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在网页开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常用HTML标签有哪些?

果想开发一个网站,除了要精通后端开发语言(如:php)外,还要精通HTML代码。那么,什么是HTML呢?HTML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它包含有众多的标签,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标签,把不同的internet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表单等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文档中,这就形成了我们可以看得见的网页。那么,HTML都有哪些常用的标签呢?

一、文档类型声明。

html5文档类型声明:<!doctype html>

html4文档类型声明:<!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二、html主标签。

这个标签是html最外层的标签,所有其它的HTML标签都要放在这个标签的内部。

<html>

<head></head>

<body></body>

</html>

三、双标签和单标签。

在HTML标签中,有的标签是成双成对的,如:<html></html>(如下图);而有的标签是单个的,如:<hr>横线标签。

四、head头部标签。

head头部有以下几种常用标签:

meta:主要提供有关页面的元信息。

link:用来定义文档与外部资源的关系,最常用的是调用CSS样式文件。

title:页面标题的标签。

script:用来调用JS文件或JS代码。当然,script标签也可以在body主体中使用。

五、body主体标签。

1、块级标签。

块级标签的特性是:独自占有一行;标签的高与宽、边距可以修改;没有设置宽与高时,默认继承父标签。例如:


<div>div1</div>

<div>div2</div>

<style>

.aa1{ border:1px solid #000; width:150px; height:100px; margin:30px; }

.aa2{ border:1px solid #000; width:150px; height:100px; margin:30px; }

</style>


前端页面显示的效果如下图:

常用的块级标签有:div、h1、h2、h3、h4、h5、h6、hr、menu、ul、ol、li、dl、dt、dd、table、p、form 。

2、内联标签。

内联标签与块级标签不同,它不能独自占有一行,会与其它内联标签在同一样展示;内联标签的高与宽、上下边距是不能修改的,它里面的文字或图片有多高,它就是多高。例如如下代码:


<style>

.aa1{ border:1px solid #000; width:150px; height:100px; margin:30px; }

.aa2{ border:1px solid #000; width:150px; height:100px; margin:30px; }

</style>

<span>span1</span>

<span>span2</span>


CSS样式代码跟块级标签的例子是一样的,而显示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宽与高、上下边距没有效果。如下图:

常用的内联标签有:span、a、b、strong、i、em 。

3、内联块级标签。

内联块级标签,既有一些内联标签的特性,也有一些块级标签的特点:它不能独自占有一行,但是可以修改它的宽度和高度。例如下面这段代码:


<style>

.aa1{ border:1px solid #000; width:150px; height:100px; margin:30px; }

.aa2{ border:1px solid #000; width:150px; height:100px; margin:30px; }

</style>

<img src="w5.jpg" alt="">

<img src="w5.jpg" alt="">


CSS样式代码跟块级标签的那个例子仍然是一样的,图片的宽和高、上下边距修改成功,而2个图片不能独自占有一行,而是在同一行。如下图:

常用的内联块级标签有:img、input、textarea。

4、区域标签。

所谓区域标签,就是主要用来划分布局页面区域的。如:头部、主体内容、侧边栏、底部。这样划分的好处是:让页面布局更加清晰明了。

常用的区域标签有:header(头部)、footer(底部)、nav(导航)、aside(侧边栏)、section(主体)、article(独立内容)。

5、表单标签。

这个表单标签我们也是会经常用到的,如:登录网站的时候、提交数据的时候。如下图的评论表单:

​表单常用的标签有:form、input、select、option、textarea 。

以上就是我们开发网页时,会常用到的HTML标签。当然,HTML标签远不止这些,尤其是html5出来后,新增了许多的新标签。但是,有些标签在我们开发中很少用到,所以,这里就没有做相应的介绍。

、abbr

abbr 全称是 abbreviations,意思是缩写。应用场景也很简单,为一些文章中的缩写增加注释。

以前在文章中对于缩写的解释经常会这么做: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 ......

那我们用 abbr 标签呢?

<abbr title="Daily Active User">
    DAU
</abbr>
<span>,日活跃用户数 ......</span>

展示的效果如下:

这个标签就可以把全称隐藏掉,弱化信息量,让真正不知道该缩写的用户主动去获取缩写的具体意思,这个在 markdown 里经常会出现。

二、mark

<mark/> 在 markdown 中也是很常用的,用于将包裹的文本高亮展示。

<mark>高亮文本</mark>

效果如下:

如果全文统一高亮样式,可以专门对 mark 标签进行样式重置,这样就不用对你用的每个 div 加一个 highlight 的类名了,又不语义化,又徒增文档大小。

三、sup、sub

<sup/><sub/>分别表示上标和下标,在 markdown 中出现得也很频繁,比如数学公式和引用。

<div>3<sup>[2]</sup></div>
<div>4<sub>2</sub></div>

效果如下:

上标和下标的样式原理也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利用了 vertical-aligntopsub 属性值,然后将字号缩小,不过有现成的标签,干嘛不用呢?

