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这篇是我们正式开篇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 HTML。
我猜屏幕那一边的你估计会说:“HTML 我很熟悉了,每天写,这不是初级程序员才学的内容
么,这我还能不会吗?”
其实在我看来,HTML 并不简单,它是典型的“入门容易,精通困难”的一部分知识。深刻理
解 HTML 是成为优秀的前端工程师重要的一步。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到了,HTML 的标签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 head 里面的元信息类标
签,又比如 img、video、audio 之类的替换型媒体标签。我今天要讲的标签是:语义类标签。
语义类标签是什么,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语义类标签也是大家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类标签,它们的特点是视觉表现上互相都差不多,
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表示了不同的语义,比如大家会经常见到的 section、nav、p,这些都是
语义类的标签。
语义是我们说话表达的意思,多数的语义实际上都是由文字来承载的。语义类标签则是纯文字
的补充,比如标题、自然段、章节、列表,这些内容都是纯文字无法表达的,我们需要依靠语
义标签代为表达。
在讲语义之前,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语义。
现在我们很多的前端工程师写起代码来,多数都不用复杂的语义标签, 只靠 div 和 span 就能
走天下了。
这样做行不行呢?毫无疑问答案是行。那这样做好不好呢?按照正确的套路,我应该说不好,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答案其实是好。
这是因为在现代互联网产品里,HTML 用于描述“软件界面”多过于“富文本”,而软件界面
里的东西,实际上几乎是没有语义的。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购物车功能,我们一定要给每个
购物车里的商品套上 ul 吗?比如说,加入购物车这个按钮,我们一定要用 Button 吗?
实际上我觉得没必要,因为这个场景里面,跟文本中的列表,以及表单中的 Button,其实已
经相差很远了,所以,我支持在任何“软件界面”的场景中,直接使用 div 和 span。
不过,在很多工作场景里,语义类标签也有它们自己无可替代的优点。正确地使用语义标签可
以带来很多好处。语义类标签对开发者更为友好,使用语义类标签增强了可读性,即便是在没
有 CSS 的时候,开发者也能够清晰地看出网页的结构,也更为便于团队的开发和维护。除了
对人类友好之外,语义类标签也十分适宜机器阅读。它的文字表现力丰富,更适合搜索
引擎检索(SEO),也可以让搜索引擎爬虫更好地获取到更多有效信息,有效提升网页的搜
索量,并且语义类还可以支持读屏软件,根据文章可以自动生成目录等等。不过,不恰当地使
用语义标签,反而会造成负面作用。这里我们举一个常见的误区作为例子。我们都知道 ul 是
无序列表,ol 是有序列表,所以很多接触过语义这个概念,半懂不懂的前端工程师,特别喜欢
给所有并列关系的元素都套上 ul。实际上, ul 是长成下面的这种样子的 (以下来自 HTML 标准)。
I have lived in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ul 多数出现正在行文中间,它的上文多数在提示:要列举某些项。但是,如果所有并列关系都
用 ul,会造成大量冗余标签。错误地使用语义标签,会给机器阅读造成混淆、增加嵌套,给
CSS 编写加重负担。所以,对于语义标签,我的态度是:“用对”比“不用”好,“不
用”比“用错”好。当然了,我觉得有理想的前端工程师还是应该去追求“用对”它们。
与 JavaScript 这样严格的编程语言相比,HTML 中语义标签的使用更接近我们平常说话用的
自然语言。我们说话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措辞,语义标签的使用也是一样。下面,我挑选了几种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语义标签使用场景,来为你介绍一下。
作为自然语言延伸的语义类标签其实语义问题不仅仅属于理科,它还是个文科问题。所以我们
这里讲语义标签的使用的第一个场景,也是最自然的使用场景,就是:作为自然语言和
纯文本的补充,用来表达一定的结构或者消除歧义。
我们先来看看“表达一定的结构”这个场景。在日语中,有一个语法现象叫做:ルビ,它的读
音是 ruby(著名的 ruby 语言就是据此命名的),它中文的意思大约类似于注音或者意思的注
解,它的形式可以看下图:图中的例子选自动画片《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第二季第一话。图中
把 teleport 放在空间移动上方的用法,就是日文中 ruby 的用法。“空间移动”是动画中白井
黑子的技能,这里动画字幕上写的是“空间移动”,动画里的台词则用了英文发
音“Teleport”,这里就形成了一个使用
ruby 的场景。ruby 的这个形式,在中国的网友中间最近被玩出了新花样,比如表情包。
有时候微信聊天,不能用 ruby 这样的东西真的是好急啊,只好用括号代替,效果真是差了不
少。在 HTML5 中,就引入了这个表示 ruby 的标签,它由 ruby、rt、rp 三个标签来实现。
所以说,这些情况里存在的语义,其实原本就存在了,只是我们用纯文字是没法表达的,
HTML作为一种“超文本”语言,支持这些文字表达就是必要的了。还有一种情况是,HTML
的有些标签实际上就是必要的,甚至必要的程度可以达到:如果没有这个标签,文字会产生歧
义的程度。
这里我们可以介绍一下 em 标签。
我们看看这句话,
1. 今天我吃了一个苹果.
