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情境试题的考查研究-兼评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

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情境试题的考查研究
——兼评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

作者: 刘金海
作品编号:039
1.问题提出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开始推行新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等措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1]2017年京、津、鲁、琼四省(市)继浙、沪两地高考数学文理合卷后启动新高考并于2020年高考中执行。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在此基础,针对“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评价体系指出通过情境和情境活动来实现。[2]

2018年1月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文化要融入课程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定义: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基于数学文化的视角来创设课堂情境教学,向来是我国一线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方面,并且由于国内文化热的大环境和数学教育改革需要等因素,数学文化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中关于数学学科也明确提出了“增加数学文化”的要求[5]
基于以上政策文件对高考数学的考查要求,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探究以数学文化作为试题情境在历年高考中的考查比重变化,试题考查知识点分布情况和试题情境取材的来源,本文对近四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进行分析,对2020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的数学文化试题进行评析,预测后续改革平稳进行的数学文化试题命题趋势,提高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以及提供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教学策略。

2.数学文化试题的命题特征分析
2.1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试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2020年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共出现31道(筛选依据参照新课标中数学文化的定义),为更直观体会历年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的分布情况,现整理如下(见表1),并总结了数学文化试题的一些特征:

第一,从历年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数量来看,2017年到2020年期间,数学文化试题数量逐年增多。考查数量由2017年4道、2018年7道、2019年9道至2020年11道能够看出数学文化试题的平稳增多以及考试评价中对数学文化的逐步重视。第二,从试卷和题型来看,全国卷是承载数学文化考查的主要载体,并且北京卷和浙江卷每年也都会涉及对数学文化情境的考查。另外数学文化的考查题型逐步趋向多样化,但仍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第三,从文化素材选取来源来看,数学文化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化事物,数学史、数学美为典例的素材,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相关素材和数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贡献和意义等几类。第四,从考查知识点分布来看,贯穿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主线,包含函数、几何与代数和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表1 2017-2020年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
年份
试卷
题号
题型
数学文化情境
知识点分布
2017年
全国
理2文4
选择题
中国古代太极图
几何概型
全国
选择题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
等比数列
北京卷
理8文8
选择题
科技文化—天文学
对数函数计算
浙江卷
填空题
刘徽创立割圆术
圆内接多边形
2018年
全国
理10
选择题
希波克拉底研究的几何图形
几何概型
全国
理8
选择题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古典概型
全国
理3文3
理8
选择题
选择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设计
科技文化—移动支付
三视图
二项分布
北京卷
理4文5
选择题
朱载堉和“十二平均律”
等比数列
上海卷
选择题
《九章算术》中的阳马几何体
立体几何
浙江卷
填空题
《张邱建算经》中的“百鸡问题”
解方程组
2019年
全国
理4文4
理6
选择题
选择题
断臂维也纳与黄金分割比例
古代典籍《周易》中的“卦”
比例计算
排列组合
全国
理13文14
理16文16
选择题
填空题
填空题
科技文化—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
科技文化—高铁列车
中国传统金石文化—印信
函数求解
加权平均值
立体几何
全国
理3文4
理16文16
选择题
填空题
中国传统文化—四大名著
科技文化—3D打印技术模型
数据分析
立体几何
北京卷
理6文7
选择题
科技文化—天文学
函数求解
浙江卷
选择题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三视图
2020年
全国
理3文3
选择题
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
立体几何
全国
理3文4
理12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中国抗疫文化—处理配货订单
数学文化美—钢琴上的和弦键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北京天坛的圜丘坛
科技文化—通信技术中的0-1周期序列
概率统计
列举法的应用
数列求和
周期数列
全国
理4文4
选择题
中国抗疫文化—Logistic传染模型
函数
新高考
新高考Ⅱ卷
6
选择题
选择题
多选题
中国古代测定时间仪器—日晷
中国抗疫文化—疫情初期指数模型
科技文化—信息论中的信息熵
线面角
指、对数运算
随机变量
北京卷
选择题
国际圆周率日(Day)—国内外求
解三角形应用
浙江卷
填空题
杨辉、朱世杰等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
2.2 2020年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
2020年高考共计13套数学试卷,除全国卷继续沿用文理分科外,其余试卷均文理合卷。整理高考数学试卷发现全国卷(含Ⅰ卷、Ⅱ卷、Ⅲ卷的文理)、新高考Ⅰ卷(山东省使用)、新高考Ⅱ卷(海南省使用)、北京卷和浙江卷中共11道题创设数学文化情境来进行考查,2020年高考中数学文化素材选取来源见表2,可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数学文化素材的选取占比均衡,其中突出考查数学史、数学美典例,包括国内外的数学史料、国际上的圆周率日( Day)等让学生领略国内外数学史的发展。其次,新高考试卷中主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事物、中国科技文化和中国抗疫文化,通过这些数学文化的情境创设可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最后,在数学文化试题的考查中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数学课程目标,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表2 2020年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
数学文化素材来源
试卷
数学文化情境
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事物
新高考Ⅰ(Ⅱ)
测定时间仪器—日晷
文化价值
应用价值
全国
古代传统建筑—圜丘坛
数学史、数学美典例
浙江卷
杨辉、朱世杰等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
文化价值
应用价值
审美价值
北京卷
国际圆周率日(Day)—国内外求
全国
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
全国
数学文化美—钢琴上的和弦键
中国科技文化
新高考Ⅰ(Ⅱ)
信息论中的信息熵
科学价值
应用价值
全国
通信技术中的0-1周期序列
中国抗疫文化
新高考Ⅰ(Ⅱ)
疫情初期指数模型
应用价值
全国
全国
处理配货订单
Logistic传染模型

