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的HTML5结构标签
结构标签:(块级元素) 有意义的div
标签 | 含义 |
---|---|
<article> | 定义独立的、完整的相关内容块 |
<header> | 定义一个页面或一个区域的头部内容 |
<nav> | 定义导航类辅助内容 |
<section> | 定义一块区域 |
<aside> | 定义页面非正式内容部分的侧边栏 |
<hgroup> | 定义h1~h6标题组合 |
<figure> | 定义元素的组合,多用于图片与图片描述组合 |
<figcaption> | 定义 figure元素的描述 |
<footer> | 定义一个页面或一个区域的底部内容 |
传统div+css布局方式
HTML5布局方式
div+css布局方式和HTML5布局方式的区别、意义
小结
HTML标签包含结构标签和基础标签,基础标签是在页面制作最常使用的一些标签。基础标签包含标题标签(<h1>~<h6>)、换行标签(<br>)、段落标签(<p>)、水平线标签(<hr>)、格式标签及文本标签。表格可以把相互关联的信息元素集中定位,使浏览页面的人一目了然。表格需要通过表格标记<table>、行标记<tr>、单元格标记<th>或<td>等标记按一定的关系嵌套共同完成。通过使用框架,你可以在同一个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不止一个页面。每份HTML文档称为一个框架,并且每个框架都独立于其他的框架。
习题
1.哪一个不是HTML5新增的语义化标记元素(B)
A.section B.head
C.article D.aside
天是2022年第一天,站在2022年的开始回首整个2021年并没有发现自己有很大的进步。2022年一定要行动起来,丰富自己。
2022年给自己定几个目标:
HTML的全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它包括一系列标签.通过这些标签可以将网络上的文档格式统一,使分散的Internet资源连接为一个逻辑整体。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 HTML历史上有如下版本: ①HTML 1.0:在1993年6月作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工作草案发布。 ②HTML 2.0:1995年1 1月作为RFC 1866发布,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③HTML 3.2:1997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④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⑤HTML 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 ⑥HTML 5:HTML5是公认的下一代Web语言,极大地提升了Web在富媒体、富内容和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被喻为终将改变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推手。Internet Explorer 8及以前的版本不支持 `
HTML 标记标签通常被称为 HTML 标签 (HTML tag) <标签>内容</标签>
HTML 元素包含了开始标签与结束标签,元素的内容是开始标签与结束标签之间的内容,元素属性是 HTML 元素提供的附加信息。
<!DOCTYPE html> 声明为 HTML5 文档
<html> 元素是 HTML 页面的根元素
<head> 元素包含了文档的元(meta)数据,如 <meta charset="utf-8"> 定义网页编码格式为 utf-8。
<title> 元素描述了文档的标题,浏览器标签名,通常放到head里面
<body> 元素包含了可见的页面内容
块级元素只能出现在 <body> 元素内。
格式
默认情况下,块级元素会新起一行。
内容模型
一般块级元素可以包含行内元素和其他块级元素。这种结构上的包含继承区别可以使块级元素创建比行内元素更”大型“的结构。 HTML 标准中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的区别至高出现在 4.01 标准中。在 HTML5,这种区别被一个更复杂的内容类别 (en-US)代替。”块级“类别大致相当于 HTML5 中的流内容 (en-US)类别,而”行内“类别相当于 HTML5 中的措辞内容 (en-US)类别,不过除了这两个还有其他类别。
标签与描述
标签名 | 描述 |
address | 联系方式信息 |
article (HTML5) | 文章内容 |
aside (HTML5) | 伴随内容 |
blockquote | 块引用 |
dd | 定义列表中定义条目描述 |
div | 定义列表中定义条目描述 |
dl | 文章内容 |
fieldset | 表单元素分组 |
figcaption (HTML5) | 图文信息组标题 |
figure (HTML5) | 可附标题内容元素 |
footer (HTML5) | 区段尾或页尾 |
form | 表单 |
h1~h6 | 标题 |
header (HTML5) | 页头 |
hgroup (HTML5) | 标题组 |
hr | 分割线 |
nav (HTML5) | 导航 |
noframes | 针对不支持框架的用户的替代内容 |
noscript | 针对不支持客户端脚本的用户的替代内容 |
ol | 有序列表 |
p | 段落 |
section (HTML5) | 一个页面区段 |
table | 表格 |
tbody | 表格中的主体内容 |
td | 表格中的单元 |
tfoot | 表格中的表注内容(脚注) |
th | 表格中的表头单元格 |
thead | 表格中的表头内容 |
