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全球的4大浏览器分别是谷歌的 Chrome,微软的Edge,苹果的Safari 和火狐的Firefox,这4大浏览器占了90%以上的份额。
而这4大浏览器背后,其实也是4大内核,分别是Trident(也称IE内核)、webkit、Blink、Gecko,无一例外,全是美国的。
从网页浏览行为来看,浏览器内核是解析网页的工具,通过“ 排版引擎 ” 和 “JavaScript 引擎 ”,将文本标记,解析成精美的网页,内核才是核心。
至于浏览器,形象的来讲,只是给内核套一个壳,加上一些其它功能,浏览器的核心还是内核。
但也因为内核有多个,大家的标准多多少少还是稍有不同的,所以大家在解析同一网页时,使用不同的浏览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那就是大家的排版可能不一致,甚至有些网页,在某些浏览器中,会显示“乱码”一样。
不过,好消息是近日谷歌、微软、苹果和 Mozilla 基金会联手了,这可是首次了,4家宣布共同努力提高浏览器的互操作性。
其实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4大巨头表态,要确保 Chrome、Edge、Safari 和 Firefox 这4大浏览器,给所有用户,提供同样可靠和一致的 Web 体验,同一网页,用这4种浏览器浏览,都会是同样效果,不会再有“乱码”等等情况出现。
事实上,在2021年的时候,谷歌和微软就联手了,双方合作推出了 Compat 2021 标准,让双方的浏览器提供一致的WEB体验。
而这个Compat 2021 标准涉及的东西比较多,差不多囊括了网页上的所有显示元素,比如Dialog Element(对话框元素)、滚动条控件、表单控件等等。
当时苹果、火狐没有加入进来,而今终于苹果、火狐也加入进来了,4大浏览器齐聚首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浏览器,均使用的是前面所讲的4大内核,而这4大厂商更多的也是从内核入手,所以国产浏览器样,也一样可以享受到这一波技术红利。
明:本栏目所使用的素材都是凯哥学堂VIP学员所写,学员有权匿名,对文章有最终解释权;凯哥学堂旨在促进VIP学员互相学习的基础上公开笔记。
关于乱码问题的解决
会有乱码现象,其实就是因为字符集编码不一致的问题,就好像中国人和外国人谈话一样,互相不懂对方在说啥。字符集编码也是如此,本来就是一段GBK编码的文字,却要用utf-8的编码格式去解码,就当然是鸡同鸭讲会出现乱码啦,这个时候就得使用GBK编码的格式去解码才不会出问题。如果互相都是使用的GBK编码后,那就像中国人和中国人都说普通话一样,就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这样才不会出现乱码。
在web开发中,请求或响应数据时出现乱码,往往就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编码不一致的问题所导致的。
不过在介绍如何解决乱码的问题前,我们先看看HttpServletRequest中关于获得表单数据的一些方法,虽然在上一篇也介绍了使用方式,不过关于乱码和拿到具体的值这方面没有涉及到:
获得和设置表单数据方法(如果是上传文件的话则无法获取文件中的数据):
既然和表单有关,那么就得先写一个简单的html表单代码,我们可以在Eclipse中创建一个html文件:
可能使用Eclipse编写HTML的代码不太方便,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个专门编写html代码的工具来编写Eclipse里已经创建了的html文件,我这里使用HBuilder作为示例:
1.复制Eclipse中的html文件所在目录的路径:
2.在HBuilder中点击文件,然后选择打开目录把复制的文件路径粘贴进去,并为这个工程起一个新的名称:
工程目录如下:
如图,可以看到index.html已经在这个工程下了,我们可以在HBuilder中编辑这个html文件,编辑的内容会同步到Eclipse,因为它俩访问的都是同一个目录同一个html文件。
3.我在HBuilder编辑的代码如下:
4.再看看Eclipse发生了什么:
可以看到代码是同步的。
浏览器运行结果:
以下使用实际代码演示常用的几个获得表单数据的方法,代码示例:
在Eclipse中执行html文件,Eclipse有一个内置的浏览器:
如果要在其他的浏览器则需要使用这个URL地址:
http://localhost:8080/TestResponse/index.html
不要直接在HBuilder中运行这个html文件,因为它的URL是指向HBuilder的工程路径的。
控制台打印结果:
如图,可以看到我们将所有的值都获得到手了。
获得表单数据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当你需要获得一个属性的值时,如果得到的结果为null,那么就是因为表单数据中并没有这个属性的存在。例如我获得一个不存在的属性:
控制台打印结果:
可以看到结果为null,所以当你获得表单数据进行某些操作时,出现了空指针异常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代码上写错了获得了一个不存在的属性。
如果表单数据中的某个属性值没有写,那么获得的将是一个空字符串,而非null,例如:
控制台打印结果:
如图,并没有打印null,而是打印空白,这个空白就是一个空字符串:’’
会出现乱码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法:
现在我们修改一下代码把表单提交的方法改为post,再运行一次,看看控制台的打印结果,html代码示例:
Java代码示例:
提交的表单:
控制台的打印结果:
可以看到控制台中的打印结果出现了不能识别的字符,解决方法很简单,使用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方法,设置表单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格式即可:
运行结果:
注意:除了在Java代码中需要设置编码格式,在html文件中也要设置好编码格式,如果html中不设置编码格式的话,即便在Java代码中使用了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方法设置了也没有用,所以这是双向的,例如我把html文件中设置编码格式的标签给删掉:
可以看到在网页上显示都是乱码(这是因为Eclipse内置的浏览器原因,一般市面上的浏览器提前预设了字符编码,所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控制台打印结果:
果然出现了不能识别的字符,所以html文件也是需要设置好编码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下面来看看浏览器的地址栏中为什么能够显示中文:
这其实是因为浏览器转码了,可以把这个URL复制到记事本中:
