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问题,起初由科学家提出,最终被科学家突破,才是一个完美的探索闭环。
11月27日,“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在2022年“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公布。这是由“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提名、投票,并经科学委员会确认而产生的。
苇草智酷学术委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吕琳媛提出“复杂系统与高阶网络”入选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
吕琳媛教授主要从事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和信息物理等领域。其中以网络上的链路预测,标签分类,节点角色挖掘以及推荐算法为主要研究问题。在Physics Reports、 Science Review,PNAS、Nature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引用5000余次,谷歌学术引用万余次,成果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两项专利获腾讯优秀专利奖。研究成果获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出版学术专著《链路预测》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目前担任国际网络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系统控制专委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委、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科学与工程专委会常委、英国物理学会期刊《物理学报:复杂性》高级顾问编辑、《国家科学评论》特邀编辑、《国际现代物理C》副主编等学术职务。2019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以下是吕琳媛对关键词的解读:
复杂系统与高阶网络
Complex Systems and Higher-Order
解读人:吕琳媛
苇草智酷学术委员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
2021年“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
解读:
史蒂芬·霍金曾说过,“21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复杂系统研究,掀起了复杂科学研究的新浪潮。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复杂科学关注由大量主体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例如人脑、生态、社会和经济等系统。
探索各类复杂系统背后所蕴含的普适、简单的规律正是复杂科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将复杂系统抽象成网络进行研究,即将复杂系统的组成元素以节点表示,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节点之间的连边表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网络科学。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真实系统中,不仅存在着单个节点与单个节点之间的二元相互作用,也存在着大量的由多个节点构成的高阶相互作用。
传统的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难以有效描述和研究这类具有高阶相互作用的系统及其动力学过程。因此,亟需发展研究高阶网络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从高阶视角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研究高阶网络的结构和动力学等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开启复杂系统研究的新前沿。
——END——
苇草智酷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思想者社群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沙龙、对话、培训、丛书编撰、论坛合作、专题咨询、音视频内容生产、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每年一度的互联网思想者大会,苇草智酷致力于广泛联系和连接科技前沿、应用实践、艺术人文等领域的学术团体和个人,促成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造诣的同道成为智酷社区的成员,共同交流思想,启迪智慧,重塑认知。
苇草智酷好文推荐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