四、figure

figure 是用于包裹其它标签的内容的,然后再利用另一个标签 figcaption ,可以对包裹的内容进行一个文本描述,例如:

<figure>
    <img src="/media/cc0-images/elephant-660-480.jpg"
         alt="大象">
    <figcaption>这是一张大象的照片</figcaption>
</figure>

效果如下:

那要是图片挂了呢?

再友好点处理,我们把 img 标签的 alt 属性去掉。

漂亮,终于把我一直厌烦的图裂 icon 给干掉了,样式还巨好看。

当然不止能包裹 img 标签,其它任何都是可以的。

嘿嘿,给大家在本文来个实战,下面这个可以点击,样式也是利用了 figure 这个标签。

我是figure标签产生的

五、progress

说到 <progress/> 这个标签就很有意思了,去年有段时间我做的业务里涉及到了进度条,当时是前同事做的,然后有一些性能问题,我就在研究如何优化,减少进度条改变带来的性能问题。

虽然最后问题是解决了,但是也有幸收到了张鑫旭大佬的评论,他告诉我 progress 这个标签就足够了,既有语义化,又有进度条的功能,性能还好,兼容性也很不错。后来经过一番尝试,还真是,当时是我孤陋寡闻了,也安利给大家。

<!-- 进度条最大值为100,当前进度为60,即60% -->
<progress max="100" value="60"/>

浏览器自带的样式就已经很好看了,效果如下:

业务中我们也就可以通过控制 value 属性,来改变进度条的进度了。

六、area

area 这个标签也非常有意思,它的作用是为图片提供点击热区,可以自己规定一张图的哪些区域可点击,且点击后跳转的链接,也可以设置成点击下载文件,我们来举个例子:

  <img src="example.png" width="100" height="100" alt="" usemap="#map">

  <map name="map">
    <area shape="rect" coords="0,0,100,50" alt="baidu" href="https://www.baidu.com">
    <area shape="rect" coords="0,50,100,100" alt="sougou" href="https://www.sogou.com/">
  </map>

area 一般要搭配 map 标签一起使用,每个 area 标签表示一个热区,例如上面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两个热区,热区形状都为rect(矩形),他们的热区分别是:

  • 坐标 (0,0) 到坐标 (100,50) 的一个矩形
  • 坐标 (0,50) 到坐标 (100,100) 的一个矩形

我们都知道,默认的坐标轴是这样的:

因此,我们划分的两个热区就是:

最后再来看一下我们的实际效果:

i

七、details

details 字面意思是 "详情",在 markdown 里也经常用,用该标签包裹了的内容默认会被隐藏,只留下一个简述的文字,我们点击以后才会展示详细的内容。

<details>
  <p>我是一段被隐藏的内容</p>
</details>

效果如下:

这还没有加任何一行的 js 代码,我们点击后,details 标签上会多一个 open 的属性,被隐藏的内容就展示出来了。

默认情况下,简要文字为 "详情",想要修改这个文字,要搭配 summary 标签来使用。

<details>
  <summary>点击查看更多</summary>
  <p>我是一段被隐藏的内容</p>
</details>

就搞定了!

八、dialog

浏览器自带弹窗方法 alertconfirmprompt,样式固定且每个浏览器不同,同时还会阻塞页面运行,除了这个还提供了一个 dialog 标签,它的使用方式有点类似于现在各大组件库的 Modal 组件了,浏览器还为该标签提供了原生的 dom 方法:showModalclose,可以直接控制弹窗的展示和隐藏。

<dialog id="dialog">
    <input type="text">
    <button id="close">ok</button>
</dialog>
<button id="openBtn">打开弹框</button>

<script>
    const dialo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alog')
    const open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penBtn')
    const close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se')
  
    open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 打开弹框
        dialog.showModal()
    })
    close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 隐藏弹框
        dialog.close()
    })
</script>

效果如下: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原生的弹框还自带背景蒙层,点击是关闭不掉的,但起码它不会阻塞页面。

然后我们在弹窗展示时,也可以通过 esc 键来关闭弹窗。

九、datalist

datalist 是用于给输入框提供可选值的一个列表标签,类似咱们常用的 Select 组件。

我可以用其实现一个 "输入联想" 的功能。

<label> 输入C开头的英文单词:</label>
<input list="c_words"/>

<datalist id="c_words">
  <option value="China">
  <option value="Click">
  <option value="Close">
  <option value="Const">
  <option value="Count">
</datalist>

来试一试:

刚点击时会把所有推荐的选项都列出来,然后根据后面输入的内容,会过滤掉不匹配的选项,比如我输入 cl,会过滤掉不是 cl 开头的单词,最后只剩下 ClickClose 了。

最后我发现,他这个下拉框有点好看啊?为啥这原生的 input 框默认样式那么丑,啥时候改改。

十、fieldset

fieldset 标签是用于分组管理 form 表单内的元素的,若 fieldset 设置了 disabled 属性,则被其包裹的所有表单元素都会被禁用置灰,且不会随着表单一起提交上去,是的就成了摆设。

