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摹客RP举办的产品评测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临近截稿尾声,我们发现很多同学有着同样的困惑:产品是体验了,却不知道如何写出大赛的评测文。本次大赛加码干货,特邀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主编Nairo独家分享: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测评文章,他总结其多年经验,解锁产品测评的那些方法和思路!本文为直播内容整理,内容有删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每天都会收到上百份的投稿文章,从初审、复审到抽查,流程严谨与细致,正是这一套严谨的流程确保着平台优质内容的呈现。
每一篇文章,都是汇集大家经验以及智慧的成果,输出倒逼输入,唯有不断学习与输入,才能不断成长,我们也希望见证大家的成长,多多输出自己的观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为知识分享平台,好的内容是重要的载体,它不仅是大家知识交流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众多优秀的产品、运营人被发现之处。
对产品经理而言,表达自己对产品体验所感是基础素养之一,而写好一篇产品评测文则是产品经理们的专业技能之一。
近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摹客RP举办了一场产品评测大赛,从这次评测大赛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产品是体验了,却不知道如何入手产品分析,写好一篇评测文章。
为了让大家打开思路,打磨出更好的作品,我通过总结以往经验,结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投稿,分享如何写好一篇产品评测文,希望对于所有想要进行产品评测以及文章写作的同学有所帮助。
进入正文之前,先明确三个要点:
第一,「如何做好评测」和「如何写好评测文章」是有差异的,做好评测不包含写评测文章,如何写好评测文章一定是包含了做评测这个动作的。
第二,本次主要分享的是方法论,而非手把手指导,具体步骤里更加详细的内容不会展开谈,大家借助大致思路去实操即可。
第三,受到行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可能有些方面不那么适用,仅适用于80%的产品人,希望大家能够从中举一反三。
最后,再补充两点内容。
第一,当我们的测评对象是一个APP时,需要注意我们只能针对产品进行分析,只能代表该公司/团队的产品实力,不能分析运营、公关、行业、商业逻辑等。
第二,文字长度、数据、资料不是决定性因素,从中分析总结出的观点、见解才是重点。
本次分享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最为重要以及耗时最多的,可能 90% 的时间都会花在这里。第二个部分是思维升华,第三个部分是加分技巧,加分技巧不仅仅适用于工作当中的,也适用本次产品评测大赛。
在基础打造部分,大概有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下面会有一些更细的要点,但这些要点因受到行业、产品、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环节下的要点都是可变的。这里整理了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图:
在我们进行测评过程中,分析前的准备以及如何做分析占了完整评测80%的时间,也就是说当我们将产品评测这个过程准备充分了,那么文章的输出也就更加容易了。
(1)确定目标
当我们需要确定分析目标时,可以从产品逻辑、功能设计、交互视觉以及用户体验这4个类型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向,这四个方向并不是意味着4个都需要写到,而是从中四选一即可。
每个岗位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惯性,各自关注的重点也不一。
这些是我们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但有时候我们所确定的分析目标并不一定与我们的岗位方向密切相关或者是与我们岗位弱相关的,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分析的是产品的哪一方面。比如,以下三个场景:
结合以上3个场景,如果我们要确定分析目标的话,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综上所述,在这些场景中,确定分析目标需要确认的是所分析产品的哪一方面,比如说,确定的分析目标是做淘宝的产品分析,单单说“淘宝”的产品分析,其实是很笼统的。
确定分析目标需要有一个很具体的东西,比如分析淘宝购物车这个产品的某个功能它是怎么设计的?它的产品逻辑是什么? 这个才叫做一个具体的分析目标,而不是很笼统的目标,笼统的分析目标也不利于后续文章输出。
(2)选择方法
根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的投稿,我粗略地列了三种模板,供大家参考。
①标准模板
标准模板适合刚开始学习如何做产品分析以及经验不足的同学们。
标准模板中,主要包含了三点:
第一,市场 / 用户分析。
第二,用户体验五要素,产品经理必读书目《用户体验要素》中将这五个层级讲得很清楚,大家可能要熟读这本书中的五个层级才会理解,做出更加深层次的分析。
第三,总结结论,在我们对上述市场分析、用户分析以及用户体验五要素都分析完之后,需要有自己的一些观点以及见解输出,而不是单纯走一遍分析流程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这里也提供了一篇参考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标准模板文章参考链接:https://www.woshipm.com/evaluating/1888177.html
②进阶模板
相比于标准模板,进阶模板对于产品分析者而言,他的经验要求或者技能要求都会比较高一些,它会涉及到各种模型、针对性的功能分析、观点输出。
进阶模板没有固定的模板以及套路,需要产品分析者有自己的观点输出。实际上,在标准模板的用户体验五要素中没有规定是分析产品还是分析产品功能,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异的。
但在进阶模板中,产品分析者应当尽可能分析得具体一些,因为我们作为产品分析个体,对这个产品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比如,一个logo背后,可能有着几千个工程师、技术以及几百个产品经理等,他们日复一日地优化产品,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相对于这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局限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产品针对性地输出,只考虑产品中的某一个部分,才有可能把这个部分的具体功能了解得足够透彻。
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一篇进阶模板的参考文章,进阶模板链接:https://www.woshipm.com/evaluating/5485514.html
③高阶模板
区别于进阶模板,进阶模板是分析完之后才有观点输出,而高阶模板是自带观点和问题去看待这个产品的,根据产品分析和资料佐证自己观点正确与否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它的结构是自有观点,针对性的分析以及资料补充。因此,对于产品分析者的经验和技能要求会更高一些。
