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码农架构”,选择“设为星标”
专注于高可用、高性能、高并发类技术分享!
我们常见的数据库性能优化就是SQL语句优化,确实SQL优化是开发者接触到最多的也是最常有的优化手段。作为开发人员我们接触最多的也就是SQL语句的优化,SQL语句的优化除了调整SQL语句外更多的是通过添加索引来加速查询,表结构(合理设计字段、拆分字段到其它表、分表等)的优化也是我们优化的主要手段。
SQL优化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将全面详细讲解以上SQL优化,但是SQL优化并不是数据库优化的全部,一般来说数据库性能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
MySQL性能优化是通过优化各个方面的,不仅仅是优化SQL语句这一方面,而是通过各各方面的优化,每个地方优化一些,这样整体性能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优化方式
表结构优化主要通过如下方式来优化:
字段的数据类型: 不同的数据类型的存储和检索方式不同,对应的性能也不同,所以说要合理的选用字段的数据类型。比如人的年龄用无符号的即可,没必要用integer,数字的处理速度要比字符串处理的速度更快。
数据类型的长度:数据库最终要写到磁盘上,所以字段的长度也会影响着磁盘的I/O操作,如果字段的长度很大,那么读取数据也需要更多的I/O, 所以合理的字段长度也能提升数据库的性能。比如用户的手机号11位长度,没必要用255个
长度。
表 的 存 储 引 擎 : 常 用 的 存 储 引 擎 有MyISAM、InnoDB、Memory,不同的存储引擎拥有不同的特性,所以要合理的利用每种存储引擎的长处和优点来提供数据的性能。MyISAM不支持事务,表级锁,但是查询速度快,InnoDB支持事务,行锁。所以表的存储引擎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
MySQL性能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对SQL语句的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使用索引。
大表是指一个表的数据量非常大,通常是指超过500亿条数据量,当一个表的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查询就变的很慢,所以减少表里的记录的数量是优化大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一张表的数据拆分成多张表,这样每张表的数量就减少了,这样查询速度就相对来说就会快很多。
大表对DDL操作有一定的影响,如创建索引,添加字段修改表结构需要长时间锁表,会造成长时间的主从延迟,影响正常的数据操作。
大事务: 运行时间比较长,操作的数据比较多的事务。
风险: 锁定太多的数据,造成大量的阻塞和锁超时,回滚时所需时间比较长,执行时间长容易造成主从延迟。
解决方法: 避免一次处理太多的数据,移除不必要在事务中的select操作。
mysql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很多配置参数(如最大连接数、数据库占用的内存等),这些参数都有默认值,一般默认值都不是最佳的配置,一般都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特性和硬件情况对mysql的配置进行调整。例如最大连接数默认为100,即使SQL语句优化的再好,硬件设备配置再高,当请求超过100时都要再等待,这就是配置不合理导致MySQL不能发挥它的最大能力。
一台MySQL服务器同一时间点支持的并发数是有限的,当大量并发(如双11疯狂下单、支付)时,一台数据库处理不过来,所以增MySQL服务器的数量也是一种增强数据库性能的方式,通俗的讲就是多个人干活肯定比一个人干活快。通过使用MySQL主从复制,增删改操作走Master主服务器,查询走Slaver从服务器,这样就减少了只有一台MySQL服务器的压力。
减少数据库连接也是一种优化手段,有些查询可以不用访问数据库,可以通过使用缓存服务器如redis、、等增加缓存,减少数据库的连接。
当所有优化手段都用了性能还需要优化时,那么只有升级MySQL服务器端硬件了,更快的磁盘IO设备,更强的CPU,更大的内存,更大的网卡流量(带宽)等。
总之对MySQL性能的提升,是通过各个方面来提升的,每个方面都提升一点,整体加起来就有明显的提升。
总之对MySQL性能的提升,是通过各个方面来提升的,每个方面都提升一点,整体加起来就有明显的提升。
Java 代码精简之道
MySQL索引的原理,B+树、聚集索引和二级索引的结构分析
扫码登陆原理简析
分布式场景下的ID生成解决方案
EMS系统中的总服务的作用
1. **数据整合与集中管理**
- **多源数据汇聚**:EMS(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总服务负责接收来自各种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这些数据源包括变电站内的测控装置、智能电表、继电保护设备等,以及分布式能源资源(太阳能、风能发电装置等)和外部系统(如气象信息系统)。总服务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进行汇聚,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格式、数据精度和时间戳等可能各不相同,总服务会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将不同设备发送的电压、电流等遥测数据统一格式,把时间戳对齐,方便后续的存储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总服务使EMS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处理各种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2. **服务接口提供与系统集成**
- **对外接口功能**:总服务提供一系列标准化的服务接口,使得EMS系统能够与其他外部系统进行集成。这些接口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如RESTful API、Web 等),方便其他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等)获取EMS系统中的数据或者向EMS系统发送指令。例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总服务提供的接口获取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用于电网的调度决策。
- **内部模块协调**:在EMS系统内部,总服务也起到了协调各个子模块的作用。它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等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这些模块之间能够高效地交互数据和指令。例如,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总服务,总服务再将数据分发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最后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用户界面模块展示给用户。
3. **数据缓存与性能优化**
- **数据缓存机制**:总服务通常会采用数据缓存技术,暂时存储一些经常被访问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少对底层数据库或数据源的频繁访问,提高数据访问速度。例如,对于电网实时运行中的关键数据(如母线电压、线路潮流等),总服务可以将其缓存起来,当用户界面频繁请求这些数据时,能够快速响应,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 **负载均衡与优化**:在高负载情况下,总服务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合理分配系统资源,优化系统性能。例如,当多个用户同时请求大量数据或者系统同时处理多个复杂任务时,总服务可以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或处理单元,避免某个部分出现过载现象,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4. **安全与权限管理**
- **身份验证与授权**:总服务负责对访问EMS系统的用户或外部系统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系统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和功能。例如,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配置和管理,而普通用户可能只能查看部分数据或者执行有限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总服务保障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 **数据访问控制**:总服务还会对数据访问进行详细的控制。它根据用户的权限和数据的敏感度,决定用户可以访问的数据范围和操作方式。例如,对于涉及电网安全的关键数据(如保护装置的动作信息),只有具有高级权限的调度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从而防止数据泄露和误操作。
5. **系统监控与维护支持**
- **运行状态监测**:总服务可以实时监测EMS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包括各个子模块的工作状态、数据流量、服务器资源占用等情况。通过收集这些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某个数据采集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服务器负载过高。例如,总服务可以监测到数据采集模块与某个变电站设备的通信中断,并及时发出警报。
- **系统升级与维护协调**:在EMS系统需要进行升级或者维护时,总服务也起到了协调的作用。它可以通知各个子模块进行更新,确保系统升级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维护期间,总服务可以控制数据的访问和系统功能的使用,减少对用户的影响。例如,在系统升级时,总服务可以暂停部分非关键功能,引导用户进行必要的操作,保障系统升级后的稳定性。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