什么意思呢?看个例子:

<form action="/example">
  <fieldset disabled>
    <legend>被禁用区域</legend>
    <label>ID:</label>
    <input type="text" name="id" value="1">
    <label>邮箱:</label>
    <input type="text" name="email" value="1234567@163.com">
  </fieldset>
  <label>名字:</label>
  <input type="text" name="name">
  <button type="submit">提交</button>
</form>

这里我们把 ID邮箱 的表单包裹了起来,且设置了 disabled,只开放了一个 name 的输入控件,此时界面如下:

可以看到除了 name 输入框,其它的两个输入框都被禁用了,此时点提交会是什么样子呢?

嗯,只提交了 name 字段。

十一、noscript

这个标签是在浏览器不支持或禁用了 javascript 时才展示的,大多用于对 js 强依赖的应用,比如现在大部分的 SPA 页面,一旦不支持 javascript,页面基本上什么内容都没了,此时可以靠这个标签做友好提示。

一般我们不需要特地去使用,大多都是在打包过程中自动插入到 html 静态文件里去的,例如:

// init.js
const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const button = document.createElement('button')
button.innerText = '点击出弹窗'
root.appendChild(button)
<!-- index.html -->
<script defer src="./init.js"></script>

<noscript>
  不好意思,你的浏览器不支持或禁用了 JavaScript,请更换浏览器或启用 JavaScript
</noscript>

<div id="root"></div>

未禁用 javascript 时,页面是这样的:

禁用了 javascript 时,是这样的:

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阅读的文章,本篇文章主要讲了 12 个 HTML 标签(组件),通过这些标签避免你在项目中集成复杂第三方组件,比如日历组件、颜色选择、进度条等...,简单的标签就能很方便的调用系统组件。

一、颜色选择组件(Color Picker)

在项目中,你可能希望通过调色板组件动态调整颜色,这时你可以使用 <input type="color"> 就可以轻松调用一个调色板组件,省去你在找第三方组件,示例效果如下: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vYJBqeX

二、引用标签(Blockquote)

在文章排版时,有时候我们需要引用一些信息,这时我们需要用特殊的样式进行强调,这时你可以使用<blockquote> 标签来强调你用的内容,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JjyPQBd

三、音频播放器(Audio Player)

如果从头写个音频播放器是一个费时费力又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你现在可以使用<audio>标签就能很轻松的调用。系统的音频播放器,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oNevrEb

四、视频播放器(Video Player)

我们不仅能很方便的调用系统的音频组件,我们还可以使用<video> 标签调用视频组件,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BadBgxJ

五、折叠组件(Accordion)

折叠列表的需求也是比较常见的,点击标题展开对应的信息内容,这时 <details> 标签就派上用场了,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gif

项目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zYdOVPV

六、日期选择(Date Picker)

日期选择组件可以说是项目中必备的组件,想必大家都有自己比较常用的日期组件,如果没有复杂的样式和交互需求,使用<input type="date"> 这个标签就能轻松的胜任,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qBXWzXE

七、滑块组件(Slider)

滑块组件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组件,主要应用在数值范围的筛选上,方便用户进行选择,这时我们可以使用 <input type="range"> ,我们可以设置最小值、最大值以及当前值,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GRvKbXv

八、内容编辑(Content Editor)

为了让内容具有编辑性,你可以不必使用表单组件,比如 input、textarea 标签,你可以在可编辑的容器(div) 上添加 contenteditable 属性,就能很轻松的完成当前容器及所见即所得的编辑,示例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ExvYBwB

九、图片标签(Picture Tag)

有时候需要在不同的分辨率下显示不同的图片,如果你使用<img> 标签的话,你需要做的工作就会许多,但是使用<picture> 标签就能很轻松的完成在不同分辨率下显示不同图片的设置,调整浏览器的大小,就会根据窗口的大小显示不同大小的图片,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abybomY

十、进度条(Progress Bar)

进度条组件也是个很常见的组件,你可以使用<progress> 标签就能轻松完成相关外观的设置,示例效果如下: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oNevKdp

十一、下拉组件(Dropdown)

如果下拉组件选项比较多,用户选择就会比较困难,用户可能希望结合输入,能很方便的定位到下拉组件的内容,这时候你可以使用 <datalist> 标签就能满足上述需求,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eYEOwdQ

十二、提示框(Tooltip)

如果你需要对页面某部分进行详细介绍时,你可能需要鼠标经过此区域显示详细的提示框效果,这时我们可以使用 title 属性就能轻松实现,示例效果如下所示:


示例地址:https://codepen.io/madarsbiss/pen/VwzwZvE

结束语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在日后的项目中你能想起今天分享的这12个标签(组件),感谢你的阅读。

参考:

https://javascript.plainenglish.io/12-simple-html-snippets-to-avoid-complex-libraries-7f2965087312

作者:Mad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