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广大干部职工、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广大志愿者:
为了助力推进全省乡村振兴,省慈善协会将在今年6月26日—7月2日举办“乡村振兴 大爱旬邑”互联网公益捐赠活动。本次活动我县线上推出“爱心筑梦 扬帆起航”网络众筹项目,旨在资助各种因病、因残或单亲、留守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初中生、高中生(职高生)和大学新生。现就互联网公益活动提出以下倡议:
一、倡议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献计献爱。6月26日上午10时开始到7月2日24时,通过手机端选择我县线上项目,自愿进行1元以上爱心捐赠,获得爱心企业线下激励资助资金,放大捐赠实效。
二、倡导全县各类组织,村(社)两委会充分发动群众,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积极宣传推介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捐赠活动操作技术,力争人人参与,个个奉献爱心,通过宣传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热爱家乡的人士,回报家乡,献出爱心,支持家乡建设。希望全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关注旬邑、支持旬邑,为旬邑发展做出贡献,爱心捐赠可选择互联网众筹,也可以根据捐赠者意愿定向线下直接向旬邑县慈善协会捐赠。
三、操作流程:线上捐赠在6月26日上午10点开始至7月2日晚24点结束,资助激励金用完即止。捐赠人选择扫描县慈善会发起的慈善公益项目二维码或打开链接进入进行线上捐赠。各镇办、部门、单位也可以通过一起捐的方式进行线上捐赠(一起捐方式与往年相同),并可通过系统自主查询整体捐赠情况。
四、旬邑县慈善协会郑重承诺,您的每一笔捐款及资助激励我们都将按规则及时用于项目执行,并向社会公示款项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让我们共同携手,撒播慈善的种子,以我们的点滴之爱汇聚成善的暖流,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旬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慈善力量!
旬邑县慈善协会
2024年6月
附:旬邑县“爱心筑梦 扬帆起航”项目二维码
线下捐赠账户:
开户名称:旬邑县慈善扶贫协会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旬邑县支行
备 注:“爱心筑梦,扬帆起航”项目
账 号:26455301040009807
捐赠联系电话:029-34424770
联系人:吴虎平
旬邑县“乡村振兴·大爱旬邑”互联网公益
活动网络捐赠具体操作流程
一、个人捐款流程
1、打开手机微信点击“我”→服务→进入个人中心;
2、打开生活服务,点击“腾讯公益”进入乐捐平台;
3、点击“查询”,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旬邑县”→查项目,“爱心筑梦,扬帆起航”;
4、选择项目,点击我要捐款→选择金额(或者输入捐赠金额)→立即捐款;
5、捐款完成,转发给好友或者朋友圈;
6、也可以扫描倡议书下方项目二维码进行捐赠。
二、企业、单位如何设置“一起捐”
打开捐赠项目后,点击左下角一起捐→打开一起捐设置
页面→在设置页面修改名称、头像→打开开放组队按钮→发起一起捐→将生成的链接或者程序码推送至既定工作组或者朋友圈。
来源:旬邑慈善
责编:尚帅
审核:薛栓民
公益献爱心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在参与公益献爱心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做公益献爱心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通过选择合适的捐赠方式,我们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铁林
【人物】贾松良、叶德培夫妇
【故事】“我和我夫人都已八十五六岁,在世时日已不多。家中尚有部分积蓄,想在我们去世前后,支持驿亭镇的公益事业,捐赠经费不少于400万元……”这是清华大学退休教授贾松良和夫人叶德培写给家乡的信。早在参加工作之初,夫妇俩就开始为家乡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建设尽心出力。60年来,他们生活简朴,坚持公益捐赠,以点滴善举汇聚人间大爱。
【点评】
两位老人的故事,是一个知恩图报、善意流动的故事。贾松良幼时家境贫寒,依靠亲戚、乡亲们的帮助和国家、社会的救济金、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并留校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参与过多项大国重器的相关科研工作。亲身感受过的善意是一颗种子,会伴随着个人的成长生根发芽,洒下另一片绿荫。贾松良与夫人叶德培相识后,两人相互支持,始终不忘故土、感恩社会,携手书写了一段段充满真情暖意的动人诗篇。
令人动容的,是六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毕业后刚工作时,两人经济上并不宽裕,却先后捐资200元,支援上虞建立集体林场;上世纪90年代,捐赠上虞横塘乡小学近万元,用于安装日光灯、修教室、打井和建设供水系统等;2003年,捐赠1万元用于修建乡村公路;2018年至2019年,捐资修建驿亭镇中心小学体育馆,设立驿亭镇中小学奖助学金等共计100余万元……无论捐助多少,善意始终如一。在驿亭镇,因为两人的善举,孩子们的成长环境、老年人的养老条件均有改善。善行善举,凝聚成造福桑梓的强大力量。
令人动容的,亦是克勤克俭、无私奉献的美德。“怎么简单就怎么过”,是夫妇俩共同的心态。老房子一住就是40余年,家中不少物件都已“上了岁数”,衣服没破就一直穿……两人所捐善款,正是这样从日常花销里一点一点节省出来的。淡泊物质追求,不求生活享受,却以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解决困难为乐,夫妇俩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先人后己、扶危济困的崇高境界。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据统计,2023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突破2000亿元。从多方筹款支援抗震救灾、投身慈善事业15年的退休教师沈翠英,到连续10年为浙江海盐县慈善总会每年匿名捐款100万元的爱心人士,再到四川成都市以“牛肉面不要牛肉”为爱心暗号、让困难人群免费用餐的小吃店,为善者能力有大有小,善意并无差别,爱心涓滴成海。一个个平凡而动人的慈善义举,激励着更多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他人点灯撑伞,在助人的同时收获内心的丰盈。正能量因而得到传递,社会因而更加和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社会救助制度和兜底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在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引导更多人了解慈善、关心慈善、支持慈善、自觉投身慈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定会更加浓厚,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温暖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5日 05 版)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