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如何才能不出错?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如何才能不出错?

020国家公务员考 试公告于2019年10月14日发布,招录24128人, 已于10月24日18:00结束报名,报名结束后考生还要进行重要的一步——报名确认,在这个环节完成上传照片、缴费等重要步骤,报名确认一般采取网上确 认的形式。网上确认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0:00至11月6日24:00。目前,2020国家公务员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已开通,请审核通过的考生登录2020国家公务员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进行确认和缴费,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第一步:保证入口正确

打开报名专题网站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home/gkhome.html点击右侧第二个入口,即“考生考务入口”,这才是报名确认的正确入口,如果还点报名入口那必然跑偏了。

第二步:“两号”登录

打击“考生考务入口”之后会进入到登录界面,登录时要用到“报名序列号”和“证件号码”,也就是在报名时要把序列号记录下来,这个是登录报名确认以及未来查询成绩的重要凭证,还有就是证件号码,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使用身份证登录。

第三步:认真阅读报名须知

报名确认须知这一部分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主要包含四个部分:1.《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相关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相关规定;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4.考场规则。对考试违纪行为的处罚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明确告知考场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规 定。

第四步:签订诚信承诺书

在阅读完本次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之后,会进入签订诚信承诺书阶段,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即可。

第五步:明确注意事项

点击诚信承诺书之后,会看到详细的注意事项页面,这个页面的内容各地区略有不同,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选择的考点在北京,那么你会看到“中央机关及 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北京考区报名确认注意事项”,该注意事项主要包含五部分: 1、报名确认咨询电话;2、考区考点安排修改;3报名信息流程;4、贫困家庭、城市低保考生减免报考费用流程;5、领取收费票据说明。

注意事项里明确表明:只能修改姓名中的错别字,其他信息已经不能再做修改。

第六步:上传有效照片

阅读报名确认须知完成后,跳转至“上传照片”页面。仔细阅读“照片要求”及“有关说明”内容。选择“照片处理工具”处理后的照片,输入验证码,点击 “上传照片”,审查通过后进行下一步操作。请报考人员提前下载“照片处理工具”对照片进行处理。下载使用方法:登录考录专题网站->选择“考生考务 入口”(或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网址)->进入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系统登录页面->点击“点击下载” ->按要求处理照片并保存。经过照片处理工具处理之后再把照片传上来,待系统提示照片上传成功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七步:选择城市考点

照片上传成功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跳转至“选择考点城市”页面,只有一个考点城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会自动选中,点击“下一步”即可 完成考点城市的选择。多个考点城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考人员选择考点城市后,需点击“保存”按钮方可完成考点城市的选择;如果选择的考点城市显示 “该考点城市已满,请选择其他考点城市参加考试”,请报考人员选择其他考点城市。

第八步:确认信息

考点城市选择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跳转至确认信息页面。报考人员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完成信息确认操作。

第九步:缴费

报考人员确认信息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跳转至缴费页面。报考人员确认缴费信息无误后,点击“网上支付”按钮,弹出提示信息框,点击“是,我要缴费”按钮,生成订单,并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操作。支付完成后,自动跳转回报名确认平台。完成网上报名确认。

缴费完成意味着2020国考报名确认这一环节正式结束,系统同时也提醒大家:请于 2019-11-18 00:00:00 至 2019-11-24 12:00:00 时间登录本网站打印准考证!

辑导语:没有梗可以逃脱反讽,就像没有宏大能逃脱解构。狗头表情包、“呵呵”及微信自带[微笑] emoji的含义变化,这便是最初的阴阳表情包或者网络流行语的雏形。为什么所有网络流行语的尽头都是阴阳怪气?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分析,值得一看。

经常泡在网上的朋友们,应该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社会热点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往往也是互联网语言井喷式丰富的时期。每到这个阶段,大家不仅打字手速突飞猛进,造梗、二创和吵架的热情也异常高涨。

比如现在,随便去哪个社交媒体上转一转,你都能找到网友们在最近几场冲浪混战里留下的智慧结晶。而这其中最精髓、最能体现当代人词汇量、也最能体现互联网生态环境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阴阳怪气”,或者说反讽。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2010)

在简中互联网,关于线上语言的解读方式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若干年前的狗头表情包,以及著名的“呵呵”和微信自带[微笑] emoji的含义变化。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和表情包,就逐渐脱离了“所见即所得”原则,开始逐渐走向万物皆可阴阳的反讽逻辑。

一、我无话可说,只能阴阳怪气

在讨论“为什么反讽体在网上这么普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界定,日常语境里说的反讽到底是什么。