3 数学文化试题欣赏与评析
3.1 以中国古代文化事物为情境
数学文化事物包含文化符号、文化物品等素材,[6]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凝结了不少的传统优秀成果,日晷和圜丘坛位列其中。日晷作为我国古代计时仪器出现在春秋时期,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古代宫殿前设置日晷,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利。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圜丘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数学教育承载着德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中国古代测定时间仪器—日晷

(2020年新高考Ⅰ(Ⅱ) 4,5分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地球上一点A的纬度是指OA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且与OA垂直的平面.在点A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A20° B. 40° C. 50° D. 90°

(2)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北京天坛的圜丘坛

(2020年全国卷(理4),5分)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下层比中层多729块,则三层共有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

A. 3699B. 3474C. 3402D. 3339

评析:这两道试题的数学文化情境均通过中国古代文化事物的引入来进行创设,日晷和圜丘坛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包含了数学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圜丘坛,介绍其构造后,考查数列求和的相关知识,可算得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共计3402块。

3.2 以呈现数学史、数学美典例为情境

数学文化的审美特征和历史特征等使得数学文化能够以最小限度和更有意义的单位来呈现[4],在浩瀚的数学文化中以数学史、数学美为载体的典例也数不胜数,放眼国内外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名著,数学名题,数学发展的历史等都可作为数学文化情境在数学教学和评价中引导学生培养理性精神,陶冶人文底蕴。

1)杨辉、朱世杰等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

(2020年浙江卷11,4分)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朱世杰等研究过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如数列{}就是二阶等差数列.数列{}的前3项和是


(2)国际圆周率日( Day)—国内外求


(2020年北京卷10,4分)2020年3月14日是全球首个国际圆周率日( Day).历史上,求圆周率的方法有多种,与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割圆术”相似.数学家阿尔·卡西的方法是:当正整数n充分大时,计算单位圆的内接正6n边形的周长和外切正6n边形(各边均与圆相切的正边形)的周长,将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作为2的近似值.按照阿尔·卡西的方法,的近似值的表达式是(▲).

A.

B..

C..

D..


