某种特定的颜色。而在实际环境中,一些敏感信息会被存放在HTML标签内。在大多数情况下CSRF token都是以这种方式被存储的:即隐藏表单的属性值中。
可以将CSS选择器与表单中的属性进行匹配,并根据表单是否与起始字符串匹配,加载一个外部资源,例如背景图片,来尝试猜测属性的起始字母。通过这种方式,攻击者可以进行逐字猜解并最终获取到完整的敏感数值。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受害者可以在其服务器实施内容安全策略(CSP),防止攻击者从外部加载CSS代码。
二、无 iFrames
要做到无iFrame,使用一种方法:创建一个弹窗,然后在设置计时器后更改弹出窗口的位置。使用这种方仍然可以加载受害者的CSS,不再依赖于受害者是否允许iFrame。因为最初的弹出是通过用户事件触发的,没有被浏览器阻止。为了强制重载,在CSS注入间弹出一个虚拟窗口,如下:
但由于CSRF是针对客户端的攻击,因此如果能想出一种不需要服务器的方法,那么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开销和简化操作。为了接收客户端加载资源,可以利用Service Workers来拦截和读取请求数据。Service Workers目前只适用于同源请求,在演示中受害者和攻击者页面已处于同一源上。
不久后,chrome很可能会合并这个实验性的功能,允许Service Workers拦截跨域请求。这样,就可以确保在客户端的攻击100%的执行,并强制用户在10秒内点击链接执行CSRF攻击,演示如下:
三、Demo
如上所述,因为不想运行一个web服务器,所以使用service workers拦截和模拟服务器端组件。目前,该演示只适用于Chrome浏览器。首先创建了一个易受攻击的目标,它存在一个基于DOM的CSS注入漏洞,并在页面放置了一个敏感token。再对脚本标签添加了一些保护措施,对左尖括号和右尖括号进行了编码。
接下来将强制加载受害者的CSS,并且使用上述方法,可一次窃取(猜解)一个敏感字符。在接收端,定义一个拦截请求的service worker,并通过post-message将它们发送回域,然后将token存储在本地存储中以供后续使用。你也可以想象一个后端Web服务器,通过Web套接字或轮询将CSRF token回发给攻击者域。
如果你的浏览器支持的话,只需点击打开页面任意位置,你将看到CSRF token将逐一被猜解出来。
四、结束语
反射型CSS注入实际上比存储型CSS注入更致命,因为存储型CSS注入需要一个服务器在受害者渲染之前来更新CSS。一段时间以来,CSS注入在严重程度上来回变化。过去IE浏览器是允许用户在CSS中执行Javascript代码的。这个演示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CSS注入,以及渲染不受信任的CSS仍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在设计软件一定要测试,才能及时发现和修复各种漏洞。
面我们说了 2 种常见的 Web 攻击:XSS 和 SQL 注入。它们分别篡改了原始的 HTML 和 SQL 逻辑,从而使得黑客能够执行自定义的功能。那么除了对代码逻辑进行篡改,黑客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发起 Web 攻击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在平常使用浏览器访问各种网页的时候,是否遇到过,自己的银行应用突然发起了一笔转账,又或者,你的微博突然发送了一条内容?
在我们了解了 XSS 之后,你可能会联想到,这是银行或者微博中出现了某个 XSS 漏洞。但问题是,你今天并没有访问过银行或者微博的页面,所以并没有“被 XSS”的机会。这时,你想到,会不会是你今天访问的其他网页里存在一些恶意的攻击,实现了你不知道的转账和发博行为呢?
当我们在访问一个 Web 页面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自己去获取页面信息,而是浏览器去获取了这些信息,并将它们进行了展示。这就说明,你允许浏览器代表你去和 Web 的服务端进行交互。为了能够准确地代表你的身份,浏览器通常会在 Cookie 中存储一些必要的身份信息。所以,在我们使用一个网页的时候,只需要在首次访问的时候登录就可以了。
从用户体验上来说,这当然是非常方便的。但是,黑客正是利用这一点,来编写带有恶意 JavaScript 脚本的网页,通过“钓鱼”的方式诱导你访问。然后,黑客会通过这些 JavaScript 脚本窃取你保存在网页中的身份信息,通过仿冒你,让你的浏览器发起伪造的请求,最终执行黑客定义的操作。而这一切对于你自己而言都是无感知的。这就是 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跨站请求伪造)攻击。
接下来,我们就以银行转账为例子,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个攻击过程。
当你在银行页面发起一笔转账时,这个过程其实是通过一个转账接口来完成的。这个接口的内容可能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在转账之前,你肯定进行了一次登录。这样一来,这个转账接口就可以通过你之前存储在 Cookie 中的相关字段来完成认证了。所以,这个接口参数中不需要包含任何身份认证相关的信息。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接口满足了 CSRF 攻击的基本条件:
于是,黑客可以构造一个如下的空白网页。我们假设这个网页的地址为 hacker.com。
<html>
<body>
<form action="http://bank.com/transfer" method="POST">
<input type="hidden" name="to" value="hacker" />
<input type="hidden" name="amount" value="10000.00" />
</form>
<script>
document.forms[0].submit(); </script>
</body></html>
在 HTML 中,<script>标签内的 JavaScript 脚本会在打开网页的时候自动执行。因此,一旦用户访问了这个 hacker.com 的页面,它就会自动提交 form 表单,向http://bank.com/transfer这个接口(假设为转账接口)发起一个 POST 请求。
其中,to 和 amount 这两个参数,代表着用户向黑客的账号转账 10000 元。只要这个用户之前登录过 bank.com,并且账户余额大于 10000 元,那么黑客就能够成功地收到这 10000 元的转账了。在这个网页中,<input>的标签带有“hidden”属性,所以这整个过程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不可见的。如下图所示:
