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晚上就开始收到通知,让我们来排查一下是否有使用畅捷通的系统,说是疑似0day导致很多用户被植入勒索病毒,一时间风头十足。第二天很多平台都更新的防护策略,本次漏洞是任意文件上传漏洞,如果网站前端存在waf等安全设备,应该是可以被正常拦截的,所以也无需过于担心。
这是一个上传漏洞,所以我们需要构造一个post的上传请求,请求接口即为
/tplus/SM/SetupAccount/Upload.aspx?preload=1,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上传用户个人头像的接口。
通过源码分析可知:
上传过程中只检测了Content-Type这一个参数,攻击者可以随意构造filename的参数从而 上传任意文件,这就导致了漏洞的产生。
不难看出上传路径为当前目录下的images目录,即为
/tplus/SM/SetupAccount/images/目录。
到这里漏洞的产生原因就很清楚了,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上传漏洞,接下来就是常规的文件上传了。
我们可以构造如下参数的上传包(出于和谐考虑就不贴完整的上传包了):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boundary=---------------------------33007515338361897914262830846
-----------------------------33007515338361897914262830846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File1"; filename="test.html"
Content-Type: image/jpeg
test
-----------------------------33007515338361897914262830846--
此时我们访问一下
/tplus/SM/SetupAccount/images/test.html即可访问对应文件,至此这个漏洞的基本复现就完成了。
注:非授权测试是违法行为,请大家不要恶意攻击他人的业务系统
漏洞到复现程度在上文就已经实现了,但是实际测试中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利用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你会发现aspx的文件并不能正常解析,这是由于根目录下的PrecompiledApp.config 中的updatable值设置成了false。导致后面上传的文件无法进行编译。aspx程序无法正常执行。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部分环境是可以尝试asp文件进行getshell的。因为asp文件并非.Net处理。这个就只能看运气了绝大多数环境可能并不支持执行asp文件。
但是这种情况并非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手动编译的方式上传编译后的dll文件来提供aspx文件的运行环境。具体操作在这里就不具体分析了,等风头过了之后再考虑补全一下操作方案。
有想复现的白帽子可以参考
https://www.buaq.net/go-53733.html
HTML、CSS、javascript三者的关系
<!DOCTYPE HTML>
指示 web 浏览器关于页面使用哪个 HTML 版本进行编写,必须写在所有代码的第一行!
如果你的页面添加了<!DOCTYPE html>,那么就等同于开启了标准模式,那么浏览器就得老老实实的按照W3C的标准解析渲染页面,这样一来,你的页面在所有的浏览器里显示的就都是一个样子了。
这个属性会被浏览器识别并使用,但是如果你的页面没有DOCTYPE的声明,浏览器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析渲染页面,那么,在不同的浏览器就会显示不同的样式。
这就是<!DOCTYPE html>的作用。
固定结构
结构如下:
<html> <head>...</head> <body>...</body> </html>
代码讲解:
在很多国际化的网站中会使用到!<html lang="zh-CN"> </html>告诉浏览器等设备,语言使用以中文为显示和阅读基础!英文使用 en
head标签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head>标签的作用。文档的头部描述了文档的各种属性和信息,包括文档的标题等。绝大多数文档头部包含的数据都不会真正作为内容显示给读者。
下面这些标签可用在 head 部分:
<head> <title>...</title> <meta> <link> <style>...</style> <script>...</script> </head>
<title>标签:
meta标签
content="text/HTML; 文档类型,这里为html,如果JS就是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页面字符集,编码,eg:gb2312,iso-8859-1,utf-8
meta是html语言head区的一个辅助性标签。几乎所有的网页里,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下 面这段的html代码: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head>
也许你认为这些代码可有可无。其实如果你能够用好meta标签,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加入关键字会自动被大型搜索网站自动搜集;可以设定页面格式及刷新等等。
meta标签共有两个属性,它们分别是http-equiv属性和name属性,不同的属性又有不同的参数值,这些不同的参数值就实现了不同的网页功能。
1、name属性
name属性主要用于描述网页,与之对应的属性值为content,content中的内容主要是便于搜索引擎机器人查找信息和分类信息用的。
