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ego
转自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去电影院看《阿凡达2》之前,我先带孩子重温了第一部。当年深深震撼我们的特效、战斗、人物造型,在孩子眼中都成了“一般般”,确实他们成长过程中看过的电影、动画片、纪录片都太过优秀,反而他对一些大人容易忽视的问题更感兴趣:
“潘多拉星球存在吗?”
“地球上为什么很难看到蓝色、紫色的植物?”
“阿凡达在哪拍摄的,场景是真的吗?”
“纳美人比人类高这么多,有这么高的演员吗”
……
▲我在清迈看泰语字幕的阿凡达2
平时我会经常和儿子一起看电影,我发现孩子们其实特别适合看科幻类作品,文学也好电影也好,因为科幻与孩子的好奇心天然契合。
孩子们很喜欢追问关于存在、人类、世界、宇宙等有着哲学色彩的问题,而科幻的内核就是对这些终极问题的探究。
科幻并不仅仅是预言未来,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与环境,提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领域可能出现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对人类现状、人类前途、人类命运,进行严肃的探索与思考。
同时,科幻也满足了孩子们对世界的想象力。刘慈欣讲过:“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而科幻小说则以文学的名义,完成了想象力的使命。”
另外,科幻故事还涉及很多科学知识,对于增加孩子的科学素养也起着积极作用。
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不能晚于11岁。”这几年,因为刘慈欣和《三体》,中国也掀起了不小的科幻热,并且也进行了影视化,这一次,我们特别整理出了一份科幻影单分享给大家。
科幻电影(Science fiction film)广义上指的是以建立在科学技术背景上的一类虚构电影,涵盖了未来世界、太空探索、外星生命以及人和机器的关系。
科幻电影算是起步较晚的门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才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后来几十年里飞快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图像技术,才实现了作者们那些天马行空的创作灵感,最后呈现给观众无比震撼的沉浸式体验。
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
- 欢迎加入天使爸原版大家庭粉丝福利群-
本群为天使爸官方为天使爸粉丝提供的学习交流群,分享学习资源、还有丰富福利活动及大咖讲座可期待!
扫描下方企业微信加入福利群,解锁更多福利吧!
16 Jan. 2022
1月24号鼠年除夕还有15天,大家第一反应是:终于要休假了。
但放年假真的有那么爽吗?
得了吧!长途奔赴,四处游走,听父母讲座,听亲戚开会,起得比上班早,走得比出差勤,这是过年啊?怎么感觉是在“过劫”。
全年假期总共就没多少,最长的一个假比上班还累。
如何享受完美假期,让年假成为正儿八经的休假?
请收下这份融合心理学、佛学、物理学、社会学多领域知识点的——《春 节 渡 劫 指 南》,让你休一个真正的年假~
回家渡劫入门秘籍
敷衍力,是继执行力、钝感力后,当代年轻人最需掌握的核心能力。
如何让父母理解信用卡不是高利贷,花呗不是裸贷?
不是向父母讲解经济学原理,也不是掐掉家中的网线,而是修炼自身敷衍的能力。
敷衍力,并非一问三不知的不攻自破,而是使语言体系自动形成逻辑闭环的装傻充楞。
当父母用新闻里的血腥画面警告你“晚上打滴滴会被劫持”,“吃外卖会得胃癌”你不能说“小概率事件不要太夸张”。
这样的敷衍太直接。
你要学习敷衍力十级的前辈鲁大师,把自身修炼成话题终结者——
隔壁孩子月收十万,您家孩子没那能耐;
看你表姐早早结婚,非我不想条件有限。
快去找个稳定工作,竞争太强实力太差;
亲戚面前多多讲话,渴望交流无从下口。
当父母发觉这话接不下去,轻则每次跟你聊天都会陷入巨大痛苦,重则怀疑人生,此为一劳永逸大法。
一到过年这个新旧交替的神圣时刻,总有诡异之事发生。
亲朋好友仿佛都被雷劈中,纷纷失忆。
不分青红皂白的寒暄话术,让你时刻怀疑身处时间静止的虫洞:
——一年不见又长高了。
——是啊哈哈哈,不出意外明年该2米了。
当你感觉自己成为局外人,在一旁如坐针毡,尴尬无比。
那就对了!周围人在复读文艺的路上玩得风生水起,只有你还蒙在鼓里。
我们倡导,用解构文学创作的专业度来对付与亲戚思想壁垒上的层层沟壑,复读就完事了!
下面请开始你的表演。
亲戚:女孩子早点结婚好。
你:对,最晚不能超过30周岁。
亲戚:你这份工作啊,虽然暂时看起来不错,但是不稳定。
你:对,我明年就准备跟您女儿一样考公务员。
亲戚:高三得抓紧读书了,别再玩了。
你:确实,考不上好大学长大没出息。
直到亲戚内心只剩一句PS:怎么话全让你说了?