一个比较浅显的解释是,反讽/阴阳怪气是一种以文字、emoji 和表情包为载体,以玩梗、反串和抖机灵为内容,以调侃、吐槽、自嘲和相互嘲讽为目的的表达方式。其讲究在最短篇幅内,做到“我表面上说的和我实际想说的完全不一样”的话中有话效果,通常来说以态度云淡风轻、讲话文明为佳。整个操作的关键在于使用者对讽刺这门艺术的把握程度。

人民公仆 第一季 Слуга Народа (2015)

反讽的盛行与我们上网时的情绪息息相关。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互联网并不是一个适合心平气和好好讲话的地方,观点、立场和情绪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线,即使是剩下的那一点可以被称为“事实”的部分,也很难得到它应有的待遇。

早在 2016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对数百万条微博帖子进行了语言分析。他们发现,愤怒是社交媒体上最容易传播、最有影响力的情绪。想想每一次公共讨论最后的一地鸡毛,以及任何话题都能引发不同圈层之间对战,你大致也可以评估出日常冲浪的这些人,大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2把椅子 The Twelve Chairs (1970)

人类的愤怒是向外的、带有行动力的,它的攻击性催生了大声说话的欲望。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啊怎么所有人的戾气都这么大”,事实或许不止如此。情绪并不会凭空诞生或消失,那种“上网就是为了抬杠和看人抬杠”的现状,从来就不是单独某一方的原因,而是互联网用户、平台、现实生活和不可抗力一起造成的。

自由的幻影 Le fant?me de la liberté (1974)

如今互联网语言的最大矛盾,可能是网友们日益增长的阴阳怪气之情,跟流行语迭代的速度跟不上这种表达需求之间的矛盾。至于大家喊了很久的信息过载,不过只是这种矛盾得不到解决的一种代偿效应而已。

语言承载情绪,同时又进一步激发情绪,这就是在网上通常吵不出任何结果,最后只能删帖、拉黑或者不了了之的原因。但我们的语言本身又是严重枯竭和扁平化的,尤其是在这个流行词乏味得像复读机、敏感词和禁忌却又越来越多的时代,一个普通人希望在线上毫无顾虑地聊点什么,可能性其实相当渺茫。总之,在一个表达受限的环境里,反讽是普通人唯一还能用得上的语言暗器,只不过我们通常用它来互相攻击。

玩乐时间 Play Time (1967)

二、“我对你的无语,可以填满整个宇宙”

如果你不是那种精通互联网黑话的十级语言学者,就一定会在上网冲浪的过程中经历一些“这是在说什么”的心路历程:

同一个笑眯眯表情包,可以同时表达开心、呵呵,以及“好气哦但我还是得保持微笑”;一个问号或许是普通提问,但三个问号连用就变成了“你听听自己说得是人话吗”;“啊对”的意思是“没错”,然而“啊对对对”的意思却是“一个字都不对”……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什么互联网反讽体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绕?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当代语言博大精深,而小圈子和黑话又实在太多,但另一方面,还是来自于文字交流本身的缺陷。

我的舅舅Mon Oncle (1958)

2005 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认为,文字型讽刺因为缺乏表情、语气和现场情境等线索,接受者经常会有理解偏差。为此,人们不得不用加粗、斜体、emoji、空格等等方式帮助传递。

而一项针对 Twitter 上标注了 #sarcasm(讽刺)标签的研究也提到,这类推文经常使用更为夸张的感叹词,或者“积极措辞搭配消极情况”的反差组合(这其实也是幽默的基本套路),久而久之就成了 meme 和梗。有些研究甚至认为,讽刺性推文会比其他内容的措辞更加“积极”。这就意味着,那些看上去毫无攻击性的 emoji 或虚拟角色越可爱,被做成阴阳怪气表情包的可能性反而越大,因为冒犯效果比单纯的辱骂更悠长。

一九八四 Nineteen Eighty-Four (1984)

最早提出“解构”一词的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认为,解构的本质和责任是“对抗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当你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空前渺小,解构就有了意义,它可以带着我们的反对和轻蔑消解一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刺破那些宏大的,挑战那些不被允许的。

在这个共识之下,反讽作为一种结合了图文、解构和讽刺的高语境文体,不仅带着文字游戏般的机智,还能令使用者获得一种“暗号对上了”的趣味。如果你点开一条微博,能在五秒之内判断出整个转发链里谁是友军、谁在反讽、谁是跟风玩梗、谁又在假扮反串,恭喜你,你掌握的不仅仅是阴阳怪气学,同时也是整个中文虚拟世界里最形而上又最下沉的部分。

美丽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

三、简明阴阳怪气,基础词汇入门,送你

为了帮助加深大家对简中互联网语言的理解,我们在反讽文学里摘录了 12 条高频词汇,按照难度从低到高的顺序给出一些解读。需要提醒的是,它们只是互联网浩瀚文学海洋里极小的一部分,以下解读仅供参考。当然,我们也也欢迎各位野生讽刺文学家们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