(3)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

52020年全国Ⅰ卷(理文)35分)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

A. B. C. D.


(4)数学文化美—钢琴上的和弦键

62020年全国(文)35分)如图,将钢琴上的个键依次记为aaa.i<j<k≤12.若kjji,则称aiajak为原位大三和弦;若kjji,则称aiajak为原位小三和弦.用这个键可以构成的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个数之和为(

A. 5 B. 8 C. D.

评析:数学史和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核心成分,同时在考查中能够发现也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例3和例4中分别介绍我国数学史上杨辉、朱世杰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和刘徽的割圆术,这些伟大成就不可磨灭,旨在体现文化自信;例4和例5中介绍数学家阿尔·卡西求圆周率的方法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让考生放眼全球并关注首个国际圆周率日(πDay;例6以钢琴上的数学小知识为情境,体现数学知识在音乐上的重要意义。这些数学文化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悟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例3考查题型为填空题,知识点为数列求和,属于基础题可求得前3项和为10。例4考查圆周率π的近似值的计算,由题意计算单位圆内接正6n边形和外切正6n边形的周长,主要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答案为A选项。例5考查知识点为空间立体几何知识,以埃及胡夫金字塔为情境抽象出正四棱锥,通过简单计算可得到答案为C选项。例6考查列举法的应用,需要考生对新定义理解和应用,属于基础题,答案为C。

3.3 以当代科技文化为情境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强调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当代科技文化为背景,数学与物理学、天文学等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均能较好的体现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7]同时,数学在信息通信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科技文化—信息论中的信息熵

例7(2020年新高考Ⅰ(Ⅱ)卷 12,5分)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设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2,,n且,定义X的信息熵.(▲)

A. 若n=1,则H(X)=0

B. 若n=2,则H(X)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C. 若,则H(X)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

D. 若n=2m,随机变量Y所有可能的取值为,且,则H(X)≤H(Y)


(2)科技文化—通信技术中的0-1周期序列

例8(2020年全国Ⅱ卷(理)12,5分)0-1周期序列在通信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若序列满足{0,1},且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立,则称其为0-1周期序列,并称满足的最小正整数m为这个序列的周期.对于周期为m的0-1序列,是描述其性质的重要指标,下列周期为5的0-1序列中,满足

的序列是(▲)


A. B. C. D.


评析:试卷中出现两道以科技文化为背景的试题,在选择题中属于偏难。新高考试卷中提出信息熵的概念,设置了多项选择,考查新定义的理解和运用,侧重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8中提出0-1周期序列的新定义,侧重于数学运算能力的考查。两道以信息通讯为载体的科技文化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信息转化能力,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例7中需要考生对四个选项逐一计算,可得选项AC正确。例8通过计算可求得C选项正确。

3.4 以中国抗疫文化为情境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时间推迟了一个月,数学科目的试卷在难度方面整体保持了稳定,但在数学文化试题情境中加入了中国抗疫文化,回应了新课标提出的融入数学在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责任感与自我担当,试卷中结合当下抗击疫情的时政情境,体现我国科学防疫的成果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中国抗疫文化—疫情初期指数模型

例9(2020年新高考Ⅰ(Ⅱ)卷 6,5分)基本再生数与世代间隔T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I(t)随时间t(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与,T近似满足.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3.28,T=6.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约为(ln2≈0.69) (▲)


A. 1.2B. 1.8C. 2.5D. 3.5

(2)中国抗疫文化—Logistic传染模型

例10(2020年全国Ⅲ卷(理、文)4,5分)Logistic模型是常用数学模型之一,可应用于流行病学领城.有学者根据公布数据建立了某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I(t)(t的单位:天)的Logistic模型:,其中K为最大确诊病例数.当I()=0.95K时,标志着已初步遏制疫情,则约为(▲)(ln19≈3)


A. 60 B. 63 C. 66 D. 69

(3)中国抗疫文化—处理配货订单

11(2020年全国卷(理3,文4),5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超市开通网上销售业务,每天能完成1200份订单的配货,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导致订单积压.为解决困难,许多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配货工作.已知该超市某日积压500份订单未配货,预计第二天的新订单超过1600份的概率为0.05,志愿者每人每天能完成50份订单的配货,为使第二天完成积压订单及当日订单的配货的概率不小于0.95,则至少需要志愿者(

A. 10 B. 18C. 24D. 32

评析通过对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整理,发现对抗击新冠疫情时政的考查主要有三道选择题,分被在新高考卷和全国卷中体现。例9和例介绍疫情初期和疫情爆发时期确诊病例的增长模型,例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网上订单配货的处理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例9和例分别考查指数函数的应用于对数函数的运算,要求有良好的数学运算素养,属于中档题。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求解算出1.8天;Logistic模型中计算得出求得初步遏制疫情时约为66天。例考查概率统计和函数模型的简单运用,属于基础题,求得所需名志愿者。

