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阳康后最想看阿凡达?9部亲子科幻电影,打开格局刷新想象,全家躺床上看



使爸

你们阳康了吗?第一件事做了什么?最近朋友圈里阳康的伙伴们,纷纷晒出了阿凡达第二部《水之道》的电影票。


《阿凡达1》上映于2009年,我还记得那是北京最冷的冬天,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户外几百人排队买IMAX电影票的火爆场景。十三年后终于等来了《阿凡达2》,我决定带着7岁的儿子去电影院找青春。


作者:Diego

转自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去电影院看《阿凡达2》之前,我先带孩子重温了第一部。当年深深震撼我们的特效、战斗、人物造型,在孩子眼中都成了“一般般”,确实他们成长过程中看过的电影、动画片、纪录片都太过优秀,反而他对一些大人容易忽视的问题更感兴趣:


“潘多拉星球存在吗?”

“地球上为什么很难看到蓝色、紫色的植物?”

“阿凡达在哪拍摄的,场景是真的吗?”

“纳美人比人类高这么多,有这么高的演员吗”

……


▲我在清迈看泰语字幕的阿凡达2


平时我会经常和儿子一起看电影,我发现孩子们其实特别适合看科幻类作品,文学也好电影也好,因为科幻与孩子的好奇心天然契合。


孩子们很喜欢追问关于存在、人类、世界、宇宙等有着哲学色彩的问题,而科幻的内核就是对这些终极问题的探究。


科幻并不仅仅是预言未来,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与环境,提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领域可能出现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对人类现状、人类前途、人类命运,进行严肃的探索与思考。


同时,科幻也满足了孩子们对世界的想象力。刘慈欣讲过:“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而科幻小说则以文学的名义,完成了想象力的使命。”


另外,科幻故事还涉及很多科学知识,对于增加孩子的科学素养也起着积极作用。


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不能晚于11岁。”这几年,因为刘慈欣和《三体》,中国也掀起了不小的科幻热,并且也进行了影视化,这一次,我们特别整理出了一份科幻影单分享给大家。


科幻电影(Science fiction film)广义上指的是以建立在科学技术背景上的一类虚构电影,涵盖了未来世界、太空探索、外星生命以及人和机器的关系。


科幻电影算是起步较晚的门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才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后来几十年里飞快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图像技术,才实现了作者们那些天马行空的创作灵感,最后呈现给观众无比震撼的沉浸式体验。


优秀的科幻电影并不少,但大多数科幻电影本不是专门为孩子所创作的,所以,看到影单最后,请不要为没有《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沙丘》等被封神的科幻大片而困惑,因为这是一个从孩子视角做出的影单,小观众的年龄、认知和文化接受能力,是我们重要的考量因素,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庞大的世界电影榜单里缩小了范围

以下是9部适合孩子(小学生及初中生)看的科幻电影,希望透过这些电影,孩子们可以感受冒险、幻想、惊奇,唤起对科学的探索,还有对人类未来的深情展望。体验科幻的魅力,越早越好!

TIPS:
每一部科幻电影,首先都有一个科幻的设定,也就是虚构的世界观,这也是科幻电影最重要的部分,区别于其它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

家长带孩子去欣赏一部科幻电影,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电影里虚构的世界,有哪些让人惊讶的设定,哪些是从没见过的,哪些是自己喜欢的,思考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就被彻底打开了。


《外星人 E.T.》
史上最温情的科幻片,经久不衰

上映:1982年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豆瓣:8.6
适龄:5岁+

科幻设定:

E.T.的创意来自斯皮尔伯格自己的经历,他14岁时父母离婚,他想象出来一个不存在的朋友,以及一起发生的各种冒险故事。场景就在身边,学校、卧室、树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内容介绍:

一队外星人到地球上来做科考活动,其中一个居然掉队了!后来,掉队的外星人遇见了小男孩艾利奥特。艾利奥特给外星人取名叫做“E.T.”,他们开始一起玩耍,从家里的工棚到卧室,再到万圣节游行,两“人”的思想产生了联系,还成为了好朋友。