meta标签的name属性语法格式是:
<meta name="参数" content="具体的参数值">
其中name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参数:
1)Keywords(关键字) 说明:keywords用来告诉搜索引擎你网页的关键字是什么。 举例: <meta name ="keywords" content="science, education,culture,politics,ecnomics,relationships, entertaiment, human"> 2)description(网站内容描述) 说明:description用来告诉搜索引擎你的网站主要内容。 举例: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This page is about the meaning of science, education,culture."> 3)robots(机器人向导) 说明:robots用来告诉搜索机器人哪些页面需要索引,哪些页面不需要索引。 content的参数有all,none,index,noindex,follow,nofollow。默认是all。 举例: <meta name="robots" content="none"> 4)author(作者) 说明:标注网页的作者 举例: <meta name="author" content="root,root@21cn.com">
2、http-equiv属性
http-equiv顾名思义,相当于http的文件头作用,它可以向浏览器传回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帮助正确和精确地显示网页内容,与之对应的属性值为content,content中的内容其实就是各个参数的变量值。
meta标签的http-equiv属性语法格式是:
<meta http-equiv="参数" content="参数变量值">
其中http-equiv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参数:
1)Expires(期限) 说明:可以用于设定网页的到期时间。一旦网页过期,必须到服务器上重新传输。 用法: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Fri, 12 Jan 2001 18:18:18 GMT"> 注意:必须使用GMT的时间格式。 2)Pragma(cache模式) 说明:禁止浏览器从本地计算机的缓存中访问页面内容。 用法: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cache"> 注意:这样设定,访问者将无法脱机浏览。 3)Refresh(刷新) 说明:自动刷新并指向新页面。 用法: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2;URL=http://www.root.net">(注意后面的引号,分别在秒数的前面和网址的后面) 注意:其中的2是指停留2秒钟后自动刷新到URL网址。 4)Set-Cookie(cookie设定) 说明:如果网页过期,那么存盘的cookie将被删除。 用法: <meta http-equiv="Set-Cookie" content="cookievalue=xxx; expires=Friday, 12-Jan-2001 18:18:18 GMT; path=/"> 注意:必须使用GMT的时间格式。 5)Window-target(显示窗口的设定) 说明:强制页面在当前窗口以独立页面显示。 用法: <meta http-equiv="Window-target" content="_top"> 注意:用来防止别人在框架里调用自己的页面。 6)content-Type(显示字符集的设定) 说明:设定页面使用的字符集。 用法: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7)content-Language(显示语言的设定) 用法: <meta http-equiv="Content-Language" content="zh-cn" />
meta标签的功能
3、style中的属性
标题标签
文章的段落用<p>标签,那么文章的标题用什么标签呢?下面我们将使用<hx>标签来制作文章的标题。
标题标签一共有6个,h1、h2、h3、h4、h5、h6分别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五级标题、六级标题。并且依据重要性递减。<h1>是最高的等级。
语法:
<hx>标题文本</hx> (x为1-6)
文章的标题前面已经说过了,可以使用标题标签,另外网页上的各个栏目的标题也可使用它们。
例如:
<body> <h1>一级标题</h1> <h2>二级标题</h2> <h3>三级标题</h3> <h4>四级标题</h4> <h5>五级标题</h4> </body>
HTML注释
代码注释的作用是帮助程序员标注代码的用途,过一段时间后再看你所编写的代码,就能很快想起这段代码的用途。代码注释不仅方便程序员自己回忆起以前代码的用途,还可以帮助其他程序员很快的读懂你的程序的功能,方便多人合作开发网页代码。
<!--注释文字 -->
语义化
标签的用途:我们学习网页制作时,常常会听到一个词,语义化。那么什么叫做语义化呢,说的通俗点就是:明白每个标签的用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此标签合理)比如,网页上的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用标题标签,网页上的各个栏目的栏目名称也可以使用标题标签。文章中内容的段落就得放在段落标签中,在文章中有想强调的文本,就可以使用 em 标签表示强调等等。
讲了这么多语义化,但是语义化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后面会带领大家学习了解html中每个标签的语义(用途)。
喜欢前端的小伙伴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寻找和小冯童鞋一样热爱前端的友人,让我们一起玩转前端的世界!