可以看到是一堆的编码,并没有显示中文,所以实际上浏览器就是把这个编码给转换成了中文而已。
只要不属于128个字符内的字符,在地址栏中都会转换成这种格式的编码,这些编码格式是采用的16进制的编码格式,以上面这文本示例编码对应的中文:
如图,每一个16进制编码都是以%开头,这是utf-8编码的中文,所以一个中文字对应3个16进制编码。
如果是GBK编码格式的中文则是一个中文字对应2个16进制编码,但是GBK编码格式转换成的16进制编码不能被浏览器转换,会仍然显示着16进制编码:
中文字对应的16进制编码:
如图,GBK编码格式的中文字和utf-8编码的中文字不一样,是2个16进制编码对应一个中文字。
关于客户端请求数据方面的乱码情况就介绍这么多,另外响应数据中出现乱码的情况和解决方法在介绍HttpServletResponse方法部分进行说明。
思维导图:
HttpServletResponse中的方法
HttpServletResponse接口类型的对象是封装服务端响应数据的,所以这个对象中的方法都是与响应数据相关。以下罗列一些常用的方法:
下面使用实际的例子,演示以上方法的使用方式:
编辑响应头一类的方法:
代码示例:
在服务端设置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是很有必要的,这么做同样的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乱码的问题。例如以下这个示例,我不设置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并输出一段中文,看看会发生什么,代码示例:
运行结果:
如图,可以看到,没有设置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的话,输出中文就会无法被识别。
这种问题设置一下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就好了,但是服务端设置的编码格式,要与浏览器端的编码格式对应上,如果不对应的话仍然会是乱码,代码示例:
运行结果:
添加新的响应头数据:
代码示例:
打开TCP/IP Monitor窗口,可以看到以上代码添加进响应头的数据:
获得设置的响应头信息:
代码示例:
控制台打印结果:
修改响应头信息:
代码示例:
TCP/IP Monitor窗口:
总结:
解决客户端表单提交数据乱码的问题,需要使用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方法,设置好与客户端对应的编码格式。
解决服务端响应数据乱码的问题,则使用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方法,设置好对应的编码格式。
HttpServletRequest是封装请求数据的对象,所以它的方法都是与客户端请求信息相关的。
HttpServletResponse是封装响应数据的对象,所以它的方法都是与服务端响应信息相关的。
乱码是我们在程序开发中经常碰到且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我们在做javaweb开发,如果我们没有清楚乱码产生的原理,碰到乱码问题了就容易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乱码主要出现在两部分,如下:
第一,浏览器通过表单提交到后台,如果表单内容有中文,那么后台收到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乱码。
第二,后端服务器需要返回给浏览器数据,如果数据中带有中文,那么浏览器上可能会显示乱码。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乱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乱码问题。
这里又分为get请求和post请求。
get请求
get请求,请求参数中带有中文,后台接收会出现乱码,原因是tomcat默认编码是“ISO-8859-1”,所以tomcat会使用“ISO-8859-1”对中文进行编码,该编码不支持中文,所以后台接收到就乱码了。解决方式有两种。
post请求
post请求,出现乱码的原因同get请求,解决方式比较简单,如下: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设置请求参数的编码格式为“utf-8”,这样就不会有问题了。
后端返回数据给浏览器,一般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response.getOutputStream(),一种是response.getWriter()。
两者区别以及使用规则
因此,调用requonse.getWriter()方法时可实现文本字符串数据输出,调用response.getOutputStream()方法可现实字节流数据的输出。所以,如果要输出图片等二进制数据时,需要使用response.getOutputStream。
注意,getOutputStream()和getWriter()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会抛出”getWriter()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for this response“异常。
区别讲完了,下面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实践分析下乱码产生的原理。
response.getOutputStream().print()
返回英文数据就不说了,没什么问题,看下返回中文是什么效果;
@RequestMapping("/helloworld.do")
public void helloworl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getOutputStream().print(str);
}
结果如下:
分析:
OutPutStream是输出二进制数据的,所以需要对字符串改成二进制输出,Tomcat使用的是"ISO8859-1"编码对其进行转换,而中文对”ISO859-1“不支持,所以就抛异常了。
response.getOutputStream.write()
同样的,我们再来看下输出中文会怎么样。
@RequestMapping("/helloworld.do")
public void helloworl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getOutputStream().write(str.getBytes());
}
页面输出结果如下:
涓浗鍔犳补锛屾姹夊姞娌�
分析:
在java中,String的getBytes()方法是得到一个操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的字节数组,我电脑的系统是macos,默认编码格式是utf-8,返回给浏览器是utf-8编码格式的字节数组,但是浏览器默认是"gbk"编码解析,所以就乱码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换成“gb2312”编码(gb2312编码是gbk编码的一种)试试呢?