1. 啊这

“啊,这个”的极度省事版,意思是“因为太惊讶/尴尬/错愕而一时语塞”。至于后面接的是“这什么玩意儿”还是“这我该怎么说”,全靠双方自由心证。关键在于言简意赅,在两个字以内达到无语之情无以言喻的效果,类似于“喷了”。

办公室的故事 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 (1977)

2. 说得好,下次别说了

同样是标准的先扬后抑句式,重心在前半句的夸奖之后那突如其来的劝阻。句中的“说”可以替换成任意其他行为,比如“这首歌唱得好,下次别唱了”“这电影拍得不错,下次别拍了”,转折之优雅仅次于用法相似的“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

3.(

最早来自二次元圈,现在的含义逐渐变成了“内心os”和“说话时的状态暗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边括号一起用,表示话里有话/欲言又止/开个玩笑/自黑一下等等,例如“我好快乐啊哈哈哈(”“打赌输了我就倒立洗头(不是”。因为趁手好用、灵活多变,现在已经是固定用法级别的日常语言。

奇爱博士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4.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一种绕着弯的提醒,潜台词其实是“你有没有搞错”,场景类似于已经过气的“xxx了解一下”,但比后者的发传单式口吻更戏谑一些,用途也相当广泛。至于在具体语境里到底是真心解释还是恶意调侃,基本完全取决于后半句接什么。

6. 你这种状况多久了?

“你是不是脑袋有问题”的委婉说法,多见于各种迷惑发言的评论区。相似用法的还有“你们那儿xxx判几年?”“今年的春晚没你我不看”等等,都可以分到“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那一类。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7. XX警告

由红牌警告演化而来,现在更接近“发现某人的言行可能会引来某些不友好言论的善意提示”,在光谱上差不多是中立偏友军那一挂。潜台词是“我同意你说的,但我也知道会有很多人要来反驳你了”,基本等同于“楼主/层主挺住”“XXX还有30秒到达战场”以及“别问,问就是XX”。

8. 地铁老人手机.jpg

“老人在地铁上眯眼盯着手机屏幕”的缩写梗。由于原型表情看上去很像嫌弃脸,经常用于表达无语、吐槽、无话可说等态度,但指向的通常不是对话双方之一,而是共同谈论的某个第三方。用同样原理创造出来的还有“这是蝴蝶吗.jpg”“女人 怒吼 猫.jpg”等等,一种寥寥数语就能达到“你为什么可以发图片”的视觉膝跳反应。

铁皮鼓 Die Blechtrommel (1979)

9. 中肯

原本是粉丝和受众对著名网评文体“老胡体”的评价,现在被反向用于内涵那些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左右互搏、像小编体一样车轱辘话来回说的诡辩式论述,有时也可以拿来夸赞那些模仿中肯体的段子。同理还有“谢邀”“理客中”“格局打开”“不吹不黑”“ 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等等,都属于赞美用得太多了让人反感、最后反而沦落成了批评。

微博常用 emoji 之一,表情名称是“[太开心]”。遗憾的是这个长得像黄豆的笑容看上去实在可疑,很快就被善于发散的微博网友用成了阴阳怪气标配表情,类似“脸上笑嘻嘻心里mmp”。用法传开之后,像“[可爱]”“[憧憬]”“[打call]”这样含义相似的 emoji,也全都跟着画风跑偏。不仅如此,那些经典款的卖萌/生气/讶异表情们,现在也都荣升成了万物皆可反讽的一份子。

鸟类变形记 A metamorfose dos pássaros (2020)

10. 集美

“姐妹”的谐音,原本是年轻女性网友间的常用称呼,后来逐渐被用来指代这个群体,同时发展出了某种微妙的嘲讽意味。同理还有“芋泥波波芝芝桃桃”“绝绝子”“暴风吸入”“美美躺平了”“yyds”等等,本质上都属于“把某个群体经常说的话拿来复读、造句就成了玩梗”的大型cos现场。

11. 宁

众所周知,网络梗里的谐音和形近字越多,反讽成分越高。本来是敬称的“您”,在一些亚文化圈子里变形为读音相近的“宁”之后,原本的严肃性荡然无存。文字替换梗在中文 meme 里占比很高,从轻度的卖萌调侃(东雅、秃然、恰饭)到人身攻击级别的抽象话(彳亍口巴)都有,危险系数当然也是逐级提高。

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1936)

12. 空格、《》、#

前两个来自日本蒸汽波时期的全角输入法,可以看作对日式轻小说“什么句子都能拿来当书名”风气的调侃,后者则是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符号。它们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带上了反讽属性。举个例子,同样的文字,对比一下“这是在干什么”、《这 是 在 干 什 么》和#这是在干什么#,很明显,后两者更有那种“虽然想吐槽的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里的千言万语足以写一本书”的一言难尽感。