4 启示与思考
4.1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情境试题的命制趋势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命题原则、考试命题路径等方面内容,[3]结合以上数学文化试题分析,在新高考改革推动下可推测今后高考数学文化情境试题的命制特点。

首先,从考查题型和知识分布来看将呈现题型多样化、知识分布全面化。在2020年命题中题型较往年相比增加多项选择题模式,考查知识点分布包含函数、几何与代数和概率与统计。未来数学文化试题命制或将增加解答题或探究题,并以解答题或探究题为载体考查学生数学建模活动或数学探究活动。

其次,从命题情境素材的选取来看选择范围将更为宽广。根据新课标中数学文化的定义和试题分析,数学文化情境的命题趋势将仍以数学史、数学美等典例为主、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科技发展,除此之外,数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将成为考查常态。

最后,从新高考试卷的考查来看将命题普遍化。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那么在考试评价中势必将对此进行相应的考核,有理由相信在新高考下数学试卷中出现数学文化为情境的试题普遍化,以此更好的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4.2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教学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改要求,倡导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融入数学文化。

第一,实施新课程,钻研新教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 “以新教材为本,以新课标为纲”,努力提升自身的通识素养,达到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状态。一方面从政策文件中体会数学文化的教学要求,教材教辅中汲取数学文化素材,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掌握数学文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巧用数学文化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扩宽学生数学学习视角。
第二,分析数学文化试题,积累数学文化素材。试题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数学教师应当反复总结,积累考试素材,以点带面充实自身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在对数学文化情境素材的积累和学习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公平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简洁性原则并重。 [8]日常所积累的数学文化素材不仅能够使试题锦上添花,更能达到全面考查学生的目的。

第三,关注数学考查目标,明确数学考查要求。教师要认识新高考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考核目标使得高考的考查要求更加丰富和科学。[9]教师应把握高考数学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通过创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和创新性的数学文化情境来对学生进行考查,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实施以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N]. 人民日报,2014-09-05(006).
[2]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代钦.释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13,52(04):1-4.
[5] 教育部考试中心http://www.neea.edu.cn/html1/report/16103/415-1.htm
[6] 李隽易.数学文化题编拟研究[J].数学通报,2018,57(09):25-28.
[7] 张瑾,刘金海.2019年高考中数学文化的考查研究[J].数学通报,2020,59(01):52-56+66.
[8] 柯跃海.高考数学试题情境的创设实践[J].中国考试,2020(06):1-9.
[9] 于涵,任子朝,陈昂等.新高考数学科考核目标与考查要求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6):21-26.
相关链接>>
相聚于网络,相知因数学,相交为征文——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通知
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评委简介
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
第一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文章集锦

已发文章>>
001 莱布尼茨、二进制和伏羲卦图
002 美学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 读《数学的美与理》有感
003 数学基础与黎曼猜想 ——《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读后思考
004 数学与文化并重 知识与兴趣同行 ——“算筹记数”教学思考
005 数学是多维度的艺术——读《数学家的眼光》有感
006 从掷骰子到阿尔法狗:趣谈概率
007 中学数学中分类思想的教学与拓展
008 守门的秘密
009 探数学文化,启数学之美——以高中数学《割圆术》为例
010 基于数学史视角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011 我是怎样读《几何原本》的
012 相映成趣的两座数学桥
013 HPM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014 极限定义新讲:动态定义与静态定义
015 把握思想方法,自主提升数学素养 ——读《让知识自然生长》有感
016 读北大张顺燕教授《数学的源与流》的几点收获
017 中国古代数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
018 数学阅读锦上添花,实践成果领航数坛新征程
019 提高概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020 温故建构新知 论证生成巧思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究
021 读《学好数学并不难》有感
022 体验经典证法 渗透数学文化 ——以“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023 数学文化 文化数学 ——融合数学文化的中考试题的品析与启示