艾利奥特和朋友们为了帮助E.T.回家,与医生、特工、警察斗智斗勇,在被大人们前后堵截的情况下,E.T.使用自己的超能力让所有自行车都飞到了天上,一起朝着森林进发。

最后,E.T.在森林里用发光的手指点在埃利奥特的额头上说:“我就在这里”,说完走进太空船离开了,屏幕上留下了一道彩虹。


这部电影留下了经典镜头,小男孩载着E.T.划过洁白的月亮飞翔,仿佛是每个孩子童年的梦。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si2jeox32n0ik1q/n001110rw40.html


《机器人总动员 WALL E》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让孩子爱上地球

上映:2008年
导演:安德鲁.史丹顿
豆瓣:9.3
适龄:5岁+

科幻设定:

地球环境因为人类不断产生垃圾而遭到严重破坏,于是人类到了太空中生活,而地球变成了垃圾场。机器人被留在地球上做清理工作,但是源源不断的垃圾从太空中倾倒下来,地球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糕。

内容介绍:

这部电影,前20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却丝毫不会让你感到无聊,豆瓣上,一百万人为它打出了9.3的高分。

故事设定的时间在2805年,主角是一个机器人,瓦力。


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地球被垃圾侵占,满目疮痍、废墟一片,人类早在几百年前就乘坐太空船离开了地球,只有机器人按照程序年复一年地处理垃圾。

瓦力是最后一个清理垃圾的机器人,独自享受着地球上的孤独。直到一天,一艘飞船把一个“白富美”机器人伊芙带到了地球,瓦力对伊芙一见钟情,两个机器人的爱情故事主线由此展开。

机器人本应该是“冰冷、没有生命的”,但电影选择用机器人来讲述“爱”,这种反差,更是展现了爱的纯粹性。

而逃离地球的人类,在太空船上生活,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系统,让人们实现了“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都不需要亲力亲为,但四肢因此退化,甚至几乎丧失了行动力,差点让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主宰了人类……

最后,在瓦力、伊娃和飞船的舰长共同的努力之下,一株植物被送回了地球,当地球上再度有了生命后,人类和飞船上的机器人开始共同重建家园。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科技和文明的发展,会将人类带到哪里?

有人说,“《瓦力》是动画片里最好的环保片,环保片里最好的爱情片,爱情片里最好的教育片。”——这大概是对这部电影最贴切的评论吧。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vqeduf4egjyrc8w/v00121f4a8u.html?ptag=10521

《流浪地球》
原汁原味的中国科幻大片
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一个人类共同体

上映:2019
导演:郭帆
豆瓣:7.9
适龄:7岁+

科幻设定:

太阳即将熄灭,人类集中力量给地球装上发动机,把地球推出太阳系,去往一个新的家园。

内容简介:

《流浪地球》的视觉特效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沉浸其中,感受地球的毁灭过程,这是一种绝对的震撼体验。

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正在迅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为了自救,“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了。


电影中的人物多线并行,男孩刘启和妹妹、外公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流浪地球中的几个普通人,也在做着最普通的工作。

地球飞行最重要的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如果不能及时修好就要坠入木星,刘启一家都投入了修理发动机的任务,在人类自救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无数人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地球继续飞向新家园的希望。


相信爸爸妈妈们对《流浪地球》都不陌生,带孩子们看电影前强烈建议先给孩子讲讲故事或阅读原著,一起通过文字建立想象,感受作者刘慈欣的宇宙观。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3fvg46217gw800n/h0030qj4fov.html?ptag=11973

《头号玩家》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

上映:2018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豆瓣:8.7
适龄:7岁+

科幻设定:

在未来,地球变成了贫民窟,人类为了逃避现实世界的混乱,大量时间投入一个虚拟游戏世界中,然而,游戏和现实世界一样,因为人的贪婪本性而产生了资源的争夺。

内容介绍:

全球最火的“绿洲”游戏的创始人詹姆斯·哈利迪在去世前宣布,他在游戏里埋下了三个任务,第一个完成全部任务拿到奖励的人,就可以永远获得该游戏的经营权巨额奖金。


韦德和几个游戏中认识的朋友准备组队做任务,遇到了詹姆斯·哈利迪的商业对手的阻拦。韦德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真实世界里的身份,引来对手线下追杀,为了继续完成游戏中的任务,不得不四处躲避。