这里有一篇参考文章,大家可以去找找思路,高阶模板链接:https://www.woshipm.com/it/4460751.html
除此之外,再分享两个模型给大家,这两个模型和用户体验五要素是类似的,我们在分析之前,可以先用模型代入,再视情况具体分析。
(3)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很费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信息不足、失真将会对后续的分析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整个分析的效果。
我们需要按照分析的维度,找寻对应的信息。不论是截图、文字、语音、视频、数据、链接,全部都要存档备用。然后根据相关的内容,将不可用的信息剔除,保留可信、真实、有用的产品信息(所有的信息记得保留来源,以备索引)。
这里提供几个收集信息的渠道,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去寻找对应的信息。
更新说明:
版本反馈/用户评价:
市场反应:
用户信息:
百度指数、收费第三方数据统计平台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占据了30%-40%,以下这些分析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目标自由组合。其中,市场分析和用户画像是一个可选路径,可以根据所定分析目标选择,若分析目标中不包含这两部分,可省略。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分为目标市场分析以及所占市场分析。
①目标市场分析
指这个产品在市占率100%是所能占据的市场。包括市场用户群体(这个产品会涉及到多少人)、市场商业价值(这个市场大概能有多少利润)、当前市场概况(产业链、主要玩家)、市场发展情况(行业历史、技术状态、未来可能性)。
②所占市场分析
指这个产品在当前市占率时占据的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分析一般是需要数据支撑,需要保证数据来源的可信度,分析方法科学有依据,并且剔除数据水分。例如,很多分析者喜欢采用百度指数作为数据来源,但是并没有剔除其中水分和添加其他来源补充;这种时候一般采取多个数据来源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分析会有误。在表现形式上,一般以柱状图、线状图、饼图 和雷达图表示。
(2)建立用户画像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用户应当选择不同的角色,互不重叠,可以运用MECE法则进行检验;另外,用户画像是一个准确完整的描述,需要进行具体描述,比如25岁左右的在家带孩子的宝妈。
这里分享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在产品内找一个用户,然后需要跟踪这个用户的所有轨迹:
更加具体的方法可以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搜索相关内容,相信能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3)使用场景模拟
场景模拟很容易被人忽略,大多数产品分析者很少关注或者是考虑到这种情况。
除了建立用户模型,还需要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场景不对,部分针对特意场景的设置则无法理解。
场景是在建立用户模型之后,针对该产品,模拟用户可能使用的场景(解决此类用户需求的场景)。同时该场景需要多重模拟,从不同角度不同情况进行模拟。
场景模拟需要将自己代入目标用户解决需求的使用场景。通俗点说就是“演戏”,而这个场景的模拟程度将会影响到分析的判断。
比如:APP类产品,使用的场景有床上、等车时这两种场景;在模拟的时候,不光是需要多次进行,还需要限制一定的条件。
以床上这种情景为例:
(4)功能设计分析
这部分是产品分析中的重点部分,需要着重注意模拟时需要对产品进行颗粒化的分析。颗粒化是将一个产品拆分成不同的模块,从操作流、页面设计,细分到设计元素(一个列表、一个按钮、一个像素)的级别。同时针对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元素进行分析。
主要考虑此功能的设计在用户使用场景下的合理性和设计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如果功能设计不合理,视觉和交互分析就没有必要分析(方向都错了分析也没有任何意义)。
或者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就需要慎重判断:是视觉、交互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还是功能设计不合理(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功能的需求是伪需求)。
主要分为四种情况:主要流程分析、交互模块分析、视觉模块分析、用户体验分析。
①主要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主要是对于产品逻辑进行分析,它是产品流程的呈现。比如,当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时,会经历这样的流程:进入商场—挑选商品—收银结账。同样地,当我在手机上购物时,也有对应的流程:打开APP—选择商品—下单支付。
区别于线下购物,线上购物会多了许多不同的体系。账号体系、订单体系等,就是一个个单列的主要流程。
流程分析与功能分析不同。流程是由多个功能组成的一个功能流,而功能则是属于流程中的一个子环节。
主要流程,是指一个产品满足用户某种需求所必需的几个核心流程,这个流程是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的两个流程的结合体。
流程分析,是分析这个产品流程设计的合理性、流畅性和用户体验友好度的考量。因为流程分析是基于视觉、交互、功能分析之上的,需要对涉及到该流程的功能、视觉、交互都有完整的分析之后,才能从整体上去评判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与优劣性。
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功能、交互、视觉都没有问题,但是流程一直不够流畅,或者流程有中断情况,此类一般多是该产品在需求挖掘和需求分析环节出的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功能、视觉和交互都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设计极烂、交互极为繁琐),但是主流程很顺畅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该产品团队管理把控不力(设计不认真干活,交互敷衍了事,程序开小差),或者是其他情况(目前暂未遇见,但是不代表没有这种可能性存在)。
②交互模块分析
视觉上,主要是拆分成不同的界面。从大的整个页面(全部),到细节的按钮设计、像素点注意分析。
视觉分析的顺序,是从页面布局到页面元素。
优先考察页面的布局,将所有元素模块化单独列出,同时考虑到极限情况(最大或最小状态、最长和最短的布局),每个状态下给用户造成的视觉效果。
然后考察页面的元素,按钮、输入框、文本、图片、多媒体的设计。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精确到像素”的观察能力,建议多注意元素之间的对齐、排列、重叠等现象,文字内容还可以考察字体的选择、行距、间距的设计,同时还需要考虑视觉的精细度。很多产品粗看效果还行,但是精确到像素的时候就会发现各种不对齐,各种颜色重叠造成的失真,影响产品的视觉观感。