024 善用数学文化 灵动数学课堂 优化育人途径

025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026 数学中的美—— 读《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027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028 海伦公式
029 《镜花缘》中的数学“缘”
030 基于认知发展的数学理解教学 ——读《数学教学心理学》所思所行
031 做一位有文化的数学教师 ——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所感
032 向下扎根,追寻成长
033 运用读思达进行中考文化类试题解题策略研究 ——以2021福建、北京中考试题为例
034 2021年中考中的传统文化试题
035 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036 小学低年段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 ——读张齐华老师《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有感

近尝试做了一套京东产品经理的笔试试卷,总共73道题,前41道是产品的相关知识(1道问答题,20道左右不定项选择,20道左右单选),后32道题包括资料分析、逻辑部分、数字部分、言语部分。

结果前面产品部分的题目错了好多,后面的行测题结果都还好。大家对试卷感兴趣对可以登陆牛客网(https://www.nowcoder.com/contestRoom)搜索公司原题。以下我会选取部分题目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1、假设你是一款B2B模式的电商APP产品经理, 收到需求需要设计APP的注册功能,在输出产品原型前,你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笔者认为,

一、首先需要进行产品定位,与客户深入讨论了解产品。

二、定位目标用户,不同的用户对注册功能有不同对偏好。

三、目标用户调研,了解目标用户对注册习惯和对界面显示对偏好。可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查,或者不同产品体验实验等来进行。

四、进行竞品分析,了解市场同类产品注册设计的优劣势,扬长避短。

五、进行注册业务流程设计,结合客户的要求与用户的偏好进行初步设计,与客户以及开发、测试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六、初步设计原型图。

七、可邀请部分用户进行体验该功能,选取可靠的意见进行优化

最后生成产品原型图。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to B产品的用户注册和C端产品注册不同,在保证简洁方便的同时要满足企业的资质认证等,需要结合app对用户资质对审查严格程度进行相应的设计。(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3、关于搜索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BD

A、搜索功能需放在比较明显的位置,或使用明显的元素指示用户;
B、需支持多词搜索,如有必要提供关联词选项;
C、搜索结果需要分类展示,以免内容过多;
D、如有必要,新页面中需展示搜索历史、热搜词和广告;

A的话资讯类的搜索功能就没有必要放在很显眼的地方吧,C的话搜索结果直接展示

4、用户研究中关于焦点小组说法正确的是()AB

A、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可以激发新的思考和想法;
B、参与者可能会受到组内其他参与者观念的引导;
C、参与者的观点具有典型性;
D、不利于短时间集中获取大量分析资料;

(焦点小组,即小组(焦点)座谈(Focus Group)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半结构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小组座谈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倾听一组从调研者所要研究的目标市场中选择来的被调查者,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5、产品A/B测试中的常见误区有()ABD

A、轮流展现不同版本内容;
B、选择不同分发渠道鞥提效果投放;
C、整体效果不好采用多个维度细分观察;
D、快速迭代敏捷跟踪,在短时间内验证结果;

A/B测试实现方法(http://www.aliued.cn/?p=2976)想要更好地理解A/B测试,可以复制以上链接开浏览器查看。

6、一般APP产品测试包含哪些项目()ABCDEFG

A、UI测试;
B、功能测试;
C、兼容性测试;
D、性能测试;
E、CMS后台测试;
F、用户行为统计测试;
G、回归测试;

7、敏捷开发中哪些需求适合拆分()ABCD

A、各需求功能之间较为独立的适合拆分;
B、需求功能本身的逻辑遵循较为固定流程的适合拆分;
C、产品上线之后的版本维护适合拆分;
D、产品上线之后的新增需求适合拆分;

8、关于交互设计描述正确的是()AD

A、以用户为中心是交互设计的基本原理;
B、交互设计需要高度个性化才能吸引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C、交互设计需要注意实用性,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界面设计;
D、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结合是优秀的产品设计必不可少的;

9、移动搜索和PC搜索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移动搜索更垂直,依赖于自身应用的定位和行业细分;
B、PC搜索内容更全面,更利于信息检索和知识信息的查询;
C、移动搜索对于位置信息更敏感,用户更关注“本地”搜索结果;
D、PC搜索比移动搜索对结果排序更敏感,首位与后面位置的点击率差异更大;