再比如:
昨天我吃了一个香蕉。
今天我吃了一个苹果。
看上去它很清楚,但是实际上,这句话放到不同上下文中,可能表达完全不
同的意思。
昨天我吃了两个苹果。
今天我吃了一个苹果。
试着读一读,这两段里面的“今天我吃了一个苹果”,你是不是发现读音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不仅仅是读音,这里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前一段中,表示我今天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后一段中,则表示我今天只吃了一个苹果,没有多吃。
当没有上下文时,如何消除歧义呢?这就要用到我们的 em 标签了。em 表示重音:
通过 em 标签,我们可以消除这样的歧义。
一些文章常常会拿 em 和 strong 做对比,实际上,我们只要理解了 em 的真正意思,它和
strong 可谓天差地别,并没有任何混淆的可能。
作为标题摘要的语义类标签
介绍完自然语言的语义场景后,我想介绍的另一个语义重要使用场景,就是文章的结构。中国古
代小说就形成了“章 - 回”的概念,西方的戏剧也有幕的区分,所以人类的自然语言作品也是如出一辙。
HTML 也应该支持这样的需求。HTML 语义标签中,有不少是用于支持这样的结构的标签。
语义化的 HTML 能够支持自动生成目录结构,HTML 标准中还专门规定了生成目录结构的算
法,即使我们并不打算深入实践语义,也应该尽量在大的层面上保证这些元素的语义化使用。
首先我们需要形成一个概念,一篇文档会有一个树形的目录结构,它由各个级别的标题组成。这
个树形结构可能不会跟 HTML 元素的嵌套关系一致。
这段 HTML 几乎是平铺的元素,但是它的标题结构是:
HTML 语义
弱语义
今天我吃了一个 <em> 苹果 </em>。
今天我吃了 <em> 一个 </em> 苹果。
例如:
刚发现,HTML第四章节没有说删除线的标签,趁着马上要12点的时候,赶快将删除线标签补上。
删除线标签使用 <del>和<s>, 不用多说,一般用的多的就是<del>
先上效果:
然后看下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 = "en">
<title>我是江湖最后的大佬</title>
<body>
<br />
<h>我是一个<del>删除线</del>的人</h>
<br />
</body>
</html>
然后我们用下<s>,效果是一样的
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 = "en">
<title>我是江湖最后的大佬</title>
<body>
<br />
<h>我是一个<s>删除线</s>的人</h>
<br />
</body>
</html>
看看效果:
删除线说完了,还没有说下划线。下划线是用<ins>和<u>标签来实现的。
先看看效果:
然后看下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 = "en">
<title>我是江湖最后的大佬</title>
<body>
<br />
<h>我是一个<ins>下划线</ins>的人</h>
<br />
</body>
</html>
再使用<u>来试下:
看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 = "en">
<title>我是江湖最后的大佬</title>
<body>
<br />
<h>我是一个<ins>下划线</ins>的人</h>
<br />
<h>我是一个<u>下划线</u>的人</h>
</body>
</html>
再看看效果:
都是一样的展示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
接着,我们学习下<div>和<span>标签的功能
<html>
<head>
<title>这是网页标题</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这是关键字"/>
<link href="css文件路径" rel="stylesheet"/>
<link rel="shortcut icon" href="favicon.ico"/>
</head>
<body>
</body>
</html>
标签 | 含义 | 常用属性 |
a | 超链接 | href / target / title |
img | 图片 | src / alt / title / width / heiht |
h1-h6 | ||
p | ||
br | ||
hr | ||
em | ||
strong | ||
i | ||
span | ||
div |
ID | CLASS | 标签 |
100 | 10 | 1 |
样式 | 含义 | 属性值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