最后,在坏消息不断的当下,我们祝大家能在看懂所有阴阳怪气的同时,也保有好好说话的意愿和能力。

参考资料: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17596/anger-spreads-faster-on-social-media-than-any-other-emotion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358623_Figurative_Messages_and_Affect_in_Twitter_Differences_Between_irony_sarcasm_and_not

www.qdaily.com/articles/51423.html

作者:猫三只;编辑:华夫;公众号:NOWNESS现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fdNth2-d6igtEZRKLZiBg

本文由 @NOWNESS现在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热的时候,轮胎里面的空气就会热膨胀,是不是要将轮胎气压降低?洗车后刷轮胎油能“滋润”轮胎?前轮驱动,前胎比后胎更为重要?……这些在很多老司机看来正确的道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我们在使用汽车过程中,轮胎的使用尤其重要,轮胎安全直接影响用车安全。记者日前采访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产品工程师以及普利司通PSR技术服务部部长,将轮胎使用过程中诸多误区进行了纠正。

误区1

天气热和上高速要减少胎压

纠正:轮胎气压太足或者不足都是不允许的。

很多老司机会犯这样的错误:天气热的时候,因为空气热胀冷缩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空气的膨胀而压力变大,同样,在高速路上行驶,因为摩擦的原因热胀冷缩,轮胎气压会偏高。

“实际上,轮胎气压都是在冷胎的情况下检测的,对热胎情况也有预估,上高速不能降低胎压,反而应该让轮胎的气压稍微偏高一些。”普利司通PSR技术服务部部长解释说,高速路上行车,轮胎每个点与地面的接触会更为频繁,如果胎压不足,轮胎的触地点就会出现更多的“弯折”,这样容易造成轮胎疲劳,从而出现轮胎爆胎的情况。

轮胎充气太足,将导致:1、抓地力下降,影响到舒适性、保护功能;2、缩短轮胎寿命,尤其当这个轮胎是在驱动轴上时;3、对冲击或者碰撞比较敏感。

而轮胎充气不足,将导致:1、车辆操控不良,安全性下降;2、胎体疲劳导致轮胎工作不佳或者无法修复及翻新。

【建议】

轮胎气压务必在轮胎冷却状态下检查而决不可在热胎下调整气压;使用良好的气压表定期检测气压,并定期校准(至少一月一次)。

误区2

洗车后刷轮胎油能“滋润”轮胎

纠正:不要轻易使用不值得信任的轮胎油。

在洗车之后,有的洗车店通常会提供一项额外的服务:给汽车轮胎刷上一层轮胎油。“这样的额外服务又是免费的,肯定做了比不做好。”很多司机这样认为。而洗车店工人也称,刷上轮胎油是给轮胎整上一层保护膜,不让阳光等对其产生伤害。

“阳光的确是会对轮胎产生伤害,但刷轮胎油进行保护,这反而也是一种伤害。”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产品工程师解释说,不干净的油品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与轮胎橡胶接触,会腐蚀轮胎橡胶从而破坏轮胎。在街边的洗车店,很少能提供品质优良的轮胎油,贪图免费服务而使用,反而给自己的轮胎造成损坏。

【建议】

1、路面有坑洼的情况下,尽量减速,尽量避免轮胎的强力撞击,因其容易造成轮胎鼓包;

2、停车时尽量将车放在阴凉处,这不仅可以使车内皮质座椅减少老化,橡胶轮胎也会减小老化的速度;

3、洗车后尽量不使用轮胎油“滋润”轮胎,也不要使腐蚀性化学品接触轮胎。

误区3

前轮驱动,前胎比后胎更为重要

纠正:不管前驱后驱,后胎的抓地性必须要好。

有老司机认为,前驱车的轮胎前胎比后胎重要,因为驱动将承担更多的摩擦。“我们同样要重视后胎的重要性。”此前,米其林在韧悦XM2上市试驾上做了一个装置,就是用一个轴承装置装在汽车的两个后胎上,让后胎失去抓地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子很容易在转弯的时候实现摆尾,遇到这样的情况,司机如果速度在30码以上,就完全不能控制车子的转向,将会发生危险。

“如果把磨损较多的轮胎放在车辆后轴,会因为排水能力减弱造成后轮抓地力不足,而大大增加雨天行车车辆转向过度的风险,可能出现车辆甩尾的危险事件。”在更换轮胎时,如果只更换一对,新胎必须装在车辆的后轴。如果只更换一条轮胎,新胎必须与同一轴上的另一条轮胎花纹沟槽深度接近,否则可能会造成车辆跑偏或者机械上的问题

【车友论坛热帖】

http://a.xcar.com.cn/bbs/hotposts.html

【爱卡汽车APP下载】

http://dw.xcar.com.cn/adcount.php?id=366