和 XSS 一样,CSRF 也可以仿冒用户去进行一些功能操作的请求,比如修改密码、转账等等,相当于绕过身份认证,进行未授权的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黑客通过 CSRF 能进行的操作没有 XSS 丰富,但 CSRF 在传播和攻击成本上都低于 XSS。这也就是说,即使你的网页中没有任何注入漏洞,但只要接口配置不当,就能够被 CSRF 利用。而黑客也只需要在自己的域名中,搭建一个诱导性的网页,就可以让任何访问网页的用户都遭受到 CSRF 攻击。而且,用户每天需要访问大量的网页,根本没有办法确认每一个网页的合法性。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用户根本没有办法防止 CSRF 攻击。因此,我们只能从应用本身入手去加强防护。
那究竟该怎么进行 CSRF 防护呢?我们有两种方法。
我们知道,CSRF 是通过自动提交表单的形式来发起攻击的。所以,在前面转账的例子中,黑客可以通过抓包分析出 http://bank.com/transfer 这个接口所需要的参数,从而构造对应的 form 表单。因此,我们只需要在这个接口中,加入一个黑客无法猜到的参数,就可以有效防止 CSRF 了。这就是 CSRF Token 的工作原理。它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因为 CSRF Token 是每次用户正常访问页面时,服务端随机生成返回给浏览器的。所以,每一次正常的转账接口调用,都会携带不同的 CSRF Token。黑客没有办法进行提前猜测,也就没有办法构造出正确的表单了。
回想一下,当你进行各类支付操作的时候,银行网页通常会要求你输入支付密码。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自己已经登录了,为什么还需要输入一个独立的支付密码呢?这其实和 CSRF Token 的原理一样:这个独立的支付密码是需要用户输入的,只存在于用户的记忆中,因此,也是黑客无法获取到的参数。
怎么理解呢?假如说,黑客通过 CSRF 攻击,替你发起了一笔转账。在支付的时候,银行会发起一个全新的页面,让你验证支付密码。这个时候你发现,这个支付请求不是你本人发起的,那你肯定不会输入支付密码来完成验证。所以,在用户进行支付这样的敏感操作时,应用通常会要求用户提供一些私密的信息,就是为了对 CSRF 攻击进行防护。
你现在对 CSRF 的攻击和防护,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简单来说,CSRF 其实就是黑客利用浏览器存储用户 Cookie 这一特性,来模拟用户发起一次带有认证信息的请求,比如转账、修改密码等。防护 CSRF 的原理也很简单,在这些请求中,加入一些黑客无法得到的参数信息即可,比如 CSRF Token 或者独立的支付密码等。掌握了这些内容,其实 CSRF 的知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在 CSRF 中,黑客通过诱导用户访问某个网站,让用户的浏览器发起一个伪造的请求。那么,如果服务端发起了这个伪造的请求,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知道,服务端也有代理请求的功能: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 URL(比如某个图片资源),然后服务端会向这个 URL 发起请求,通过访问其他的服务端资源来完成正常的页面展示。
这个时候,只要黑客在输入中提交一个内网 URL,就能让服务端发起一个黑客定义的内网请求,从而获取到内网数据。这就是 SSRF(Server Side Request Forgery,服务端请求伪造)的原理。而服务端作为内网设备,通常具备很高的权限,所以,这个伪造的请求往往因为能绕过大部分的认证和授权机制,而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比方说,当我们在百度中搜索图片时,会涉及图片的跨域加载保护,百度不会直接在页面中加载图片的源地址,而是将地址通过 GET 参数提交到百度服务器,然后百度服务器请求到对应的图片,再返回到页面展示出来。
这个过程中,百度服务器实际上会向另外一个 URL 地址发起请求(比如,上图中的http://s1.sinaimg.cn)。利用这个代理发起请求的功能,黑客可以通过提交一个内网的地址,实现对内网任意服务的访问。这就是 SSRF 攻击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网穿透”。
了解了 SSRF 攻击的过程之后,我们知道,在服务端不做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黑客可以利用 SSRF 向内网发起任意的 HTTP 请求。那么,这些请求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会有这样两种动作:内网探测和文件读取。
内外网一般是隔离的。所以,黑客在外网环境中,是无法知道内网有哪些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又分别提供了哪些服务。但是,通过一个加载图片的 SSRF 漏洞,黑客就能够对内网进行探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别着急,我们慢慢来看。
在前面百度搜图的例子中,我们请求的地址是: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objurl=http://s1.sinaimg.cn/picture.jpg。因为http://s1.sinaimg.cn/picture.jpg会正常返回一个图片,所以网页会展示出来对应的图片。
我们假定这样一个服务端逻辑:在这个请求过程中,服务端会判断 objurl 返回数据的 Content Type 是否为 image/jpeg。那么,可能的返回结果就有三种:
基于这三种返回逻辑,黑客可以构造一个恶意的请求地址: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objurl=127.0.0.1:3306。如果服务器返回“格式错误”,则代表服务端本地的 3306 端口可用;如果返回“找不到图片”,则代表不可用。我们知道,3306 是 MySQL 对应的端口号,因此,根据这个返回的信息,黑客就能够知道服务端本地是否开启了一个 MySQL 服务。接下来,黑客只需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尝试不同的 IP 和端口号,就能够一点一点探测出整个内网的结构。
服务器除了对图片的代理不做合法性判断之外,对很多其他的代理也不做判断,而是直接将代理的结果返回到前端。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有回显的 SSRF”。在这种情况下,黑客不仅能够知道请求是否成功了,还能够知道具体返回的内容。这时候你肯定会好奇,黑客究竟是怎么做到呢?