10、陌陌的盈利模式包括哪些()ABCD

A、会员增值服务营收;
B、移动营销服务营收;
C、移动游戏服务营收;
D、在线直播服务营收;

吓得我赶紧下载了一个陌陌,后续还有不少问当前市面上产品的相关题目

11、下面哪种是增值服务()BD

A.外卖网站送餐上门服务;

B.京东购物免邮费服务;

C.中国移动短信营业厅服务;

D.QQ音乐高品质音乐下载服务;
增值服务: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

12、用户体验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BCD

A.品牌

B.可用性

C.功能

D.内容

E.用户

F.效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913/21/8596_206752.shtml
这四个区域元素构出了一个完善的产品或系统用户体验结构。所以对用户体验的衡量也是基于这个四个方面来考核的,衡量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针对不同区域提出相关的测试问题,根据问题的评分来计算最后的结果。

13、产品SWOT分析包括?()BCDE

A.成本;

B.优势;

C.劣势;

D.机会;

E.威胁;

F.回报;

14、移动APP的性能测试主要关注指标()ABCD

A.启动时长

B.内存占用

C.流量耗用

D.CPU占用
还有电量(功耗)、帧率(流畅度)https://www.ddvip.com/weixin/20170710A011X400.html APP性能测试的6项关键指标及测试获取手段

15、在做产品竞品分析时需要注意()CD

A.竞品目标的全面性,需要尽可能覆盖行业内全部应用;

B.竞品分析即对产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C.竞品分析是制定产品战略规划、产品布局的客观参考依据;

D.竞品分析选择重于分析、分析重于罗列;
AD矛盾,D肯定正确。B的话应该是对产品的需求场景、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16、产品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ABCD

A.首先需要对需求分级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B.针对产品页面和需求点需要进行数据跟踪分析,验证需求目标并优化产品;

C.行业调研和竞品分析可以在没有数据积累的时候帮助你更好进行需求决策和设计;

D.需求评审与讨论可以有效的完善需求、确定方案;

17、你认为以下哪些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AD

A.定义产品功能;

B.设计产品交互;

C.产品推广运营;

D.挖掘用户需求;

18、假设某网站每天的总PV是100W,总UV是40W,其中20%的访问者的访问深度是3,请问这20%的访问者贡献了多少PV量(假设每个访问者每天只访问一次,访问路径均从首页开始)()D

A.20W;

B.8W;

C.40W;

D.24W;
40*20%*3
访问深度 Depth of Visit访问深度指的是用户在网站上访问了多少个页面。

19、以下哪一类营销与其他营销不属于同一纬度()C

A.视频营销;

B.病毒营销;

C.社会化媒体营销;

D.线上活动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包含其他手段

20、产品可用性测试一般需要多少人()B

A.3-5人;

B.6-8人;

B.10-20人;

D.30人以上;
样本个数:众多研究表明,5个测试用户就能发现85%的可用性问题,当然要钱多任性,也可以多找几个。

感觉把题目给出的一些产品的方法认真去做扩展阅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这套题做下来的感受是,对互联网基本概念、对市面产品、对流行的技术、对产品的方法论都要能够有所了解。笔试也许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是确实能够作为一种初步了解这个岗位的蛮高效的方式,并且帮助完善自己的产品方法论。

日,省人社厅印发通知,部署今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考核涉及汽车驾驶员、汽车修理工、公路养护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等23个初、中、高级工种和23个技师工种,6月22日开始报名。

参加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需在本工种、本岗位工作,且2019年度在本单位考核为合格等次以上。今年的考核对破格晋升或破格申报上一等级的条件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

在本等级(高级工及以下)、本岗位获得省部级技术比赛前5名、国家级技术比赛前10名,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中获得成果并有省部级以上成果证书以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工勤人员,可破格晋升上一等级。

对在本等级(高级工及以下)、本岗位获得市级以上技术比赛前5名、省部级技术比赛前10名、国家级技术比赛前15名,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中获得成果并有市级以上成果证书以及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工勤人员,可破格申报上一等级。

根据人社部及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管理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现将2020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在本工种、本岗位工作,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列入报考范围:

1.2019年底前学徒学习期满或见习、试用期满,2019年度本单位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可报考初级工。