比如,分析一个按钮:
③视觉模块分析
视觉考察同时,可以进行交互效果的分析。
重点考察按钮、输入框、刷新加载等状态的交互,以及列表极限情况的交互(列表为空、列表数据溢出)、网络异常(虚假网络、没有链接、网络异常中断)、异常交互(无结果的空白显示中的用户引导)等情况;同时,仔细观察声音、视觉、元素、形状等的动态变化(比如:点击一个按钮后按钮变形为另一个按钮),以及时间上对用户造成的感知。
还需要注意的两个交互,是弹窗(弹出提示框)和蒙层(某一特定区域变灰或变模糊等),也是交互的一种。
交互的分析,主要考察交互设计的合理性,和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有时候,需要讲交互和视觉合并分析,方能得出理性的结果。
④用户体验分析
用户体验不是单独的模块,是在进行其他分析的时候一并完成。
体验之前,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时:你需要在这个产品的使用场景下模拟产品目标用户的行为,你需要把自己当成这个产品的用户来进行体验,而从一个目标用户和一个产品的两种角度去分析,否则,所有的结论都是片面的。
这里不同的是:目的不同,体验的内容、分析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完整的体验一遍产品,按照自己的分析目的,对产品整个进行体验。
体验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记录,不论是截图也好,文字记录、表格记录也好,需要把整个体验环节中的问题详细记录出来。不论是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思考、心态变化、行为反馈都需要记录。
比如:你在进行某个操作的时候,一下子找不到某个按钮;你需要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当时的心理怎么想的,进行了那种操作,如何解决的(或者没解决)。
再比如:你在进入某个页面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交互,这个交互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产品体验最好能完整跑完整个产品的流畅。至少需要体验80%的功能、界面(二八原则)。对于与目标相关的功能、界面需要重点关注。
(5)商业模式分析
这个一般不建议新手分析,同时很多人分析的时候也会遗漏这一个部分。对于比较大型的产品来说,其商业模式都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一两种模式就解决了,所以商业模式分析一般来说只针对比较中小型的产品有用。
商业模式分析是分析产品的盈利模式。不论是免费产品也好,收费也罢(这种最简单),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①免费产品的商业模式
免费的产品,一般盈利模式来自增值服务。比如QQ本身免费,但是QQ会员、各种钻、Q币等增值服务。还有一种就是本身就没有增值服务的,就是该产品目前还处于跑马圈地的市场培育阶段,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自身输血或者投资。
打个比方:分析一款产品,免费,没有增值服务(也就意味着全部是烧投资人的钱)。分析该产品之前的融资情况和金额(当然信息都是去重的),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个产品的现金储备及可能的商业模式和手段(比如资金紧张需要着急推出商业版本,或者资金断裂某些功能、产品需要砍掉),预期其商业化动作和市场情况。
免费产品的商业模式有几种盈利模式:增值服务,周边(比如动漫的周边),价格歧视(区分免费和专业版,用20%人的付费,来服务剩下80%的用户)。
这里可能有问题,没有严谨的考察和深入了解过,有了解的希望能交流一下。
②收费产品的商业模式
收费产品的商业模式就比较明显,一般是订阅(点卡或时间收费也可以算是一种)、付费使用(比如Adobe家的软件)这两种。
下面分享一些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真实用户的投稿内容,以此明晰产品描述与产品分析的区别,前两个例子更多说的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第三种才是真正描述「为什么」,即产品分析。
正确的产品分析思路可以参照以下三种方式:
分析思路:问「根本原因」,不看「表面原因」
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几次,有时也许要十几次,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
分析思路:交叉论证,唯一的原因只有一个
通过不同功能、流程、资料对找到的原因进行验证,同时从用户、产品、公司、行业的多角度进行验证,确认观点正确及唯一性。
分析思路:按分析目的针对性体验产品/功能
产品分析不是贪大求全,而是根据分析目的针对性进行取舍。遵循「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将以上资料都准备齐全后,需要对这些系列进行分析汇总,提炼出重要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这一部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也是最容易看出一个产品经理专业度的部分。整个分析报告,细节反而是最重要的部分。
细节包含分析报告的格式、图片和标点规范,就想一个产品总要有设计原则和相关规范限定一样,“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格式:合理的分段、正确使用各种大纲级别,合理使用隔页、各种符号辅助,这才是一个专业的产品分析报告。
图片:统一对齐方式,和文字内容单独区分。不可过大或者过小,不可模糊或其他不适合的图片出现。
标点符号:注意中英文区分,注意全角/半角区分,注意逗号、句号、顿号、引号、冒号的各自使用场景。
错别字:特殊产品名的正确写法,「的得地」等易错字的检查和确认,文字尽量字斟句酌,讲究合适、完整、清晰和准确表达。
每个人的经验与能力不一,观点的表达也就见仁见智,这个部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或者套路。对于思维升华部分,我想给大家两个忠告,帮助大家在作品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分析一个产品都是基于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行业,所以对应的行业、业务、流程需要写好,意味着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
行业、业务、流程是从大到小排列,需要讲清楚三者的情况。
如果这三个要点要分析得比较深入的话,最好是越熟悉越好。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成长历程,背后的人力、物力、精力耗费巨大,最终运营增长为目前的用户数。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几天功夫就把产品分析得透彻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从内容的完整性或者从观点表达性来说,都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会建议以小见大分析,避免一上来就是整体。
比如。分析微信公众号,可以从它的排版风格入手分析,而不是一上来就说我是一个产品经理,要改变它,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着急不来。