@RequestMapping("/helloworld.do")
public void helloworl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getOutputStream().write(str.getBytes());
}
页面输出: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原理我们弄清楚了,但是在项目开发中,我们需要编码统一,最常用的就是中文字符编码"UTF-8",可是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直接response.getOutputStream().write(str.getBytes("utf-8"));肯定会乱码,我们需要用某种方式,告诉浏览器,你要用我指定的“utf-8”编码接受我返回的中文。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这样就完事了,看看效果吧。
@RequestMapping("/helloworld.do")
public void helloworl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response.getOutputStream().write(str.getBytes("utf-8"));
}
页面输出: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getWriter()
前面已经总结过了,response.getWriter()跟response.getOutputStream()不一样,outputStream是输出二进制的,writer是输出字符串的。response.getWriter()输出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print(),一种是write(),其实两者在处理乱码这一块没有什么区别,就不分开讲述了。
示例:
@RequestMapping("/helloworld.do")
public void helloworl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getWriter().print(str);
}
页面输出:
?????????
分析:
同样的,Tomcat默认的编码是ISO 8859-1,当我们输出中文数据的时候,Tomcat会依据ISO 8859-1码表给我们的数据编码,中文不支持这个码表呀,所以出现了乱码。
这个时候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又派上用场了。
@RequestMapping("/helloworld.do")
public void helloworld(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response.getWriter().print(str);
}
页面输出: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在这里,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做了两件事,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和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具体就是,第一,输出中文”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时候,对中文进行”utf-8“编码;第二,告诉浏览器,你也要用"utf-8"来显示我返回的中文。
对于springMVC项目,如何解决乱码问题呢?项目中一般会在web.xml中配置编码过滤器。配置如下:
<filter>
<filter-name>encoding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encoding</param-name>
<param-value>UTF-8</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forceEncoding</param-name>
<param-value>true</param-value>
</init-param>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encoding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这样能保证请求的参数按照指定的编码格式进行编码,简单翻看下过滤器源码如下: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FilterInternal(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filterChain)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if (this.encoding != null && (this.forceEncoding || request.getCharacterEncoding() == null)) {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this.encoding);
if (this.forceEncoding) {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this.encoding);
}
}
filter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
}
代码中有两处重要的地方值得注意,分别是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this.encoding);和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this.encoding);前者表示我们对请求过来的参数使用指定的"utf-8"进行编码,后者便是,返回给浏览器时,后端返回字符的编码是“utf-8”。
好了,经过以上分析是不是乱码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只要明白其中的缘由,解决起来就是一行代码或者几行配置的事儿了,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不妨点赞支持一下?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