2.工作年限10年以上(年限计算到2020年12月31日,下同)并持有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或取得初级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满5年,2019年度本单位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可报考中级工。

3.工作年限20年以上并持有中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或取得中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满5年,2019年度本单位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可报考高级工。

4.工作年限25年以上并持有高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或取得高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满5年,2019年度本单位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可报考技师。

(二)破格条件及申报流程

在本等级(高级工及以下)、本岗位,获得省部级技术比赛前五名、国家级技术比赛前十名,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中获得成果并有省部级以上成果证书以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工勤人员,可破格晋升上一等级。

在本等级(高级工及以下)、本岗位,获得市级以上技术比赛前五名、省部级技术比赛前十名、国家级技术比赛前十五名,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中获得成果并有市级以上成果证书以及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工勤人员,可破格申报上一等级。

对于符合破格晋升或破格申报上一等级的工勤人员,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核实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后,填报《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破格晋升(申报)技术等级汇总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各市由县(区)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初审盖章确认,送市工考机构审核盖章后,报省工考办进行备案;省属、中央驻陕、驻军单位由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后,报省工考办备案。

二、考核(评)工种

1.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共23个)

汽车驾驶员、汽车修理工、公路养护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原计算机文字录入员)、农艺工、兽医防疫员、育苗工(原种苗工)、造林工、车工、钳工、电工、管道工(原水暖工)、锅炉工、中式烹调工、客房服务员、水土保持防治工、财会员、综合管理员、药剂员(原中药药剂员、西药药剂员)、护理员、广播电视值机员、保管员、环境保护工。

2.技师(共23个)

汽车驾驶员、汽车修理工、公路养护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农艺工、兽医防疫员、育苗工、造林工、车工、钳工、电工、管道工、锅炉工、中式烹调工、客房服务员(原旅店服务员)、水土保持防治工、财会员、综合管理员、药剂员、护理员、广播电视值机员、保管员、环境保护工。

三、考核(评)内容与成绩评定

1.考核(评)内容

初、中、高级工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职业道德、操作技能考核;技师考评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职业道德、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

2.成绩评定

初、中、高级工、技师操作技能考核实行合格评定;专业理论、职业道德实行百分制计分办法。

初、中级工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专业理论和职业道德考试成绩均在60分以上者为合格。

高级工、技师专业理论和职业道德两科考试成绩总分按省直和所在市、工种、等级、年龄段分别划定合格分数线。

高级工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专业理论与职业道德两科考试成绩总分达到高级工合格分数线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专业理论与职业道德两科考试成绩总分达到合格分数线者,方具有参加综合评审资格,评审合格者为考评合格。

四、报名、缴费时间及方式

1.报名时间

2020年6月22日8:00—7月20日18:00

2.缴费时间

2020年6月22日8:00—7月23日12:00

3.报名、缴费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纸质报名同时进行。

网上报名、缴费:登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网址:www.rst.shaanxi.gov.cn,下同)→政务服务网→个人服务→人事人才→“工考管理服务专区”(网址:http://1.85.55.147:17007/djkh/index.jhtml,下同)→“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管理系统”,按网上报名须知和缴费指南进行操作。

纸质报名: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填报《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申报表》(见附件2)一式两份,填报与考评技术等级对应的《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升等级考核审批表》或《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技师资格考评审批表》(见附件3和4,下载后自行打印,须用A4纸双面)一式两份,并附原岗位等级证书原件、身份证复印件等,经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统一申报。

五、考核(评)时间及方式

1.考核(评)时间

操作技能考核由各市工考机构及受省工考办委托的考核机构组织实施。操作技能考核结束后,各市工考机构和省级考核机构应于2020年9月15日前将成绩报省工考办。

专业理论和职业道德考试按工种、等级、省属和所在市分批进行。原则上全省同一工种、等级考生同时进行考试;部分工种、等级报考人数较多的市可分批次进行。考试时间拟于2020年9月16日以后开始安排,请各位考生届时密切关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政务服务网→个人服务→人事人才→“工考管理服务专区”通知公告或陕西省工考办官方公众微信号(sxgkwx),具体考试时间见准考证。