对于加分技巧,每个人的想法和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实际上也没有具体且固定的模板,这里提供几个可以参考的方向,帮助大家打开思路。
在前面收集资料的时候,就一直强调过信源论据的完整、准确、可信,如果我们收集的资料不对,那么后续的分析实际上也都是错误的,得出的结论也就没有信服力。
我们进行产品分析,最终输出一篇产品分析报告,它是专业的,可以理解为像论文一样,是需要有一对一的产品逻辑关系存在的,需要有对应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分析佐证,最终验证你的观点。
这个是难度较大的加分技巧,但同时也是最容易操作的加分技巧。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与分析逻辑相对应的,可以说是一种写作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分析手段。在处理期望值时,达到让大家感觉到你所论述的与我想的不一样,但是从逻辑上又是合理的这种效果。
这个其实与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密切相关,比如我的风格搞笑或者幽默,那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他人。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完成测评,比如,评测报告大多是以图文的方式展现的,那么你可以以视频或者其他新颖的方式来切入。这些都是获得有趣、好玩、能获得新知的展现手段,这一部分也是没有固定形式的,比较开放,可以自由发挥。
这次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各位在产品路上的你有所启发。
作者:Nair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主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 @Ginny 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文内链接</title>
<style>
a:hover
{
background-color:yellow;
}
</style>
</head>
<body >
<div style="width:50%;margin:auto;"><!--使页面居中显示,并展视窗50%宽度-->
<div style="position:fixed; top:0px;"><!--使导航菜单悬停在顶端-->
<a style="margin: 0px 30px 0px 10px;" href="#chapter1">试飞进程</a>
<a style="margin: 0px 30px 0px 0px;" href="#chapter2">研制情况</a>
<a style="margin: 0px 30px 0px 0px;" href="#chapter3">服役动态</a>
<a style="margin: 0px 30px 0px 0px;"href="#chapter4">总体评价</a>
</div><!--使导航菜单悬停在顶端(结尾)-->
<div style="margin:30px 0px 0px 0px;width:600px;overflow:hidden;"><!--小div套大div隐藏滚动条-->
<div style="margin:0px 0px 0px 8px;width:610px; height:530px; overflow-y:scroll;overflow-x:hidden;" >
<p><!--小div-->
<h2><a id="chapter1" >试飞进程</a></h2>
歼-20隐形战斗机首架技术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进行首次升空飞行测试,13时08分成功着陆,历时18分钟。<br>
整个首飞过程在歼-10S战斗教练机陪伴下完成 。
2016年10月28日,首次发布“空军试飞员将驾歼-20飞机亮相中国航展”后,还陆续发布了“歼-20战机列装空军作战部队”“空军歼-20战机首次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等。
<h2><a id="chapter2">研制情况</a></h2>
在2016年11月1日,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歼-20首次进行空中飞行展示。两架歼-20做了公开飞行,不仅在现场引起轰动,也立刻被西方媒体大量报道。歼-20是中国现代空中力量的代表作,也进入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行列,它是中国国防能力高速发展的一个象征。<br>
2018年11月11日,第十二届中国航展在珠海迎来“高光时刻”:歼-20战机在公开飞行展示中挂弹开仓,震撼献礼人民空军成立69周年纪念日。 <br>
2019年10月13日,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新闻发布上,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介绍歼-20战机列阵人民空军“王牌部队”
<h2><a id="chapter3" >服役动态</a></h2>
2017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歼-20战斗机正式进入空军序列。<br>
2017年3月13日,《中国日报》发布消息称,中国自主研制的歼-20近期将装配国产发动机。<br>
2017年7月30日,歼-20三机编队参加在朱日和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阅兵。歼击机梯队飞来,3架歼-20隐形战斗机以楔形编队的形式在天空中飞过。<br>
2017年9月28日,在中国国防部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介绍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br>
2017年11月10日上午,中国空军发言人申进科大校表示,歼-20 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br>
2018年2月9日,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发布消息,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br>
2018年10月30日,中国空军4架歼-20隐形战斗机现身珠海金湾机场上空。<br>
2019年10月1日,歼-20现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阅兵中,歼-20与歼-16、歼-10C三型飞机分别以5机楔队组成战斗队形接受检阅;该三款歼击机被誉为中国空军歼击机家族的“三剑客”,是未来联合作战的骨干力量
<h2><a id="chapter4" >总体评价</a></h2>
歼-20是眼下亚洲区域最先进的战机,这让中国空军在面对日本、韩国与印度等国家的空军时占有显著优势。外媒将歼-20与其他国家战机进行了对比。俄罗斯苏霍伊苏-57战斗机由于研制进度几度推迟,尚未正式交付入役;美国F-35战斗机也多次出现飞机供氧不足的问题,大面积停飞,出口受阻;韩国KF-X隐形战机先是被爆出因掌握不了关键技术而被迫降成四代半战机的情况,后又传出了合作方印尼打算撤资并已告知韩国的消息。因此,中国歼-20战机成为亚太区域领跑的优势战机。<br>