回家渡劫进阶秘籍
对于过节来说,一百顿大鱼大肉也抵不过睡个好觉。
和父母之间生物钟的不统一性将是你舒适过年最大的槛。
清晨七点呼你吃饭的分贝指数,在五分钟内飙升10倍。
3D立体环绕式的锅碗瓢盆二重奏,击败一切回血机会。
在父母眼里,7:01等于快8点,如同二踢脚一般的催促速度,不给你一丝反应机会。
是时候行动了。
趁父母不备,在客厅里公放“我和你荡秋千”,等到他们情不自禁哼唱之际,立马给他们的手机安上K歌软件。
趁父母不备,抱着手机发出嘎嘎大笑,当你妈的注意力被你吸引,“看啥这么高兴”就是你将他们同化的最好时机。
甭管是什么欢乐斗地主还是什么开心消消乐,带父母玩上两局,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承认“手机真好玩”。
他们在游戏中陶醉,你在睡梦中无畏。让你的家庭从一个人不吃早饭,到一家人不吃早饭。
遇见第一次为人父母的不怕,巧了!
咱这不也是第一次当人儿女!
初级指南是防守,进阶指南是进攻,不然真没法打败父母的神逻辑。
我:妈妈我难受。我妈:玩手机玩的。
我:妈,我失眠,要换个枕头。 我妈:玩手机玩的。
神逻辑!我妈手里的手机说明书里应该有这么一栏:
——产品:手机
——不良反应:上火,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肩周炎,消化不良,无力,眩晕,呕吐.......
咋办?说出你的心里话来!
你妈:别出门见网友,网上都是骗子。
你:丢传销混进老年广场舞的新闻到家族群里——跳广场舞的也都是骗子。
你妈:一双球鞋上千块,咱们家很有钱吗?
你:指指墙角堆积成山的保健品——起码有好几千放过期了。
既然耳根无法清净,来吧,不就是偏激嘛,来互相伤害!
当亲戚在暗搓搓地比较子辈间谁更有出息长进,常年行走在钢筋水泥间的你两袖清风,最大的排面是你的头脑。
放假前请设计喝一杯奶茶,把PS好工资条发到家族群,工资数减半,这叫互联网寒冬,身处裁员边缘自身难保,所以各位亲戚的娃今年压岁钱一分也没有;
都市格子间里找对象可能性为零,要求父母和亲戚假期每天安排两个相亲对象,完成不了KPI,婚期还得往后拖;
一进大舅家门口,二话不说抓住表妹就问,找工作没?考不考研?然后目送他们落荒而逃。
别等亲戚开启教育模式,先把自己变为唐僧,主动出击,强势反击,KO!
回家渡劫无敌秘籍
要想平安渡劫,和父母不发生任何矛盾,除非你不犯任何错误。 但只要是人,难免有失误,所以终极办法只有一个——
租一个AI机器人代替自己回家过年。
提前设置好微笑参数,输入劳动技能,让AI与父母和谐相处,你去好好享受你的完美假期。
但这个方法有一漏洞。
美的最近拍了一部微电影,让大家看看追求零代沟会造成怎样恐怖的结局:
https://v.qq.com/x/page/g3045trrvgw.html
这不是科幻,这是每年春节都在上演的现实。
不知哪一年,父母可能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懂事了。
不顶嘴了,不争辩了,不惹事了,不出格了,不报忧了,也,不报喜了。
终于像邻居家阳光优秀的孩子了。
这不是孩子懂事了,是意识到沟通是徒劳,将自己的心门关闭了。
他们也想找个不设防的人倾诉,明明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什么要假装那么完美?