最后,韦德和小伙伴完成了三个任务,获得“绿洲”,决定把游戏关闭两天,让人们必须在现实世界里投入更多时间去生活。


这是一部游戏题材的科幻电影,电影里穿插了上百个游戏彩蛋,对于游戏迷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曾玩过游戏的孩子看这部电影,也可以跳过游戏的背景,直接进入电影主线。

这部电影的原著是《玩家1号》,作者恩斯特·克莱恩也是电影《头号玩家》的编剧之一。如果孩子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也欢迎孩子阅读原著。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zatx0zuk94d9aru/p0026621ctf.html

《阿凡达1、2》
享受一场充满想象力
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上映:2009年/2022年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豆瓣:8.8/8.1
适龄:8岁+

科幻设定:

人类科学家来到潘多拉星球探索,同时贪婪的人类也来掠夺资源,人类士兵杰克、科学家小队和潘多拉星球的原住民纳美部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开始共同抵抗人类的侵略。

内容介绍:

以下内容不涉及《阿凡达2》的剧透。

不论十三年前的《阿凡达1》,还是刚上映的《阿凡达2》,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最高的电影制作水平。卡梅隆和他的摄影团队两次拍摄,就颠覆了两次世界电影技术的格局。《阿凡达》电影绝对不是砸钱出来做特效,而是技术的革新,从台前到幕后,对每一个电影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阿凡达2》延续了第一集的故事,讲述杰克一家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因为躲避人类的复仇而来到海洋部落避难的经过……(后面的剧情等待大家自己去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阿凡达2》的矛盾冲突发生在杰克一家和迈尔斯将军的复仇小队之间,不用着急定义其格局,按导演卡梅隆介绍,计划拍摄五集,未来几年还值得继续关注剧情发展,前面两集恐怕只能算是故事铺垫,高潮还远没到来。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ldl1811bamppdrd/y0040wzq199.html

《人工智能 AI》
关于机器人的电影
怎么能拍得这么催人泪下,这么有深度

上映:2001年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豆瓣:8.7
适龄:8岁+

科幻设定:

地球变暖导致陆地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为了抑制人口增加,人类不被允许自由生育,但为了解决生产力问题,机器人被广泛应用,甚至一些机器人具备了像人类一样的思考和交流能力,从而变得越来越像人类一样,希望得到爱。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剧情跌宕起伏的故事,会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思考。

影片讲述一对夫妇的孩子变成了植物人,于是申请了一个AI机器人大卫当作自己的孩子,大卫在陪伴“妈妈”的同时也在学习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情感,逐渐地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孩子,直到一天“妈妈”的真儿子醒了过来,大卫失宠了,被自己的“妈妈”遗弃在森林里。


大卫没有太多悲伤,带着一起被抛弃的机器泰迪熊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经过了漫长的旅程,大卫终究没能找到“妈妈”,也耗尽了能量,彻底关机了。


故事的结尾是2000年以后,人类已经灭亡,一群经过自我演变的新型机器人发现了大卫,他们为了满足让大卫的愿望,利用DNA制造了一个只能活一天的大卫的“妈妈”。最后,大卫和“妈妈”度过了一生中最开心的一天。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ggl1e7h3s2w93fa/d00167k8ojm.html


《火星救援》
面对孤独,你会如何抉择?

上映:2015年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豆瓣:8.5
适龄:10岁+

科幻设定:

人类科技已经发展到定期前往火星做科考的水平,一个科考队成员因为意外被留在了火星上,独自一人在火星上求生。

内容介绍:

如果孩子爱好探险、喜欢《荒野求生》一类的节目,那么《火星救援》就太适合了,这是一部讲述在外星探险的生存故事。

《火星救援》是一部成功的“硬科幻”电影,因为其中所有物理、天文、自然的知识都是由科学家研究决定的。

电影讲述2035年载人登录火星进行研究任务的小队因为遇到风暴而急需离开,植物学家马克在撤离时不小心晕倒,失去了登船的机会,等他醒来发现独自一人被留在了火星上。

短暂的失落和绝望后,马克开始在火星表面种植物和蔬菜,因为他知道必须振作起来,生存的唯一希望就是一个人坚持到4年后下一批科考队的到来。


孩子们最喜欢的重点来了,马克在火星上进行了一系列神操作让自己得以生存,比如:清点和计算剩余生活物资够吃多久;如何用火星土壤种植马铃薯;如何制造再生水;如何制造肥料……每一项操作背后都是严谨的科学知识,电影上映之后甚至引起了很多观众带着孩子做科学实验的热潮。