中国空军正向全疆域作战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迈进,成为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歼-20战机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将进一步提升空军综合作战能力,有助于空军更好的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br>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它的研制实现了既定的四大目标——打造跨代新机、引领技术发展、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打造跨代新机,是按照性能、技术和进度要求,研制开发我国自己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引领技术发展,指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强军兴军的目标。歼20在态势感知、信息对抗、协同作战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这是中国航空工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必由之路。创新研发体系,是指建设最先进的飞机研制条件和研制流程。通过一大批大国重器的研制,我们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字化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是指通过型号研制,锤炼一支爱党爱国的研制队伍,这些拥有报国情怀、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是航空事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未来,我们将在战斗机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征程上不断前行。
</p>
<img border="0" src="img/image1.jpg" usemap="#map" / >
<map name="map" id="map">
<area shape="poly" coords="142,62,186,175,246,236,243,298,263,323,396,338,478,313,516,246,496,224,320,158,348,142,336,129,232,108"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642168" / title="歼20气动外形分析"><!--必须保证画面尺寸与页面显示尺寸一致!-->
</map>
</div><!--小div(结尾)-->
</div><!--小div套大div隐藏滚动条(结尾)-->
</div><!--使页面居中显示,并展视窗50%宽度(结尾)-->
</body>
</html>
1.页面内容居中显示方法
2.导航栏悬停顶端方法
3.鼠标滑过导航标题或链接时改变背景色提示
3.隐藏滚动条方法
4.图片区域链接
大家结合代码和技术解析,先自行分析一下每段代码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这一步练习对培养代码阅读能力很有好处,希望大家可以先自行阅读分析。
下一次,我会逐步演示“页面制作技术解析”中的五个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使用碎片时间,学习完整知识!关注大鱼师兄,一起精研技艺。
HTML序章(学习目的、对象、基本概念)——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是什么?——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第一个HTML页面如何写?——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页面中head标签有啥用?——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初识meta标签与SEO——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元素使用方法1——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元素使用方法2——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元素中的属性1——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元素中的属性2(路径详解)——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1(基本元素)——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2(表格头部与脚部)——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3(间距与颜色)——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使用HTML添加表格4(行颜色与表格嵌套)——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16进制颜色表示与RGB色彩模型——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块级元素与内联元素——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初识HTML中的<div>块元素——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在HTML页面中嵌入其他页面的方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封闭在家学网页制作!为页面嵌入PDF文件——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元素初识1——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元素初识2——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3(下拉列表、多行文字输入)——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表单4(form的action、method属性)——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列表制作讲解——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为HTML页面添加视频、音频的方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音视频格式转换神器与html视频元素加字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使用<a>标签实现文本内链接——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中的图片区域链接方法详解——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HTML图片区域链接注意事项与Gimp基本用法——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
用HTML制作一个简单页面(详解)——零基础自学网页制作(完结篇)
夏日生活打卡季#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什么是“评论”?