在 URI 中,开头的 http:// 和 https:// 代表需要使用什么协议去进行请求。除了 HTTP 之外,URI 还有很多种协议可以选择,比如 file:// 就是直接读取本地的文件。通过输入 file://etc/passwd,黑客就能够通过一个请求获取到本地的 passwd 文件,从而知道本地有哪些用户。经过不断地尝试,黑客就能够把整个服务器中的文件内容都给拉取出来,这其中包括密钥、源码等极度敏感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黑客会通过 SSRF 攻击拿到了服务端的源码,然后通过对源码的分析,找到了一个 SQL 注入的漏洞,再利用 SSRF 发起对内网的 SQL 注入攻击,从而拿到了内网的命令执行权限。
因为 SSRF 漏洞起源于业务的正常功能需求(比如百度图片的图片请求等等)。因此,我们很难真正消除它。尽管如此,我还是会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护手段,来尽可能地提高应用的安全性。这些常见的手段主要包括:白名单限制、协议限制和请求端限制。
白名单的限制永远是最简单、最高效的防护措施。SSRF 中的白名单,就是对用户提交上来的目标 URL 进行限制。比如,只允许是同一个域名下的 URL。你可以理解为,让百度图片的代理服务只允许代理 baidu.com 的 URL。但是,很多时候,因为业务功能的设计,白名单的限制并不可行。比如,上述百度图片的例子,这个功能的设计思路就是,baidu.com 这个域名下能够请求各类域名下的图片资源(比如上述例子中的 sinaimg.cn)。
在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对协议和资源类型等进行限制。比如:对于使用协议,我们只允许 HTTP 或者 HTTPS 协议;对于返回的内容,我们只允许图片格式的内容。通过这些限制,虽然不能完全阻止黑客发起 SSRF 攻击,但也大大降低了黑客能够造成的危害。
除此之外,因为 SSRF 最终的结果,是接受代理请求的服务端发生数据泄漏。所以,SSRF 防护不仅仅涉及接收 URL 的服务端检测,也需要接受代理请求的服务端进行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用到请求端限制,它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为其他业务提供的服务接口尽量使用 POST,避免 GET 的使用。因为,在 SSRF 中(以及大部分的 Web 攻击中),发起一个 POST 请求的难度是远远大于 GET 请求的。因为默认的请求方式是 GET,而发起 POST 请求,需要在发起 HTTP 请求的时候进行配置。很多安全漏洞中不包含能够配置协议的地方。在上述百度图片的例子中,黑客显然就只能发起 GET 请求。如果某个敏感服务是 POST 的,黑客就无法请求到相关资源了。
第二,为其他业务提供的服务接口,最好每次都进行验证。通过 SSRF,黑客只能发起请求,并不能获取到服务端存储的验证信息(如认证的 key 和 secret 等)。因此,只要接受代理请求的端对每次请求都进行完整的验证,黑客无法成功通过验证,也就无法完成请求了。
我们介绍了 CSRF 和 SSRF 这两种攻击方式。其中,CSRF 是黑客控制用户的浏览器发起伪造的请求,SSRF 则是黑客控制服务端发起伪造的请求。通过伪造的请求,黑客可以伪造用户或者服务器的身份,越权获取数据或者发起请求。应用中的请求接口越敏感,黑客能够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除此之外,CSRF 和 SSRF 产生于正常的业务功能逻辑中,因此,我们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组织黑客发起伪造的请求。但是,你可以通过加强接口的安全验证,来避免伪造请求造成影响。在 CSRF 中,我们可以通过 CSRF Token 或者二次验证等操作来加强防护。这样,黑客无法获取到隐私信息,也就无法发起连续的请求了。在 SSRF 中,我们则需要限制可请求的域名,来限制黑客能够访问到的资源。另外,目标服务端,也需要加强接口的验证,来避免伪造请求成功通过授权。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