电影最后,马克成功联系上了地球总部,在全球瞩目下,各国空间站联合起来实施了一次精妙的“火星救援”,成功返回地球。

这部电影也有同名原著,作者安迪·威尔,从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执着的太空宅男,沉迷于相对论物理、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火星救援》是他的处女作。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gk11svuomdpsgl4.html

《第九区》
这部电影里的外星人一点儿都不神秘
因为他们太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了!

上映:2009
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
豆瓣:8.3
适龄:12岁+

科幻设定:

外星难民逃难到了地球,他们没有战斗力、身体虚弱、害怕人类,人类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圈养他们,然而却无法给予“人”权,因为无序繁衍、环境污染、侵占资源等问题,人类和外星人之间的矛盾产生了。

内容介绍:

一艘巨大的飞船出现在地球上空,人们惶恐不安,却又分外好奇。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等待,外星飞船始终没有动静。人类终于小心翼翼靠近它,强行走进舱内,结果发现了不计其数的外星人。

外星人长得很丑,像会站立的大虾一样,而且健康状况极差,虚弱无力。原来这是一群来自外星的难民,他们最终被地球人接纳,人类给他们划定了一片生活区域——“第九区”。


经过长达20年的繁衍,外星难民的数量扩张至180万之多,而且跟周边人类的矛盾冲突不断,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将“大虾”赶出地球。

威库斯在跟外星人交流时被传染了外星人病毒,慢慢演化为了外星人,人类科学家想要抓住他进行研究,威库斯受到了同类的排斥和不友好对待,无奈之下,最终躲进了第九区。

这部电影的寓意是深刻的,人类的难民和外星难民一样,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受到同类的圈养,没有人权,没有尊严。不同种族和阶层的人类应该如何相处,值得每个孩子看完电影去思考。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nvw3lm5ouqs54cc/i00141yi8pe.html


《星际穿越》
电影里的科学知识
引发了全球天文学、物理学热潮

上映:2014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豆瓣:9.4
适龄:12岁+

科幻设定:

地球资源枯竭、气候不断恶化,就连地里的农作物种植都变得很困难,同时人类科学技术已经达到探索宇宙行星生命的程度,于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派遣科学家和宇航员前往“可能移居”的星球进行先行计划,为人类可以继续繁衍做准备。

内容介绍:

库珀是一名优秀的宇航员,他被征召参与了一项探索未知宇宙的任务。库珀和队友先到达太空站做准备,然后驾驶飞船从土星附近的“虫洞”进行穿越,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系。

到达新的星系后,库珀一行人开始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由于米勒行星附近有一个黑洞,在重力的影响下,米勒行星上的时间过得非常慢,1小时等于地球的7年。库珀和队友经过一段惊险刺激的数据收集工作后回到了飞船上。


由于在米勒行星上耽误了时间,库珀驾驶飞船回来晚了三个小时,实际上,母舰上的队友和地球上的人们等了二十三年,库珀发现他熟悉的一切都变了,儿子、女儿成年、父亲去世……

调整好情绪,库珀一行人决定前往Mann星进行下一个探索任务,由于飞船爆炸受损,燃料剩余不多,库珀放弃了返回地球的想法,而决定用黑洞的引力前往最后一个行星继续探索,延续人类最后的希望。

影片的最后还有一个巨大彩蛋,库珀掉进了黑洞,进入了五维空间,与影片开头呼应上,片尾成为了整部电影剧情的开端!

看这部电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懂得虫洞、黑洞、相对论、万有引力等高深的物理理论。


观看电影和阅读小说同时进行,体验更佳。

观看网址:
https://v.qq.com/x/cover/c2seabnsfozypl8/d00161yroup.html
如果你也喜欢,设置【星标】并点【在看】支持下!