1.什么是“评论”?“评论”的目的有哪些?
时尚评论作为时尚媒体的一个重要价值看点,与普通的时尚撰稿有着本质区别。相比时尚博主,时尚评论更具专业门槛,需要运用自身能力和背景,打开职业的多元性和可能性。
对于希望成为主流媒体专栏作家,或受邀为国内外主流媒体撰稿的人来说,专业视角的评论写作技巧非常重要。尽管自媒体作者可能不需要那么专业的写作,但如果掌握了专业写作技巧,在自媒体领域也能拥有一片天地。
那么什么是评论?评论的目的又有哪些呢?
芸友们的回复如下。大家认为,评论是为了说明主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结果。评论提供信息和见解,引发讨论和思考,影响消费决策,塑造时尚文化。评论包括欣赏或批评,同时也能反映社会和文化背景。评论还可以帮助消费者理解品牌表达,同时有的评论可能还含有趋势洞察。
在做专业的评论写作时,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理论,例如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等。时间关系,今天不会深入讨论每个理论,但强烈建议各位自己阅读。它们大多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设计学以及经济学相关。
时尚评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专注于时尚作品评论。每次时装周结束,大多评论家评论的都是时尚作品。另外一类则是时尚商业评论。主要专注在行业、品牌的商业行为或者表现上。
我自己对时尚评论的理解更直接:评论即对作品、事件、流行或者企业行为进行评价。其目的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传播,但是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播。
我理解时尚评论的目的在于:
1)解释:让大家理解创作者的意图。
2)评价:好坏的评价。
3)提供另外一个视角给创作者,为了让创作者更好地创作。
2.专业评论和个人看法有何区别?
有人认为评论并不难,要说什么好看什么丑,谁不能说上两句?但事实上,专业评论和个人评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专业评论的关键在于其专业性背景和观点,而个人评论很可能只是个人情绪的表达。专业评论需要基于客观事实,而个人评论相对而言更倾向于主观的观点表达。
“专业度”包括:
此外,专业评论需要以充分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而个人观点有时是偏感性或主观的。专业评论的角度会更加宏观,会考虑到未来的趋势,而不仅仅局限于当下。
3.什么是“好”的评论?
大家认为什么样的评论是“好“的评论?或者说,在自媒体时代,是不是有流量就算好的评论呢?
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客观、积极、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批评都是好评论的特点。好的评论同时也可能会有好的流量,但评论应该立足于真实,不能为了博眼球冲流量而捏造或夸大事实。
也有人提出视角的独特性至关重要。但仅仅抛出问题但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不能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则不能算是好的评论。此外,评论的文风应该能够吸引读者,让他们有代入感。
我对“好”的评论的判断在于:
1)视角是否独特。
2)文笔是否优美。评论本质上还是写作,很多优秀的评论人也都是优秀的作家。
3)观点是否有依据。
以上三点是按照纸媒时代来定义的。对于新媒体时代,我会再加上一条:
4)文风是否足够轻松有趣。因为这点对于新媒体传播很重要。过于严肃或者过多的专业词汇都很难得到流行。但是文风轻松,不代表内容不严谨。内容要严谨,但是风格可以轻松。对于这点,罗翔是一个不错的案例。他是讲法律的,所以自己表述肯定要严谨,但是他的风格也很轻松,这些都是需要语言功力的。
典型案例分解
1.RobinGivhan
(图片来源:Washington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eople/robin-givhan/
这是Robin Givhan的作品,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一下。
Robin Givhan 是普利策奖获奖人,且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因为时尚作品获奖的普利策奖获奖者。我曾经在2013年在帕森斯听过她的讲话。她是少数能从时尚视角去解读政治的作家。这也正是她获奖的主要原因。
她曾经写过一系列政客的着装,并通过着装去解读他们的政治理念。比如,希拉里作为夫人陪伴克林顿竞选时穿的衣服,和她自己作为总统候选人时穿的衣服有何不同,你们注意过吗?