time | 日期/时间 |
tr | 表格中的行 |
ul | 无序列表 |
行内元素
一般情况下,行内元素只能包含数据和其他行内元素。
格式
默认情况下,行内元素不会以新行开始,而块级元素会新起一行。
标签与描述
标签名 | 描述 |
a | 锚 |
abbr | 缩写 |
acronym | 只取首字母的缩写 |
b | 粗体 |
bdo | 文字方向 |
big | 大号文本 |
br | 简单的折行 |
button | 按钮 (push button) |
cite | 引用(citation) |
code | 计算机代码文本 |
command | 命令按钮 |
dfn | 项目 |
del | 被删除文本 |
em | 强调文本 |
embed | 外部交互内容或插件 |
i | 斜体字 |
img | 图像 |
input | 输入控件 |
kbd | 键盘文本 |
label | input 元素的标注 |
map | 图像映射 |
mark | 有记号的文本 |
objec | 内嵌对象 |
progress | 任何类型的任务的进度 |
q | 短的引用 |
samp | 计算机代码样本 |
select | 选择列表(下拉列表) |
small | 小号文本 |
span | 文档中的节 |
strong | 强调文本 |
sub | 下标文本 |
sup | 上标文本 |
textarea | 多行的文本输入控件 |
time | 日期/时间 |
tt | 打字机文本 |
var | 文本的变量部分 |
video | 视频 |
wbr | 可能的换行符 |
行内块状元素综合了行内元素和块状元素的特性,但是各有取舍。因此行内块状元素在日常的使用中,由于其特性,使用的次数也比较多。
格式 默认情况下,行内元素不会以新行开始,能够识别宽高
标签与描述
标签名 | 描述 |
img | 图片 |
input | 输入框 |
textarea | 多行文本 |
meta 标签由 name 和 content 属性定义,用来描述网页文档的属性,比如网页的作者,网页描述,关键词等,除了HTTP标准固定了一些name作为大家使用的共识,开发者还可以自定义name。
常用的meta标签: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关键词"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页面描述内容" />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url="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移除的元素有
纯表现的元素:basefont,big,center,font, s,strike,tt,u;
对可用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元素:frame,frameset,noframes;
语义化是指根据内容的结构化(内容语义化),选择合适的标签(代码语义化)。通俗来讲就是用正确的标签做正确的事情。 语义化的优点如下:
参考上文
参考上文
head 标签用于定义文档的头部,它是所有头部元素的容器。 head 中的元素可以引用脚本、指示浏览器在哪里找到样式表、提供元信息等。 文档的头部描述了文档的各种属性和信息,包括文档的标题、在 Web 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文档的关系等。绝大多数文档头部包含的数据都不会真正作为内容显示给读者。 下面这些标签可用在 head 部分:base, link, meta, script, style, title 其中 title 定义文档的标题,它是 head 部分中唯一必需的元素。
DOCTYPE是HTML5中一种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文档类型声明,它的目的是告诉浏览器(解析器)应该以什么样(html或xhtml)的文档类型定义来解析文档,不同的渲染模式会影响浏览器对 CSS 代码甚⾄ JavaScript 脚本的解析。它必须声明在HTML⽂档的第⼀⾏。 浏览器渲染页面的两种模式(可通过document.compatMode获取,比如,语雀官网的文档类型是CSS1Compat):
src 用于替换当前元素,href 用于在当前文档和引用资源之间确立联系。
src 是 source 的缩写,指向外部资源的位置,指向的内容将会嵌入到文档中当前标签所在位置;在请求 src 资源时会将其指向的资源下载并应用到文档内,例如 js 脚本,img 图片和 frame 等元素。 href 是 Hypertext Reference 的缩写,指向网络资源所在位置,建立和当前元素(锚点)或当前文档(链接)之间的链接,如果在文档中添加
两者区别:
“优雅降级”观点认为应该针对那些最高级、最完善的浏览器来设计网站。而将那些被认为“过时”或有功能缺失的浏览器下的测试工作安排在开发周期的最后阶段,并把测试对象限定为主流浏览器(如 IE、Mozilla 等)的前一个版本。 在这种设计范例下,旧版的浏览器被认为仅能提供“简陋却无妨 (poor, but passable)” 的浏览体验。可以做一些小的调整来适应某个特定的浏览器。但由于它们并非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除了修复较大的错误之外,其它的差异将被直接忽略。
“渐进增强”观点则认为应关注于内容本身。内容是建立网站的诱因,有的网站展示它,有的则收集它,有的寻求,有的操作,还有的网站甚至会包含以上的种种,但相同点是它们全都涉及到内容。这使得“渐进增强”成为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范例。这也是它立即被 Yahoo 所采纳并用以构建其“分级式浏览器支持 (Graded Browser Support)”策略的原因所在。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