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




- 欢迎加入天使爸原版大家庭粉丝福利群-

本群为天使爸官方为天使爸粉丝提供的学习交流群,分享学习资源、还有丰富福利活动及大咖讲座可期待!


扫描下方企业微信加入福利群,解锁更多福利吧!

16 Jan. 2022


1月24号鼠年除夕还有15天,大家第一反应是:终于要休假了。


但放年假真的有那么爽吗?

得了吧!长途奔赴,四处游走,听父母讲座,听亲戚开会,起得比上班早,走得比出差勤,这是过年啊?怎么感觉是在“过劫”。

全年假期总共就没多少,最长的一个假比上班还累。

如何享受完美假期,让年假成为正儿八经的休假?

请收下这份融合心理学、佛学、物理学、社会学多领域知识点的——《春 节 渡 劫 指 南》,让你休一个真正的年假~


回家渡劫入门秘籍




敷衍力,是继执行力、钝感力后,当代年轻人最需掌握的核心能力。

如何让父母理解信用卡不是高利贷,花呗不是裸贷?

不是向父母讲解经济学原理,也不是掐掉家中的网线,而是修炼自身敷衍的能力。

敷衍力,并非一问三不知的不攻自破,而是使语言体系自动形成逻辑闭环的装傻充楞。

当父母用新闻里的血腥画面警告你“晚上打滴滴会被劫持”,“吃外卖会得胃癌”你不能说“小概率事件不要太夸张”。

这样的敷衍太直接。

你要学习敷衍力十级的前辈鲁大师,把自身修炼成话题终结者——

隔壁孩子月收十万,您家孩子没那能耐;

看你表姐早早结婚,非我不想条件有限。

快去找个稳定工作,竞争太强实力太差;

亲戚面前多多讲话,渴望交流无从下口。

当父母发觉这话接不下去,轻则每次跟你聊天都会陷入巨大痛苦,重则怀疑人生,此为一劳永逸大法。




一到过年这个新旧交替的神圣时刻,总有诡异之事发生。


亲朋好友仿佛都被雷劈中,纷纷失忆。

不分青红皂白的寒暄话术,让你时刻怀疑身处时间静止的虫洞:

——一年不见又长高了。

——是啊哈哈哈,不出意外明年该2米了。

当你感觉自己成为局外人,在一旁如坐针毡,尴尬无比。

那就对了!周围人在复读文艺的路上玩得风生水起,只有你还蒙在鼓里。

我们倡导,用解构文学创作的专业度来对付与亲戚思想壁垒上的层层沟壑,复读就完事了

下面请开始你的表演。

亲戚:女孩子早点结婚好。

你:对,最晚不能超过30周岁

亲戚:你这份工作啊,虽然暂时看起来不错,但是不稳定。

你:对,我明年就准备跟您女儿一样考公务员

亲戚:高三得抓紧读书了,别再玩了。

你:确实,考不上好大学长大没出息

直到亲戚内心只剩一句PS:怎么话全让你说了?



回家渡劫进阶秘籍



对于过节来说,一百顿大鱼大肉也抵不过睡个好觉。

和父母之间生物钟的不统一性将是你舒适过年最大的槛。

清晨七点呼你吃饭的分贝指数,在五分钟内飙升10倍。

3D立体环绕式的锅碗瓢盆二重奏,击败一切回血机会。

在父母眼里,7:01等于快8点,如同二踢脚一般的催促速度,不给你一丝反应机会。

是时候行动了。

趁父母不备,在客厅里公放“我和你荡秋千”,等到他们情不自禁哼唱之际,立马给他们的手机安上K歌软件。

趁父母不备,抱着手机发出嘎嘎大笑,当你妈的注意力被你吸引,“看啥这么高兴”就是你将他们同化的最好时机。

甭管是什么欢乐斗地主还是什么开心消消乐,带父母玩上两局,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承认“手机真好玩”

他们在游戏中陶醉,你在睡梦中无畏。让你的家庭从一个人不吃早饭,到一家人不吃早饭。



遇见第一次为人父母的不怕,巧了!