浏览器请求一个网页时,它会向网络服务器发送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读取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是作为HTTP信息头的一部分来传送的。您可以查阅HTTP协议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下表列出了浏览器端信息头的一些重要内容,在以后的网络编程中将会经常见到这些信息:
信息 | 描述 |
---|---|
Accept | 指定浏览器或其他客户端可以处理的MIME类型。它的值通常为 image/png 或 image/jpeg |
Accept-Charset | 指定浏览器要使用的字符集。比如 ISO-8859-1 |
Accept-Encoding | 指定编码类型。它的值通常为 gzip 或compress |
Accept-Language | 指定客户端首选语言,servlet会优先返回以当前语言构成的结果集,如果servlet支持这种语言的话。比如 en,en-us,ru等等 |
Authorization | 在访问受密码保护的网页时识别不同的用户 |
Connection | 表明客户端是否可以处理HTTP持久连接。持久连接允许客户端或浏览器在一个请求中获取多个文件。Keep-Alive 表示启用持久连接 |
Content-Length | 仅适用于POST请求,表示 POST 数据的字节数 |
Cookie | 返回先前发送给浏览器的cookies至服务器 |
Host | 指出原始URL中的主机名和端口号 |
If-Modified-Since | 表明只有当网页在指定的日期被修改后客户端才需要这个网页。 服务器发送304码给客户端,表示没有更新的资源 |
If-Unmodified-Since | 与If-Modified-Since相反, 只有文档在指定日期后仍未被修改过,操作才会成功 |
Referer | 标志着所引用页面的URL。比如,如果你在页面1,然后点了个链接至页面2,那么页面1的URL就会包含在浏览器请求页面2的信息头中 |
User-Agent | 用来区分不同浏览器或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并对不同类型的浏览器返回不同的内容 |
HttpServletRequest类
request对象是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类的实例。每当客户端请求一个页面时,JSP引擎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对象来代表这个请求。
request对象提供了一系列方法来获取HTTP信息头,包括表单数据,cookies,HTTP方法等等。
接下来将会介绍一些在JSP编程中常用的获取HTTP信息头的方法。详细内容请见下表:
序号 | 方法& 描述 |
---|---|
1 | Cookie[] getCookies()返回客户端所有的Cookie的数组 |
2 | Enumeration getAttributeNames()返回request对象的所有属性名称的集合 |
3 | Enumeration getHeaderNames()返回所有HTTP头的名称集合 |
4 | Enumeration getParameterNames()返回请求中所有参数的集合 |
5 | HttpSession getSession()返回request对应的session对象,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 |
6 | HttpSession getSession(boolean create)返回request对应的session对象,如果没有并且参数create为true,则返回一个新的session对象 |
7 | Locale getLocale()返回当前页的Locale对象,可以在response中设置 |
8 |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返回名称为name的属性值,如果不存在则返回null。 |
9 | Servlet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返回请求的输入流 |
10 | String getAuthType()返回认证方案的名称,用来保护servlet,比如 "BASIC" 或者 "SSL" 或 null 如果 JSP没设置保护措施 |
11 | String getCharacterEncoding()返回request的字符编码集名称 |
12 | String getContentType()返回request主体的MIME类型,若未知则返回null |
13 | String getContextPath()返回request URI中指明的上下文路径 |
14 | String getHeader(String name)返回name指定的信息头 |
15 | String getMethod()返回此request中的HTTP方法,比如 GET,,POST,或PUT |
16 | String getParameter(String name)返回此request中name指定的参数,若不存在则返回null |
17 | String getPathInfo()返回任何额外的与此request URL相关的路径 |
18 | String getProtocol()返回此request所使用的协议名和版本 |
19 | String getQueryString()返回此 request URL包含的查询字符串 |
20 | String getRemoteAddr()返回客户端的IP地址 |
21 | String getRemoteHost()返回客户端的完整名称 |
22 | String getRemoteUser()返回客户端通过登录认证的用户,若用户未认证则返回null |
23 | String getRequestURI()返回request的URI |
24 | String getRequestedSessionId()返回request指定的session ID |
25 | String getServletPath()返回所请求的servlet路径 |
26 | String[] getParameterValues(String name)返回指定名称的参数的所有值,若不存在则返回null |
27 | boolean isSecure()返回request是否使用了加密通道,比如HTTPS |
28 | int getContentLength()返回request主体所包含的字节数,若未知的返回-1 |
29 | int getIntHeader(String name)返回指定名称的request信息头的值 |
30 | int getServerPort()返回服务器端口号 |
HTTP信息头示例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会使用HttpServletRequest类的getHeaderNames()方法来读取HTTP信息头。这个方法以枚举的形式返回当前HTTP请求的头信息。
获取Enumeration对象后,用标准的方式来遍历Enumeration对象,用hasMoreElements()方法来确定什么时候停止,用nextElement()方法来获得每个参数的名字。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page import="java.io.*,java.util.*"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菜鸟教程(runoob.com)</title></head><body><h2>HTTP 头部请求实例</h2><table width="100%" border="1" align="center"><tr bgcolor="#949494"><th>Header Name</th><th>Header Value(s)</th></tr><% Enumeration headerNames = request.getHeaderNames(); while(headerNames.hasMoreElements()) { String paramName = (String)headerNames.nextElement(); out.print("<tr><td>" + paramName + "</td>\n"); String paramValue = request.getHeader(paramName); out.println("<td> " + paramValue + "</td></tr>\n"); }%></table></body></html>
访问main.jsp,将会得到以下结果:
您可以在上面代码中尝试HttpServletRequest类的其它方法。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