有人认为她的观点涉及心理学层面,但实际上她是新闻学出身,善于从时尚中观察政治。正是因为她从时尚写政治的独特视角,Robin曾经获得普利策奖。
Robin非常擅长观察时尚细节,细致入微到会注意领口开的大小。她曾经指出,希拉里在担任第一夫人时,裙装比较多,色彩偏粉色系,领口开得比较低,甚至还穿过露肩装。但当希拉里自己竞选总统时,她的着装色彩以蓝色和绿色为主,基本都是裤装。
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欧美女性穿裤装的特殊含义。在讨论如何做好时尚评论时,大家普遍认为需要具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广泛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国内外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因为没有经历过欧美女星曾经被禁止穿裤装的历史困惑,所以这一点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美女性曾被禁止穿裤装。直到1980年代,美国女性在正式的重要场合,如政府部门,仍然被禁止穿裤装。这个时代并不遥远。
通过希拉里的着装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服饰色彩、款式等元素如何体现性别特征。作为总统候选人的妻子,希拉里的着装色彩比较柔和、女性化;而作为总统竞选人,她的着装和发型则更为正式,以中性色系为主,给外界一种比较强势的感觉。这种变化反映了她在不同角色下有意识地隐藏或展现女性特质。
Robin Givhan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将时尚与政治、社会、性别等议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她的分析不仅展现了时尚评论的专业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时尚出发、审视社会问题的新思路。
2.Susie Bubble及Suzy Menkes
谈到优秀时尚评论人的共性,他们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时尚敏锐的嗅觉和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他们涉猎广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并且有大量的日常积累。
Susie Bubble和Suzy Menkes都是国际知名的时尚评论人,他们的文章值得大家去网上搜索阅读。
要达到“视角独特、文笔优美、观点有依据”这三个条件,需要观察力、思考力、阅读优秀作品并刻意训练文笔,以及对历史、文化、政治等背景的积累和调研能力。此外,还需要大量阅读历史书籍,了解当代社会文化,并通过模仿优秀作品的写作方式,不断磨练,逐步沉淀出自己的风格。
3.Business of Fashion
除了以上几位评论家,BoF(The Business of Fashion)的作者和编辑水平也都不错,不过他们更偏向于商业评论。要做好作品,首先要多看优秀作品,而这些内容大多很难通过刷手机获得。
一个优秀的评论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大部分优秀评论人都是记者出身,专业训练赋予了他们挖掘深度和提问的能力。真正优秀的记者能够挖掘对方真实的想法,即使面对不熟悉或难以采访的对象。此外,他们还能提出好的问题,引出高质量的内容。这些都是当下许多自媒体人所欠缺的能力。现在即使是一些“高粉”博主,其内容大多来自海外,自己只是进行了“编辑”,称不上真正的评论,在业务能力上远不如专业记者。
优秀的素材和出色的文笔是创作好作品的基础。但要实现创新,拥有独特视角和文字风格,还需要广泛的知识体系。如何才能看到一般人不曾有的视角? 这就要涉及我说的下个问题了——广泛的知识体系。
#写作测试
我们来现场做个测试。写一件你特别熟悉的服装产品品类。比如西服、牛仔,或者当下爆火的某款中式服装,或者球鞋,你会怎么写?你可以借助AI来做。以下几段是几位芸友在10分钟的时间内写作的,大家可以参考比较一下每个人的写作逻辑和特点。
Maggie由兰:
这款提花枪驳领拖地长大衣以其强大的气场和独特的设计,成为当下时尚人群喜欢的焦点。
枪驳领的设计精致而锐利,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份果敢与自信。这种经典的设计元素传递出一种率性的态度,展现出穿着者的个性与独立。同时,提花的细节使长风衣更具艺术感,细腻的图案在简约中流露出奢华。
极简优雅是这款风衣的另一大特点。它摒弃了繁琐的装饰,以简洁的线条和流畅的廓形展现出时尚的精髓。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风格,凸显了穿着者的品味和气质,使其在任何场合下都能散发出优雅的魅力。
长风衣的拖地长度更是增添了气场的关键。当穿着者踏着坚定的步伐,衣摆随风飘动,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这种加长的设计不仅赋予了服装一种庄严感,更让穿着者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材质的选择和制作工艺的精湛也为这款风衣加分不少。高质量的面料使其具有良好的质感和垂坠感,穿着者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品牌对于品质的追求和对于时尚的严谨态度。
无论是走在街头还是登上舞台,这款提花枪驳领拖地长风衣都能成为你展现气场、率性与极简优雅的得力伙伴。它是时尚与个性的完美结合,让人在瞬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散发出松弛有度的飒爽和利落。
起晨:
马面裙为何在互联网火出圈?
马面裙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服饰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契丹族,在宋代得到发展,它的特点是裙门开于裙后,这在骑马或骑驴时可能会不太方便,因此契丹族将其改为开四裙门,这样在骑行时露出的小腿部分若隐若现,既具有个性又实用。
到了宋代,为了方便骑驴,女性设计了一种被称为“旋裙”的功能性裙子。这种裙子在明代得到改良,逐步形成了马面裙的样式,并在成化年间成为女性的经典服装。上至皇后,下至普通百姓都穿着马面裙,这也为马面裙的火爆提供了必要因素。
而马面裙之所以能在互联网中传播如此之快,导火索源于DIOR所发布的一款“全新廓形”裙装,引起无数国人的愤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自信,对于传统文化服饰的热爱与日俱增。同时也受到互联网平台的推广,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Cathy:
这款24年春夏新款包包采用牛仔面料拼接意大利进口细粒面牛皮打造,包包上身后中部呈现出自然垂坠、慵懒随性的机车风酷帅感,底部左右两个牛皮对称包角,设计感和耐用性UP;前幅两个拉链袋,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提升了包袋的实用性。顶部拉链闭合,安全便捷。包袋两侧BROOKLYN系列定制针扣,肩带长度可调节,可单肩,亦可斜挎。肩带顶部“小心机”加宽设计,舒适感倍增!