咱这不也是第一次当人儿女!

初级指南是防守,进阶指南是进攻,不然真没法打败父母的神逻辑。

我:妈妈我难受。我妈:玩手机玩的。

我:妈,我失眠,要换个枕头。 我妈:玩手机玩的。

神逻辑!我妈手里的手机说明书里应该有这么一栏:

——产品:手机

——不良反应:上火,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肩周炎,消化不良,无力,眩晕,呕吐.......

咋办?说出你的心里话来!

你妈:别出门见网友,网上都是骗子。

你:丢传销混进老年广场舞的新闻到家族群里——跳广场舞的也都是骗子。

你妈:一双球鞋上千块,咱们家很有钱吗?

你:指指墙角堆积成山的保健品——起码有好几千放过期了。

既然耳根无法清净,来吧,不就是偏激嘛,来互相伤害!



当亲戚在暗搓搓地比较子辈间谁更有出息长进,常年行走在钢筋水泥间的你两袖清风,最大的排面是你的头脑。

放假前请设计喝一杯奶茶,把PS好工资条发到家族群,工资数减半,这叫互联网寒冬,身处裁员边缘自身难保,所以各位亲戚的娃今年压岁钱一分也没有;

都市格子间里找对象可能性为零,要求父母和亲戚假期每天安排两个相亲对象,完成不了KPI,婚期还得往后拖;

一进大舅家门口,二话不说抓住表妹就问,找工作没?考不考研?然后目送他们落荒而逃

别等亲戚开启教育模式,先把自己变为唐僧,主动出击,强势反击,KO!



回家渡劫无敌秘籍


要想平安渡劫,和父母不发生任何矛盾,除非你不犯任何错误。 但只要是人,难免有失误,所以终极办法只有一个——




租一个AI机器人代替自己回家过年。

提前设置好微笑参数,输入劳动技能,让AI与父母和谐相处,你去好好享受你的完美假期。

但这个方法有一漏洞。

美的最近拍了一部微电影,让大家看看追求零代沟会造成怎样恐怖的结局:

https://v.qq.com/x/page/g3045trrvgw.html

这不是科幻,这是每年春节都在上演的现实。

不知哪一年,父母可能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懂事了。

不顶嘴了,不争辩了,不惹事了,不出格了,不报忧了,也,不报喜了。

终于像邻居家阳光优秀的孩子了。

这不是孩子懂事了,是意识到沟通是徒劳,将自己的心门关闭了。


他们也想找个不设防的人倾诉,明明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什么要假装那么完美?

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已经在心里指责自己无数次了。

过年回家更需要的,其实是安慰。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处处得体”的人工智能。不要让在外面假装了一年得孩子,回家后继续假装。

我原本以为,“家”是最不需要假装的地方。

但现在发现,“家”是我最常假装强大的地方。

真心希望父母能够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他们值得,也需要。

者 | 叶青

编辑 | 黄月

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们关注的话题是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暂停征稿以及《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回顾家暴经历。

AI生成投稿泛滥成灾,知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暂停征稿

《克拉克世界》是全球最知名科幻月刊之一,创刊于2006年,曾先后刊登过凯瑟琳·瓦伦特(代表作《环游精灵国度的女孩》)、彼得·沃茨(代表作《盲视》)以及杰夫·范德米尔(代表作《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等科幻作家的作品,并3次获得雨果奖最佳半职业杂志奖项。

直到不久前,《克拉克世界》仍是为数不多依然接受公众投稿并支付稿费的科幻杂志之一。为何突然暂停征稿?《克拉克世界》创刊编辑尼尔·克拉克在个人博客发布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A Concerning Trend)一文,解释说,原因是近期杂志收到了太多AI生成的文章,导致审核工作几乎无法进行,无奈之下只能暂停征稿工作。

克拉克本周接受采访时说,在正常情况下,杂志通常每月会收到1100份投稿,稿件采纳后,会以12美分/单词的价格向作者支付稿费。在这上千份投稿中,通常会有大约10篇涉嫌抄袭他人作品的投稿。但自从ChatGPT火起来,有网红宣称“用AI写文章向杂志投稿是搞快钱的好办法”,一时间AI生成的投稿蜂拥而至,光是今年1月杂志就拒绝了100篇作品,并禁止其作者再次投稿。这个数字似乎还在增长——2月还没过完,杂志已经收到了超过700份投稿,而其中有500篇都是AI生成的作品。“这个情况不会自己突然消失,而我目前没有解决办法,”卡拉克在博客中写道。