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已经在心里指责自己无数次了。
过年回家更需要的,其实是安慰。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处处得体”的人工智能。不要让在外面假装了一年得孩子,回家后继续假装。
我原本以为,“家”是最不需要假装的地方。
但现在发现,“家”是我最常假装强大的地方。
真心希望父母能够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他们值得,也需要。
者 | 叶青
编辑 | 黄月
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们关注的话题是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暂停征稿以及《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回顾家暴经历。
《克拉克世界》是全球最知名科幻月刊之一,创刊于2006年,曾先后刊登过凯瑟琳·瓦伦特(代表作《环游精灵国度的女孩》)、彼得·沃茨(代表作《盲视》)以及杰夫·范德米尔(代表作《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等科幻作家的作品,并3次获得雨果奖最佳半职业杂志奖项。
直到不久前,《克拉克世界》仍是为数不多依然接受公众投稿并支付稿费的科幻杂志之一。为何突然暂停征稿?《克拉克世界》创刊编辑尼尔·克拉克在个人博客发布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A Concerning Trend)一文,解释说,原因是近期杂志收到了太多AI生成的文章,导致审核工作几乎无法进行,无奈之下只能暂停征稿工作。
克拉克本周接受采访时说,在正常情况下,杂志通常每月会收到1100份投稿,稿件采纳后,会以12美分/单词的价格向作者支付稿费。在这上千份投稿中,通常会有大约10篇涉嫌抄袭他人作品的投稿。但自从ChatGPT火起来,有网红宣称“用AI写文章向杂志投稿是搞快钱的好办法”,一时间AI生成的投稿蜂拥而至,光是今年1月杂志就拒绝了100篇作品,并禁止其作者再次投稿。这个数字似乎还在增长——2月还没过完,杂志已经收到了超过700份投稿,而其中有500篇都是AI生成的作品。“这个情况不会自己突然消失,而我目前没有解决办法,”卡拉克在博客中写道。
ChatGPT是目前较为成熟的AI聊天机器人,用户可以通过指令要求它进行写作,这一点引发了作家群体关于技术可能某一天会占领文学世界的担忧。但在科幻杂志《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Asimov’s Science Fiction)编辑希拉·威廉姆斯(Sheila Williams)看来,至少在科幻写作领域,作家们尚不必担心自己的饭碗。威廉姆斯在《纽约时报》的访谈中表示,她收到的AI生成作品全都用了《最后的希望》(The Last Hope)这个标题,且大部分投稿人很显然既不知道该怎么讲好故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地利用AI。
“这些文章读起来根本不通顺,总是会有一两处很奇怪的差错,让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机器写的,”威廉姆斯解释道,并补充称和《克拉克世界》一样,这些用AI作品投稿的作家会被杂志永久拉黑,因为她“不想读机器人写的故事”,“我想读的是诞生自实际经验与想象的故事,它们应该要拥有自己的脉搏。”
威廉姆斯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借用聊天机器人作为作品中“搞怪的”一部分是可行的,但可惜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年轻作家目前还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替换,这只是一个顾虑,AI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之路要走,它们还没有成为我们的主人。”
近日,《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罗琳的播客节目《JK·罗琳的女巫审判》上线。在节目中,罗琳回顾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其中就包括她如何小心翼翼地从前夫手中“每天几页地取回《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
据罗琳回忆,当时她一边怀着女儿一边写作,因为无法再容忍前夫的家庭暴力,决心要与他离婚。但在这之前,她需要拿回被前夫藏起来的手稿。“他不蠢,我觉得他察觉到(我想离婚)了,或者有所猜测。当时家里气氛非常压抑,很吓人,”罗琳说,“他知道这份手稿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所以他把它藏了起来,把它当作他的人质。而当我下定决心要离开他的时候,为了防止他发现,我每天都会取走几页手稿,带去工作的地方复印。日复一日,一页接着一页,一份影印的手稿逐渐成形了。”
罗琳认为若是自己没有“成功偷运”手稿,前夫会把它们通通烧掉或以此来威胁她,对当时的她来说,除了女儿以外,这份手稿就是她最珍贵的东西。罗琳曾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中公开了遭遇家庭暴力的经历,她的前夫不久后接受采访称说自己并没有虐待过罗琳,但承认曾扇过她巴掌,还表示“我并不后悔”。
在第二集节目中,主持人梅根·菲尔普斯-罗珀(Megan Phelps-Roper)谈到了《哈利·波特》刚问世时曾遭到基督教福音派群体抨击的经历,“作为一名作家,你似乎很清楚地意识到,在面临道德问题时,人们总是会采用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即便是在你的书中,也有很明显的好坏之分,你该如何分辨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
“黑白分明的思维确实很吸引人,”罗琳回答道,像是在回应围绕着她的诸多指控,“这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安全的。无论任何事,只要走上极端,你都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你会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社群。而我的感受是,当我们对某事感到确定时,恰恰是我们该怀疑自己的时候。同理,当我们肾上腺素狂飙,决定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时,也应该停下来质疑自己。许多人把这种冲动误认成了内心的声音,在我的世界观里,内心的声音往往小声且不自信,通常是在对你说‘再想想看,往更深一层看,从另一个角度考虑’。”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3/02/23/technology/clarkesworld-submissions-ai-sci-fi.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3/feb/21/sci-fi-publisher-clarkesworld-halts-pitches-amid-deluge-of-ai-generated-stories
http://neil-clarke.com/a-concerning-trend/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books/news/jk-rowling-harry-potter-husband-podcast-b2286339.html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books/news/jk-rowling-witch-trials-podcast-transphobia-b2286170.html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