评价: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审题。题目明确要求写关于“品类”的文章,而不是某一单款产品。“品类”和“单款”是两个层面的概念,不能混淆。虽然有人在我提醒后进行了修改,努力让文章符合题目要求,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总的来说,大家的文章还是缺乏独特性和鲜明的个人视角。
比如其中一篇虽然尝试加入了一些历史背景,内容本身不错,但和其他文章存在共性问题:缺乏吸引人的故事。文章更像是在空洞地罗列事实、阐述道理,读起来让人觉得比较枯燥,难以引起情感共鸣,无法真正触及读者的心灵。这其实反映出作者写作技巧的不足。
我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时尚评论的确很有难度。很多人会觉得无从下笔,不知道该如何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文章的语言也可能过于刻板、缺乏鲜活感,读起来总觉得不像活生生的人在说话。但这恰恰说明了大家在写作技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知道,任何优秀的作品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它们都是作者在认真钻研、不断打磨后的结晶。
那么,一个优秀的时尚评论人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呢?
在我看来,评论人的知识体系越全面,视野就会越开阔,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更有可能写出有创新性、有见地的评论。毫不夸张地说,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时尚史、设计学、艺术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对于时尚评论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接触过的优秀评论人无一不是在这些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涉猎。
反之,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循规蹈矩,僵化的思维是很难激发出真正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评论文章的。不妨多了解一些知名评论人的成长背景和知识储备,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的,这对我们会有很大启发。
专业的时尚评论需要哪些专业基础?
1.相关专业阅读
很多优秀的时尚评论人基本都来自文学、历史、国际关系、法律等非相关专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比较博学。如果大家想走专业路线,大量的专业性阅读是不可少的。至少我从没有碰到过一个专业人士是靠“刷”手机成功的。
我给大家推荐些相关理论。因为结合理论可以说得更高阶些,也更本质些。具体的内容细节大家可以自己查资料。
(图片来源:《The Face of Fashion: Cultural Studies in Fashion》)
《The Face of Fashion: Cultural Studies in Fashion》
在推荐其他书之前,我先推荐这本书给大家。这本书是全球各大时装院校的教材之一,很受欢迎,可惜国内没有。这是时尚评论入门可以用的一本书。它不是教育如何写作的,但是普及时尚作为文化产品的科普作品。
在这里我也再提提0英文的重要性。英文看不懂,知识体系至少缺失一半,在时尚业可能缺失2/3。
欧美现在关于时尚有个新的专业叫“Fashion Studies”,就叫"时尚学"。这个专业最早是帕森斯建立的,现在更多学校建立了,创始人也是我的导师之一Professor Hazel Clark。时尚学是从交叉学科例如时尚史、设计学(设计理论),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去研究时尚。这个专业出来的人主要就是做时尚理论研究与时尚评论、时尚策展之类的工作。
2.经典理论推荐阅读
(图片来源:《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
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很流行。这本用的样本是时装杂志的文本,有中文版,大家都可以看看。
还有《服饰心理学》,也很值得一看:
The psychology of clothes, (The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library)by J. C. (Author) Flugel | Jan 1, 1950
(图片来源:《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 (The Psychology of Everything) 1st Edition》)
《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 (The Psychology of Everything) 1st Edition》, Kindle Edition by Carolyn Mair (Author) 这是最新的。
有人认为以前出版的书会不会理论已经过时了,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是19世纪的作品,但现在还在印刷。柏拉图的《理想国》现在也还在印刷流传。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现在还在流传的才是各位该看的书。新书不一定就是好书,现在大多数的书都是快餐。
康德是大家,其中一部分的贡献就是美学思想,所以时尚理论中也会经常提到他。但他的作品很难读懂,我也不太懂,还在学习中。《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与原则》、《论优美感与崇高感》等美学哲学的内容大家也可以看看,不过看不懂也正常,我也有很多看不懂。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与文化资本理论也是时尚评论经常用到的。关于他的理论,大家可以看这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30AECAM0511A7JO.html
(图片来源:《时尚的启迪:关键理论家导读》)
《时尚的启迪:关键理论家导读》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但她这里涉足的理论并不完整。
(图片来源:《Fashi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 (Dress,Body,Culture) 》)
《Fashi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 (Dress,Body,Culture) 》by Yuniya Kawamura (2005-03-02) Hardcover 这本可以作为上一本书的补充。
其实好书很多。我们有书单,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
https://mp.weixin.qq.com/s/jH1n3pnzMdXItFWBYis7Yw
我在一次活动时听奥运冠军佟文说,她唯一的天赋就是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奥运冠军那么辛苦,但要做出成绩,付出的努力肯定要超越一般人,而且方法也要用对。待在舒适圈太久,就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服装行业同样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以终为始地做一件事,过程中免不了要面对困难、挫折、质疑和压力,一个都不会少,这需要非凡的毅力。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