ChatGPT是目前较为成熟的AI聊天机器人,用户可以通过指令要求它进行写作,这一点引发了作家群体关于技术可能某一天会占领文学世界的担忧。但在科幻杂志《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Asimov’s Science Fiction)编辑希拉·威廉姆斯(Sheila Williams)看来,至少在科幻写作领域,作家们尚不必担心自己的饭碗。威廉姆斯在《纽约时报》的访谈中表示,她收到的AI生成作品全都用了《最后的希望》(The Last Hope)这个标题,且大部分投稿人很显然既不知道该怎么讲好故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地利用AI。

“这些文章读起来根本不通顺,总是会有一两处很奇怪的差错,让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机器写的,”威廉姆斯解释道,并补充称和《克拉克世界》一样,这些用AI作品投稿的作家会被杂志永久拉黑,因为她“不想读机器人写的故事”,“我想读的是诞生自实际经验与想象的故事,它们应该要拥有自己的脉搏。”

威廉姆斯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借用聊天机器人作为作品中“搞怪的”一部分是可行的,但可惜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年轻作家目前还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替换,这只是一个顾虑,AI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之路要走,它们还没有成为我们的主人。”

JK·罗琳为离开前夫,曾“每天几页”取回《哈利·波特》手稿

近日,《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罗琳的播客节目《JK·罗琳的女巫审判》上线。在节目中,罗琳回顾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其中就包括她如何小心翼翼地从前夫手中“每天几页地取回《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

据罗琳回忆,当时她一边怀着女儿一边写作,因为无法再容忍前夫的家庭暴力,决心要与他离婚。但在这之前,她需要拿回被前夫藏起来的手稿。“他不蠢,我觉得他察觉到(我想离婚)了,或者有所猜测。当时家里气氛非常压抑,很吓人,”罗琳说,“他知道这份手稿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所以他把它藏了起来,把它当作他的人质。而当我下定决心要离开他的时候,为了防止他发现,我每天都会取走几页手稿,带去工作的地方复印。日复一日,一页接着一页,一份影印的手稿逐渐成形了。”

罗琳认为若是自己没有“成功偷运”手稿,前夫会把它们通通烧掉或以此来威胁她,对当时的她来说,除了女儿以外,这份手稿就是她最珍贵的东西。罗琳曾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中公开了遭遇家庭暴力的经历,她的前夫不久后接受采访称说自己并没有虐待过罗琳,但承认曾扇过她巴掌,还表示“我并不后悔”。

在第二集节目中,主持人梅根·菲尔普斯-罗珀(Megan Phelps-Roper)谈到了《哈利·波特》刚问世时曾遭到基督教福音派群体抨击的经历,“作为一名作家,你似乎很清楚地意识到,在面临道德问题时,人们总是会采用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即便是在你的书中,也有很明显的好坏之分,你该如何分辨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

“黑白分明的思维确实很吸引人,”罗琳回答道,像是在回应围绕着她的诸多指控,“这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安全的。无论任何事,只要走上极端,你都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你会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社群。而我的感受是,当我们对某事感到确定时,恰恰是我们该怀疑自己的时候。同理,当我们肾上腺素狂飙,决定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时,也应该停下来质疑自己。许多人把这种冲动误认成了内心的声音,在我的世界观里,内心的声音往往小声且不自信,通常是在对你说‘再想想看,往更深一层看,从另一个角度考虑’。”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3/02/23/technology/clarkesworld-submissions-ai-sci-fi.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3/feb/21/sci-fi-publisher-clarkesworld-halts-pitches-amid-deluge-of-ai-generated-stories

http://neil-clarke.com/a-concerning-trend/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books/news/jk-rowling-harry-potter-husband-podcast-b2286339.html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books/news/jk-rowling-witch-trials-podcast-transphobia-b228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