2.考核(评)方式

升等级和技师操作技能考核采取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由各市工考机构及受省工考办委托的考核机构组织实施。专业理论与职业道德采用“人机对话”(在计算机上答题)方式考核,由省工考办统一组织命题。考试结束后当场公布成绩。

专业理论、职业道德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满分各为100分,两科半天考完。初、中级工考试每科100道题,其中单选题60道、判断题40道;高级工、技师考试每科150道题,其中单选题80道、判断题20道、多选题50道。

技师评审由省工考办统一组织实施。符合参加全省技师综合评审考生,应于网上公布成绩10个工作日内,登陆“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管理系统”,按网上缴费指南缴纳技师综合评审费,逾期不缴视为自行放弃评审资格。

六、考核(评)收费

升等级考核、技师资格考核(评)收费按省人社厅《关于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核收费标准和办法的通知》(陕人社函〔2016〕49号)和《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核收费办法的通知》(陕人社函〔2018〕449号)规定执行,具体标准见《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升等级考核收费标准》和《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技师考核收费标准》(附件5和6)。

七、其他具体事项

1.推行“人机对话”模式考核,是适应新形势,落实“互联网+考务”的重要举措,各市工考机构要充分做好相关准备,确保考试平稳顺利。

2.各市工考机构和受省工考办委托的考核机构应严格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于需要现场审核盖章和操作技能考核等事项,各县(区)、市工考机构,省直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和受省工考办委托的考核机构可采取电话预约、错时错峰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尽量减少人员聚集,确保平稳顺利。

3.全省技师、高级工以及省属、中央驻陕、驻军单位的所有技术等级考核管理,由省工考办负责组织实施。市、县所属中、初级工的技能考核,由市、县工考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人机对话”考核由市工考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4.今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不指定教材。各工种分等级考试大纲及教材参考目录于6月22日起,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政务服务网→个人服务→人事人才→“工考管理服务专区”公布,考生可自行查阅、下载。

5.《公路养护工》、《育苗工》、《造林工》、《保管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工》、《锅炉工》、《汽车修理工》、《汽车驾驶员》、《管道工》和《客房服务员》10个工种网上培训窗口于6月22日起开通,相关考生可登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政务服务网→个人服务→人事人才→“工考管理服务专区”→“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网络培训平台”自主学习。

6.各市及省直考点不组织考前培训。考生可于6月22日起,登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政务服务网→个人服务→人事人才→“工考管理服务专区”→“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人机对话模拟训练区”进行模拟练习,熟悉考试作答界面。

7.各市工考机构、受省工考办委托的考核机构及考生要严格遵守《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人机对话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具体规定详见“工考管理服务专区”),对于违反规定的将严肃处理。

8.“人机对话”考试结束15个工作日内,省工考办及各市工考机构按权限公布考核成绩。省工考办负责全省技师、高级工以及省属、中央驻陕、驻军单位的所有技术等级考核成绩公布,考生可登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政务服务网→个人服务→人事人才→“工考管理服务专区”→“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管理系统”查询本人成绩。各市工考机构负责本市中、初级工成绩公布。

9.2020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合格人员统一使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制的证书,证书上考核(评)工种名称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职业名称相一致,并可在“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管理系统”电子证书网页查询及打印电子证书。省属、中央驻陕、驻军单位考核合格人员纸质证书由省级考核机构发放,考核合格人员可密切关注“工考管理服务专区”通知通告;各市考核合格人员纸质证书由各市工考机构负责发放。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的切身利益和技能提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精神,认真做好考核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确保2020年度考核工作圆满完成。

凡以前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各市、省直考务咨询电话:

咸阳 029-33210434 延安 0911-7092313

榆林 0912-3898009 商洛 0914-2311064

铜川 0919-3185692 汉中 0916-2626179

渭南 0913-2363108 韩城 0913-5211352

安康 0915-3282005 宝鸡 0917-3262997

省直 029-63915253,63915254,63915250

工考信息管理系统咨询电话:029-87560092,82228466

工考网络培训平台咨询电话:4009001823,15010276965

人机对话模拟考试咨询电话:0376-6262105

考务投诉举报监督电话:029-63915244,63915249

工作日电话接听时间:8:30-11:30,15:00-17:30

来源: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